通过代办信用卡等手段诈骗,32名嫌疑人被孝南警方抓获,下面是极目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找人代还银行贷款
楚天都市报3月27日讯(记者陈咏 通讯员张婷 刘文波 娄丹)近日,孝南警方根据掌握的线索,将两个通过代办信用卡、提额、养卡等手段实施电信诈骗的窝点一网打尽,成功抓获电诈犯罪嫌疑人32人,查扣手机、电脑、POS机、公民信息、诈骗话术、涉案银行卡若干。
“您好,我这边是XX公司,专业做信用卡提额、养卡、代还代办以及贷款。”对某些急于用钱,但无法从正规渠道贷款的人来说,这番话如同雪中送炭。只要付出一些手续费,就能够获得一定额度的贷款,以解燃眉之急。然而,事实真有这么美好吗?
3月20日,孝南区公安分局组织30余名警力,在城区宇济城中城小区成功捣毁一电诈窝点,现场抓获电诈嫌疑人12人,查扣手机20余部、电脑18台、POS机18台,公民信息、诈骗话术、涉案银行卡若干。经查,今年3月份以来,犯罪嫌疑人周某某邀约刘某某、杨某某成立了一家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先后招募池某某等无业人员10人,采取先培训后上岗工作模式,租赁小区居民住宅为窝点,打网络电话给受害人,以帮助办理网上信用贷款为幌子,引诱受害人上当,再以收取手续费和服务费的方式实施电信诈骗。目前,上述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侦。3月21日,孝南区公安分局获取线索,在保丽广场3栋某房间内,抓获正在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人员20人,查扣手机35部、银行卡42张,POS机、公民信息、诈骗话术若干,现金4513元。
让人惊叹的是,警方调查后发现这两个窝点均是正规注册公司,能查到营业执照和法人,仅看公司的这些证件,谁都不会把它和电信诈骗联系起来。然而,在“合法”外衣下却是一张行骗的“脸孔”。
经查,两家公司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大量公民信息,然后拨打电话放出可以代办信用卡这个“诱饵”,如果接听电话的人有意向,电诈嫌疑人就会继续抛出为信用卡提额这个“馅饼”,并进一步引诱受害人购买他们的养卡服务。由于电诈嫌疑人提供的全套办卡提额养卡服务只要1888元,且有一份售后合同,看起来十分可靠,于是受害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缴纳手续费。等钱交完后,受害人会发现说好的贷款并没有如期发下来,再次咨询后得到的答案不是操作失误,就是正在审核需要耐心等待等各种推辞。长时间没有拿到贷款,加上缴纳的费用并不高,大部分受害者选择放弃,暗叹倒霉了事。而电诈嫌疑人正是摸准了受害者最终会放弃贷款的心理,大范围实施诈骗,并将诈骗来的钱用来放高利贷牟利。
警方介绍,这两家公司虽然有营业执照,但从本质上看,两家公司依然存在虚构事实,通过非法渠道非法获利的犯罪事实。不同于那些“小作坊”式的电信诈骗窝点,这两家公司打着合法公司的旗帜,隐秘性更高,侦破难度更大。
警方介绍,对于那些声称门槛低、放款快,且利息极低的贷款,市民要多加防范。无抵押贷款往往会打着“大公司”“全国业务”的旗号,假借一些知名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平台名义,迷惑贷款者。此外,这些打着代办信用卡提额养卡的公司或个人,往往会要求借款人预先支付保证金、手续费等款项,等到借款人打款后要么直接拉黑,要么找各种理由让借款人失去耐心放弃申请。
警方提醒市民注意,本次打掉的两个电诈窝点主要针对征信不良者。他们借口有特殊渠道,可以帮征信不良者申请信用卡贷款。事实上,征信不良者是无法申请贷款的,所谓的特殊渠道根本不存在。市民有办理信用卡需求时,遇到要先缴费再贷款的平台或个人时,也要谨慎小心,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帮别人贷款别人不还怎么办
记者 栾海明
随着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网络借款平台被更多的人熟知。这些借款平台出借款项是基于用户个人信用,自己借钱自己支配无可厚非,但如果从平台上借钱后转借他人,性质该如何认定?
2021年7月9日,被告周某向原告庞某借款4.5万元,由原告通过支付宝平台借款(借期6个月)后向被告指定的账户转账,约定利息由被告支付。后被告按照约定的每日万分之四向原告或通过他人向原告转账支付三个月利息,另三个月的利息由原告自行支付。因被告未能按约偿还,现原告诉请被告偿还该4.5万元及利息。
济宁市金乡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依据原告提交的其与被告周某的微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能够证明原告向被告出借的4.5万元款项系套取金融机构资金并转贷,并非自有资金,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合同无效,被告取得的借款本金应当予以返还。综合双方过错及贷款成本等因素,对于原告已偿还的三个月利息,被告应予偿还。对于2022年1月10日后的利息损失,原告请求按照日万分之四计算,法院不予支持,应按照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被告辩称未向原告借款,与法院查明的事实不符,法院不予采信。故判决被告周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还原告庞某借款本金4.5万元及部分利息。
法官提醒,通过支付宝、借呗等渠道借款用于个人消费无可厚非,但是从金融机构套现后再转借他人,借贷的性质就“变样”了。民间借贷中,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是自有资金,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借他人,即便没有获利,也应认定合同无效。一旦借款方不能及时归还该款项,出借人作为金融平台的用户,需承担还款责任;若无法按时还款,可能还会面临着征信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行为,不仅民法予以否定,严重的还会触犯刑法,构成高利转贷罪。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找人代还银行贷款(帮别人贷款别人不还怎么办)":http://www.ljycsb.cn/dkzs/11181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