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02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3.99万亿元,下面是中国新闻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金融机构贷款馀额
中新网2月3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3日发布2022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人民银行统计,202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3.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一、企事业单位贷款稳步增长,中长期贷款增速提升较多
2022年末,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39.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三季度末高0.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6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6.77万亿元,同比多增4.63万亿元。
分期限看,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49.84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三季度末低1.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6.8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67万亿元,同比多增3.1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8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比三季度末高1.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0.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1.05万亿元,同比多增1.81万亿元。
分用途看,固定资产贷款余额58.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经营性贷款余额56.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年末高2.9个百分点。
二、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显著提升
2022年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7.06万亿元,同比增长26.5%,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6.1个百分点,比三季度末高3.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3.9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61万亿元,同比多增1.12万亿元。其中,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55万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速比上年末高4个百分点;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51万亿元,同比增长32.5%,增速比上年末高3.4个百分点。
2022年末,本外币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55.59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67万亿元,同比多增7392亿元。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增速比上年末高4.5个百分点。
2022年末,本外币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余额32.6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年末低2.3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8万亿元,同比少增197亿元。
三、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速
2022年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3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2%,比各项贷款高10.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2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64万亿元,同比多增6250亿元。
2022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3.8万亿元,同比增长23.8%,增速比上年末低3.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4.5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9亿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7.83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679亿元,同比增长14%;助学贷款余额1785亿元,同比增长21.6%。
2022年末,全国脱贫人口贷款余额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全年增加1195亿元。
四、绿色贷款保持高速增长
2022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比上年末高5.5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01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8.62和6.08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7%。
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9.82、5.68和3.0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8%、34.9%和59.1%。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5.62万亿元,同比增长27.4%,全年增加1.15万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4.58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全年增加4546亿元。
五、涉农贷款增速持续增长
2022年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9.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年末高3.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22万亿元,同比多增1.65万亿元。
2022年末,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4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年末高1.4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03万亿元,同比多增8734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4.9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年末低2.8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56万亿元,同比少增1166亿元。农业贷款余额5.06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年末高3.6个百分点;全年增加4988亿元,同比多增1901亿元。
六、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提升
2022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16万亿元,同比增长1.5%,比上年末增速低6.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7213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4%。
2022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69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三季度末高1.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个百分点。
七、住户经营性贷款增速继续回升,住户消费贷款增速回落
2022年末,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74.94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三季度末低1.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7.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83万亿元,同比少增4.09万亿元。
2022年末,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8.9万亿元,同比增长16.5%,比三季度末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2.6个百分点;全年增加2.68万亿元,同比多增793亿元。住户消费性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7.25万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三季度末低1.3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5.4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755亿元,同比少增7646亿元。(中新财经)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怎么算
近期公布的上市银行2022年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五家国有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上市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有所增加。
什么是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是如何计算的?2022年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怎么样?如何看待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走势?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问:什么是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是如何计算的?
答:按照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应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前两类为正常贷款,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率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
从2022年不良贷款分布的行业看,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当前,涉房信用业务、地方政府信用业务、大额集团客户、高碳行业绿色转型风险等领域是风险防控的重点。”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说,此外,受前期经济运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客户的经营压力上升,个人客户的收入和还款能力下降,因此,需要前瞻性关注相应的信用风险。
问:2022年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怎么样?
答:2022年年报显示,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整体向好,部分银行的资产质量达到了近年来的最好水平。从五家国有大行的数据看,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一升一降”。
截至2022年12月末,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3211.70亿元、2710.62亿元、2316.77亿元、2928.25亿元、985.26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加277.41亿元、252.80亿元、228.85亿元、267.54亿元、17.30亿元。
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8%、1.37%、1.32%、1.38%、1.35%,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04个百分点、0.06个百分点、0.01个百分点、0.04个百分点、0.13个百分点。
问:如何稳定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加强风险管控能力?
答:“一是把好投向,确保资产选择结构合理、质量优良。”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说,在投放布局上,该行持续完善投融资的中长期规划,做好信贷资产选择。
二是把好过程,加强资产风险的全过程防控。在管理方面凝聚前、中、后台的合力,深入实施授信审批新规,加强信贷风险的智能化管控,分区、分层精准管控信贷风险。
三是把好处置,提升风险资产的处置效能。工商银行2022年全年清收、处置不良贷款1700多亿元。
问:如何看待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走势?
答:多家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信心、有底气继续保持资产质量稳健。
“信心与底气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王景武表示,一方面是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是银行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
“预计2023年农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将保持基本稳定。”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说,从外部环境看,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从内部经营管理看,农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控能力不断提升。
但需注意,接下来还要重点关注房地产、外贸等领域的信用风险。“要看到经济在实际运行中的复杂情况,要对不确定、难预料的潜在风险因素保持高度警惕。”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融机构贷款馀额(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怎么算)":http://www.ljycsb.cn/dkzs/11119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