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房贷款利率动态调整后,昆明、大理等城市恢复至4.1%,下面是中新经纬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新的银行贷款利率
中新经纬1月10日电 (魏薇 实习生 高璇)“2022年12月底时,中介发朋友圈说2023年1月贷款利率就要上调了,当时就比较担心利率上涨,不过最近听说首套房利率还是3.9%。”一位天津的购房者告诉中新经纬。
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统计,最近3个月房价持续下降的城市有38个。与此前2022年9月的23城相比,有16城仍符合条件,7城不符合条件,还有22个城市新增。中新经纬采访发现,部分不符合条件的城市已将首套房贷款利率调整回4.1%,郑州、福州、厦门等新进入符合条件名单的城市暂无变化。
天津、武汉等维持3.9%,也有城市未变动
根据机构统计的2022年9月和2023年1月符合条件城市名单,天津、武汉等16个城市两次均在名单中。2022年10月,天津、武汉已将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至3.9%。
1月9日,中新经纬以购房者身份咨询工商银行天津贷款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2022年年底时,曾接到通知首套房贷款利率在2023年1月10日开始执行相应期限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即从3.9%恢复至4.1%。但在5日央行、银保监会发文后,又取消了上述通知,仍然执行LPR减40个基点。
和天津情况类似的还有武汉。尽管房产中介称武汉房贷利率从3.9%上涨至4.1%又下调至3.9%,但工商银行武汉某支行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中介为了促进购房者尽快签合同给出的说法,实际上从去年12月底至今,该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一直维持在3.9%水平。
另外,与9月相比新增符合条件的城市共22个。1月10日,中新经纬拨打了郑州、福州、太原、南宁、沈阳、厦门、长春、无锡、金华、扬州等地银行和房产中介电话,均告知首套房贷款利率为4.1%,暂时未发生变动。
“目前首套房贷款利率还是4.1%,暂时没有收到通知后续是否会调整利率。”建设银行郑州某支行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指出,金融监管部门的通知是指如果符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这一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调与不调,并非一定要调。
房价上涨城市首套房利率恢复4.1%
根据通知,后续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上涨,应自下一个季度起,恢复执行全国统一的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目前5年期以上LPR报价为4.3%,全国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为相应期限LPR减20个基点,即4.1%。
通过对比,昆明、大理等7个城市的房价已不符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条件。从采访情况看,部分城市的房贷利率已经恢复4.1%。
“现在首套房贷款利率是4.1%,3.95%的贷款利率只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大理市一位中介告诉中新经纬。中国银行大理某支行一位客户经理也表示,去年底首套房贷款利率为3.9%,今年刚上调至4.2%,如果选择在中行贷款,并且征信情况良好,最低可以调到4.1%。
昆明、贵阳、泉州亦是如此。贵阳一位房产中介称,贵阳首套房贷款利率2022年12月底是3.9%,目前恢复到4.1%水平。“泉州之前利率水平为3.8%,目前上调到4.1%。”泉州的一位房产中介表示。
房贷利率未来怎么走?
2022年以来,住房信贷政策进行过三次重大调整。去年5月,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将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套商业性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相应期限LPR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不变。9月,央行、银保监会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新发放的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二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仍然不变。2023年1月,央行、银保监会发文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在此背景下,多地首套房贷款利率出现下降。贝壳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2月首二套房贷主流利率指数环比继续下行。12月首套主流利率平均为4.09%,二套平均为4.91%,环比基本持平,同比分别回落155BP和100BP,创历史新低。截止到2022年12月18日,贝壳研究院监测范围内已有19城首套房贷主流利率降至4.0%以下。
楼市资料图 来源:中新经纬 万可义摄
据央视新闻消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给予政策支持。对于购买三套以上住房的,原则上不支持,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中新经纬表示,住房贷款利率在实际上形成“三层定价机制”:一是全国层面,央行确定全国性的利率政策下限;二是地方层面,地方政府在全国性利率下限的基础上,确定当地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三是银行层面,银行综合考虑客户资质、资金成本等因素,与借款人协商确定实际执行的住房贷款利率。
董希淼指出,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调整的是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而不是首套房贷利率,住房贷款如何定价仍由银行与借款人商定。在目前居民住房消费需求不振的情况下,预计将有更多银行对多数借款人实际执行房贷利率下限。“未来一段时间,符合条件的地方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可能在3.5%—4.1%之间。”董希淼称。
值得注意的是,房贷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加点两部分构成,除了加点数,5年期以上LPR也影响着最终的房贷利率水平。
2023年1月20日将进行LPR开年的首期报价。2022年以来,LPR共进行了三次下调,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降了35个基点,目前为4.3%。
市场观点认为,5年期以上LPR报价仍有下调空间。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2023年初LPR或再次非对称下调,且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的必要性更高。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为推动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行,除了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外,需要5年期LPR报价先行下调。综合居民房贷利率相对偏高、近期存款利率较大幅度下调等因素,王青判断,2023年1月1日房贷重定价日过后,5年期LPR报价有可能下调0.15个百分点。(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魏薇:vivi1257@163.com)(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今天银行存款利率表
在最近一段时间,银行存款利率又下调的消息冲上了热搜榜单,由于储蓄年利率变化情况与每个存款人密切相关,加之我国本来就是储蓄大国,所以,有关银行存款利率调降的话题自然吸引无数人的关注与议论。通过简单了解可知,此次是三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集体将实行执行年利率下调,其中包括活期、3个月-5年期限的定期存款,较调降之前形成鲜明对比,下降幅度为10个基点-30个基点之间。以渤海银行为例,作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银行三年定期存款利率降至2.95%,从之前的3.25%下调25个基点,这意味着储户存入10万总收益不足9000元,相比存款利率为未调降之前的三年产生的总收益9750元直接缩减900元,显然本轮存款利率下调力度较大,年化收益率显著收窄。
当然,根据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理念,国内银行存款利率逐步下调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国内银行需要采取措施来缓解负债端的压力,从而以保持盈利能力。确切来说,我国政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合理让利于实体经济,这一理念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尤其是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和重点新兴领域,所以,银行存款利率逐步下调是合乎情理的,而且在未来似乎是一个趋势,也就是在以后银行存款利率大概率还会继续下调,这也是简单解释了银行存款利率为何连续多次下调。当然,也有宽心话,银行存款利率不会无节制下降。有分析人士表示,在未来,随着宏观经济恢复和有效融资需求回升,存款利率继续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
按照最新数据显示: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渤海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三家银行不同期限的存款产品利率均有所下调。具体来看,活期存款挂牌利率均由0.35%下调至0.25%,一年期、两年期和五年期整存整取产品年利率下降10个至30个基点不等,三年期和五年期整存整取产品年利率下调幅度最大,整体达到30个基点。因此,普通储户存入10万元以上的本金,最后存款到期产生的收益显著缩减,以前面提到的10万元资金为例,3年定期存款利率降至2.95%,最后产生的利息少了900元,而且存入资金越大缩减的利息也相对越多,作为存款人有必要了解银行业储蓄利率的变化情况,因为这直接与年化收益率密切挂钩,也会直接影响到个人对储蓄年收益的心理预期。
假如用较为专业的术语解释,近期渤海、恒丰、浙商多家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是在净息差收窄的背景下,遵循市场利率自律定价机制,压降负债成本的市场化调整行为,这是合乎市场预期的,也是基于利率市场化理念以及符合当前社会大环境的操作,作为存款人尽量适应及调整心态,理性、通透看待问题。事实上,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并不是只发生在中小型银行,而是普遍发生在银行业内的现象,可以看作是最近两年银行业的净息差不断下行所导致的结果。
再者,在银行存款利率整体已明显下降的情况下,通常商业银行会参考市场供求变化,综合考虑自身经营具体情况,然后灵活调整存款利率,换言之这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正常现象,没必要做出过激反应。
最后,对于普通存款人来说,一般仅关心存款利率高低问题,所以,在银行三年定期存款利率从3.25%降至2.95%的情况下,储户存入10万总收益不足9000元时心理自然会有些失落,存款热情可能会适度消退,但从长期来看影响相当有限。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新的银行贷款利率(今天银行存款利率表)":http://www.ljycsb.cn/dkzs/11110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