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小花钱包贷款合法吗(小花钱包贷款正规吗)

小花钱包贷款合法吗(小花钱包贷款正规吗)

遇到这种情况需警惕,你已钻进诈骗团伙设的套路,下面是南国都市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小花钱包贷款合法吗

网贷的App还款出现问题,你是否尝试过在百度上搜索客服电话进行咨询?你是否也收到过这样的短信:“×××(姓名),您的网贷申请已经审核通过,请添加财务QQ×××(号码)下款……”

网络贷款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青睐。然而,有些人在申请网络贷款时,往往钱没贷到,存款却没了。记者整理两起网络贷款诈骗的案例及其诈骗套路,还有正规网络贷款公司负责人提供的防骗指南,提醒市民提防骗子的套路。

款没贷到 高额保证金已被骗走

一男子想贷1.8万元被骗4.49万元

  2018年4月23日,冉先生用手机操作,在一个叫“包银消费”的App准备还款,试了几次都显示系统有问题。为了按时还款,冉先生在百度搜索“包银消费”App的客服电话。“我的App上无法进行还款”冉先生向客服反映,客服随即让冉先生向其转账,他们会帮助冉先生进行还款。所以,冉先生分2次转账给客服4346元,之后客服再也联系不到了,并且欠的款项也并没有还。

  胡先生和冉先生有相同的经历,也是在网上查到客服被“套路”。2018年5月25日,胡先生在网上一个叫“小花钱包”的网站申请贷款1.8万元,但一直显示放款中,未收到贷款。于是,胡先生通过互联网查找“小花钱包”客服电话,询问发放贷款的相关事宜。随后,客服告诉胡先生需要缴纳保证金,胡先生分4次向对方账户转账44985元。

  诈骗冉先生和胡先生的是同一个诈骗团伙,该诈骗团伙通过网络发布多个贷款平台虚假贷款、还款客服电话。若有被害人拨打这些电话,虚假客服电话自动转接到绑定的手机号上,团伙成员随机接听电话冒充客服人员,让被害人添加虚假财务微信号,通过扫微信二维码、微信转账银行卡等方式进行诈骗。

  2018年5月29日18时许,儋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根据情报信息在儋州市某镇附近一处荒山内的诈骗窝点抓获涉嫌诈骗的羊某茂、羊某宝、羊某霆、羊某丹、赵某玲、羊某珠、李某皓等7人。该诈骗团伙共作案12起,诈骗金额近20万元,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该诈骗团伙成员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到四年不等。

  羊某宝是一名在校的大四学生,看见村里人在村附近的树林里搞网络诈骗,在寒假时他买了手机和电脑加入诈骗团伙。据羊某宝交代,他们首先在百度论坛上面注册账号,然后利用账号在网上发布帖子,内容大概是“XXApp贷款、还款、申请提现、投诉、查询、信息评价等相关业务,我们的贷款号码是0*******,还有客服号码0*******,有需要的请拨打我们的客服电话。”然后就将帖子置顶。羊某宝供认,有时候为了骗取更多的钱,他们就谎称对方还款转账没有标注名字、钱数等理由,让对方重复转账。

  羊某宝冒充的小额贷款公司客服有马上金融等App贷款客服,骗到钱后发布信息的人可以获得诈骗钱款55%的提成,接电话的客服获30%,负责取款的人获15%,他实施诈骗大概赚了7000元人民币。

使用诈骗话术范本让客户重复转账

一男子想贷5万元被骗6000元

  2019年1月14日,童先生忽然接到一个关于贷款的电话。“我当时也想办贷款,就和他聊了一会儿,还加了他的QQ号。”童先生说,按照“网络贷款公司”的要求,他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发给对方,“网络贷款公司”告诉童先生可以办理5万元贷款,但必须缴纳3000元的保证金。

 童先生同意了。随后,“网络贷款公司”的工作人员给童先生发了一个微信收款二维码,童先生通过扫码支付3000元,并将转账截图发过去。该工作人员回复称,童先生没有备注个人信息,需要重新转账。于是,童先生就按照要求备注了个人信息后又转账3000元。工作人员又让童先生缴纳其他费用,童先生感觉不对劲,就打电话报警。

  1月20日,该诈骗团伙被警方抓获,警方在犯罪嫌疑人家中发现大量虚假的借贷合同书、诈骗的聊天话术范本、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个人信息、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用于诈骗的资料。

  据了解,从2018年11月开始,冼某华在其位于儋州市的家中冒充“360贷款”客服实施电信网络诈骗。2018年12月和2019年1月初,刘某明、陈某瑞先后加入参与实施诈骗。冼某华负责提供作案工具及使用作案QQ号与被害人聊天,刘某明、陈某瑞负责向被害人发送虚假的贷款信息或者拨打电话诈骗被害人,被害人缴纳保证金和其他费用后,三人套现后分成。

  经查,冼某华、陈某瑞、刘某明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结伙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该团伙作案三起骗取他人2.7万元。一审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三人三年到一年十个月不等刑期。部分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经审理,法院二审裁定,维持原判,驳回上诉。

提醒

在申请贷款前要求支付各种费用都是骗子

  海南众融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是海南本土的网络投贷公司,据其公司负责人郑家梁介绍,在海南通过网络申请贷款,提交资料经过2到3天的时间即可办好。他说:“如果是个人消费贷款,有的公司通过大数据审批判断,提交申请后很快就可拿到借款。”

  网络贷款的方便快捷吸引了很多人,如何防止网络贷款被诈骗,郑家梁提出以下建议:

  1.切勿轻信各类电话、短信、QQ、微信等形式的贷款广告。

  2.银行、正规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在申请贷款前就提前支付“保证金”“手续费”“保险费”“服务费”等各种费用。

  3.强化自我的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要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个人的信息,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到贷款平台。

来源:南国都市报

记者:陈栋

小花钱包贷款正规吗

通过App肆意收集个人信息?“顶风作案”者该收手了!

7月16日,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成立的App专项治理工作组(下称“App治理工作组”)发布了《关于督促40款存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的App运营者尽快整改的通知》(下称“《通知》”)。而就在不到一周前,30款违反《网络安全法》收集个人信息的App已被通报。

16家互金公司被点名

《通知》指出,根据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对网民举报存在个人信息收集使用问题的App进行评估。近期,经评估发现,有40款App在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方面存在问题,且未公开有效联系方式。

《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在被点名的40款App中,互联网金融领域的App共有16家,占比40%。其中既有借款平台如深圳市我爱微点金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借花花贷款、小花互联网金融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旗下的小花钱包、北京掌众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的闪电借款,也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如马上消费金融公司旗下的安逸花,还有互联网券商富途牛牛和老虎证券。

不过,《国际金融报》记者通过多家平台了解到,《通知》中提到的多家公司的App版本号并不是最新版本,其中部分App已经更新。多家平台相关人士均表示,三个月前,针对App隐私保护条例的修改版本已经上线。

“此前我们已经接到过相关通知,早在4月28日,我们的App版本上线已经实行强制更新,目前最新的App版本号并非名单中的版本号。目前针对该问题,相关同事已经向App个人信息举报公号方面核实,对方表示,明天会有确切回复。”名单中的其中一家公司相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就此,App专项治理工作组方面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今天《通知》中发布的40款存在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App,是在前期收到用户举报后,对App相应版本进行检测后发现的问题。由于App运营商未在隐私政策中公开个人信息保护申诉相关的有效联系方式,特以通知的方式进行发布,以便于企业进行整改提升。众所周知,App的更新非常快,可能部分App在功能和机制上有所变化,工作组将在通知后一个月进行问题的复核,届时会对有关情况再次进行说明。

《通知》要求,相关App运营者于本通知发布之日起10日内联系工作组,领取整改通知,于本通知发布之日起30日内完成整改并向工作组提交整改报告,逾期未领取整改通知或未完成整改的,工作组将建议相关部门予以处置。

2019年1月,中央网信办发布根据《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4部门联合成立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对用户数量大、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App隐私政策和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此前发布的《网络安全实践指南——移动互联网应用基本业务功能必要信息规范》,在16类常用移动APP收集用户必要信息中,金融借贷基本业务功能收集的必要信息包括手机号码、账号信息、身份信息、银行信息、个人征信信息、紧急联系人信息以及借贷交易信息等7项。

其中,身份信息仅用于对借贷用户进行身份识别和认证,紧急联系人信息仅用于金融机构在借款人逾期不还时进行催款。网络运营者应允许用户输入紧急联系人信息,而不应强制读取用户的通讯录。

另一家在名单上的互金机构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用户有时候也会对隐私泄露方面有所误解,比如,此前他们的版本中可能会涉及到部分用户投诉App会自动跳转到用户手机通讯录等情况,但事实上只是两个程序之间的相互跳转,并不会涉及隐私数据读取的问题。

持牌机构也有“顽疾”

“App个人信息举报”微信公众号目前只接收关于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方面的举报,自3月1日上线以来,收到很多高质量的举报信息。

据该公号3月27日发布的数据,被举报最多的App类型有金融借贷类、社区社交类、学习教育类等。

那么,为何互金领域会成为收集个人信息问题的重灾区?

对此,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金融的核心是风险控制,风险控制的好坏取决于信息掌握。一般情况下,掌握关键信息越多,风险控制越好,坏账率越低,因此互金公司都想尽可能多收集客户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聚投诉网站信息显示,此次被点名的多家互金公司已经因为信息类相关问题被大量用户投诉。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马上消费金融公司旗下的安逸花就是其中之一。

《国际金融报》记者通过聚投诉发现,马上消费金融公司的全年投诉量为6041件,居所有公司的榜首。其中,“群发短信”、“恐吓催收”、“爆通讯录”、“给第三方打骚扰电话”等是用户投诉的关键词。

在黑猫投诉中,马上消费金融的最新投诉中还涉及透露个人信息给外包公司暴力催收、恶意PS本人照片群发通讯录、恶意骚扰等。

针对用户个人信息隐私相关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向马上消费金融方面进一步询问,对方未予以回复。

除此之外,以年投诉量4221位居聚投诉全年投诉榜第五位的掌众金服旗下的闪电借款也是“榜上有名”。

在聚投诉用户针对掌众金服的最新投诉中也可以看到,“恶意催收”、“骚扰通讯录家人朋友”、“轰炸联系人”、“威胁恐吓联系人”等投诉内容。

对于为何屡屡因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用户举报一事,《国际金融报》记者也联系了掌众金服方面,截至发稿前,对方暂未回应。

王诗强谈到,当前,我国的个人信息泄露比较严重,各种营销电话、骚扰短信,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加强信息保护势在必行。未来很可能在信息收集、使用等方面出台更加严格的监管法规。因此,企业需要仔细研究征信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收集客户信息时,要获得客户的充分授权,并告知客户收集信息的用途,在信息使用方面严格按照协议规定执行,坚决不能售卖客户信息。

(责任编辑:张紫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花钱包贷款合法吗(小花钱包贷款正规吗)":http://www.ljycsb.cn/dkzs/11076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