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基金、炒股都不香了?手上闲钱提前还房贷划算吗,下面是上游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即刻有贷款怎么样
最近,5年期以上的房贷利率下调15个基点,再次引起市场关注。连日以来,一些买家蠢蠢欲动,部分存量房房贷业主开始另一番新打算。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由于房贷利率下调后存量房房贷(已经在还贷)业主,需要第二年才能按新利率执行贷款利率,因此降息并不能即刻减少贷款支出。
同时,由于股市和基金下跌、理财跌破“净值”、银行定期存款产品利率下调,有部分业主认为,覆盖利息成本不易,提前还款似乎成了一个更好的选项。
房贷利率接连下调 “提前还贷”引发热议
近日,全国因城施策出台一揽子稳楼市新政。诸如调整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记者走访市场商业银行、房屋中介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重庆地区的房贷利率迎来多次下调——新年伊始,重庆房贷利率全面重回“5字头”,此后几个月一直处于下行状态,截至6月30日,全市18家主流银行,首套房及二套房(结清)的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均降至4.25%。为此,是否要提前还清房贷,以此来获得贷款差的“收益”,也引发市民关注。
另一方面,据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末,重庆市住户存款比上月增加34.3亿元,住户贷款比上月减少29.8亿元。住户存款额度增加,这也意味着部分人群具有提前还房贷的能力。
理财收益降低“不如提前还贷”
实际上,股市“跌跌不休”、基金收益率回撤、理财跌破“净值”、存款利率下降,多重因素影响下,这对于手握闲钱的业主,提前还款似乎成了一个更好的选项。
“基金亏了4成,股票被“腰斩”,折腾下来,50多万就没了!还不如提前拿去还房贷呢!”陈潇对记者诉苦道。陈潇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以前房贷利率较低,投资收益轻轻松松胜过贷款利率,因此一直抱着“有闲钱不如去投资,没必要急着还贷”的心态。但是,现在行情不景气,赚钱效应不强,“提前还房贷或许还成了正向收益。”
记者了解到,从2017年以来房贷利率出现提高,去年一度达到6%左右,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走低——在市内多家商业银行,年利率4%的存款已经难觅踪迹,同时,理财“破净”现象增加,资产端收益率降低,难以弥补房贷高利息,这促使部分居民提前偿还房贷。
重庆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王雯也明显感觉到这一趋势。前不久,她所在的网点就办理了5笔提前还贷业务,金额在30-70万元不等,王雯说:“我最近接到不少咨询提前还贷的电话,对于前几年在利率高点购房的人而言,资金成本较高,当下如果手里有多余的现金,如果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和更高收益,有意选择提前还贷以降低利差带来的成本支出。”
提前还房贷如何还贷更划算?
业主若打算提前还贷,那么也要注意分类对待。
据了解,目前,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支持提前还贷业务。但是,若想要提前还贷,需要提前申请预约还款,只有申请通过了,才能提前还贷。
还款“时间点”选择上,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建议,对于这两年刚办理房贷的业主或购房者来说,前期偿还的等额本息金额中,更多的部分其实是利息。“若是从目前利息比较高的角度来说,确实可以提前还贷。”严跃进说,而对于已经偿还了5年或10年以上的房贷者来说,目前每个月偿还的金额中,利息的部分相对不多了,更多的是在偿还本金,此时提前还贷意义不大。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梁婧认为,在疫情持续冲击等因素影响下,目前,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同时对于经济增长、收入增长的预期有所转弱。居民将储蓄用于提前还贷,可减轻每月还贷压力,以应对未来收入波动而带来的经济压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亦与个人房贷利率、资产配置、已还款年限等有关,需要考虑未来生活中比如换房、突发事件等急需流动性的情况。
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 实习生 冯尹梅
秒速贷可靠吗
楚天都市报记者张皓刘俊华
网络借贷平台遍地开花,但当记者想探究这些网贷APP的背景真相时,却犹如雾里看花。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这些网贷APP绝大部分不具备资质或资质不全,借款人一定要认真辨别。主管部门表示,目前正对网贷乱象进行清理整顿。
网贷APP
乱花渐欲迷人眼
在手机上的网络商城和应用商店,输入“借贷”字样,就会跳出数十款金融类APP。
这些APP的名称大多简单直接,“速办贷款”“你我贷”“贷上钱”……让人一看就知道业务内容。为了弄清网贷APP的借还款流程,及其背后的运营机构,记者随机下载了10余个APP。
在“速办贷款”APP,点击“一键贷款”,出现申请贷款页面,要求填写借款人姓名、手机号、借款金额、验证码。记者如实填写前面几项后,手机收到验证码。填好验证码,屏幕出现“最快3分钟放款”几个大字,以及“1000-50000元现金等你拿”等字样。屏幕下方还以很小的字体写着:自动勾选了同意《注册协议》,点开出现闪贷用户注册协议。
点开“闪贷”,进入借款页面,又出现了“悟空贷”“飞速贷”“钱进袋”“钱金金”等20多个借贷平台。记者点开“悟空贷”,页面提示贷款额度为0.10万-10万元,每月费用1%,月利率2%,期限范围7-14天,最快5分钟放款。借款者需持有中国大陆居民二代身份证、通讯录授权认证、纯线上自动审核。
记者通过网上查询发现,网贷平台的运营机构遍布全国。有的股东信息比较明确,声称持有银监部门颁发的金融牌照;有的找不到运营机构的信息,连客服电话都没有,根本看不出是否具有开展金融业务的资质。
一款名为“玖富万卡”的APP,最高可贷款20万元,但要绑定贷款人的银行卡信息。记者拨打页面上的客服电话,咨询借款细节、责任风险等问题,但客服人员不愿解答疑问,坚持要求直接在线上操作。
探究运营方
大多云深不知处
记者点开9个网贷APP,其中4个的页面上可以找到客服电话或在线客服,5个没有任何联系方式。记者试图联系这些APP的运营公司,了解其资质、资金来源、业务流程等,但过程极不顺利。
以“你我贷”APP为例。记者通过网上查询得知,它是由“上海你我贷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的网贷信息中介平台,移动端APP于2014年上线,广告声称其服务已经覆盖全国近30个省份的100多座城市。但从资料看不出该公司是否获得监管部门批准、是否具备跨省开展业务的资质等。记者拨打其客服电话,表明采访意图,接线员提供了一个总机号码,但记者反复拨打,一直无人接听。
记者又拨通“玖富万卡”APP的客服电话,要到运营方“随行付(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总机号码。拨通后,记者希望转接到品牌部门,接线员却表示只能转达采访意图。但事后,记者一直没有收到回复。
“来分期”APP页面声称:“凭身份证一分钟到账”“白条借款秒速到账”。记者完成注册、认证后,输入借款1200元,12个月分期,每期还款120.55元(含服务费20.55元),年利率8.5%。之后记者拨打页面上的客服电话,工作人员称,该平台只收服务费,不收利息。服务费根据客户下单金额和分期时间,由系统自动核算。记者表示APP页面有“年利率8.5%”字样,对方仍坚称不收利息。
记者询问该公司是否具有网贷资质。工作人员称,他们是上市公司,绝对让人放心。至于公司的服务费标准如何制定、贷款人资格如何审核等问题,他表示无法回复。记者希望联系对口部门采访,但他拒绝提供相关部门电话。
监管专家称
九成以上无资质
消费者如何辨别网贷APP 是否由正规金融机构运营?记者就此请教了资深监管专家。
“我每天也会收到好几条网贷信息。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这个确实很难辨别。”这位专家说。虽然通信运营商和工商部门屏蔽了大量非法网贷广告,但仍有许多漏网之鱼。据他了解,目前不计其数的网贷APP中,只有极少部分通过了银监、金融办等政府部门审批。银监部门主要监管与银行合作的网贷APP,政府金融办主要监管实体小贷公司。消费者如果想知道某款网贷APP是否具有资质,可向监管部门咨询。据估计,九成以上网贷APP没有相关资质,属于民间借贷性质。
“贷款容易,还款就不是那么轻松了。”这位专家强调。就算是正规网贷APP,其费率也比银行高许多。消费者贷款时一定要慎重,仔细阅读借贷条款,特别是违约责任。要懂得一个基本逻辑:天上不会掉馅饼。很多贷款好贷不好还,一旦贷款者因种种原因还贷逾期,掉入陷阱贷、套路贷,罚息等费用就会高得离谱。
“网贷平台随意放贷,就不担心客户不还或者还不上,形成不良资产吗?”记者问。
专家解释,绝大多数借贷人是守约的。对极少数恶意欠款者,由于网贷利润高,放贷公司承受得起一定的死账风险。当然,也会有一些网贷APP因风控不严而被淘汰出局。
多部门发力
专项治理现金贷
2016年6月,我省成立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省政府金融办、省银监局、省证监局、省保监局、省工商局、省网信办、省通信管理局、省经信委、省公安厅、人行武汉分行、法院、检察院等10余个部门。
2017年12月,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文:近期,具有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等特征的“现金贷”业务快速发展,在满足部分群体正常消费信贷需求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过度借贷、重复授信、不当催收、畸高利率、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十分突出,存在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隐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要求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
设立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必须接受准入管理,依法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应全面持续评估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偿付能力、贷款用途等,不得诱致借款人过度举债,不得向无收入来源的人发放贷款;各类机构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对于未经批准经营放贷业务的组织或个人,各地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和取缔,涉嫌非法经营的,移送相关部门查处。金融机构或非银行支付机构停止提供金融服务,通信管理部门依法处置互联网金融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有涉嫌恶意欺诈和暴力催收等严重违法违规的机构,及时移交公交机关;各地应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整顿,对监管责任缺位和落实不力的,将严肃问责……
“新事物都有一个从野蛮生长、无序发展到逐步清理整顿规范的过程。”上述监管专家表示。经过这次大力清理整顿,相信网贷APP金融业务会逐步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即刻有贷款怎么样(秒速贷可靠吗)":http://www.ljycsb.cn/dkzs/11073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