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商业银行贷款能力(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商业银行贷款能力(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贷款知识 第一财经 投稿

一季度信贷投放规模攀升,民企贷款同比多增1万亿元,下面是第一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商业银行贷款能力

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微升,但资产质量基本稳定。其中,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一季度民营企业贷款新增3.7万亿元,同比多增1万亿元。

4月26日,银保监会召开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数据发布会,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初步统计,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59亿元。不良贷款率1.68%,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但较上季末出现上升(2022年四季度末为1.63%)。一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6679亿元,同比增长1.3%。

信贷加码投放

“今年一季度信贷投放力度加大。”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一季度,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长较快,结构持续优化,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具体来看,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服务力度,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信贷投放力度显著加大,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高于市场预期;二是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从行业结构看,制造业贷款、绿色信贷、住房租赁以及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大幅多增。其中,一季度,制造业贷款新增2.2万亿元,同比多增3819亿元。民营企业贷款新增3.7万亿元,同比多增1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2.3万亿元,同比多增8088亿元。

从期限结构看,企业类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7.4%,高于资产增速6.4个百分点;从贷款方式看,企业类信用贷款同比增长23.6%,循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6%,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此外,融资成本继续下降。一季度,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3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力度加大,92%用于支持购买首套房,合理满足刚需群体信贷需求;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93.5%;支持就业创业,创业担保贷款同比增长17.6%;信贷资金持续投入教育、医疗领域,教育行业贷款同比增长17.5%,助学贷款同比增长21.5%,卫生和社会工作贷款同比增长18.5%;推动补齐第三支柱养老短板,一季度末,养老理财产品同比增长173.3%,个人养老金理财快速增长,特定养老储蓄存款达到336亿元。

资产质量反弹压力较大

在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银行业信贷投放规模持续攀升,与此同时,市场也在关注银行业资产质量情况。

一季度,银行保险机构主要风险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初步统计,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59亿元;不良贷款率1.68%,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较去年四季度末上升0.05个百分点。

此外,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82%,保持较低水平;银行保险机构流动性总体保持平稳,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为149.5%;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

银行业保险业风险抵御能力整体充足。一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6679亿元,同比增长1.3%。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4.86%。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增加2572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05.2%,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目前,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6%,保持在合理区间。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一季度数据看,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基本稳定但仍需关注两方面问题。

一是,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仅增长1.3%,而去年一季度同比增速为7.4%。净利润增速大幅下滑,将影响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也不利于持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二是,资产质量反弹压力较大。如果前期支持实体经济的阶段性政策措施退出,部分贷款如普惠小微贷款的资产质量可能将受到冲击;房地产市场仍然较为疲软,需求不足,也将可能影响房地产类贷款的安全稳定。

董希淼建议,下一步,应加快调整优化住房信贷政策,如适当调整二套房贷利率下行,适度调整限购限贷措施,更好地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在业绩遭遇连续三年下滑之后,2022年哈尔滨银行业绩出现了回暖的迹象。

3月30日,哈尔滨银行发布的2022 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去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128.71 亿元,同比增长 4.47%;实现净利润人民币 7.13 亿元,同比增长 78.7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 5.55 亿元,同比增长 102.41%。

在此之前,哈尔滨银行业绩遭遇过“断崖式”下滑。2018年-2021年,哈尔滨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55.49亿元、35.58亿元、7.46亿元、2.74亿元,同期营收分别为141.56亿元、146.92亿元、143.89亿元、120.72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哈尔滨银行2022年的业绩虽然出现了企稳的信号,但是净利润还是只回到了2020年的水平。不仅如此,2022年哈尔滨银行的资产质量明显承压,内控合规压力犹存。

不良贷款偏离度飙升至333.14%

就银行监管指标来看,截至2022年12月31日,哈尔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64%、10.69%、11.91%,满足监管要求;不良贷款余额为人民币82.18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89%,较上年末微升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1.54%,较上年末上升19.09个百分点;贷款减值损失准备率为5.25%,较上年末增加0.57个百分点。

除了不良贷款率指标偏高以外,其他指标似乎都在合理范围之内。不过哈尔滨银行也有一些财务数据出现了异常变动,比如不良贷款偏离度。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哈尔滨银行不良贷款偏离度为333.14%,较上年末的265.17%上升67.97个百分点。

所谓的不良贷款偏离度指的是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比例,通常代表着银行对不良认定的严格程度,指标越小说明不良认定越严格,反之则越宽松,这也为银行调节不良贷款率指标留下操作空间。

近年来哈尔滨银行的不良贷款偏离度指标异常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1年,哈尔滨银行逾期贷款规模分别为137.41亿元、255.28亿元、425.02亿元,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比例分别为98.37%、158.92%、265.17%。

截至2022年末,哈尔滨银行的逾期贷款额为536.63亿元,其中逾期1-90天的贷款为262.84亿元,91天-1年的逾期贷款规模87.7亿元,1年期以上逾期贷款186.1亿元。

相比之下,哈尔滨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仅为82.187亿元,数据存在一定冲突,哈尔滨银行疑似将大部分90天以上不良贷款认定为“关注类”。截至2022年末,该行关注类贷款余额为160.54亿元,增加了14.08%,相应的占比为5.6%,上升了0.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哈尔滨银行另一项财务数据也值得关注,去年该行票据贴现出现异常增长,由上年末的1050万元激增约571倍至60.11亿元。对此有分析认为,该行或存在利用风险低的票据贴现平抑不良贷款率的嫌疑。

实际上,哈尔滨银行此前已经出现过因为贷款分类不准而被罚的“前科”。今年1月6日,哈尔滨银行七台河分行因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被七台河银保监分局罚款60万元。2021年12月,哈尔滨银行大连分行因虚假资产转让掩盖不良、掩盖信用风险暴露被责令改正,合计被罚100万元。

高管接连被查 内控合规堪忧

除了业绩层面的波动外,2022年也是哈尔滨银行高管动荡的一年。去年4月,原行长吕天君、董秘孙飞霞双双落马,9月份哈尔滨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刘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当月股东监事杨雪梅辞去该行第八届监事会股东监事和监事会监督委员会委员职务。

资料显示,吕天君于2018年5月被任命为行长,也正是这一年哈尔滨银行经营情况急转直下,随后几年该行营收逐年下滑,净利润莫名消失不见。2018年哈尔滨银行净利润为55.49亿元,2019年降到35.58亿元,凭空“消失”了20亿元,2020年再降7.46亿元,比前一年“消失”了近30亿元,2021年再降到2.74亿元。

原行长被查后,哈尔滨银行行长一职空缺近三个月,直到7月8日来自工行的姚春和“空降”而至。神奇的是,在吕天君被查后,2022年哈尔滨银行业绩却意外好转,可见哈尔滨银行业绩下滑背后“人祸”因素或是主要原因,这也突显出该行内控机制上的缺失。

去年,哈尔滨银行及其分支行还多次因为违法违规行为被监管处罚。2022年8月,哈尔滨银行因违反征信管理相关规定被央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处以罚款128万元。同月,哈尔滨银行道外支行因贷款制度执行不到位、违法发放贷款被黑龙江银保监局处以罚款40万元,并对相关责任人作出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两年的处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商业银行贷款能力(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http://www.ljycsb.cn/dkzs/11059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