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投诉贷款公司找哪个部门(投诉催收公司应去哪个部门)

投诉贷款公司找哪个部门(投诉催收公司应去哪个部门)

贷款中介被投诉的重灾区,下面是堂里个郎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投诉贷款公司找哪个部门

近期,多地监管部门、公安机关联合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代理退保黑产”等金融领域黑灰产业专项治理行动。

与此同时,各地银保机构也积极开展清朗打黑消保工作。从3月15日开始部署开展为期六个月(2023年3月15日-2023年9月15日)的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

3.15当天多家媒体曝光了贷款中介行业不规范商业行为,收到了客户的投诉或者民事诉讼等,典型的有这几种:

01 .收费不合理

贷款20万,收费5万。“21世纪资管研究院-315金融爆料台发布了一则投诉,当事人表示,中介公司帮他从平安银行贷款20万元,强制收取25%服务费。客户目前已发起民事诉讼。

02 .套路贷

银行之外,消费信贷需求外溢在各个市场缝隙之中,套路贷花样翻新。媒体爆料消费者维权的套路贷主要聚集在AB贷,贷前就被扣除会员费,收了中介费但不给放款等违规行为,严重扰乱信贷市场的正常秩序。

03.假冒贷款中介诈骗

借中介之名行诈骗之事。陕西有一家公司,以中介之名诱骗当地有意向的贷款的客户上门,不管资质怎么样都表示可以放款但是要收取9万保证金,2年内没有逾期就会自动返还。又以员工离职费用被挪用私吞为由,安抚客户后表示还需要重新缴费9万元。就这样连环诈骗,直至过年后人去楼空,客户才发现被骗。就这样被诈骗的人竟然还不少。

本次315中介行业整顿, 主要针对的是哪些方向?业内也流传出一张总结图:

业内流传的整治方向

其实早在今年2月份起,深圳停贷、郑州、重庆贷款中介被抓,银保监会已经在部署这次行动。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后,3.15将会陆续派遣银保监会人员前往各大银行驻点调查。

深圳市停批抵押贷新闻报导

有三类企业的行为将会引起严查,分别是转贷引起报警纠纷的、变更企业法人频繁的、有诈骗案底的企业。一个原则,只要你增加银行贷款不良率、侵害银行的利益、就会被严查。

3月14日抖音一则视频冲上热门,曝光了一则贷款公司培训时,被湖北电视台记者暗访拍下的对话。这样的曝光视频还有很多。

抖音热门视频截图

做助贷的朋友圈和现实中,如果不小心说错了什么话,也可能被举报纠察。这样的举报离你并不遥远。之前就发生过客户录音,抓住语言的漏洞进行举报退费的情况。大家可以自查一下自己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防止被误伤:

注意朋友圈、抖音有没有发布过“黑户可贷款”“解查封”“不看征信”等字眼。帮黑户从银行贷款明显是跟银行作对,这样的朋友圈就不要照抄了;

注意有没有发布过银行bug的信息,例如最近的惠懂你提额,包括教别人如何薅银行羊毛的业务;

财税不合规,最近一定要注意公账私账的合规。大量的资金往来不合规一定会引发严查;

贷前风险告知。部分中介跟客户承诺放款收费被客户录音,最后没有放款成功从而被举报;

信用卡代还业务;

过度包装客户资质。

福兮祸之所倚。这次金融监管的整治行动对整个中介行业来说未尝不是好事,是一次长达半年的行业普法教育。只有通过考验,层层筛查,还能留下来的居间企业,必然是更稳定、更强大、更合规的。

上周政策一出,很多贷款中介微信群连夜解散,是有点上头了 。居间行业前景如何大家心中有数,不用焦虑悲观地认为只要做这行就会被严打。

被严查的是违规、违法的企业。只要企业操作合规,就能大大降低风险。本次315晚会上没有出现一家居间企业,没有将这个行业的错误上升高度,让行业形势更加严峻。可见这次行动更偏向于金融监管。居间企业,只要提前制定好合规的业务流程,用心做好服务,一定会越来越好。

投诉催收公司应去哪个部门

5月25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催收巨头”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以下简称“永雄集团”)凌晨在其官方微信发文宣布停业。其后永雄集团撤回停业消息,发布“关于撤销《告全体员工书》的情况说明”一文。截至发稿前,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查询永雄集团的官方微信和官网,在其官方微信上已经看不到上述两条消息,官网也无法打开。梳理有关投诉平台发现,涉及永雄集团的投诉量达到两百余条,当中不乏“暴力催收”“短信威胁”“电话轰炸”“爆通讯录”“骚扰他人”等投诉。对于永雄集团自曝百余人被安徽警方带走调查一事,安徽省公安厅回应称正在侦办中。

“国内最大催收公司”停业?

自曝百余人被带走

被喻为国内“催收”巨头的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在今日凌晨突然发布“告全体员工书”,称集团决定从今日起停业。

告全体员工书称,停业决定与近期以来多家分公司遭警方介入调查有关,自称“多家分公司179名员工被安徽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共有3名员工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批捕”。对此,安徽省公安厅回复媒体致电表示:“该案件正在侦办过程中。”

永雄集团表示,事件发生后,员工从新冠疫情前的1.7万人,降至疫情结束后的7000人,经此事件后又陡降至2000人。员工的大量流失,集团账户和流动资金的冻结,叠加警方对客户单位的极限施压,令永雄的经营已经难以为继。

客户遍布商业银行和消金公司

今年计划营收目标超10亿

永雄集团曾在招股书提到,合作客户主要有商业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其中银行客户中,包括了中国最大的10家银行的7家。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都与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消费金融公司客户也不在少数。在黑猫投诉上,包括中邮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信用钱包、小鹅花钱等众多公司的用户均表示曾被永雄集团暴力催收。

其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湖南永雄从信用卡应收账款催收服务中获得5.75亿元、6.1亿元和3.72亿元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均超七成,网络应收账款收入占比分别为3.1%、19.5%和27.7%。

今年1月,永雄集团创始人、总裁谭曼在202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透露,今年永雄集团将力争实现人员规模稳定1万人以上、年营收10亿元以上、新增客户单位10家以上等年度任务目标。同时也披露了未来10年计划,再次将上市提上日程目标。

曾多次欲赴美上市

背后催收投诉多达200余条

作为催收巨头之一,永雄集团曾试图多次赴美上市,但无疾而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网披露,永雄集团曾在2018年向SEC秘密提交上市申请(DRS文件),后于2019年10月永雄在SEC提交IPO招股书,计划在纽交所IPO上市,但一个月后就撤回了IPO申请。2022年9月,永雄集团不仅将注册资本从6000万增加到7000多万元,还新增了1名外国公司股东,引发了外界对永雄集团再次赴美上市的猜测,但再无下文。

谋求上市的不只永雄集团,还有一诺银华、承信科技等催收公司。一诺银华于2015年12月收到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挂牌的同意函,但时至今日仍是新三板待挂牌状态。今年3月底,承信科技向SEC提交招股书,计划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在上市之途屡屡受挫背后,是催收业务一直备受质疑,永雄集团也不例外。截至5月25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黑猫投诉平台发现,涉及永雄集团的投诉量达到243件,当中不乏“暴力催收”“短信威胁”“电话轰炸”“爆通讯录”“骚扰他人”等投诉。在知乎上,也有自称永雄集团前员工的网友发帖称,“出了事情,公司就会让员工自己顶着说是员工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公司有进行绿色催收的培训等。”

强监管趋势加剧

催收行业或将迎来洗牌期

2021年以来,监管部门对催收行业的规范越来越严格,强监管趋势不断加剧。2021年3月,“催收非法债务罪”正式纳入《刑法》,将使用暴力、胁迫、恐吓、跟踪等手段催收非法债务的行为纳入到刑法的规制之中。同年12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制定并印发了《信用卡催收工作指引(试行)》,同时开展信用卡行业应对“反催收联盟”的相关课题研究。

2022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制定并实施催收业务审计检查、投诉处理等管理制度,不得违法违规提供或者公开客户欠款信息,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同年公安部等八部门部署开展了打击惩治涉网黑恶犯罪专项行动,瞄准“裸聊”敲诈、套路贷、软暴力催收等犯罪活动。公检法集中开始了一波打击暴力催收、反暴力催收的行动,全国多地警方成立专案组、跨省端掉了多个不合规的催收机构。

最新消息是,今年5月1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布消息,《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国家标准正在研制,内容涉及制度管理、人员管理、外包管理、个人信息安全、投诉处理等催收标准。

对此,有分析观点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超过3000家催收机构。在行业监管趋严、竞争加剧之下,催收行业势必迎来洗牌期,永雄的停业或许只是开始。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采写:研究员 谢小清 熊润淼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投诉贷款公司找哪个部门(投诉催收公司应去哪个部门)":http://www.ljycsb.cn/dkzs/11054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