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中江县小额贷款(民间小额贷款)

中江县小额贷款(民间小额贷款)

贷款知识 光明网 互联网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多箭齐发破解增收难,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中江县小额贷款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把破解决贫困户增收难放在首要位置,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成功经验,通过抓实产业发展、拓宽销售渠道、织牢民生保障,破解增收难。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太丝蚕业科技有限公司投入1800余万元,建成现代化标准桑园2600亩,小蚕共育室800平方米,大蚕饲养车间8500平方米,蚕茧烘干室1000平方米,是四川省最大的现代化蚕茧饲养扶贫车间,规模达到10300平方米,吸收当地村民就业150余人,其中贫困户45户60人,目前通过产业帮扶脱贫35户95人。

公司与村级集体产业农业公司合作,吸收政府产业扶贫资金100万元。2019年,公司回报村集体农业公司5000元,54户贫困户收益20000元。公司流转贫困户土地,可为贫困家庭年均增收940元。公司吸纳当地就业,务工收入人均2000余元每月。公司还投入46万元修建23公里扶贫产业土路,极大方便了村民田间作业和出行。

太丝蚕业公司是中江“公司+集体经济+农户(贫困户)”扶贫模式的典型代表。2016年以来,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积极探索多种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扶贫,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做强“2+2”优势产业

发挥自然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科学谋划布局“2+2”产业方向,即以“优质粮油和现代畜牧两个农业基础产业+道地中药材和优质蚕桑两个农业特色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十大“川字号”特色产业中的川粮、川油、川猪、川药。2019年,全县粮食、油料总产量分别达到81.2万吨、10.2万吨;生猪年出栏量达86.1万头;种植中药材11万亩,产量2.5万吨;种植蚕桑2.5万亩,发放蚕种2.8万张,产茧112万公斤。

建好扶贫产业园区

统筹市县两级财政资金18150万元建立村级产业扶持基金,全县有扶贫任务的村,全部注册了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组织。紧扣“2+2”产业,整合项目资金,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投入,用好贫困户小额信贷资金,采用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形式,建成药材、蚕桑等各类扶贫产业园区(基地)106个,带动5886户贫困人口增收。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探索建立健全“五金”利益联结机制。流转土地收租金。鼓励和引导贫困户通过出租、入股等形式,将土地依法有序流转给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业主获得收益。务工就业挣薪金。鼓励园区业主同等条件下优先吸纳雇佣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务工,让贫困人口由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入股分红获股金。支持贫困户利用土地资源折股、金融扶贫贷款、产业扶持基金借款、扶贫到户资金、自筹资金等,入股到园区基地,让贫困人口获得股金分红收益。委托经营拿酬金。以容易散种散养的产业为主,采取“借X还X”模式,贫困户与园区签订“代种养”协议,贫困户负责日常种养,园区负责提供种养苗和技术指导,订单包销给“酬金”,零风险种养消除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缺销路的后顾之忧。集体反哺得现金。大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探索运用“企业+集体经济”模式,将财政产业扶持资金、村级集体经济试点资金、社会捐助资金等量化到园区所涉的村,再由集体经济出资入股产业发展。产业进入稳产期后,村集体按股权每年获得收益,各村将村集体经济收入重点支持帮扶贫困户,2020年前80%反哺帮扶贫困户、2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2020年后全部归村集体经济积累用于村内公益性事业。

落实以奖代补政策

实施小微产业奖补,鼓励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发展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微养园等小微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切实增强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增加经济收入,实现增收脱贫。截至2020年5月底,发展小微产业51813个,拨付小微产业奖补资金1572.03万元,受益贫困户17157户23837人。

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通过奖补鼓励贫困户自产自销,激发全县3179户贫困户9385人销售水稻、菜籽、猪牛鸡鸭等农畜产品共计2032.4万元。创新扶贫产品销售体系,30家本地企业取得“四川扶贫”集体商标标识,10家企业进入全国扶贫产品目录。支持设立“四川扶贫产品销售专区(专柜)”,实现农批、农超对接、直供直销。开展扶贫产品进直播间、进社区、进商超、进平台、进展会等“五进”活动。广泛开展“以购代扶”活动,全县211个行政(事业)单位、11家企业通过“以购代扶”活动,先后采购农副产品20余种,购买总额达1300余万元。

织牢民生保障网

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2.34亿元,积极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补贴等专项扶贫政策,统筹社会救助,织牢民生保障网。全县2.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保障,31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保障,实现稳定脱贫;1.2万名困难残疾人、1万余名重度残疾人和1300余名残疾人扶贫对象纳入残疾人补贴政策范围,确保不落下一个贫困残疾人;持续推动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累计为4.5万名贫困人员代缴最低标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图文:肖开丰 顾朝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民间小额贷款

先后向4家“小额贷款”公司实际借款70万元,没想到虚高借条的欠款竟高达140万元,还遭软暴力手段催债。为偿还账务,被害人唯一一套房子也因“小额贷款”发起虚假诉讼而被拍卖。近日,闵行公安分局经过缜密侦查,成功侦破这起“套路贷”案件,抓获陶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

2018年8月,被害人屠先生通过朋友结识了邱某。关系热络后,有不良征信记录的邱某希望屠先生能够出面帮她借点钱。他们在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借款20万元,借款人写的是屠先生。此后,应邱某多次请求,屠先生共出面向4家“小额贷款”公司帮邱某借款70万元。

几个月后,屠先生家中突然闯进几名“小额贷款”公司的人,说是借款到期,要求他还款,欠款金额竟翻了一番。今年初,由于无力偿还贷款,屠先生家里唯一一套房产被“小额贷款”公司通过虚假诉讼的方式进行了拍卖。

直到这时,屠先生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便向闵行警方报案。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闵行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答 问】

问:本案中,犯罪团伙是如何“套路”被害人的?

答:一是签订“虚高借款合同”。本案中的屠先生和邱某看到所谓民间(非法)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无抵押贷款”“低息贷款”“快速放款”的介绍,就去借款,然后被诱骗签订了虚高的借款合同,掉入了犯罪嫌疑人精心设计的圈套。

二是制造银行流水痕迹。犯罪嫌疑人将虚高后的借款金额转入了被害人屠先生的银行账户后,还陪他到银行柜面将借款提现,留下了资金流水痕迹。而屠先生和邱某实际拿到手的借款已大大缩水,虚高的款额作为“保证金”给了犯罪嫌疑人。

三是制造违约陷阱。犯罪嫌疑人随后以屠先生“逾期未还款”为由,单方面认定其违约,并要求偿还虚增债务。而逾期后的违约金却是按小时计算,致使违约金翻倍激增,导致屠先生无力偿还。

四是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在被害人无力偿还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介绍所谓的其他“小额贷款公司”(实则都是嫌疑人同伙)与被害人签订新的更高数额的“虚高借款合同”予以“平账”,偿还他公司的债务。如此数次层层转单平账,如“滚雪球”般垒高了被害人屠先生的借款金额。

五是软硬兼施恶意讨债。最终,犯罪嫌疑人组织人员采取上门索债、电话轰炸、言语威胁等手段滋扰被害人屠先生的正常生活,催促其还钱。

来源:解放日报 渭南政法网编辑:杨大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江县小额贷款(民间小额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1045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