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存款利率下调:部分中小银行已落实,大行还会下调吗?,下面是21世纪经济报道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的好处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4月以来,有关存款利率可能下调的讨论逐步增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近两日,有河南、湖北等地部分农商行发布自4月8日起下调存款利率的公告。如,河南省联社已发布存款挂牌利率调整表,同时河南省内有农商行已根据该要求调整该行存款利率;而湖北省联社未发布相关公告,但湖北武穴农商行、湖北黄梅农商行、湖北罗田农商行发布了自4月8日起下调存款利率的公告。
也有农商行暂未收到调整存款利率的通知,一位浙江地区农商行人士对记者表示,截至目前(4月7日)该行未接到相关通知。官网显示,2022年12月初该行曾调整过存款挂牌利率表。
“近期部分区域小型银行下调存款定价,可能仅为之前存款自律定价下调的影响,而并非全国性的新一轮存款降息。”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表示。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也表示,去年以来,监管和银行体系自发控制一般存款利率大体历经两轮,现阶段中小银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与前期具有连续性,历经去年两轮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后,面临的新问题是,对已参加自律机制但存款利率尚未调整的银行来说,将于国股大行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因此,近期中小银行依自律机制,下调存款利率上限(含存款挂牌利率)为合意之举。
在多位人士看来,当前部分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并不会推动4月LPR下调。“一季度信贷超预期,贷款利率和银行息差也在历史低位,继续引导贷款利率下行可能不是当前信贷政策的重心,预计近期LPR下调概率不高。”广发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认为。
部分中小行下调存款利率
事实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近期并非仅仅只有城商行、农商行调整过存款利率,也有股份行在3月底调整过存款利率加点上限。“此次调整是去年9月那轮存款利率调整的落实,不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该行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020年8月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顺利完成后,2021年6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上加点确定。
2022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引导银行根据市场利率变化合理调整存款利率,进一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从实际情况看,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于2022年4月下旬下调了其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机构也相应作出下调。
2022年9月中旬,部分全国性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带动其他银行跟进调整,稳定银行负债成本。“这是银行根据市场利率变化调整存款利率水平的主动行为,体现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央行在2022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
不过,实际上,还有更多中小银行跟进部分全国性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的步伐较晚,一些银行在2022年10月、11月、12月才跟进,也有一些银行在今年才完成,还有一些银行未跟进。
如,官网显示,贵州银行于今年1月1日起调整存款利率;青岛农商行于3月1日起执行新存款牌告利率;哈尔滨银行于3月14日调整部分个人存款利率;青岛银行于3月25日起执行新存款挂牌利率。
“2022年9月下旬、2022年11月、2023年1月、4月多家中小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在中小银行跟进大行下调存款利率的过程中,2023年春节前夕,部分中小银行还曾阶段上调存款利率以揽储。4月8日部分中小银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其中有些银行可能是将为揽储所上调的利率调回原来水平。”广发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刘郁表示。
其中,河南新蔡农商行、河南罗山农商行曾在今年1月初上调过存款利率,此次再次发布下调存款利率的公告。
大行存款利率还会下调吗?
事实上,市场更加关注的此轮部分中小银行调整存款利率的同时,大行、股份行是否也会调整存款利率。林英奇认为,银行当前息差压力下存款利率下调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根据存款自律定价调整机制,存款利率的全国性下调可能需要债券利率或LPR基准利率下调作为参考因素,因此当前全面下调存款利率的条件可能暂时并不具备。
而在2022年两次下调存款利率的背景下,大行净息差还在下降。六大行财报显示,2022年仅中国银行净息差微幅提升0.01个百分点,其他五家大行净息差均下行,下降最大幅度达0.22个百分点。
负债成本中的存款成本提升是净息差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且主要由定期存款推动。财报显示,工建农中邮交2022年存款付息率分别为1.75%、1.73%、1.70%、1.65%、1.61%、2.19%,较2021年提升0.13、0.06、0.09、0.13、-0.02、0.09个百分点。
据方正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伟测算,动态来看,2022年上市银行存款成本较去年上行0.03个百分点。其中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存款成本分别较去年上行0.08、0.66、0.26、0.48个百分点。“可以看出,2022年银行存款成本出现较快上行。而银行贷款利率持续下行,这使得银行净息差收窄。”
“理论上存款利率下调直接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再通过FTP机制,压低银行资产收益率。存款利率下调,客观上会带来全社会的利率中枢下移。”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君芝表示,然而现实中存款利率下降有两个副作用,存款利率下调影响更复杂:一是存款定期化,存款从活期转定期,期限拉长,银行负债成本不必然下降;二是存款流失,存款利率下调之后,居民或选择如购买理财等,追逐更高收益。
不过,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当前存款利率存在下调有需求性和可行性:一是在金融支持实体的背景下,贷款利率显著下行,然而银行的负债成本保持相对刚性,息差持续压缩,加大了经营压力;二是较低的贷款利率和较高的存款利率客观上给资金空转提供了空间,“跑冒漏滴”现象亟待打击消除;三是调降存款利率可以降低居民或企业的储蓄意愿,有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
“2022年居民部门积聚了大量超额储蓄,银行负债端资金供给充足,揽储压力边际下滑,存款利率调降具备可行性支持”,明明表示。
哪些高成本存款可能被规范?
在倪军看来,目前看,虽然引导存款利率下行是绝大部分银行期待,往后看也有空间,但由于存款竞争存在囚徒困境特征,同时银行体系对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也还在摸索期,全行业存款利率下行还需要央行通过全国利率自律机制进行引导,目前是否时机已到还有待观察。
“从目前银行体系负债成本运行趋势看,仅推动中小银行下调0.1个百分点存款利率上限,不足以压降负债成本,甚至不能对负债成本上升势头进行有效控制,进入二季度,负债成本管控必要性仍强,特别是对成本高企的超利率自律上限企业存款进行定价管控必要性很强。”王一峰表示。
王一峰认为,预计后续对于存款定价自律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对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创新活期存款定价进一步规范;同业存款套壳协议存款需继续纠正;期权价值过低或予以对冲的“假”结构性存款。
以活期存款为例,目前六大行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为0.25%。不过,2022年工建农中邮交个人活期存款付息率分别为、0.31%、0.29%、0.29%、0.30%、0.28%、0.30%;对公活期存款付息率分别为0.92%、0.93%、1.08%、0.92%、0.84%、0.97%,均高于0.25%。
“2022年国有大行企业活期平均付息率在0.96%,上市股份制银行平均付息率在1.19%,均显著高于自律机制上限,这类活期存款利率迫切需要进行集中整改”,王一峰表示。
对于结构性存款,经过近几年压降后,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45606.92亿元,较2021年12月末的50836.82亿元减少5229.9亿元,且均为2022年12月一个月的压降成果。而截至今年2月末,全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又升至5.1万亿。
王一峰表示,但对剩余的结构性存款来说,其规范性仍然部分存疑,对于广义“假”结构可能仍然存在,核心症结在于结构性存款的实际平均付息率水平,显著高于对应期限的自律机制上限。“这部分结构性存款也存在规范必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报道,近年来,监管部门曾先后规范过周期付息存款、靠档计息存款、协议存款等存款利率,对银行存款成本压降起到较大作用。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贷款基准利率是什么意思
央行降准之后再次降息,今天央行宣布降息,1年期LPR降低0.05个百分点,从3.85%降低至3.8%,5年期以上LPR维持4.65%的水平不变。这是央行在2020年4月份降息之后时隔19个月的首次降息。
降息是什么意思?对房地产有何影响?对我们偿还的房贷有何影响?本文就来聊一聊这个逻辑。
1、降息是什么意思?降息其实就是央行将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贷款利率虽然分为很多种,但是都有一个基础利率,这个基础利率就是央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这是所有贷款利率的基础,不过从名称上来看已经更改了,“贷款基准利率”在2019年改成了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新的名字更加学术化,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一看就理解。
我们普通人或者企业缺钱了怎么办?当然是要从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去申请贷款,贷款就要支付资金成本,这个成本就是资金利息,成本高低就是利率大小,决定利率的因素很多,比如个人/企业的资产规模、信用情况、流水/订单等等,但是都有一个基本的框架 ,那就是要在“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的浮动/加点,浮动比例是银行根据个人和企业资信情况决定的,但是贷款基准利率是央行决定的。
央行通过调节贷款基准利率就可以调节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实际贷款市场的贷款利率,央行降低贷款基准利率就是降息,降息的好处就是降低了个人企业的融资成本。
降息之后很多人都关系对房地产有什么影响,这次降息是很讲究的,因为只是降低了1年期LPR0.05个百分点,但是5年期以上的LPR依然保持不变,我们都知道这两个指标对应的贷款期限是不同的,意义也完全不同。
1年期LPR代表的是短期的贷款利率,而5年期以上LPR代表的长期贷款利率,主要是指和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尤其是个人房贷,我们的房贷期限起码也是5年起步的,最长可以达到30年,所以5年期以上LPR关系的主要是房贷利率。
但是这次央行降息降低的是短期的,而房贷这种长期的保持不动,这就说明央行更多的是要为企业,尤其是非房地产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对房地产领域依然是保持不变的。
3、降息对房贷有和影响?上文已经讲了,这次降息是针对短期的贷款利率,对长期的贷款利率并没有调整,所以对房贷是没有影响的,对于那些已经在偿还房贷的人来说这次降息对你的房贷是没有影响的。
但是在这里我还是得再次重申我的观点:在买房的时候尽量选择浮动利率,而不要选择固定利率!
这个观点从我两三年前做自媒体的时候就抛出来了,之后一直是这么坚持的,而5年期贷款基准利率/LPR已经从4.9%降低至如今的4.65%,降低了0.25个百分点。降低的就是节省的房贷利息。
贷款基准利率/LPR从长期来看是下降趋势的,这个原因很好理解,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速从长期来看是放缓的,经济增速的本质就是社会的整体投资回报率,经济增速越高,社会整体投资回报率就越高,那么资金愿意承担的成本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当我们的GDP增速在10%以上的时候和我们现在6%的增速的时候资金愿意承担的成本是不同的,当然这里也有例外,那就是经济持续滞胀,也就是经济增速放缓,而且通货膨胀率又很高,比如现在的土耳其,经济增速不行,通货膨胀率还很高,贷款利率也很高。
但是中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个信心我们还是要有的,所以在这个前提下,中国的贷款基准利率/LPR长期是下降的趋势,5年期以上LPR虽然降幅以及频率不如1年期LPR,但是依然也是下降的趋势。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的好处(贷款基准利率是什么意思)":http://www.ljycsb.cn/dkzs/11040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