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既有贷款怎么样(贷即得)

既有贷款怎么样(贷即得)

黄大智:贷款上征信其实是好事,下面是同花顺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既有贷款怎么样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黄大智

疫情之下,借款人资金流紧张,逾期压力大,这个时候,发现逾期上征信成了脖子上的枷锁,开始放大征信的负面意义。在一些借款人看来,贷款上征信,不外乎是方便银行做风控罢了,于借款人而言,是额外负担,是一道随时可能勒紧的枷锁。

在选择贷款产品时,借款人开始带上有色眼镜,把贷款产品区分为“上征信产品”和“不上征信产品”,对于前者,能避则避,对于后者,宛如心头爱。有些借款人,为了不上征信,甚至连送到手的“红包”都不要。比如苏宁任性付,近期力推24期免息分期活动,有些用户认为任性付要上征信,24期免息优惠不要也罢。

再次说明,知识就是财富。到手的红包,因为误解而失之交臂,岂不可惜。本文,我们就来谈谈贷款上征信问题。

为何要上征信?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贷款上征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简单来讲,就是借款人在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后,其贷款信息(金额、期限等)及还款记录(是否逾期等)被上报至征信系统,并在以后供其它金融机构合法查询使用。

广义上的“贷款上征信”是指贷款信息被记录并查询,这种记录不仅包含央行征信系统,还包括百行征信以及其它提供大数据服务的公司。而狭义的“贷款上征信”即是一般所说的贷款信息报送至央行征信系统。

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贷款信息上报至央行征信系统是基本的法律要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3号令《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

商业银行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个人信用数据库标准及其有关要求,准确、完整、及时地向个人信用数据库报送个人信用信息。

以及银保监会(原银监会)在2010年发布的《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

贷款人应建立和完善借款人信用记录和评价体系。定期跟踪分析评估借款人履行借款合同约定内容的情况,并作为与借款人后续合作的信用评价基础。

当然,这些办法及规定除了适用于银行外,同样适用于消费金融公司等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专门从事信贷业务的其他金融机构(即持牌机构)。因此,对于正规的持牌机构,从事信贷业务、贷款上征信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除此之外,信用信息的记录是“用信”的基础,不管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想要用信,则必须首先有信用信息可用,将信贷信息报送至征信系统,是建立个人信用信息记录的关键一步。

如果我们将视角投向国外,其实同样如此。在美国,信用体系的核心法律——《公平信用报告法》(即FCRA),虽然没有赋予信贷机构向征信机构强制报送信用交易数据的义务,但在美国消费者数据行业协会的统一指导下,几大征信机构联合数据提供机构共同制定了数据报送标准——数据报送资源指南,确保信贷机构数据的报送。

英国、瑞士、瑞典等欧洲国家与美国类似,征信机构为私人组建,数据报送机制通过市场及行业协会等力量形成。

而法国、希腊、土耳其等部分欧洲国家则和中国类似,以政府为主导向信贷机构采集信息。

其他国家大体符合这两种模式,或两种模式结合,全世界莫不如此。

于借款人,上征信利弊几何?

很显然,信贷信息是否被记录关乎个人信用记录的完整性,进而影响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那么对于借款人,贷款上征信到底有何影响?

以信用体系最为完备的美国为例,美国信用制度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信用体系发展得非常完善。个人可以通过信用方式获得支付能力而进行消费、投资和经营。

在美国,公民都有自己的社会保障号(SSN),每个公民的信用状况都可以通过征信机构做出的信用报告而得到评估。这种报告为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资金借贷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信用依据,同时也将能够终身制约一个人不守信的行为。信用档案被美国人看作第二身份证,在日常生活中,小到在银行开个户、办一张普通的手机卡,大到买保险、贷款买房,都与消费者的个人信用记录休戚相关。

如果一个人有过失信记录,那么他在社会生活中将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反之,好的征信记录则意味着更高的信用分数,可以获取更优惠的贷款利率,更高额度的贷款。

那什么才是好的信用记录?我们不妨举个例子:

用户甲,征信报告中无任何信贷记录。

用户乙,征信报告五年中共三次借贷记录,无逾期记录。

用户丙,征信报告五年中共三次借贷记录,有一次逾期记录,但已还清。

一般情况下,信贷机构对于这三种用户的贷款申请也有不尽相同的判断。

对于甲:征信好干净,虽然没有其他贷款记录,但正因为如此,如何保证还钱?

对于乙:有贷款记录,全部准时还款,还款能力有保障,这种客户需要争取。

对于丙:虽然有一次逾期记录,但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有保证,客户质量同样良好。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好的信用记录既不是没有任何信贷记录的信用白户,这样的信用记录虽然“干净整洁”,却缺少参考价值。短期内有多家机构多次借贷的信贷记录,同样有其问题,这样的用户可能会有债务过高、偿债能力不足的风险。有一些适当的借贷记录,且按时偿还贷款无逾期,不仅不会对贷款产生不利影响,还会为贷款申请加分,申请会更容易,也能够享受更高的额度和更优惠的借贷利率。

而逾期也并不代表信贷机构对借款人“判了死刑”,短期轻微的违约记录也不会对贷款的申请有影响。同时,二代征信报告记录的是5年还款记录(包括还款状态、逾期金额),也就是说,逾期记录最多在信用报告中体现5年,5年之后,负面征信会自动消除,之后则不再受到逾期记录影响。但是严重的逾期(如逾期90天以上)会对个人形成信用污点,严重影响借款人以后的贷款、工作等。

其实不管上征信的信贷记录好坏,贷款上征信都有一个基础的作用,即让人获得更公平的信贷机会。征信机构提供给银行的是用户的信用历史客观记录,让事实说话,减少了信贷员的主观审核对贷款申请结果的影响,使每个人得到更公平的信贷机会。

为何有些借款产品可以不上征信?

同样是借款产品,也有的产品上征信,有的产品可以不上征信。

首先我们说持牌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产品不上征信原因有三:

一是新成立的法人银行没有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系统、数据量、人员等都有较高要求,必须具备一切条件才有可能正式接入。

二是已经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因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被暂停接入。

三是个别信贷产品不在个人信用报告里记录,如公积金贷款,过去曾经有部分该类产品不纳入个人征信中。

所以,对于正常、合规的机构与产品而言,基本很难出现贷款不上征信的情况。

而对于其他的网络借贷、小额贷款等产品,因为不持牌或者资质不够,因此没有接入征信系统。同时,贷款不上征信又相当于增加了贷款平台的风险,相应的贷款产品也会利率更高、额度更小,以减小其发放贷款的风险。

但不上征信并不意味着借款人的借贷信息就无法查询,事实上,除了央行的征信系统外,百行征信以及各类信贷信息数据库,也是金融机构评判用户信用水平的重要补充手段。

例如,金融机构通过购买网贷平台、小贷公司等平台借贷信息的数据库服务,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借款人在央行征信系统外的信贷情况,综合评定借款人的借款请求。因此,那些认为不上征信的借款就不会影响以后车贷、房贷等银行贷款产品的想法并不可取。

结语

必须承认,消费贷款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金融产品,银行信用卡、苏宁任性付、蚂蚁花呗等产品,极大的满足了我们的日常消费需求,让生活更加便捷。当面对琳琅满目的贷款产品时,你需要记住这样一个原则:

贷款不是坏事,一直频繁贷款才是坏事;

有贷款记录要注意,没有贷款记录更要注意;

贷款上征信不可怕,贷款逾期不还才可怕。

秉承这样一个原则,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最优惠的产品,才是使用贷款产品的最佳方式。

(本文作者介绍: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

来源: 新浪财经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贷即得

和男(女)朋友一起买房一起还房贷,你愿意吗?2月22日,据媒体报道称,农业银行针对雄安购房者的商业贷款推出了一款产品——“连心贷”,主要以未婚男女朋友作为共同还款人。有工作人员表示,已有员工看到相关文件,但目前尚未出台具体操作细则。2月22日午间,雄安新区农行某业务员回答:“我们有针对未婚人群的‘连心贷’,可以让你们共同来办房贷,具体操作可以让我们的信贷人员为您解答。”据了解,农行“连心贷”业务并不是雄安新区特有,别的区域也存在,媒体电话咨询了该行天津支行,对方表示也可以办理“连心贷”相关业务。

“连心贷”引发关注

农行2014年文章就曾提及

近日,雄安新区首个商品房华望城面世,其配套的贷款方式“连心贷”引发广泛关注。根据农行业务员的说法,“连心贷”是为了明确婚前财产的归属或者增强还款能力,未婚男女朋友作为共同有权人,由双方或者一方申请的住房贷款。该业务是总行的业务,由各分行进行实施。查询中国农业银行官方可发现,“连心贷”并不是新鲜事物。该银行官网曾于2014年7月8日发布一篇题为《个人住房贷款“贷”出品质生活》的文章。

文章提到,该文主人公郑志了解到农业银行新推出了一种“连心贷”的房贷产品,可以加强贷款人的还款能力。未婚的男女朋友可以作为共有权人一起申请贷款,并一起作为新房的所有权人。这样的贷款产品,也可以让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更加平等明晰,少了不少还款方面的压力。客观上,也能减少不少日后可能产生的矛盾。文章称,“连心贷”指为明确婚前财产归属或增强还款能力,未婚男女朋友作为共有权人,由双方或者一方向农业银行申请的个人住房贷款。申请“连心贷”的房屋买卖合同中登载的买受人应为男女双方,所购住房应归属双方共有,既可由男女双方作为共同借款人申请贷款,也可由一方单独申请贷款。一方单独申请贷款的,另一方应作为连带责任保证人,在贷款存续期间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如何界定男女朋友关系?

分手后怎么办?

值得注意的是,“连心贷”引发关注后,有网友关心分手后怎么办?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连心贷’实际上是把未婚男女朋友作为共同还款人,其目的就是增加购房者的贷款额度、减少贷款方面的违约风险。

此类事件的讨论焦点是,若是夫妻或家庭成员作为共同还款人都可以理解,但是未婚男女朋友作为共同还款人,实际上还是很容易引起大家的顾虑和质疑。”“一些贷款的尺度过大,也和传统对于房贷方面的认知有偏差,所以很容易引起大家关注。尤其是未婚男女朋友作为共同还款人,那么若是分手或情感有问题,还款方面是有一定问题的。

关键是要防范中间产生合同纠纷和违约事件,最终导致贷款出现违约,这是包括‘连心贷’在内的各类信贷产品创新所需要注意的。”除了分手以外,还有一大争议的方向是如何界定未婚男女朋友关系?

对此,上述农行客服工作人员表示,需要男女双方提供未婚书面声明和恋人关系书面声明,银行需要留档,具体需要咨询当地办理网点。严跃进认为,类似“连心贷”的出发点是好的,从一些购房者的角度看,也可以理解。年轻人一起购房的时候,肯定都希望多贷款。

而且既然要购房了,未婚的男女朋友也一般有相应的经济能力,所以单纯从还贷的角度看,其也完全有能力和有意愿帮对方去还贷。“但从现实来看,如果某个购房者为了多贷款,那么是否就可以找中介或第三方来做共同还款人,对银行名义称是未婚的男女对象,这种风险并不是没有,如何证明是男女朋友关系,从我国家目前对于购房者婚姻状况的情况看,只有单身、结婚、离异等几种证明,男女朋友关系似乎是没有可查询渠道。

即便是订婚,从法律层面上也是不存在的。”严跃进说。那么,“连心贷”后续会不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据媒体报道,严跃进称,此类产品属于小众化的产品,所以即便是合规的,那本身也没有铺开的意义。而且类似产品很容易引起争议,估计最后也是不了了之,“铺开的可能性是不大”。

(新民晚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既有贷款怎么样(贷即得)":http://www.ljycsb.cn/dkzs/10980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