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去路:利用技术手段降本增效,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如何取得小额贷款
地方小贷公司要发挥自身优势,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差异化发展,做到“小而美”,尽可能地利用技术手段降本增效。
小贷行业近期加速整合。《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一边是地方小贷批量注销,今年至少有29家地方小贷被注销。另一边,互联网平台旗下小贷公司加速增资。目前,注册资本达50亿元的互联网小贷有10家。
分析人士指出,伴随着行业监管规则的逐步落地,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下降的趋势是必然的。未来小贷行业中,将会形成多寡头的态势,业务量将集中在几家从事跨省经营的头部公司手中,区域性的小贷公司则会下降,且业务量将受到严重侵蚀。
地方小贷批量注销
依据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近日的批复,北京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京汇小贷”)试点资格被取消,意味着京汇小贷不再具有展业资质。工商信息显示,京汇小贷由京东科技全资子公司北京正东金控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正东金控”)100%持股。
对于京汇小贷试点资格被取消,京东科技相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公司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正在整合同类型地方金融牌照,小贷公司牌照主体最终将仅保留一家,因此申请取消京汇小贷试点资格,并获得批准。
记者了解到,正东金控旗下除了京汇小贷,还有三张小贷牌照,分别是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京东盛际小贷”)、重庆京东同盈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上海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其中,京东盛际小贷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贷款业务。
针对网络小贷公司,2020年11月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从多维度作出行业规范,在提高注册资本门槛的同时,提出“两参”或者“一控”的要求。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多方获悉,多家互联网平台企业正着手整合旗下小贷牌照,“在适当时机将仅保留一张最有价值的牌照”。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已有29家地方小贷被注销。近日,内蒙古地方金融监管局披露,当地6家小贷公司被取消经营资格。今年年初,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和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先后披露,分别取消芜湖市的17家和南昌市的5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地方小贷公司业务普遍立足地方,一方面受当地经济波动和自身实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面临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因而近几年生存压力较大,还有部分地方性小贷公司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的现象,因此整体数量和规模都呈下滑态势。
小微信贷专家嵇少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地方小贷公司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经济下行,信贷风险加大,小贷公司的业务很难开展;二是小贷公司的股东多数是民营企业,自身资金链吃紧,对外放贷的时候就没有多少主动性,要把资金撤回;三是一部分小贷公司经营不善,不良贷款很高,本身不够专业,自然被市场淘汰。
互联网小贷增资潮
在地方小贷批量注销的同时,互联网小贷则掀起增资潮。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在6月初将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至100亿元,这是2020年以来财付通小贷的第四次增资。稍早前的4月底,字节跳动旗下中融小贷注册资本从50亿元增至90亿元。而在今年初,三六零小贷经历过两轮增资,从5亿元增至50亿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注册资本达到50亿元门槛的小贷公司已有10家,分别是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120亿元)、财付通小贷(100亿元)、中融小贷(90亿元)、南宁市金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89.89亿元)、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74亿元)、苏宁旗下重庆星雨小额贷款有限公司(60亿元)、京东盛际小贷(50亿元)、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50亿元)、中新(黑龙江)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50亿元)、三六零小贷(50亿元)。
对于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机构的增资举动,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互联网平台企业增资旗下小贷公司,首先是满足小贷特别是网络小贷展业的合规指标,符合监管的注册资本、杠杆率等政策制度要求;其次是增强业务发展、资产提升的可持续性;此外,也是对冲可能发生的业务风险,夯实合规经营基础。
根据暂行办法,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均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行业集中度上升
央行公布的最新小贷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232家,而2021年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453家,一个季度就减少221家。
拉长时间来看,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小贷机构数量从8951家缩减至6232家;从业人员数从114017人缩减至61039人;贷款余额从9594.16亿元略微缩减至9330.49亿元。从机构数量的锐减和贷款余额规模的微减可以看出,小贷行业集中度在上升。
嵇少峰指出,互联网巨头旗下小贷增资是为了放大平台的数据、信息渠道和生态优势,通过金融牌照转化为收益。传统小贷基本上还是发放传统的、相对次级的信贷产品,本身的经营状况就不是很好,随着监管要求下浮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加大对小微企业投放,也压降了传统小额贷款公司的生存空间。
对于传统小贷机构,嵇少峰建议,一是要着眼于股东和团队能影响到的资源,做精做实,这是一种常规的打法;二是要谋求多区域小贷公司的合作,持牌小贷合作形成统一、批量的场景来落地执行,同时要做银行的“助贷”,帮助银行解决一些小微企业融资落地的问题。
于百程表示,地方小贷公司要发挥自身灵活和了解本地的优势,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差异化发展,做到“小而美”,同时也尽可能地利用技术手段,降本增效。
针对互联网巨头旗下的小贷机构,车宁表示,对于背景资源雄厚、业务场景丰富、客户流量充裕、技术实力强劲的企业来说,网络小贷牌照有很强的加持作用,可以凭此布局面向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尤其是小微信贷服务,在消费金融“红海”之外开辟业务增长“第二曲线”。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小额贷款不还会怎么样
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行为,防范化解相关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从贷款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违规预先扣除的,应当按照扣除后的实际借款金额还款和计算利率。
对此,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通知对小额贷款公司行业亟需明确的部分经营规则和监管规则作出规定,有利于遏制监管套利、促进规范监管、推动行业健康发展。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054家,前三季度减少399家,平均每月消失44家小贷公司;贷款余额9076亿元,较前三季度减少347亿元。相比2015年峰值时期的8951家,目前小贷公司已经减少约2900家。近期,湖北、深圳等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注销辖区内失联小贷公司的公示,数十家小贷公司遭注销。
凡先行扣除利息,违规!
上述通知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应依法合规开展业务,提高对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的服务水平。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当遵循小额、分散的原则,根据借款人收入水平、总体负债、资产状况、实际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金额和期限,使借款人还款额不超过其还款能力。通知还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从贷款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违规预先扣除的,应当按照扣除后的实际借款金额还款和计算利率。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降低贷款利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通知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应监控贷款用途。小额贷款公司应当与借款人明确约定贷款用途,并且按照合同约定监控贷款用途。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不得用于以下事项:股票、金融衍生品等投资;房地产市场违规融资;法律法规、银保监会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禁止的其他用途。
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原则上应在公司住所所属县级行政区域内开展业务。对于经营管理较好、风控能力较强、监管评价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经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同意,可以放宽经营区域限制,但不得超出公司住所所属省级行政区域。
通知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要求,规范债务催收程序和方式。小额贷款公司及其委托的第三方催收机构,不得以暴力或者威胁使用暴力,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侵犯人身自由,非法占有被催收人的财产,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干扰他人正常生活,违规散布他人隐私等非法手段进行债务催收。
通知强调,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妥善保管依法获取的客户信息,不得未经授权或者同意收集、存储、使用客户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或者泄露客户信息;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充分履行告知义务,使借款人明确了解贷款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内容。
通知要求,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按照现有规定,暂停新增小额贷款公司从事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及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对依照《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转型的机构,要严格审查资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此前,原银监会印发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等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规定。据悉,通知发布后,上述监管规定仍然有效,但与通知不一致的规定以通知为准。
全国整治空壳小贷公司
临近年底,各地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陆续开始对辖区内的小贷公司进行排查,对于空壳、长期失联的小贷公司进行查处、注销。湖北、深圳等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注销辖区内失联小贷公司的公示,数十家小贷公司遭注销。这些空壳、失联公司股东大多是公司+个人的组合,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到2亿元之间,除大云梦县楚王云都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外,其余成立时间均在2015年及以前,大多集中在2012年至2014年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至2014年期间,也是P2P开始走入大众视野并快速膨胀的时期。资料显示这个时期内运营P2P平台数量从不足50家发展到超过2200家。其他渠道信息也显示,2012年至2015年四年期间,小贷公司数量和人员数量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至2015年末双双达到各年末的最大值,公司8910家,人员11.73万人。
在2015年之前,监管对于小贷牌照的约束较少,地方监管标准不一,存在很多漏洞,地方小贷公司可开展的擦边业务较多,并且多数小贷公司憧憬着做大做强后转型为村镇银行,因此市面上存在大量机构成立小贷公司的情况。不过随着行业洗牌时代的到来,小贷公司之间分化严重,多数出现资不抵债、无法盈利的情况,从而选择退出市场。湖北此次清理的这一批小贷公司虽然普遍坚持了近10年之久,但随着疫情等大环境影响还是被拍死在沙滩上。
不仅小微小贷公司在相继出清,港资也出现放弃大陆小贷牌照的情况。近期,深圳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关于空壳小额贷款公司的公告》,深圳市兆邦基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兆邦基小贷)未经营小额贷款业务已超6个月,被认定为“空壳”小额贷款公司。此外,该公司未参加约谈,涉嫌存在不配合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工作的情形。
工商信息显示,兆邦基小贷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为8.2亿,可在深圳市行政辖区内专营小额贷款业务。兆邦基小贷为深圳市兆邦基金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而兆邦基金控为兆邦基(香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如何取得小额贷款(小额贷款不还会怎么样)":http://www.ljycsb.cn/dkzs/10976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