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银行线上贷款风险(线上贷款的风险隐患)

银行线上贷款风险(线上贷款的风险隐患)

贷款知识 说财猫 原创

危险!互联网小贷也撑不住,乐信逾期率飙升,下面是说财猫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银行线上贷款风险

前几天,猫姐带大家盘了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

过去一年,银行的不良贷款,蹭蹭蹭地往上涨。(详情戳这里)

银行尚且这样,那么,互联网小贷公司呢?

抱着这样的疑问,猫姐翻开了被称为“分期电商第一股”——乐信的最新财报。

果然,有料到!

来,先关注,再细说!

说财猫一只懂财经的喵~63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都知道,去年很难。

疫情和大环境改变了大家的预期,所有人都疯狂存钱,不敢贷款。

这一点,也非常直观展现在了乐信的财报上。

乐信的业务包括:线上分期购物商城分期乐,信用消费产品乐花卡,分期购物平台买吖,助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云犀科技,为工薪、小微等普惠人群提供信用贷款服务的乐信普惠等。

而营收则主要来自三块:分期电商平台的服务收入、贷款促成服务收入以及技术赋能服务收入。

前面两个容易理解,最后一个则主要来自于不承担信用风险的轻资本业务,简单来说就是:给银行筛选介绍微贷客户。

但刚刚过去的2022年,乐信仅实现营业收入99亿元,同比下跌13.3%

这也是过去4年,乐信营收首次跌破100亿大关。

净利润的表现更惨,只有8.2亿元,同比下跌64.87%

羊毛出在羊身上,乐信的业务,基本都与放贷有关。但过去这一年,大家捂紧了“钱包”,分期消费和借小贷的人,大大减少。

财报显示,2022年,使用乐信贷款产品活跃用户为970万,比2021年足足减少31.6%;使用贷款产品的新活跃用户数为240万,同比也大幅减少59.1%。

新旧客户的减少,也带来了借款金额的减少。

2022年,乐信促成的总借款金额为2050亿,同比减少4.3%。

发放的贷款减少了,营收和利润下滑也就成为必然。

但比起业绩,更令人担忧的是不良率的走高

截至2022年底,乐信在贷余额为996亿元,同比上升15.9%,但90天以上逾期率已经上升到2.53%,30天以上逾期率更是高达4.62%

据此计算,乐信90天以上逾期贷款超过25亿,而30天以上逾期贷款更是高达46亿,接近乐信当期营收的1/4和1/2,当期利润的3和6倍。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90天以上逾期贷款全部变成坏账,乐信要白干3年才能补上窟窿,是不是有点吓人?

提起乐信,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家互金公司——趣店

乐信和趣店的两名创始人,肖文杰罗敏,都出生于1983年,都是江西人

2013年,肖文杰从腾讯财付通离职创业,创办了大学生线上分期购物商城分期乐(乐信前身)。

乐信创始人肖文杰

图源网络,侵权删

彼时,这个线上分期商城的诞生甚至还早于京东白条、蚂蚁花呗,为国内首家。

坊间传闻,肖文杰还曾邀请罗敏到他的办公室,与他交流创业心得,并邀请罗敏加入分期乐。

未曾料到,半年后,罗敏创办了趣分期(趣店前身),同样选择进入校园金融市场。

两家公司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于2017年先后在美上市。

2016年,“校园贷”负面频出,暴力催收、女大学生“裸条”、跳楼自杀等恶性事件接连发生,肖文杰和罗敏率先开创的校园贷模式,被形容成盛开在校园的罂粟花,成为众矢之的。

迫于监管压力,趣店关停“校园贷”,转向白领和蓝领的“现金贷”业务;而乐信同样选择进入白领和蓝领市场。

去年7月,罗敏在预制菜直播中火爆出圈,但因曾经校园贷的黑历史,不仅被东方甄选直播间拉黑,连贾乃亮、傅首尔等合作明星也接连发布声明撇清关系,几乎陷入“人人喊打”的境地。

趣店创始人罗敏

图源网络,侵权删

罗敏如“过街老鼠”,肖文杰和他的乐信,同样背负着互联网金融的“原罪”。

在黑猫平台搜索分期乐,相关的投诉接近6万条,内容大多都与校园贷、暴利催收、高利贷、莫名被贷款、骗取会员费有关。

除了经营业务布满灰色色彩以外,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结束野蛮生长的十年,步入强监管的阶段,乐信的路,似乎也陷入越走越窄的境地。

原本,乐信旗下主要有品牌不仅有分期乐,还有P2P平台桔子理财、资管平台鼎盛资产

但在强监管要求下,乐信旗下桔子理财的P2P业务已于2020年底按照监管要求完成清退和本息兑付,鼎盛资产也转型金融科技开放平台鼎盛科技。

同样,于2020年,乐信与银行的合作模式也做出了改变,由此前的担保助贷模式转变为分润模式。

分润模式下,贷款风险主要由银行承担,乐信则仅负责帮它们挑选客户,推送客户,由银行审核决定是否通过。

不难看出,乐信意在提升信贷资产质量,降低风险。但风险与收益相关,分润模式下,也意味着乐信的收益将大幅降低。

2020年,乐信的利润出现大幅下滑,正是与桔子理财的清退以及助贷模式的改变有关。

事实上,从2020年开始,乐信的业绩,似乎就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营收结束高增长甚至开始出现负增长,净利润也开始出现剧烈波动。

受此影响,乐信的股价也持续走低。2017年底上市的时候是每股9美元,最高曾涨到20美元,但现在已经跌到只剩2.66美元,大跌70%。

一面是监管不断收紧的政策压力,另一面是大环境下行所带来的风险。

肖文杰在总结乐信成功的秘诀时,曾经有一句经典的概括:

“在中国,越是没有钱的人越需要金融服务,但中国整个的金融服务的效率是相对偏低的,而乐信正好填补了这一需求空白。”

但这其实是一个悖论,越没有钱的人,越需要钱,但还不上钱的风险也越高。

大环境整体承压,这部分的风险,也就更容易暴露。

具体表现,就是乐信不良率的持续上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乐信,可以说是双面承压。

你怎么看乐信一类小贷公司未来?关注我,评论区聊聊吧!

说财猫一只懂财经的喵~63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线上贷款的风险隐患

中新经纬5月24日电 (魏薇)去年以来,银行贷款利率不断走低,有个人消费贷甚至低至3.1%。不少银行通过发放贷款优惠券的形式吸引客户。与此同时,在部分社交平台上,有人有偿求购贷款优惠券兑换码。

业内人士认为,倒卖银行贷款利率优惠券可能会导致优惠券被滥用,从而增加银行贷款风险,同时用户倒卖贷款优惠券属于违规行为,或违反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

优惠券码被倒卖?

“有偿求一张贷款优惠券兑换码”“求优惠券,有偿使用,有的请联系”……中新经纬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有部分网友发帖求贷款优惠券。

据了解,银行贷款利率优惠券通常由系统自动发放至客户账户里,此类优惠券一般无法转赠给他人。某银行优惠券使用规则中写明“若客户领取优惠券后,变更个人手机号码、姓名和身份证等个人信息,优惠券将自动失效。”

但也有银行向客户提供利率优惠券兑换码。如个别银行的新用户可以建额,获取额度后,银行会向其发放优惠券码,有的银行客户经理也可向客户提供利率优惠券兑换码。

一位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经理会将优惠券兑换码发给客户,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兑换。在个人申请到优惠码后,是否存在转手赠送或者倒卖给他人的情形?上述客户经理表示不知情。

“我们一般发券都是发给客户,不会涉及中介问题,因为不允许和中介合作。”上述客户经理强调。

除了客户经理发放优惠券兑换码,中新经纬还发现,有银行曾发放不记名利息券的营销活动,抢到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将优惠券绑定至个人账户。

对于贷款优惠券兑换码能否转给他人使用,中新经纬拨打了多家银行客服电话,有的银行表示并无优惠券兑换码,只能使用账户内的优惠券。有两家银行的客服人员表示,兑换码的资料中没有具体说明。一位客服人员称,“建议您不要给转给他人使用,因为兑换码是专门发送给可以享受利率优惠的客户,如果转赠他人,对方不一定能兑换使用。”

律师:买卖双方会存在法律风险

尽管银行在调低消费贷贷款利率,推出了五花八门的优惠活动,但并非对所有客户“一视同仁”。多数银行的利率优惠券仅针对新用户或少数优质客户,采取定向发送的方式。

一位业内人士对中新经纬表示,倒卖银行贷款利率优惠券会对银行造成不良影响。首先,银行的贷款利率优惠券是为了吸引客户而发放的,如果被倒卖,银行的市场营销策略将受到破坏。其次,倒卖行为可能会导致银行的贷款利率优惠券被滥用,从而增加银行的贷款风险。银行在开展线上贷款业务时应该加强对客户身份的核实,避免虚假申请和滥用优惠券的行为。

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律师胡亚兰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指出,银行贷款利率优惠券,是银行为了促进贷款市场活跃而发放的一种有价票证,目的是使有资金需求且符合银行认可的资质的客户以相对优惠的利率办理贷款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倒卖有价票证,会被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且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且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除了上述可能面临的行政处罚责任之外,胡亚兰强调,倒卖银行贷款利率优惠券还可能会涉嫌刑事犯罪,达到刑事追诉标准的,将会面临刑事处罚。

胡亚兰进一步指出,除了倒卖的黄牛会面临承担法律责任,此类倒卖行为对买卖双方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出售优惠券的一方,可能因此泄露个人信息,也可能影响日后自己有资金需求情况下的贷款发放和利率标准。同时,对于购买优惠券的一方来说,购买的优惠券如果不能使用,不仅没有薅到羊毛,还损失了钱财,得不偿失,后续维权也非易事。”胡亚兰说。(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魏薇:vivi1257@163.com)(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线上贷款风险(线上贷款的风险隐患)":http://www.ljycsb.cn/dkzs/10958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