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查征信记录:6岁贷款300元16岁贷3万?,下面是广州日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不查征信贷款三万
近日,肖先生查询银行征信记录时发现,自己名下竟然有4笔贷款!并且这4笔贷款全部在他16岁以前产生,最早的一笔贷款发生在1991年,当时他只有6岁。
“难道6岁就可以贷款”
肖先生是蓝田县人,1985年出生,今年33岁。前几天,他去银行办理贷款,却被告知贷款无法通过审批。银行工作人员建议他去查一下征信。于是,肖先生便到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查询,查询结果让他非常意外。
个人信用明细显示,肖先生名下共有4笔贷款未结清,总共38100元。这四笔贷款分别发生在1991年2月1日300元、2000年4月15日300元、2001年7月30日36500元以及2001年9月7日1000元,并且这4笔贷款均由西安市蓝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现为秦农银行)发放,账户状态均为“呆账”。
肖先生表示,他前几年申请信用卡时就没通过审批,当时他并没太在意,没想到竟然是名下有贷款的原因。查询征信后,他专门打电话问过他的父亲,当年是否用他的名字在信合贷款,但父亲确认从来没有贷过款。
肖先生说,看到这个征信记录后自己有些哭笑不得——发放第一笔贷款的1991年,他只有6岁,并且1991年时,300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难道信合可以给一个6岁的孩子发放贷款?而2001年他也只有16岁,能从银行贷3万多元吗?
银行:信息录入时错了
事发后,肖先生向信合客服投诉。随后,肖先生户籍所在地蓝田县史家寨信用联社(现已改为秦农银行)的工作人员回电说,由于贷款发生比较早,需要调查才能知道结果。
昨日上午,华商报记者跟随肖先生前往银行,但该工作人员不在。双方通过电话沟通,决定在肖先生家洽谈此事。
昨日下午,该工作人员告诉肖先生,他名下的4次贷款其实是另一位与肖先生同名同姓的村民贷的,银行录入信息的时候发生错误,不慎将贷款录入到了肖先生名下。之后,银行方面会将贷款信息改到那名贷款人的名下,这样肖先生名下就不会有贷款了。
肖先生质疑,名下不良征信会保留5年,这对他影响太大。该工作人员称,肖先生名下的贷款是别人的,银行方面会根据程序调整,不存在不良征信的问题,很快肖先生名下的记录就会被删除。
肖先生称,他原本打算贷款做生意,现在因征信问题对他影响很大,并且他怀疑录入信息有误这一说法的真实性,他不排除会起诉银行方。
本文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张成龙
不查征信的贷款平台
网络贷款
无抵押、无需征信
当天放款、快速到账
这样的“好事”
你心动吗?
当心
这是骗子早已设下的陷阱
网络贷款诈骗
骗子会以“无抵押、秒到账、不查征信”等为幌子,吸引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贷款网站,接着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各种名义骗取费用,收到转账的钱之后就会将受害人拉黑。对于急用钱的朋友们来说,往往不仅没有缓解资金困难,反而因被骗雪上加霜,甚至负债累累。
真实案例
辛女士报警称:2023年5月6日,其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就在网上找贷款的软件,之后下载“天天速下”APP,其填写信息后申请款,审核通过后其提现时,页面提示其账户资金被冻结,客服称其的银行卡号码错误,需要缴纳贷款金额30%的解冻金才能放款,其就通过手机银行给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转账,转过后还不能提现,其意识到被骗,遂报警,共计被骗30000元。
网络贷款诈骗
一般具有这些特征:
01
虚假贷款APP
任何在手机应用商城搜不到的APP,安装过后,都存在风险;类似上面案例中,贾先生按照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下载了虚假的贷款APP,从而给自己带来了损失。
02
用不完的套路
“银行卡错误”、“账户异常”、“需核实还款能力”、需要缴纳“保证金”、“手续费”、“银行交易流水明细”、“保险资金”等等由头,这是用不完的套路。
反诈中心温馨提醒
无抵押、低利息、不查征信免担保等
都是骗子诱惑你的手段
贷款应当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
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
在放款前收取相关费用的
都是诈骗
如有任何疑问
可拨打96110进行咨询
来源:焦作反诈中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不查征信贷款三万(不查征信的贷款平台)":http://www.ljycsb.cn/dkzs/10902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