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发了一万亿!还在“排队”的住房贷款,要有着落了?,下面是加鑫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央行一万亿再贷款
相信这几天大家都刷到一条大消息了,7月15日央妈全面降准,释放了1万亿给底下的银行,这也是时隔一年半后,央妈再次全面降准。
先简单科普下降准这档事,说白了就是银行必须要根据自己的存款总额,交相应比例的保证金到央妈手上,由央妈代为保管。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儿子们多了一大笔可以自己用的钱,换算一下,就是1万亿。
那这一万亿用来干啥呢?央妈特意说了,花在两个地方:
一是通过银行给企业,用来应对接下来的缴税高峰,比如说二季度的企业所得税就该预缴了。
二是直接给银行来还MLF。像央行正式降准的7月15日当天,其实就有4000亿MLF到期。另外,接下去的8月17日也有7000亿的MLF会到期,全年的话还有4万亿的MLF会到期。
这么看,1万亿好像还完全不够用。
当然,这些和我们都没太大的关系,老百姓最关心的无非就两个方面:股市和楼市。那么接下来,小编就重点讲一讲,本次降准对股市和楼市的影响。
1、股市
通常来说,降准对股市有一定的利好作用,比如周一大盘就,沪指最高涨幅达到1.14%。
当然,一天或者一次的数据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下图统计了2008年以来,央行历次降准(包括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后A股的表现:
从图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降准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股市大概率是上涨的,而且创业板的表现要明显优于主板,这也说明成长股相对更为受益。
如果具体到行业板块,房地产、非银金融、银行、纺织服装、交通运输板块的历史表现相对较为疲软;而休闲服务、计算机、传媒、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板块表现相对较好。
这里分享两个有关降准股市判断的小窍门:
一看是不是预期之内的,力度大不大;
二看是延续了过去的趋势,还是一个明显的转变。
像这次降准,此前传闻预测都是定向降准,官宣全面降准后,显然超出了大家的预期,所以在情绪上导致了周一A股的上涨。
但是毕竟情绪的刺激是维持不了太久的,股市长期的上涨最终还得回归到内在价值,所以非常不建议大家因为一个降准信号,就立马做买卖股票的决策。
2、楼市
从往年来看,一旦降准,楼市必亢奋,毕竟以前卡得不严,一降准钱就进入楼市,等于新增了需求,房价就涨了。
但是这次不一样,首先外部环境的不友好,其次疫情原因很多产业受到了影响,其三,上游大宗商品涨价惊人,但是下游收入涨不起来,消费很难刺激,小微企业很难,总之,就是日子不好过了,接下来也不会很好过。
这种情况下,还放任房地产上涨的情绪,那就是助长大家不好好工作搞投机。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次降准前,楼市在政策端早就筑好了“篱笆墙”,比如楼市银行的“两道红线”、房贷利率的不断上调、学区房市场的打压等等。并且从政策的倾向来看,还是要把资金向实体经济引导。
在此前提下,降准不会对房地产信贷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所以楼市暴涨几无任何可能!但是,对于银行来说,到手的可是实打实的钱,相当于变相释放了银行可贷资金空间。
就像你妈妈原本每天给你100块零花钱,你把钱用来吃饭和打游戏。但是有一天你妈妈跟你说:“以后每天给你加10块钱伙食费,改善一下”。这个行为本身跟你打游戏没有任何关系,但你还是很开心,因为你以后每天可能可以多出1-2块钱打游戏了。
所以对于老百姓来说,接下来买房贷款可能会相对容易一些,尤其是对于首套房的刚需, 在利率上和放款时间上可能会有所倾斜。
所以购房者不妨多一些期待,少一些焦虑。
私人信贷有望迎来万亿级繁荣
在欧洲杠杆收购刚刚复苏之际,银行和私人信贷机构正展开激烈竞争。
智通财经APP获悉,银行和直接贷款机构正寻求为最近几天出现的潜在收购交易提供数十亿欧元的贷款,这些收购交易的目标包括Dechra Pharmaceuticals Plc、Constantia Flexibles和Civica等公司。
黑石信贷欧洲放贷业务主管Jurij Puth表示:“欧洲各地的活动水平正在回升,但仍低于去年的水平。”他补充称,这一进程是否会继续,往往取决于融资的可获得性。
今年欧洲的杠杆收购规模大幅下降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杠杆融资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模达1.5万亿美元的私人信贷机构介入,填补了处理资产负债表上数十亿美元债务的银行留下的空白。随着大部分所谓的“悬债”已售出,银行正在卷土重来,但它们可能会发现很难夺回被私人信贷机构抢走的市场份额。事实证明,私人信贷是一股有弹性的力量。
为私募股权收购提供资金对银行很有吸引力,因为这些交易是投行领域中为数不多的支付可观费用的业务。
尽管最近几周并购活动有所增加,但贷款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数据显示,今年私募股权公司在欧洲的收购规模比2022年同期下降了84%,仅为250亿美元。这种放缓延续了去年的情况。去年,由于利率上升增加了融资交易的成本,收购交易较2021年创下的纪录下降了逾五分之一。
"银行又开始为新交易提供承销,"黑石的Puth表示,但"从签署承诺到融资之间需要很长时间的交易,对银行而言仍难以定价。"他补充说,私人信贷“在签约时提供了融资和定价的确定性,是一种更可靠的替代方案”。
另一方面,银行能够提供循环信贷便利,这是企业利用日常流动性所需要的,也是私人信贷难以提供的。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央行一万亿再贷款(私人信贷有望迎来万亿级繁荣)":http://www.ljycsb.cn/dkzs/10890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