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为何跌跌不休?储户资金又该如何安排?,下面是中国经营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怎么不转贷款利率
文/杜娟
从2022年4月至今,银行存款利率处于连续下行区间,到2023年5月,全国性银行的存款利率已基本告别“3”时代,部分地方性中小银行迫于吸存压力,利率稍高,这种价格差也引发了“跨省存款”等现象。那么,存款利率低位运行的趋势会持续多久?储户又该如何安排手头资金呢?我们从此轮存款利率调整的背后成因入手,问题的答案就会显而易见。
银行存款利率为何持续下行
存款利率下行一方面是银行在流动性充裕背景下维护利润空间的选择,另一方面则受到利率自律机制的引导。
近年来,政府为提振经济,通过维持较高的货币投放与派生力度、降低贷款利息等手段以刺激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表现为广义货币(M2)增速持续处于高位(表1)、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则呈持续下行趋势(表2)。
货币投放与派生力度大,市场上的流动性充裕,在带动投资与消费的同时也会带来银行存款的派生增长。而前期股市与债市投资收益率下行等因素影响,也促使居民更多地将资金留在银行,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
相较于充裕的负债,银行资产端的压力就更加突出。一方面是政策引导对企业减费让利,持续推动贷款利率下行,影响银行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是经济增速放缓时,银行贷款与投资的资产质量承压,寻找好资产也更加不易。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已从2019年末的2.20%下滑至2022年末的1.91%,29个BP的缩窄,若以2022年末商业银行贷款余额简单计算,影响商业银行收入规模近5000亿元。
收入压力在贷款端无法缓解,降成本成为银行维护利润空间的解决方案,压缩薪酬、降低存款利率都是相应措施。在降低存款利率上,尤以国有大行及股份制商行落实得更为迅速,这是由于这些大行凭借网点、品牌信誉等优势,是存款流入的主要承接方,而很多地方性中小银行由于区位、规模等综合因素仍然存在吸存压力,在降低存款利率方面也就更为谨慎。
与此同时,政策也希望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存款利率下行,以支持银行业持续维持较低贷款利率、促使企业与居民资金更多流入市场。利率自律机制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后为防止“一放就乱”,而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由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集中报价形成的,接受央行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2022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这样存款利率可基于贷款等资产端利率的调整做出变动。
2023年4月,利率自律机制发布《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将存款利率合意调整幅度作为合格审慎评估中的扣分项,引导各类银行基于利率自律机制调整存款利率水平。2023年5月,利率自律机制调低了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的利率自律上限。这些举措,逐步引导银行业整体存款利率水平的下行。
存款利率下行影响几何?储户该如何选择?
了解了存款利率下行的成因,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存款利率低位运行的趋势会伴随经济复苏期而持续。在市场上流动性宽松、银行业整体资金充裕,而政策持续引导融资成本降低时,存款利率就有维持低位运行的空间。
那么储户又该如何选择呢?其实过去几个月,储户已经用脚投票,一部分是将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以锁定较高利率,如居民定期存款占比已由2022年2月的67.9%升至2023年2月的70.2%。另有一部分是寻找其他高收益资产,如投入股市、理财、保险。
以今年4月金融数据为例,在债券市场回暖后,购买理财的资金规模明显抬升,4月实现了银行理财存续规模止跌转增,达到27.37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1.34万亿元。增额终身寿险也迎来销售热潮,4月上市寿险公司单月保费同比增长5.5%,增速较去年同期上涨5.2个百分点。而4月存款规模则由升转降,4月份居民存款减少了1.2万亿元。
除了居民存款减少,4月企业存款也减少了1408亿元,主要与4月企业集中上缴税款等有关,相应的4月财政存款新增规模放大。值得一提的是,4月存款减少,除了资金投入股市、债市、保险,还受其他因素影响,如3月末是银行存款考核时点,会有存款冲刺的激增效应,到了4月则会回落。
另外,居民提前偿还以前贷款利率较高时借出的贷款也是一个重要因素,4月住户贷款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如消费贷等减少了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如房贷等减少了1156亿元。
当然,从资金流向的规模大头来看,投资理财仍是主要方向。很多银行在存款充裕的背景下也在加大理财产品的销售力度,旨在净息差承压时通过理财业务提高非息中收。
一般来讲,投资人购买理财产品主要为了享受更高的收益率,而目前理财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在打破刚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等各类产品存在交叉竞争等情况。为了吸引客户、做大产品规模,就容易引发一些违规行为。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交易商协会披露的违规行为显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用非公允价格交易而人为调节理财产品收益率、出具与事实不符的理财投资清单、变相放大劣后级受益人的杠杆比例、封闭式理财产品相互交易调节收益、滚动发行产品承接风险资产、债券高买低卖等。
作为个人投资者,很少也很难完全穿透理财产品底层资产,更难以发现隐藏在表面收益率背后是否有人为操纵等风险,还需要谨慎对待投资行为,综合对比市场同类产品,不盲目追求不符合市场规律的高收益,以保障资金安全。
作者系星图金融研究院战略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研究员
(校对 陈丽)
贷款利率转浮动后悔了
房贷利率是一降再降,目前已经降到4.1!
以100万房贷30年来算,利率5.9的,每月应还5931元,而4.1利率每月只需4832元,两者30年利息差更是高达40万,那些高位站岗的房奴们表示已经哭晕在厕所
有些不认命的房奴就问小编:“5.9的利率一直变不了吗?”
“当然不是!”
首先这里涉及到一个专业名词:LPR—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基础利率。
从2019年实行lpr浮动利率以来,我们的
贷款利率=LPR+(-)固定点数
贷款利率每年可以变化一次,一般都是贷款时银行会提供两种重新定价日的选项,一种是每年1月1日,另一种是放款日对应的每年的对月对日,比如8月8号放款的,下一年的8月8号利率调整,至于是升还是降,那就要看当时的LPR了。
所以房奴们回去好好研究一下自己的贷款合同
另外,小编这里总结了四种减少利率的方法
第一,商转公或商转组合
这个转贷前提条件是单位正常缴纳公积金
商贷转纯公积金:必须要求剩余转贷额小于等于自身公积金可贷最高额,意思是小编如果公积金最高可贷30万,那商业贷款转贷金额必须小于等于30万才能完成,高出部分要现金还掉
商贷转组合:如今的高房价贷款额度比较高,这个方式用的比较多
商转组合前提要先还后贷,而且要做两次贷款,一次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额度、资格,可以参照本地公积金政策,商业贷款,也要考核业主资质和还款能力
成功后,5.9的商业贷款就可以转成公积金3.1+商业4.1了
商转公组合贷之后,贷款利率可以说直线下降。
第二,商转商
商业贷款转商业贷款,就是先把原来的贷款提前还贷,然后找另一家银行重新申请贷款,这个方式不是所有城市都可以,容许的城市也不是所有银行都认可
第三,转经营贷
这个方法有风险,不可取,毕竟贷款不是真实用于经营,一但银行发现就有抽贷风险,而且经营贷时间比较短,5年期或者10年期,到期后要么继续转贷要么一次性还本,未来政策如何谁也不能打包票
目前还是有一些病急乱投医的房奴们,因为听了不良公司忽悠,而办理相关业务,其实冷静下来算算就知道并没有省下利息,首先要给一笔不菲的手续费,然后垫资费用,如果到期继续转贷,要一次性拿出几十上百万的本金先还掉,到时想想拿不拿得出,如果拿不出就要继续付一笔垫资费用。而且一旦届时政策不容许转贷,房奴们哭都来不及!
第四,提前还贷
这种方式是省钱的最有效方式!如果不想还高额利息,就提前还贷。今年就有很多人加入了“提前还贷潮”。当然,首先得有钱。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怎么不转贷款利率(贷款利率转浮动后悔了)":http://www.ljycsb.cn/dkzs/10887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