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平安银行最新的贷款(平安银行新闻)

平安银行最新的贷款(平安银行新闻)

平安银行净利两位数增长背后:零售失速对公发力 个人贷款和房地产拖累不良率,下面是21世纪经济报道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平安银行最新的贷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和往年一样,平安银行饮得上市银行年报“头啖汤”。从业绩指标来看,2022年平安银行营业收入保持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 1,798.95 亿元,同比增长 6.2%;实现净利润 455.16 亿元,同比增长 25.3%。

从已披露的业绩快报来看,平安银行2022年的业绩相当亮眼,除尚未披露业绩快报的浙商银行之外,平安银行是唯一一家净利增速站上“2字头”的上市股份制银行。

不过,平安银行高速的净利润增长背后是零售和对公业务的此消彼长。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平安银行的零售金融业务净利润为198.28亿元,同比减少7.77%,对全行净利润的贡献占比则从2021年的59.2%下滑至43.6%;批发金融业务净利润为156.59亿元,同比大增114.74%,对全行净利润的贡献占比从2021年的20.1%跃升至34.4%;其他业务净利润为100.29亿元,对全行净利润的贡献占比与2021年基本持平。

针对零售金融业务净利润贡献占比从2021年的六成下滑至四成,平安银行表示,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增速放缓,资产质量承压,本行加大零售资产核销及拨备计提力度,导致零售业务净利润同比下降。

数据显示,2022年末,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1.32%,较上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平安银行称,2022年,经济复苏持续放缓,对零售客户的就业和收入均带来一定影响,“新一贷”和信用卡等业务不良率有所上升。

“信用卡应收账款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以及 2021 年四季度应监管要求调整信用卡逾期认定标准影响,新户逾期率有所上升,但本行已主动收紧贷前策略,增加优质额度投放,同时加大贷后催收力度,持续改善新户品质。”平安银行还披露了信用卡业务不良率上升的原因。

平安银行表示,自2021年下半年已提高对贷前政策的检视频率,严格把控客户准入,并积极拓宽催清收渠道,加大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2022年,逐步提高抵押类贷款占比,优化个人贷款结构,并运用行业领先的科技实力和风控模型,提升客户风险识别度,实施差异化的风险管理政策,有效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

净息差跟随行业趋势收窄

2022年,商业银行面临一方面资产端收益面临“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下行挑战;另一方面负债端存款成本则相对刚性,全行业都面临净息差的下行压力,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则显得尤为重要。

2022年,平安银行积极重塑资产负债经营,负债端主动优化结构,把握市场趋势择机吸收低成本资金。资产端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持续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实现净息差稳中略降。具体数据来看,2022 年平安银行净息差 2.75%,同比 2021 年下降 4 个基点;负债平均成本率 2.16%,同比 2021 年下降 5 个基点,其中吸收存款平均成本率 2.09%,同比 2021 年上升 5 个基点。

平安银行称,因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银行作为顺周期行业,净息差不断承压,该银行将积极重塑资产负债经营,把握市场机会压降负债成本,缓解净息差下行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吸收存款平均成本率同比上升的情况下,平安银行是如何做到负债成本率下降的呢?对此平安银行在年报中给出了三点解释:

一是积极扩展存款来源,优化存款结构,延续结构性存款等高成本存款产品的管控策略,继续夯实存款基础,发挥存款作为稳固经营“压舱石”的作用;

二是加强市场利率研判,积极把握市场机会,差异化调整本外币负债吸收策略,减轻美联储加息对付息率的负面影响,同时择机补充低成本同业资金,助力负债成本稳中有降。具体数据来看,平安银行2022年发行的同业存单平均成本率为2.53%,较2021年的2.80%下降了27个基点;同业业务及其他的平均成本率为1.94%,较2021年的2.10%下降了16个基点。

三是积极发挥科技优势,赋能精准营销,强化客群账户管理,打通零售与公司业务,打通 AUM (个人金融资产)与 LUM(零售贷款),通过高频交易促进核心存款沉淀。

平安银行预计,在资产重定价及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2023 年净息差仍有收窄趋势。负债端,存款定期化趋势加深存款成本的刚性,海外市场大幅加息将外币负债成本推至高点,积极的高成本存款管控及负债成本压降策略仍势在必行。资产端,受 LPR 下调及贷款重定价效应影响,资产收益率将延续下行趋势。

面对新一年的挑战,平安银行表示将稳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方面依托多场景、多触点、多渠道精准触达客户,夯实巩固存款基础,不断优化负债结构;另一方面持续做大优质资产规模,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效利用渠道、平台、科技赋能,提升产品精细化、差异化定价能力,做好量价险平衡。资产负债端双管齐下,加强资产负债组合管理能力,确保净息差保持在合理水平。

个人贷款和房地产业拖累不良率

年报数据显示,2022 年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 1.05%,较上年末微升 0.03 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占比 1.56%,较上年末下降 0.05 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从21家已披露业绩快报的银行数据来看,有18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2021年年末出现下降,另有1家银行不良贷款率持平,仅有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出现上升。

年报数据显示,个人贷款和房地产业是平安银行不良率的两大拖累项。截至去年底,该行房地产业不良率为1. 43%,同比上升1.21 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披露,承担信用风险的涉房业务主要是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 2,834.84 亿元,较上年末减少 54.39亿元。 其中房地产开发贷 927.11 亿元,占本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的 2.8%,较上年末下降 1.0个百分点,全部落实有效抵押,平均抵押率 42.6%,97%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及大湾区、长三角区域;经营性物业贷、并购贷款及其他合计 1,907.73 亿元,以成熟物业抵押为主,平均抵押率 48.3%,95%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及大湾区、长三角区域。

平安银行称,2022 年房地产市场仍处于筑底阶段,拿地、开工、投资、销售全链条承压。同时,房地产行业整体政策环境有所缓和,尤其是 2022 年第四季度以来,政策利好不断,房企融资环境持续改善,政策积极支持刚需和改善住房消费需求。房地产行业告别旧增长模式、向良性循环的新模式演进。

“后续,本行将持续加强房地产贷款风险管控,坚持贷管并重,在坚持‘选好项目’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管好项目”,实现对客户经营、项目进度、资产状态、资金流的全方位监控。”平安银行对未来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平稳发展很有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银行在年报中还披露了全资理财子公司平安理财数据。2022年末,平安理财总资产96.25亿元,净资产86.60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8.82亿元,同比上升16.46%。平安理财于2020年8月正式开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亿元,主要业务为发行公募与私募理财产品、理财顾问和咨询服务等资产管理相关业务。

2022年末,平安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8,868.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其中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净值型产品规模8,752.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占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的比例由上年末的96.1%上升至98.7%。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平安银行新闻


“零售条线递延奖金调降40%”的消息,掀起了舆论对平安银行的新一轮关注。其实从去年开始,平安银行的人均薪酬就已经同比减少了3.1%。


“不止零售,对公也悬了。”一位平安银行对公条线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几名信源的感受是,平安银行对公条线近期的考核指标有所上调,如果完成不了KPI则意味着奖金打折幅度变大,变相使得收入降低。


“其实就是变相降薪,对比以前拿到同样奖金的难度更大了。”一位内部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平摊在每个月里的预发奖金少了


“我们的工资里面,60%是平时固定工资,40%作为奖金。比如30万年包,60%(18万)就是平时发的,雷打不动,平均每个月1.5万;然后40%(12万)是奖金部分,年终奖发8万,4万是平均到8个月里面发(4月~12月),也就是说奖金每个月会发5000元。现在的情况是,奖金每个月不发5000了,只发3000。那么年底有没有机会补发回来呢,那就不知道了。”平安银行零售条线一名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详述了这一次的降薪方式。

简单来说,预发奖金部分平摊在每个月里面的发少了。目前的情况是,平安银行官方并没有说这笔奖金就不发了,但是年终的时候还能不能补发回来,是个未知数。至于降薪的原因,财联社报道称是“因为零售部门业绩未达标,故7-9月递延奖金按6折(调降40%)发放,未来奖金发放比例将依据业绩情况进行调整”。


事实上这样的说法个别地方可能和事实有些微出入。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首先不是所有零售条线的部门都遭遇了奖金调降(零售总部被调降,但信用卡部门暂时未有),其次不是递延奖金被下调,而是预发的浮动奖金被下调。如果年底完成目标任务,该笔奖金仍会被发放。


券商中国记者就此发出问询,但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官方回应。


综合对多个内部信源的采访来看,这一次的降薪风波可能不仅仅是零售条线。平安银行的不少对公业务部门,近期对KPI考核也做了调整,相应指标较之前高出不少。如果想要拿到与此前一样的薪酬包,那么员工需要完成更高额的任务指标。所以,近期也有不少非零售部门的员工,感受到“到手的钱变少了”。


平安银行业绩怎么样?


今年3月末,平安银行资产规模站上五万亿,达到5.12万亿,较去年末上涨4%。一季度盈利表现很是亮眼,单季创下了462.07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0.6%;归母净利润为128.5亿元,同比增长了26.8%。


两个盈利指标都保持了双位数同比增幅,好像看起来还不错。


如果分析其他指标,可圈可点的地方也不是没有。一季度平安银行的净息差为2.8%,虽然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个基点,但是与去年四季度相比,上升了6个基点的。负债平均成本率为2.18%,较去年同期下降4个基点。这些说明什么?平安银行的负债成本还是保持得非常不错。

再看平安银行反复强调的零售转型成果。截至今年3月末,平安银行的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含证券资产)超3.3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私行业务表现尤为突出,私行AUM为1.4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同时财富客户保持较快增长,为116.6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1%。

继续来看平安银行说要“做精”的对公。对公获客及客群经营方面,截至3月末,平安对公客户数53.04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万户,增幅为3.9%;对公存款经营及成本优化方面,截至3月末,企业存款余额2.3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企业存款平均成本率较去年同期下降3个基点至1.95%。对公贷款方面,截至3月末,企业贷款余额1.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7.6%。


所以这么乍看上去,果真不错。


未达标的业绩是什么?


在媒体的报道里,平安银行调降零售条线奖金的原因是“零售部门业绩未达标”,而我们从外部实难掌握平安银行的当期经营表现,究竟有哪些不如预期的地方?


我们只能从一季报的只言片语,窥得些蛛丝马迹。不过在此强调,没有证据表明一季报对经营形势难处的表述,构成本次平安银行降薪的原因。本文只在此摘出经过平安银行官方认证过的、一季度正在经历的困难。当然,这些困难很多也都是具有行业共性的。


一是,平安银行一季度的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不含代理个人贵金属业务)22.44亿元,同比下降了6.8%。这是因为该行主动压降了非标类产品规模,加之证券市场波动导致的基金销量下滑等因素影响。不过好的地方是,这个表现较去年四季度还是显著改善的,环比去年四季度增长26.4%。

二是,平安银行一季度实现代理基金收入10.86亿元,同比下降了10.1%。不过同样,环比去年四季度还是回暖了不少,增长35.6%。

三是,平安银行的信用卡应收账款、个人房屋按揭、持证抵押贷款受消费季节性波动及疫情影响,新增投放量均有所下降。以信用卡为例,截至3月末,平安银行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为6062.59亿元,较上年末略降2.4%。

四是,虽然平安银行一季度末的不良率与上年末持平(1.02%),但其实其逾期贷款占比1.62%,较2021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逾期60天以上贷款占比0.93%,较上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比0.78%,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

五是,一季度口袋银行APP的月活罕见下滑272.34万户,由2021年末的4822.64万降至1月末的4550.3万户。不过平安银行也很快推出了酝酿已久的“大招”,预热了好几个月的平安口袋银行APP升级,将于近日正式推出。之前吊足了用户胃口的平台交互简易化、无障碍适老化、AI全场景覆盖等打法,悉数在6.0版本优化过的界面中亮相。


责编:战术恒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平安银行最新的贷款(平安银行新闻)":http://www.ljycsb.cn/dkzs/10843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