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贷款账号及清空贷款额度都是诈骗套路,下面是玉溪澄江警方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注销贷款账户类诈骗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以“注销网贷额度”等为名实施诈骗,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
10月14日,李某到澄江市公安局右所派出所报警,称上午他接到自称是“某某金融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能准确说出李某的个人信息,并告知李某名下有二十万的贷款额度,现需要取消相关借款额度并将额度清零,并要求李某按指引操作,否则征信将会受到影响。“客服”指引李某先从网络借贷平台注册及贷款共计368800元,三次通过手机银行直接转账至对方提供的账号上。右所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迅速处置,对该资金流进行紧急止付及账户冻结,帮助被害人追回148300元,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方提示:此类案件犯罪嫌疑人主要是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网贷者的个人信息,冒充各类网贷平台注销部客服,谎称被害者如果不注销贷款额度,将会影响征信以及会产生滞纳金等不良后果,诱骗被害者提现转账给嫌疑人提供的账户。请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警惕此类诈骗,保护好个人信息,接到陌生电话要仔细核实对方身份信息,不要轻信更不能转账,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贷款账户怎么注销
“医美贷”“套路贷”“培训贷”……近期,部分互联网小额贷款机构通过和科技公司合作,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虚假、诱导性宣传,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诱导大学生在互联网购物平台上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为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加强在校大学生教育引导工作。银保监会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然而,随着《通知》的出台,“顺路而来”的还有“注销校园贷”的新型诈骗方式的悄然出现。
“注销助学贷款账户”一个电话让他被骗3万多元
近日,重庆某高校的章依(化名)接到了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金融APP的客服人员,并表示章依曾在该平台办理过一笔助学贷款。“您好,您在学校期间申请了一笔助学贷款,目前,已申请的贷款账户需要注销,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到您的征信。”
“听说要影响征信,我有点慌。”章依听了对方的话,吓得不轻,但很快就恢复了理智。“你们是不是弄错了?我在学校没有申请过助学贷款呀。”
见章依这么说,对方显然也是有备而来。“那可能是您的身份信息被盗用了,我们系统上确实查到了您的申请记录。您的名字叫章×,家住重庆市南岸区×××××,您的身份证号码是……。”
对方说得有理有据,章依决定先添加对方提供的QQ号,查清事情的真伪后再决定要不要注销所谓的贷款账号。
添加QQ后,所谓的注销客服专员发来了章依的身份证号码、毕业院校等关键信息,同时还给她发来了工作证件以及贷款的相关凭证截图。
这下章依彻底慌了,在对方的授意下前后加了7个陌生QQ号,这些QQ号的专员负责的工作各不相同。“他们告诉我,我现在的信用不够,不能注销账户,需要转账刷流水提高信用,还让我到借贷平台上贷款出来,把钱转到自己账户里面,用于刷流水来提高信用。”
在对方的连环哄骗下,章依将贷款出来的钱用自己的银行卡分几次转到对方提供的账户中,一共被骗3万多元。
“注销校园贷”
诈骗手法主要分为这两类
据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民警介绍,“注销校园贷”诈骗手法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针对有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有贷款记录的,诈骗人声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第二类是针对无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无贷款记录的,诈骗人则称“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由于诈骗人能够准确说出对方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学校名称,甚至消费记录等隐私信息,容易让毕业生放松警惕。有的诈骗人还主动将自己的身份证件、工牌等信息向受害人展示以获取信任,导致受害人最终将从网贷平台提现的借款全部转入骗子提供的名为“清查账户”,实为诈骗人的个人账户。
重庆市反诈中心的民警提示,警惕“注销校园贷”骗局,不向陌生账户转账。大学生借款后只要能够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如果对个人征信存在疑问的,可通过当地人民银行征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信息服务平台或是拨打征信中心客服电话等官方渠道进行咨询。
编辑/白龙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注销贷款账户类诈骗(贷款账户怎么注销)":http://www.ljycsb.cn/dkzs/10833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