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六大行个人房贷增长乏力 今年已现回升迹象,下面是半两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多笔个人消费贷款
在楼市低迷和提前还贷潮的冲击下,国内银行个人房贷业务陷入增长乏力的局面。六大国有银行近日披露的2022年业绩报告显示,除了邮储银行,其余五家大行去年个人房贷余额增速均不超过2%;与此同时,六家大行的个人房贷不良率均较2021年上升。根据多家大行透露的信息,今年以来个人房贷已有回升迹象,市场需求正在逐步好转。
去年全国个人房贷余额同比增长1.2%
增量不足2016年的十分之一
今年2月,央行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去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只比上年末增加4800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个百分点。
北京青年报记者查阅往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发现,这一增速创下新世纪以来的最低值,也是多年来首次跌至个位数的水平。
历史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个人消费性住房贷款累计新增1.4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47.9%,增速比2008年末加快37.4个百分点;此后,个人房贷增速就震荡下行。2016年末,个人购房贷款余额 19.14 万亿元,同比大增35%,全年增加 4.96万亿元,冲上最近几年的顶峰,随后一路大降。
2017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1.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2.2%;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25.7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8%;2019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30.0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7%;2020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4.44万亿元,同比增长14.6%;2021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3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3%。
到了2022年末,个人房贷余额的增速直接从两位数降低成一位数。2022年个人房贷的增量还不足2016年的十分之一。
六大行个人房贷规模去年共增4000亿元
同比增长不足2%
由于六大国有银行的个人房贷业务量占全国总量的近七成,各大行2022年年报披露的数据也与央行数据大体吻合。
数据显示,从存量来看,建行依然是我国房贷第一大银行,去年房贷余额为6.48万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工行,6.43万亿元;农行 、中行、邮储银行和交行依次为5.35万亿元、4.34万亿元 、2.26万亿元和1.51万亿元。六家大行房贷余额合计26.37万亿元,占全国房贷余额的68%。
从增量来看,去年农业银行房贷余额较上年末增加了1043.15亿元,位居首位,也是唯一一家增量超千亿元的大行;排名第二的是建行,增加930.26亿元;排名第三的是邮储银行,924.54亿元;工行、交行和中行依次为693.07亿元、231.31亿元和226.21亿元。
六家大行去年房贷余额一共增加4048.54亿元,占全国总体增量的84.34%。
从增速看,邮储银行一马当先,去年末个人房贷余额同比增长4.26%,是唯一一家增速超过2%的大行,大大领先同业;农行以2%的增速位列第二;交行、建行和工行的增速依次为1.55%、1.46%和1.09%;中行增速最低,只有0.52%。
计算可知,六大行去年个人房贷余额同比增长1.54%,高于全国1.2%的水平。
农行2022年年报显示,去年个人住房贷款较上年末增长 2.0%,主要是由于该行积极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合理购房需求,加大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力度。
邮储银行也表示,该行严格落实住房信贷政策,着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全力做好个人住房贷款金融服务,带动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规模增长。
六家大行个人房贷不良率集体上升
资产质量依然优良
个人房贷一直是商业银行最优质的资产之一。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六家大行个人房贷不良率均低于0.6%,依然显著低于其他各类贷款,但均比上年明显增加,集体呈现“抬头”之势。
其中,邮储银行仍是个人房贷不良率最高的银行,为0.57%,较上年末上升了13个基点。农行个人房贷的不良率排第二,较上年末上升15个基点至0.51%;个人房贷不良率上升最多的是中行,较上年末上升了20个基点至0.47%;交行上升10个基点至0.44%;工行上升15个基点至0.39%;建行房贷不良率最低,上升了17个基点至0.37%。
“建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上升了0.17个百分点,符合建行的预期,但没有对建设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的稳定造成冲击。”建行行长张金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工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工行个人按揭贷款的不良率较2021年末增加了15个基点,主要受少数房地产企业项目停工或延期交付的影响,相关风险可能导致个人按揭不良率有所上升,但整体风险可控,资产质量仍然保持优良水平。
各家大行有序满足提前还款需求
影响总体可控
影响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余额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当年新发放的贷款额度,二是当年客户还贷的额度。各家大行在年报中并未披露去年提前还贷的相关数据,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去年个人房贷增长乏力与居民购房减少和提前还贷增加都有关联。
今年年初,各家银行都出现提前还房贷排大队的现象,引起各方关注。事实上,提前还贷潮去年下半年就已出现,北青报记者曾在去年7月进行过相关报道。
在日前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行,农行副行长张旭光表示,从去年5月份开始,同业就出现了个人按揭贷款提前还款情况,农行与同业情况基本相似。对于其中原因,他分析认为,可能有客户个人对自己财务规划的要求有关,也与去年金融投资中枢下降有关。同时,可能与存量房地产贷款利率和新发贷款利率倒挂有关。
工行副行长王景武分析指出,2022年受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居民选择主动降低负债规模及债务久期,导致个人按揭贷款提前还款阶段性增加。今年1-2月份,工行按揭贷款提前还款979亿元,虽然同比增加220个亿,但同比增幅有所回落,按揭贷款保持了正增长,影响总体可控。
今年以来个人房贷需求正逐步回升
根据多家大行透露的信息,今年以来个人房贷已有回升迹象,市场需求正在逐步好转。
农行副行长张旭光介绍称,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回暖向好,目前按揭贷款需求已在好转。从农行数据来看,截至2月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储备,即已审批未发放的信贷有433亿元,月度环比增长了31%。
展望今年,张旭光表示,农行将积极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的要求,特别是在农行长期稳定的县域地区;同时农行将考虑加大有产业支撑人口支撑地区的个人按揭住房贷款的投放。他预计,今年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合理的增长区间,个人按揭贷款的需求也将逐步回升。
工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季度工行个人按揭贷款投放保持了逐月的增长,刚性和改善型的住房需求得到逐步的释放。一季度工行个人按揭贷款的投放量环比去年四季度增长36%,已经达到以往年份一季度平均投放量8成以上。随着国家政策的陆续传导到位,房地产行业开始筑底回暖。预计今年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合理的增长区间,按揭贷款的需求也将逐步的回升。工行会持续加强按揭贷款的支持,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住房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樊宏伟
个人消费贷最高可以贷多少
日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发挥区域金融主力军作用 做好金融支持“双创”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加强与省农信联社等金融机构业务交流合作,创新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搭建政银企对接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金融活水作用,助力稳就业促增收促消费促增长,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创业创新,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特色金融产品,发挥政策杠杆效应
《通知》明确,创新开展“创业提振贷”业务,拓展“创贷+”服务模式,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前提下,个人可申请最高50万元贷款,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1000万元贷款。为优质创业项目提供最高5000万元的专项商业贷款,为符合条件的创业孵化载体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授信支持,加大对“山东手造”、制造业等领域创业实体融资支持,精准服务“新市民”融资需求,各类贷款可按照当地农商银行最优惠利率执行,切实提升创业融资服务水平,解决创业者“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搭建资源对接平台,提升创业服务水平
《通知》指出,依托各农商银行基层网点,建立“一站式”金融服务机制,有条件的农商银行可在银行网点设立创业担保贷款办理专柜,客户经理进行“一对一”全流程服务,严格落实限时办结、阳光办贷等制度要求,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水平,做到“应贷尽贷”“应贷快贷”。组建金融辅导队,建立健全创业典型跟踪走访帮扶机制,着力解决创业者融资“急难愁盼”问题。借助举办创业讲堂、创业大赛等活动契机,深化政银业务合作交流,共同为创业人员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完善战略合作机制,打造金融服务品牌
《通知》要求,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围绕实施“创业齐鲁十大推进行动”,拓展服务内容,强化“创贷+”金融服务品牌效应,重点在降低融资成本、免除反担保、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进行支持,强化“点对点”“面对面”靶向政策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春晓 通讯员 范洪艳 报道)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多笔个人消费贷款(个人消费贷最高可以贷多少)":http://www.ljycsb.cn/dkzs/10817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