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湖北等三省落实专项再贷款政策,向九州通等防疫重点企业发放贷款184笔,下面是界面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落实央行专项再贷款
实习记者丨行家玮
1月31日,央行宣布将向主要全国性银行和湖北等重点省(市、区)的部分地方法人银行提供3000亿元低成本专项再贷款资金,向应对疫情的重要医用、生活物资生产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
这项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推出的特殊政策落地情况如何?哪些企业已获得该项政策支持?
2月17日晚,央行在其官方公众号上披露了武汉分行、长沙中支和重庆营管部与当地金融机构共同落实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企业“战疫”的情况,向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映天辉氯碱化工有限公司等抗疫重点企业发放贷款,利率为3.15%。
截至2月16日18时,上述三省共发放贷款184笔。
武汉分行:驰援医用物资生产企业,特事特办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于2月10日向湖北银行、汉口银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3家地方法人银行发放首批专项再贷款。截至2月16日18时,全省已发放贷款51笔,其中全国性银行36笔,地方法人银行15笔。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据了解,武汉分行主动对接医用物资生产企业,积极支持重要医用物资设备制造企业“增产保供”,满足企业生产亟需流动资金需求。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的应急保障药品器械采购单位,承担武汉市医疗物资采购、质量保证及物流运输储备等重要任务。专项再贷款政策出台后,湖北银行武昌支行在2月8日向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放两笔合计3亿元专项贷款,利率为3.15%。
此外,武汉分行还采取了诸多措施支持抗疫企业。武汉分行为企业授信开辟了绿色通道,开展线上审批授信。对重要生活必需品的骨干企业确保低成本政策资金及时发放; 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为重要医用收储及物流企业提供应急贷款支持等。
长沙中支:设立绿色通道,专人对接抗疫重点企业
人民银行长沙中支于2月10日向长沙银行、华融湘江银行、长沙农村商业银行3家地方法人银行发放首批专项再贷款。截至2月16日18时,湖南省全省共发放78笔贷款,其中全国性银行53笔,地方法人银行25笔。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长沙中支第一时间制定业务办理流程,设立审批绿色通道,首批专项再贷款实现“当日申请、当日办理、当日发放”。
此外,长沙中支明确64家重点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的企业,确定专人逐家对接;通过制作专项再贷款十问十答,建立重点名单企业、银行微信工作群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帮助。同时建立了名单内企业合格贷款台账,按日监测,从严审核,确保资金用于救急救命。
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湖南省医疗物资防疫的重点企业之一,目前正为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提供医用无创呼吸机等设备。由于春节和疫情的原因,公司急需1500万流动资金用于填补资金短缺,扩大生产。长沙银行在24小时内向该企业发放两笔优惠利率贷款共1500万元,第一时间为企业提供了生产资金。
重庆营管部:拟定重点企业名单,落实优惠利率贷款方案
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于2月10日向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等3家地方法人银行发放首批专项再贷款。截至2月16日18时,重庆市累计发放55笔贷款,其中全国性银行16笔,地方法人银行39笔。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疫情发生以来,重庆营管部联合9部门出台《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做好实体经济金融服务的实施细则》,拟定首批90家重点企业名单。针对企业关注点设计专项再贷款政策细节14个快问快答,通过微信公众号加强宣传。同时建立日报制度,督促银行 “快速、精准”为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支持。
专项再贷款政策出台后,重庆银行向市内首批疫情防控重点企业重庆市映天辉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发放2800万元贷款,利率3.15%,助力企业加快生产消毒用品,保障防疫物资供应。
央行再贷款利率是多少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来源:券商中国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从多位银行人士处确认,有关部门已下发进行调整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自律上限的相关通知,将于5月15日起执行。其中,国有银行执行不超过基准利率加10个基点,其他金融机构执行不超过基准利率加25个基点。
据了解,此次拟调整协定存款、通知存款两类存款自律上限,旨在引导银行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目前,六大国有银行通知存款利率均为1天期0.45%、7天期1%,活期存款利率0.25%。
有分析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有关部门引导资金流动起来、“活”起来,尽可能支持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
在此前,国有大行曾于2022年9月集体下调个人存款利率。市场预计,将有更多银行加入下调存款利率的队伍。而银行为稳定息差、降低负债成本,近年来也积极主动作为,伴随着国内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管理负债成本的主动性显著提升。
国有行拟下周统一调降
近日有消息称,自下周一(15日)起,部分银行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将下调,其中,国有银行拟统一调降,执行不超过基准利率加10个基点,其他金融机构执行不超过基准利率加25个基点。
券商中国记者从多位银行人士处基本确认了上述消息的真实性。华东区某资深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均纳入活期存款统计,且主要为对公业务方面,不过利率相对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较高。
具体来看,商业银行可与客户签订单位协定存款合同,在结算账户之上开立协定存款账户,并约定结算账户的额度,由银行将结算账户中超额度的部分转入协定存款账户,单独按照协定存款利率计息。
通知存款则分为一天通知存款和七天通知存款,支取时通过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等渠道提前一天或七天通知银行,即可按实际存期及支取日相应币种档次利率计付利息。
据央行官网,2015年10月24日发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调整表显示,1天和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分别为0.80%、1.35%,协定存款利率为1.15%,高出活期存款基准利率80BP。
广发证券分析指出,协定存款本质是高息活期存款。协定存款对银行来说,除了更高的利率外,其他属性和一般活期存款一样,在流动性指标等监管考核上没有其他益处,实质是对公高息活期存款。
股份行、中小行陆续调整
就在上月,部分中小行纷纷调降存款利率,引来市场关注。自4月份以来,包括广东、河南、湖北等地均有多家银行调整了部分期限存款利率。以广东省内调降存款利率的情况来看,部分中小行将五年期整存整取产品利率从3.57%左右降至3%以下。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本轮存款利率调降中,区域中小银行依据自身情况,为应对各地经济快速恢复发展的现实状况,展现了较为活跃的调降动作。
实际上,继今年4月部分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后,近日,3家股份制银行也对存款挂牌利率进行了调整。
5月5日,渤海银行发布了关于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的公告。公告显示,自当日起,渤海银行对该行人民币储蓄存款挂牌利率和人民币单位存款挂牌利率进行调整。
具体来看,渤海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由0.35%调整为0.25%;三个月、半年以及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分别为1.33%、1.59%、1.85%,均较之前下调10个基点;二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2.40%、2.95%,均下调25个基点;三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调幅度最高,由3.25%调整为2.95%,下调了30个基点。
除渤海银行外,5月4日,浙商银行以及恒丰银行也发布公告,对存款挂牌利率进行了下调,自5月5日开始执行。
调整后,目前这两家股份行的个人活期存款利率均为0.25%。在个人定期存款方面,浙商银行、恒丰银行三个月、半年期、一年期、两年期以及五年期的整存整取利率保持一致,均下调为1.30%、1.55%、1.85%、2.40%以及2.95%。
从3年期个人整存整取利率来看,上述两家银行略有不同,浙商银行调整为2.90%,恒丰银行为2.95%。
净息差压力仍在
市场普遍认为,下调存款利率是银行在息差压力倒逼下做出的应对之举。近几年来,如何应对持续的净息差压力,一直是不少银行高管探讨的重点。净息差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存款成本管理是银行稳息差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存款利率下调一方面可以促使存款“搬家”,促使广义流动性转化为剩余流动性,给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另一方面,搭配着终端贷款利率的下降,也将提高居民企业借贷意愿,进而助力四季度信用企稳。
整体来看,2023年以来,多家上市银行的净息差跌破1.8%警戒线,部分银行净息差压力仍较大。2022年,商业银行净息差跌至1.91%,创自2010年以来的新低。
就今年来看,多位行业分析师仍然表示,息差依旧相对承压。中国农业银行行长付万军也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从今年前两个月的情况看,受LPR重定价、市场和消费需求恢复节奏滞后等因素叠加影响,预计一季度息差延续行业性下行趋势,后续随着经济持续回稳、市场主体有效需求和消费稳步回升,其下行幅度将有所放缓,并逐步企稳。
记者也从资深大行人士处了解到,从今年一季度开始,银行也在根据国家政策不断调降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支持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人民银行前段时间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此刺激信贷,也是希望能借此刺激经济,尽快实现经济全面复苏。
上述人士表示,随着当前疫情阴霾的逐步退散,各行各业经济发展出现快速回暖现象,资金需求量渐渐壮大,这也要求金融机构尽快调整步伐,配合国家政策,积极扶持实体经济,加快资金投放,使经济得到更快的发展,让金融活水展现应尽之义。
存款收益下降后,居民进行消费与理财投资的动力与意愿会加大,有助于促使广义流动性转化为剩余流动性,为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此外,配合终端贷款利率的下降,居民企业借贷意愿也会有所提高,进而助力信用企稳。
责编:朱雨蒙
校对:苏焕文
证券时报携手权威机构,“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联合行动来了!
乘全面注册制东风,证券时报官网全新升级
隆重上线“信披+”频道↓↓↓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1800亿“药茅”通报,副总被纪检调查!孟羽童再上热搜丨罕见7.6级强震,位置在这!持续空袭,多地响起防空警报!已造成22人死亡、64人受伤丨“交个朋友”曲线上市,罗永浩却…丨崩了!可转债史上最低价…丨浦发银行最新回应!A股这一板块逆势爆发,港股拉升,理想大涨17%…什么情况丨央行最新发布!4月新增信贷社融“降温”?专家火线解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落实央行专项再贷款(央行再贷款利率是多少)":http://www.ljycsb.cn/dkzs/10800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