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跟团游之踩“坑”记,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聚宝贝贷款下载
□冷眼观
近日,我与家人一行四人赴黔五日游,这是目前很多旅游微信群强势推出的爆款项目,主要面向中老年游客,团费每人488元。如此费用连单程机票都不够,行程中附加费用和购物必不可少,我们懂。归来时包里多了几件“宝贝”,由刚入手的满心欢喜,到走出购物店后的满腹狐疑,直至回家后的懊悔不迭,个中滋味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导游阿诺堪称“业界精英”,目光犀利,言语尖锐,微笑中透着一股寒气。一位宁波大姐小声嘀咕道:这导游是个“老妖婆”啊!阿诺一副伶牙俐齿道尽购物众生相,说得人脸红心跳不由自主对号入座,深刻反省,自觉不购物就是不善良、不道德、不感恩、便宜占尽的小人。我和姐姐选了三件墨翠挂件,花去四人团费的8倍,换来阿诺一声“谢谢”和挺直腰杆的自信,心里松了一口气。
不料中途换了个叫阿木的导游,画风突变。小伙子拙嘴笨舌,关于购物只说了句:你们买与不买,我不参与。瞬间大巴车里的气氛轻松了许多——接下去的购物店没有压力啦。事实证明,我们想多了。
抱定“不买”的心思,来到一家玉石展览馆,稀里糊涂进了一间教室,一位妙龄女郎在门外深鞠一躬,眼睑低垂、脚步小心、动作僵硬,仿佛蔡明版机器人走了进来,又比当年的蔡明年轻、漂亮、青涩、可爱。“机器人”说,我家生意主要在上海和北京,爸妈让我来新开的这间店玩一玩。玉石本来不值那么多钱,所谓玉石养人也都是骗人的,你们不要买。今天我被临时抓过来讲课,我的专业是学珠宝设计,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不想听就睡觉好了……众人爆笑:这是来砸场子的吗?
“机器人”萌哒哒,现场很欢乐。有人喊:“你太可爱了,我们喜欢你!”有人掏出佩戴的首饰请她辨真伪,说得貌似很专业。“机器人”说:“第一次当老师的感觉很好哦,我会给你们惊喜的。来看看我家的展厅吧,不用买,以后为我家做做宣传就好。”人们蜂拥而上,聚在金镶玉展柜前。“机器人”说这是她家独门秘笈,还掏出手机晃了晃,一张球星菲戈手捧金镶墨玉十二生肖套盒的照片赫然在目,“机器人”说:“菲戈出价2万美金买的。一个金镶玉生肖卖给外国人5800元,你们1500元拿走,惊喜吧!”旁边的导购带着哭腔捂住展柜说:“经理经理,使不得!”“机器人”霸气摆手:“赔了算我的!”于是乎,人们纷纷解囊,场面一度失控……接着我们被带到一间珍藏版密室,这里的东西一般不出售,但是今天讲课太开心,可以超低价给我们。一个多小时后,我和姐姐不顾先生的反对,用一折的钱买了两件标价30多万的“珍藏版”,外带几个小赠品。
出来后感觉有点不对劲儿——不要说在这家常接待国外游客的店里,就是在整个五天行程中,连个外国人的影子都没看见。况且谁又会傻到把一个败家女放在这个位置?微信拍照给懂行的朋友,回复:你们上当了!
阿诺用道德绑架逼人就范,“机器人”小姐更是技高一筹,活脱脱一个戏精请君入瓮。此行购物经历有点闹心,本想自认倒霉,又心有不甘,想去有关部门投诉,但“有关部门”是消协还是旅游局?骗子横行,监管又在哪里?维权之难使我们望而生畏,还是借用我的笔给大家提个醒吧。目前百分之八十的旅行社靠购物盈利,中老年人是旅行社争抢的肥肉。切不可因超低团费自惭形秽而爱心泛滥,更不可太过贪心占小便宜而吃了大亏。低价跟团游的中老年朋友,购物一定要擦亮眼啊!
聚鑫金融贷款
界面新闻记者独家获悉,由鹏华基金子公司鹏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鹏华资产”)作为管理人、工商银行代销的“鹏华聚鑫1号-25号资管计划产品”已全线违约。经记者多方求证得知,上述25只产品总规模或超40亿元,资金缺口或超20亿元。
据悉,鹏华聚鑫系列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银行提示风险等级为PR3,即风险适中,100万起投,期限为6个月,为滚动发售。最新一期发售时间均为今年2月份,业绩比较基准为4.1%(年化),25只产品原本全部应于今年8月到期。
8月14日,管理人鹏华资产发布了产品提前终止公告,公告称:“根据资管新规的要求,综合考虑聚鑫系列产品的整体管理,本资管计划拟提前结束。本公司作为资产管理人会充分考虑底层资产的流动性匹配问题,妥善予以处理,最大程度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本计划最晚于公告出具之日起30天内完成分配。”
不过,焦急等待了30天的投资人并未如约收到本金和收益,而是等来另一份分配延期公告。鹏华资产在公告中表示,该资管计划已经开始对持仓资产进行变现操作。一定比例的资产已经完成变现,但仍有个别资产存在嵌套结构,回款需要一定时间;个别资产原定交易策略为持有至到期,询价卖出需要一定调解;个别资产的变现回款处于清算在途状态。基于以上原因,该计划尽可能在延期公告发布后40天内执行分配。
历经两次分配延期后,投资人收到了产品无法完全兑付的“噩耗”。一位投资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他在10月份收到工商银行的口头通知,其购买的聚鑫1号无法顺利兑付。工行对其表示,底层资产若强制变现,只能拿回本金的60%。
界面新闻记者获得的一份产品说明书显示,该资管计划主要投资于现金、正回购、逆回购、银行存款、同业存单、债券(含可交换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央行票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具有业绩比较基准的各类证券投资类资产管理计划(如信托计划、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及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期货资产管理计划等)。
值得玩味的是,关于聚鑫系列资管产品底层资产到底是哪些标的,以及为何固收类产品出现如此大的亏损,面对投资人的诸多质询,无论是管理人鹏华资产还是代销方工行,对此均“守口如瓶”。
多位投资人向界面新闻记者反映,在工商银行购买聚鑫系列产品后,并未获得该产品的任何运作报告。而在获悉产品无法兑付后,曾多次找代销方、管理人索要该产品的投后报告、季度、年度等定期报告,但均未果。工行告诉投资人其可自行登录管理人官网查询,而鹏华资产则对投资人表示,相关投资报告只能给予代销方工商银行,而无法直接提供给投资人。
界面新闻记者发现,在该产品合同中,明确要求资产管理人披露运作期报告具体包括年度报告、季度报告和临时报告,并将有关信息发布在资产管理人官网上以供投资人查阅。
蹊跷的是,多位投资人表示,其身份信息无法注册鹏华资产官网账号。对此,一位投资人表示,鹏华资产对其解释:该投资人为代销机构工商银行客户,其身份信息被系统自动屏蔽,因此无法通过官网渠道查询上述报告材料。
上海新古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怀涛律师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这当中作为管理人的鹏华资产或存在失职行为。工行作为代销机构在销售金融产品时需要履行适当性管理义务,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测评和风险揭示,推介匹配合格投资者的产品,如果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到位,导致投资者损失的,就会面临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可能是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或者侵权责任,就要部分或者全部承担投资者的损失。
对资产管理合同中有关报告义务的约定,王怀涛律师认为,“资管产品的管理人需要披露年度报告、季度报告和临时报告,资格产品的托管人有义务披露临时报告,如果不按时披露的,属于违约行为,也是管理人失职或托管人失职的情形。若投资人和管理人之间对信息披露的内容范围的分歧,通过沟通均无法获知投资人所需要的相关信息的,投资人有权依据相关规定,提起相应的知情权纠纷诉讼或者仲裁,要求管理人或托管人强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如果信息披露义务人不履行相关义务,投资人可以要求其承担因不履行相应披露义务的民事责任。”
据界面新闻记者多方了解,聚鑫系列产品违约后,工行紧急拿出了一份兑付方案,承诺今年10月20日兑付本金的50%,另外48%的本金转为工行理财,2%本金作为该理财的收益,1年后到期兑付。据悉,目前已有部分投资人签署了该协议。
10月15日,界面新闻记者联系鹏华资产采访,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巧合的是,当天鹏华资产官网发布《1号至25号资管计划正式终止清算及权益分配公告》,公告称,鹏华资产作为该计划管理人,从产品结构、投资标的、估值原则等多方面反复论证,但受限于该计划的实际情况以及资管新规的严格要求,最终仍无法找到促使聚鑫资管计划顺利整改的路径,因此宣告终止。清算期间,管理人将根据该资管计划的变现情况向投资者进行现金分配,剩余未变现权益,也将慎重处理,妥善解决。
截至发稿,代销方工商银行亦未回应。
转载:文章来源于界面新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聚宝贝贷款下载(聚鑫金融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0777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