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北京银行疫情贷款(北京银行贷款中心)

北京银行疫情贷款(北京银行贷款中心)

城商行一哥北京银行多指标被同行赶超,净息差1.76%已连续3年下滑,下面是数科观察官方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北京银行疫情贷款

近来,银行股赶上了好时候。

一是2022年年报收官,多家银行2022年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二是赶上“中特估”概念股价值回归,银行股属于其中的重头板块。

不过,受疫情影响 ,各家银行的正常经营还是受到了不少影响。这个特殊的年份,是考验,也是机会,最终结果如何,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截至4月30日,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59家国内银行,包括6家国有大行,10家股份行,30家城商行以及13家农商行。除了锦州银行外,其他银行的业绩均已披露。

这里,重点观察一下北京银行的业绩。作为19家系统性重要银行之一,北京银行这一年的表现如何呢?

评估银行股的财务指标很多,最常用的不外乎七大指标: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规模、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净息差、非息收入。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横竖一比较,作为曾经的城商行老大,北京银行2022年的业绩表现,似乎有些不尽如人意。

首先,从2022年营收看,北京银行全年662.8亿,而江苏银行是705.7亿。换言之,江苏银行超过了北京银行,成为城商行的第一名。

其次,从2022年净利润看,北京银行全年247.6亿,而江苏银行是253.9亿。在这一项上,江苏银行也超过了北京银行。

再次,从2022年总资产规模看,29家上市城商行(不含锦州银行)中,北京银行3.388万亿,这一项,这家曾经的城商行一哥,还是将其城商行拉下较大的差距。此外,这家银行的净资产3170亿,也在上市城商行中独占鳌头。

从不良率上看,29家上市城商行(不含锦州银行)中,2022年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和成都银行三家城商行的不良率最低,分别为0.75%、0.77%和0.78%。同期,北京银行的不良率为1.43%,比上年减少0.01%。

从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看,29家上市城商行(不含锦州银行)中,杭州银行、苏州银行、宁波银行和成都银行均超过了500%,北京银行是210.04%,比2021年减少0.18%。

从净息差看,2022年,29家上市城商行(不含锦州银行)中,江苏银行为2.32%,成都银行为2.04%,宁波银行为2.02%,苏州银行为1.87%,,北京银行为1.76%;2021年,北京银行净息差为1.8%,2020年为1.88%,已经连续3年下滑。

最后,从非息收入看,2022年29家上市城商行(不含锦州银行)中,南京银行非息收入176.36亿元,同比大涨28%,占比39.54%,位列城商行第一;此外,宁波银行、晋商银行和杭州银行的非息收入占比也都在30%以上。

同期,北京银行利息净收入514.5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7.64%;非利息净收入148.18亿元,占比22.36%,同比下降0.40%,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0.66亿元,同比增长17.96%。

综合而言,上述7大指标中,资产规模这一项北京银行名列第一,资产规模第一,营收与净利润排名第二,其他4项均没能进入三甲。因此,有投资者认为,北京银行这份年报成绩单并不令人满意,也不是没有道理。

从经营效率来看,2022年,北京银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9.60%,上年该项为10.2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22年为9.59%,2021年为10.34%。显然,北京银行在这两项绩效指标上均出现下滑。

此外,笔者注意到,从总营收看,北京银行2022年与2021年持平,均为662.8亿。而2023年1季度财报显示,前3个月,北京银行营收同比下滑6.92%。

当然,作为一家体量超过3万亿的城商行,单纯从成长性上对比,似乎对北京银行不太公平。不过,由于江苏银行总营收与净利润2022年已经超过北京银行,因此,对于这位昔年的城商行一哥来说,快马加鞭恐怕已是当务之急。End

(本文仅传递分享企业行业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分享收藏

赞在看

北京银行贷款中心

日前,国内最大城商行北京银行发布2022年年报显示,该行多项指标居上市城商行首位。

根据北京银行4月7日发布的年报,去年该行实现营收662.7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47.6亿元,同比增长11.4%。截至2022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达3.39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76%。资料显示,该行按一级资本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千家大银行排名中,首次跻身全球前50强。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也在年报致辞中明确表示,新的一年该行将继续锚定数字化转型统领“五大转型”的战略方向。根据该行年报,所谓“五大转型”,即坚持以数字化转型统领发展模式、业务结构、客户结构、营运能力、管理方式的转型,战略方向是打造科技银行、数字银行、数币银行、生态银行、文化银行“五大银行”。

多项指标领跑城商行

2022年,北京银行资产规模与净利润重回“双位数增长”。其中,归母净利润247.6亿元,同比增长11.4%,创近八年最高增速;资产总额较年初增长10.76%,增量近3300亿元,创近五年最高增速。

营收构成来看,去年北京银行营收中,利息净收入占比77.64%。过去一年,北京银行资产端的快速增长,是该行维持利息净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去年,该行公司贷款本金接近1.8万亿元,增速达7.42%;个人贷款约6400亿元,增速约8.7%。

北京银行年报显示,去年该行优化信贷的区域布局和行业布局,加大对北京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信贷投放,加大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等国家支持的重点行业投放。

与此同时,在持续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去年北京银行资产质量呈现企稳向好态势。截至2022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43%,较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10.04%,较半年末上升15.11%,风险抵补能力稳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北京银行规模持续保持国内城商行首位的同时,还有多项指标也位居首位。一是手机银行APP月活跃用户数(MAU)超530万户,同比增长29%,居城商行首位;二是个人贷款规模达到6362.82亿元,同比增幅8.69%,规模及增量均位居城商行首位;三是实现资产托管业务收入6.8亿元,其中公募基金托管收入同比增长82%,增速位于上市银行首位;四是推动债券业务重回“千亿规模”主承销商行列,其中科创票据承销规模领跑城商行首位。

同时,北京银行去年末在北京地区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达2.56万亿元,存贷款规模、增量均排名北京市管金融企业首位,北京地区个贷规模跃升至区域首位。

零售贡献提升,创新推出“儿童金融”服务

实际上,北京银行在2021年年报中就提出了力争在未来零售业务的盈利贡献度达到50%的目标,过去一年,该行正加快脚步迈向这一目标。

拆解北京银行2022年营收,该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1.31亿元,同比增长21.67%,零售板块的营收占比已经提升至34.1%,较年初增长6个百分点,这显示出该行零售转型正持续加速。

从零售业务的具体数据来看,该行零售利息净收入200.58亿元,同比提升22.86%,占该行利息净收入的40.12%,较上年提升7.6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该行零售AUM(资产管理规模)接近万亿,达9749.4亿元,较年初增长10.2%,其中,储蓄存款创下该行近十年来最高增速,增幅高达21.7%。

客户构成方面,截至去年末,北京银行零售客户2752.5万户,较年初增长7.28%;贵宾客户86.49万户,较年初增长10.01%;私行客户1.29万户,较年初增长15.22%。

在零售转型战略目标的指引下,近年来北京银行抓好“一老一小”,正重点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为此,该行还创新推出了儿童金融综合服务方案——“京萤计划”。

2022年6月1日,北京银行推出“京萤计划”儿童金融服务方案,守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此前,北京银行有关领导在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的致辞中解释了打造儿童金融的初衷:帮助孩子自主管理自己的压岁钱,提升孩子的财商教育,让北京银行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深化到孩子成长的整个阶段,包括上大学、毕业创业、成家立业,直到养老金融,从而打造“伴您一生的银行”。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北京银行“小京卡”发卡52万张,儿童金融客户规模增长41%,累计服务超138万家庭。

科创、文化等特色金融保持强劲增速

数年来,北京银行重点打造的科创金融、文化金融和绿色金融等特色金融业务,已经形成了自身在这些领域的独特竞争优势。2022年,北京银行在特色金融业务方面仍保持强劲增速。

绿色金融方面,2022年,北京银行发布数字化与低碳服务品牌“京碳宝”,实现多项绿色金融创新产品首单落地,包括发放北京市首单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质押贷款、承销全国首单新能源领域科创票据等,截至2022年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1103.03亿元,较年初增长131.03%。

科创金融方面,该行全面提升与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战略合作紧密度,作为首批试点银行入驻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打造为“专精特新”企业服务的全方位生态链条。

截至2022年末,北京银行科创金融贷款余额1947.7亿元,较年初增长23.35%;累计服务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2600家,服务北京市62%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北京市77%的创业板、71%的科创板、73%的北交所上市企业。

文化金融方面,该行积极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作为官方指定唯一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深度参与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优化专营网点布局,揭牌国家文创实验区支行,前门文创支行与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截至2022年末,文化金融贷款余额728亿元,较年初增长14.83%。

争当公募REITs城商行尖兵

资料显示,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公募REITs”),是2021年我国资本市场推出的新一类金融产品,从上市伊始就受到广泛关注。

北京银行年报显示,过去一年该行在持续构建“商行+投行”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加快探索创新业务,“争当公募REITs业务领域的城商行尖兵”,形成全链条营销服务。

据了解,2022年,北京银行成立了由行长任组长,总行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公募REITs跨条线工作小组。全市场已发行的24单公募REITs中,该行已直接参与助力10单项目落地,涵盖Pre-REITs贷款、托管、监管、投资、代销等角色。数据显示,2022年该行实现了对分行服务区域公募REITs招标和投资业务的全覆盖,参与公募REITs发行认购金额近30亿元。

同时,北京银行作为REITs运营账户开户行、战略配售投资人助力全国首单公租房公募REITs成功发行;落地全行首笔Pre-REITs阶段置换贷款,提前锁定后续业务合作。另外,北京银行还发行该行首只投资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理财产品——“京华远见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京品1号”,丰富高端客户资产配置选择。

未来,该行将继续加大公募REITs业务全链条营销服务力度,全面提升客户综合收益的同时,强化跨条线、跨部门联动营销,在公募REITs业务市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CIS)

责编:王璐璐

校对:陶谦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北京银行疫情贷款(北京银行贷款中心)":http://www.ljycsb.cn/dkzs/10764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