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一大学生深陷网贷,一年负债10万元,下面是星辰在线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小树贷款正规吗
一笔2000元的贷款,要扣除300元账户管理费、150元快速信审费,借款期限5个月,每个月利息50元……这只是湖南某学院徐乐(化名)所借的20多笔网络贷款中的一笔。为了还贷,徐乐不停地重新借贷,犹如饮鸩止渴。一年多的时间,他已欠下近10万元债务。
近日,徐乐的妈妈龙女士着急地对记者说:“我的孩子被网络贷款诈骗了10万元,还有很多孩子深陷其中,请媒体帮帮他们吧。”记者连日调查发现,徐乐和他的一些同学已经身陷网络高利贷的泥沼,不能自拔。
入套
下载APP领小礼物
首次贷款买部手机
年过四旬的龙女士和丈夫徐先生,这几年一直在长沙为生活打拼。徐先生打零工,龙女士经营一家福彩店,夫妻俩省吃俭用,月收入6000元左右。他们要供一对儿女上学,儿子徐乐在湖南某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读大三,女儿在一所高中读高二。
每个月,夫妻俩会给儿子1000元做生活费,吃喝基本够用。然而,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用高档手机、穿名牌球鞋,徐乐心里失衡了,他也想过那样的日子。
徐乐告诉记者,2015年10月,他看到校外的超市门口有人在搞活动,只要下载一个名为“分期乐”的APP,就能领抽纸、垃圾桶等小礼物。在“分期乐”APP上,可以贷款、购物,分期付款。徐乐不由心动了,激活、注册该APP后,他看中了一款价值3388元的品牌手机,分期18个月、每月还218元。徐乐觉得,扣除两三百元手续费,每月还两百余元本息,自己做点兼职,应该没问题。
陷入
控制不住不断贷款
手续费利率都很高
然而,开了这个头,徐乐就控制不住自己了。自此以后,徐乐不断通过该APP贷款,用于买衣服、买鞋子,甚至和同学们聚餐、旅游。钱到期了还不上,他又下载新的APP借钱,偿还上一个APP所欠的本金和利息。徐乐告诉记者:“我先后下了27个贷款APP。”
如同陷进了泥沼,徐乐越挣扎,陷得越深,债务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手机上的APP贷款不够用,他就到网上搜索、注册网贷平台贷款。这些平台的贷款手续费高达10%~30%,利率则是银行利率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纸终究包不住火。当父母得知徐乐背着他们借钱时,徐乐的总债务已将近10万元。龙女士欲哭无泪:“我这个崽真是不懂事,欠这么多债,怎么还得清?!”这几天,徐乐的父亲无心工作,已经赶回永州老家筹钱,为儿子还债。
记者看到,徐乐从“微额速达”借了一笔2000元的贷款,手续费要450元,也就是说,实际到他手中只有1550元。而且,这笔贷款月利息达50元。中信银行晚报大厦支行理财客户经理遇先生计算后说:“换算成年利率为30%,这个利率是很高的。”
而央行颁布的最新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为4.35%(一年),这笔贷款的年利率竟然是银行年利率的7倍。根据法律规定,超过央行同期基准利率4倍即为高利贷,不受法律维护。
调查
申请网贷非常简易
不少学生深陷其中
徐乐并非个例。同班同学欧扬(化名),也欠了6万多元。他说,除了手续费和各种费用,实际到手的钱只有大约3万元,这些钱被他用来吃喝玩乐,以及购买网游装备。在采访中,欧扬提到了“嗨钱网”“花儿朵朵”“小树时代”等多个网贷平台。他说:“因为欠款逾期太多,我被他们列入了网贷信用黑名单。”
两人透露,他们班上有100多个同学,背负网贷债务的同学至少有七八个,实际人数可能更多,因为“有些同学欠了钱,不敢做声。”一个班如此,全校的情况可想而知。两人告诉记者,每年开学、寒暑假前后,总会有人来校园推广各种网络贷款,很多同学都会去尝试。
昨日下午,记者登录欧扬提及的“小树时代”网贷平台官网。记者看到,该平台号称是“年轻人的备用钱包”,其打出的“合理提前消费,青春时光必须不留遗憾”“知识和体验你都渴求,大胆去吧”等滚动的广告语非常诱人。
记者了解到,在“小树时代”贷款极为简易——注册为会员后,点击申请贷款,提交相关资料,提交贷款申请即可,10分钟搞定所有流程。该网贷平台还声称,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兼职。其页面上宣称,这家成立于2015年3月的网贷平台“至今已帮助22991名年轻人实现小小心愿”。
监管
超四成网贷机构有问题
四部门已发文进行规范
来自银监会的信息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机构共2349家,借贷余额6212.61亿元,两项数据比2014年末分别增长49.1%、499.7%。网贷行业中问题机构不断累积,风险事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累计发现问题平台1778家,约占全国机构总数的43.1%,这些问题机构规避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在逃避监管的同时,加剧风险传播。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今年8月,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暂行办法》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按照依法、诚信、自愿、公平的原则为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信息服务,维护出借人与借款人合法权益”,“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格条件、信息的真实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必要审核。”
显然,很多网贷机构达不到上述相关要求。为避免《暂行办法》出台对行业造成较大冲击,《暂行办法》作出了12个月过渡期的安排,在过渡期内通过采取自查自纠、清理整顿、分类处置等措施,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促进机构规范发展。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校园网贷行业有望步入正轨。
记者手记
规范校园贷
打击高利贷
时下,针对大学生的网贷兴起,乘虚而入。购物、旅游、考驾照、生活费,学生都可以从网上借钱。一些网贷平台主动放款,根本不考虑学生的还款能力、还款来源。而且,手续费、利率高得惊人,实质上就是非法的高利贷。
一些自制力弱的大学生恶性超前消费,从一家贷款平台借款,还上另一家平台的欠款。利滚利之下,本不算多的贷款本金,不过多久就“滚”出了数十倍,让他们背负上沉重的债务。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大学生还不起校园贷跳楼自杀的悲剧。
校园贷乱象丛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风险教育的缺失。家长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音乐、绘画、舞蹈等才艺,学校则紧盯成绩注重应试,学生们从家里到学校,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缺乏风险意识和安全知识,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二是网贷监管没有跟上来。随着互联网的深入,网贷平台直接与大学生对接,绕开了有关部门的监管;三是部分大学生攀比心理作怪。他们年龄虽然大了,心智却未完全成熟,而家长、学校并未引起重视,忽略了对他们成长的关注和引导,让其成为了迷途的羔羊。
大学生身陷高利贷陷阱的乱象愈演愈烈,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警觉和重视。今年8月,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文促进网贷健康发展。记者认为,网络高利贷其实是电信诈骗的一个变种。因此,除了上述四部门,工商、教育等部门也应参与进来,各部门通力合作,研究方案、制定措施、采取手段,规范校园贷,打击高利贷。
(星辰在线长沙网)
小树时代借钱怎么样
来源: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刘若晨 刘松峰 丁美宁
张连印,山西省左云县人,1945年出生,1964年入伍。退休前,曾任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军旅生涯40年,他爱岗敬业、建功军营,从一名战士成长为共和国少将。2003年光荣退休后,他把对党、对军队、对人民的感激之情,化为替党分忧、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扎根荒滩默默奉献,建起育苗基地300多亩,绿化荒山一万八千多亩,植树200多万株。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张连印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张连印
记者见到张连印时,这位黑红脸庞、身着迷彩、肩扛铁锹的76岁老人,正忙碌在树林中间。采访中,谈起自己幼年失去父母,吃百家饭长大,从一名孤苦伶仃的农村娃成长为共和国将军的经历,张连印饱含深情地说:“没有乡亲们的照顾,没有党和军队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
张连印: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在我4岁的时候,我的父亲就病故了,我6岁的时候母亲也改嫁了。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是乡亲们敲锣打鼓送我参军到的部队,是党和部队把我从一名士兵培养成一名共和国将军。
1965年,张连印当兵第二年,任副班长
1964年,19岁的张连印参军入伍。绿色军营给了张连印广阔的成长舞台,他勤学苦练、乐于助人,工作、训练样样领先。由于表现出色,入伍第二年他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曾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40年军旅生涯,张连印的工作足迹踏遍了燕赵大地,每到一个新的岗位,他都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像一束火把,为部队建设燃烧自己、贡献力量。张连印的儿子张晓斌告诉记者,父亲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工作中,与家人却总是聚少离多。
张晓斌:他每天工作到很晚,几乎都是部队熄灯以后他才回家,等他回到家我都睡着了。但是,他起床又起得特别早,我还没有醒之前,部队起床号吹响之前,他就已经到部队了。因此,我和父亲成天都见不着面。
1983年,张连印任副师长时留影
四十载军旅漫漫,然而无论张连印走得多远、职位多高,始终都把党和人民的恩情铭记在心。2003年,张连印退休了,面对军旗,他敬了最后一个军礼。在退休2个月后,思考良久的张连印决定举家返乡,植树造林绿化家乡。
张连印:在别人眼里,既然光荣退休了,就去养养花、遛遛鸟、品品茶,或者各地转一转。但是,那不是我的初心。我觉得,虽然自己退休了,但是我的党员身份还在,我还要尽一个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张连印的家乡山西省左云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受气候和环境影响,植树种草成活率很低,“荒山秃岭和尚头,有河四季无水流”这句民谣,曾是这里恶劣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听说当了将军的张连印退休后要回来种树,许多乡亲将信将疑,甚至有人说他就是想出风头、做样子。就连本家堂哥张连茂也苦口婆心地劝他,放着好日子不过,为啥要做这费力不讨好的傻事。
张连茂:当时,他回到家乡说要栽树。我对他说,荒山荒坡栽不活树,村里历届老支书栽的树也没活几棵。白辛苦的事最好别干,不要去逞那个能。
面对种种质疑,张连印与村里签订协议,立下“义务植树、绿化荒山”的“军令状”:一不要林权,二不要地权,30年后生态建设成果全部无偿交还集体。从此,退休老兵张连印携妻王秀兰下地扛起了锄头,将全部心血倾注到家乡的荒滩荒坡上。
王秀兰:在荒滩荒坡栽树很不容易,随时都在刮风,吹得鼻子、眼睛、耳朵、头发里都是沙子和土。干活干得久了,我和老张嘴唇起泡、嘴角流血。到了冬天,我俩的脸就像冻果子一样,耳朵也冻掉了一层皮。
张连印与老伴儿王秀兰
从2004年春季开始,张连印着手修路、通电、打井、修渠、平整土地、育苗,为大规模植树做准备。很快就花光了他多年来的30多万元积蓄,为了筹措资金,他动员全家人出钱出力。张连印的儿子张晓斌曾是部队正团职军官,为了支持父亲,毅然自主择业回乡,加入到植树造林的队伍中。
张晓斌:我们姊妹几个把所有能凑的钱都给他凑出来了。我大妹妹是拿她一套房子作了抵押贷款20万给了父亲;小妹妹把公婆给的2万元彩礼钱,加上自己攒的3万块钱,一块儿拿出来给了父亲;我和我爱人把我们所有的积蓄,当时是10万块钱,也都拿出来给了父亲。父亲把这些钱全都投到植树造林中了。
张连印与儿子张晓斌在北梁巡查树木生长情况
张连印在荒山上安了家,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然而由于经验技术不足,第一批栽下的一万多棵小树几乎“全军覆灭”。面对挫折,张连印没有气馁,他虚心向专家请教,如饥似渴地学习种植知识,逐步摸索出了在沙化土地上种树的门道。2005年4月,新栽种树苗的成活率上升到85%以上。
村民胡万金:我们这里就是个沙河滩,要想在这里种树,实际上比南泥湾开荒还要难。但是,经过张连印司令和老乡们的努力,苗圃种植成功了,这是给左云县办了一件大好事。
张连印
左云县的树越来越绿,天越来越蓝。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66岁的张连印被确诊肺癌,做了肺叶切除手术。第二年开春时,经过放化疗病情稍有好转,他便又吵着坚持回到荒山造林一线,扛起铁锹又上了山,像当年爱护自己的士兵一样,悉心呵护着每一株树苗。2014年,张连印又出现肿瘤骨转移。张连印笑着告诉记者,这两场大病都扛过来了,只要我活着,就要种树,这场战斗远没有结束。也许正是老人的乐观与豁达,让他的病情一直保持着稳定状态。
张连印:我时常觉得,只要我们这儿的树栽好了,首都那边的风沙就小了。有时候,看着一棵棵正在茁壮成长的树苗,我感觉,它们就像是一个个手拿钢枪的战士,我和它们一样,都是防风治沙、改善生态的普通一兵。
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绿色的“海洋”
如今,18个寒来暑往,张连印带领乡亲们建起育苗基地300多亩,绿化荒山1.8万余亩,植树200多万株,数不尽的油松、樟子松、云杉已经把荒山、荒坡变成满山绿色海洋。而在这片黄土地上坚守了6500多个日日夜夜的张连印也迈入了古稀之年。张连印告诉记者,他和家人会继续守护在这里,植树造林,治理风沙,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
张连印:18年来,我坚守自己的初心。这些年,虽然有过艰辛,但困难总是暂时的,总是能够克服的。现在,每当我看到漫山遍野的树和山地防护林的成果,心里就特别高兴!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就是对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的最好回报。
(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树贷款正规吗(小树时代借钱怎么样)":http://www.ljycsb.cn/dkzs/10759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