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疫情下贷款利息(2021年疫情期间贷款最新政策)

疫情下贷款利息(2021年疫情期间贷款最新政策)

贷款知识 金融界 投稿

利率债下半年投资策略:利率或先下后上,利率区间或在2.5%~2.8%,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疫情下贷款利息

预计下半年整体经济仍然是结构性复苏的局面,经济内生动能或呈现两阶段修复进程:其一是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凸显背景下的中美共振走弱,其二是前期宽松政策的蓄能释放,货币财政等进一步宽松,经济内生动能或触底回升,整体信用扩张和通胀均呈现温和回升状态。就利率而言,中美共振走弱背景下经济增长动能出现二次触底或将促使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预计三季度出现政策利率降息后或是利率触底时点,低点或回到2.5%~2.6%区间;进入四季度到年底,随着财政和产业政策加力,经济内生动能或现回升迹象,债券市场将提前博弈经济底和利率底,利率或将回升至2.8%左右。

▍在资产荒的环境下,2023年上半年以来债市围绕基本面修复成色、宽货币空间、稳增长不及预期等因素交易,长债利率呈现倒U型走势。

2023年来,我国债市主要经历基本面修复预期定价,资金市场结构性摩擦,稳增长预期交易等几轮主线切换,长债利率呈现1月快速上行,2月波动,3月后稳步下行,4月到5月加速下行的倒U走势。资产荒影响下,今年来市场更多偏好杠杆与票息策略,债市杠杆走高而信用利差持续压缩。利率层面原因在于防疫优化、经济弱复苏环境下利率先上后下,前期拉长久期性价比一般,而资金向实体经济流通不畅;信用层面原因在于今年来企业端信贷高增挤压信用债发行空间,市场优质高息资产较为紧缺。

▍预计下半年宏观经济延续分化复苏,内生增长动能或在年底再度回升。

今年是三年疫情冲击过后的复苏之年,三重压力有所缓解,预计GDP有望实现6%左右的增长。经济环比动能或呈U型,年初脉冲式的回升过后或将进入短暂的平台期,“需求仍然不足”是经济的阶段性矛盾。下半年宏观政策加码和经济自发修复有望推动年底经济动能再度回升。结构上看,过去几年被压抑的服务业需求迅速修复,服务业复苏将成为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固定资产投资降速、商品消费需求不足、外需回落风险增大的背景下,工业需求则面临一定挑战。

▍下半年货币财政或均有加力空间。

经济修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货币政策仍需保驾护航:1)预计年内仍然有0.25个百分点的降准空间;2)三季度或可以博弈10bps的MLF降息空间;3)结构性货币政策继续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支持领域;4)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维持资金利率围绕政策利率运行。财政政策方面,预算内财政还剩约5.6万亿空间;政策性金融工具具有典型的逆周期特征,下半年不排除加码的可能。产业政策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金融监管方面,关注第六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未来金融市场监管政策和制度改革方向做出战略定调。

▍信用扩张将回归温和修复节奏。

在政策的刺激引导和市场预期改善的背景下,一季度信贷“开门红”顺利收官,但这背后是较强的政策驱动,实体经济真实的融资需求依然有待提振。货币政策强调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我们预计未来信贷增速较一季度将有所放缓,贷款利率下行的空间有限,随着政策效果显现和市场信心修复,在三季度末和四季度初金融数据或将有明显回暖。2023年社融同比增速可能呈现先下后上,小幅波动的走势,年末同比增速或将达到10.0%。

▍通胀温和回升。

猪价磨底假设下,食品项CPI或先下后上;扩内需政策发力、需求端延续弱复苏环境下,预计非食品项CPI同比下半年整体抬升;CPI整体呈现波动后回升趋势,年末或突破1%。PPI在国际原油供给减少、需求抬升,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情绪一般的环境下或延续负增长,但幅度收窄,底部拐点或出现在年中。

▍下半年利率或先下后上,利率区间或在2.5%~2.8%。

预计下半年整体经济仍然是结构性复苏的局面,但债券市场或许并不会重复上半年的利率走势。上半年债券市场在补充性需求集中释放阶段预期经济修复持续性不强,因而利率对利空持续钝化;继而经济修复动能见顶回落,加速利率的下行。下半年经济内生动能或许会经历磨底的阶段,尤其是中美共振走弱的环境下,利率或许将受货币宽松刺激而进一步下滑。但随着前期宽松政策的蓄能逐步释放,经济内生动能或出现触底回升,债券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或将反转,进而推升利率水平。总体而言,中美共振走弱背景下经济增长动能出现二次触底或将促使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预计三季度出现政策利率降息后或是利率触底时点,低点或回到2.5%~2.6%区间;进入四季度到年底,随着财政和产业政策加力,经济内生动能或可能出现周期性反弹,利率或将回升至2.8%左右。

▍风险因素:

国内消费及房地产市场复苏不及预期,信用风险事件超预期;海外经济衰退风险超预期,美国金融稳定风险超预期,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2021年疫情期间贷款最新政策

5月11日,央行发布2023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4月M1同比增长5.3%,较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12.4%,延续回落趋势。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此外,4月社融同比增速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整体上看,在一季度信贷集中靠前发力,且3月更是存在一定透支效应后,4月信贷数据回落符合预期,属于信贷节奏正常调整的一部分,其背后是经济转入回升过程一段时间后,持续加码宽信用的必要性下降。

展望未来,他认为,去年5月和6月是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发力期,信贷投放基数明显偏高,加之今年二季度信贷投放节奏将持续回调,5月和6月新增贷款有可能出现同比少增;但考虑到前期信贷高增影响,各项贷款余额增速还会保持较快水平。

M2增速延续上月回落趋势

具体看,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0.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98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高0.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当月净投放现金313亿元。

从M1、M2的结构看,M1由M0+企业活期存款构成,M2是由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它存款)构成。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08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0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2亿元。

4月M2增速延续了回落的趋势,但仍高于去年同期,且处于较高的区位。“M2同比维持高位,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反映目前国内货币环境保持适度宽松,继续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如是说。

王青指出,当前M2增速仍位于近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附近,这意味着从货币供应量角度来看,金融推动经济回升力度较高;同时该指标也预示,当前我国物价水平偏低属于短期现象,后期持续陷入通缩的风险不高。

对于M2增速回落的原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一方面4月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元,同比多减4968亿元,主要是在资本市场和理财市场回暖背景下,居民储蓄有所分流;另一方面4月份财政存款增加5028亿元,同比多增4618亿元,财政资金回笼也制约了M2增长。下阶段,受去年基数逐月抬升的影响,预计M2增速还将回落。

4月M1增速较上月有所回升。在王青看来,M1增速继续处于明显偏低水平。在企业经营活跃度明显改善的背景下,4月M1增速继续低位徘徊,主要源于当前房地产市场整体上仍处于调整阶段,居民购房款转化为房企的活期存款规模仍然偏低。可以看到,一季度楼市回暖幅度较为有限,整体上仍未摆脱筑底阶段,而且4月销量再现回落势头,是当前M1增速持续低位运行的重要原因。

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649亿元

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一方面,住户贷款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83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9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69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28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34亿元。

温彬分析,分部门看,金融机构持续增加对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信贷投放,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6669亿元,同比多增4017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280亿元,同比少增3868亿元,结构不断优化。居民贷款再次下降,减少2411亿元,同比多减241亿元,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均出现回落,居民消费信心和购房意愿仍需进一步稳固。

值得关注的是,4月居民贷款再度转为负增。王青表示,除受季节性因素和信贷节奏调整影响外,也反映出当前消费修复力度依然偏缓,居民消费心理仍较谨慎。从信贷结构上看,当前经济向上修复过程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仍值得关注,主要是楼市再度走弱以及消费修复偏缓。这意味着后续进一步下调房贷利率和优化消费信贷供给仍有其必要性。

初步统计,2023年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9.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与上月持平,保持两位数增长。4月末,2023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亿元。

从各细项来看,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政府债券构成了4月社融的支撑项。具体看,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分别同比多增729亿元、85亿元、73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多636亿元。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认为,4月信贷与社融增量变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相对明显的季节性变动,季度初月的银行信贷考核力度不强。二是一季度超额投放满足了实体经济短期资金需求,4月继续增加负债的动力不强,信贷需求放缓。三是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主动放缓信贷投放节奏,央行一季度例会表示要保持信贷总量增长、节奏平稳,一季度超额的信贷投放可能部分占用了二季度部分信贷额度,4月部分贷款与银行承兑可能延后至5月放款。四是内需恢复情况尚不稳固,政策需持续扩需求。

周茂华表示,从总量看,金融数据预示经济保持良好扩张态势。4月新增信贷和社融数据季节性回落,但同比继续多增,反映国内宏观支持政策力度不减,预示着宏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扩张态势。M2同比继续略高于名义GDP增速,目前货币环境继续适度宽松,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疫情下贷款利息(2021年疫情期间贷款最新政策)":http://www.ljycsb.cn/dkzs/10751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