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长银消费金融董事长、总经理变更;2021年底,消金贷款余额达7106亿元;小米消金被罚50万元丨消费金融内参,下面是21世纪经济报道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小米贷款疫情延期
21世纪资管研究院 吴霜,实习生赵雪芹 综合整理
【监管与行业政策】
1.《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2)》:截止2021年底,消金行业贷款余额达7106亿元
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从发展环境、监管要求、业务发展、发展特色、社会责任及发展趋势等六个维度,全面系统反映了2021年消费金融公司的总体经营状况。
《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底,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增至30家,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达到7106亿元,同比增长44.2%;资产总额达到7530亿元,同比增长43.5%,与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2020年相比有了较大的恢复。贷款余额和资产总额2020和2021两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2.6%和22.8%,已接近新冠肺炎疫情前的年均增速。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消费金融公司共计为5.6万名客户办理延期还款35.95亿元;为24.7万名逾期客户减免利息2.98亿元;为16.8万名逾期客户减免费用1.63亿元。
【机构动态】
1. 小米消费金融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50万元
9月19日,重庆银保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因贷后管理不到位,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小米消金)被罚款50万元,对艾浩处以警告。截至2022年6月末,小米消金总资产达96.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2.96%;净利润亏损0.93亿元,同比下跌43.08%。
今年年内已有7家消费金融公司被监管处罚,合计金额达742.6万元。从罚单金额来看,超过百万元的共有3家,分别是招联消费金融、陕西长银消费金融和上海尚诚消费金融,罚款金额分别为290万元、160万元和100万元。从处罚原因来看,陕西长银消费金融、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和小米消费金融都涉及贷后管理问题。另外,招联消费金融和北银消费金融还涉及对合作机构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2. 消费金融机构从线上化切入绿色信贷 未来或可发力“个人碳账户”
2022年9月,我国“双碳”目标提出恰满两年。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金融业的作用不可估量。2022上半年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整体规模已突破20万亿元大关。
在绿色金融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消费金融机构在线上化层面开启了绿色信贷的初步实践。消费金融公司披露的ESG报告中,绿色信贷成为业务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节能减排、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消费者保护等方面成为了企业内部治理与战略规划的关键词。(华夏时报)
3.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首单ABS成功发行 总规模5.6亿元
2022年9月20日,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成功发行“城一代2022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ABS)”,总规模5.6亿元。其中,优先A档发行规模4.24亿元,认购倍数3.2倍;优先B档发行规模0.28亿元,认购倍数3.0倍。
这是长银五八消费金融首度通过发行ABS在公开市场进行融资,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融资成本,进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4. 北银消费金融被挡在10亿俱乐部门外
根据北京银保监局公布的一则行政许可事项注销决定书,由于北银消费金融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法定变更手续,其增加注册资本及调整股权结构的批复(京银保监复〔2021〕881号)文件失效。据悉,北银消费金融此次批复事项可追溯至2021年11月4日,彼时,北京银保监局作出《北京银保监局关于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及调整股权结构的批复》,批准北银消费金融将注册资本从8.5亿元增加至10亿元。
5. 陕西长银消费金融董事长、总经理变更,长安银行宝鸡分行行长关建平任董事长
陕西长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长银消金”)迎来高管变更,关建平将出任长银消金董事长,刘锋将出任总经理,目前工商变更手续正在办理中。(21世纪经济报道)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小米贷款有多少人没有还款的
用户在小米金融按时履约还款却被资金出借银行发送“逾期警告”短信。面对这样的问题,小米金融仅通过官方微博回应表示,已经协同制定了此事的解决方案,尽快为用户解决问题,在30天内根据实际还款情况更新正确信息。
小米金融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若影响到用户其他渠道的贷款,用户提供被影响的相关信息后,小米金融将协助通过开具证明来解决。不过,所谓的系统异常具体是什么情况?用户的还款去了哪里?截至发稿前,小米金融方面并未给出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曾宣称很少做外部用户业务的小米金融也开始注重外部获客。记者在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多次看到小米贷款的推广营销。对此,小米金融方面表示,确实在这些平台进行了投放,但并未对具体投放金额作出说明。
增加外部获客渠道的同时,小米金融的贷款增速却在放缓。
2018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小米金融贷款余额达109.96亿元,同比增长23.44%。与2017年同比增长422%相比,贷款增速骤降。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9年起,小米金融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针对这些调整是否与贷款增速放缓有关,小米金融方面并未给出正面回应,仅表示主动注销两家小贷公司属于正常的管理运作范畴,都是旨在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对此,投资金融律师董毅智表示,小米金融一再进行调整是其缺乏对业务长期稳定规划的表现。
流量渠道从内生到外延
据了解,小米金融旗下业务线涉及网络小贷、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产品代销、互联网保险、供应链金融及海外板块等。
作为小米金融唯一留存的小贷公司,重庆市小米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于2015年6月正式成立,当年9月小米贷款APP正式上线,也标志着小米金融的成立。根据小米贷款APP显示,用户最高可领取30万元信贷额度,日利率最低仅0.02%,最快1分钟放款。除现金贷服务之外,小米金融还有分期业务,为用户在小米商城及小米线下门店购物时提供分期贷款,但现金贷业务仍是主体。
有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小米贷款是小米金融的核心业务。据悉,小米贷款业务开启之初,主要针对小米生态链内部的用户提供服务——直接在小米手机中预装小米贷款APP,用户购买手机并开始使用后,即可看到相关入口。
小米金融原CRO兼信贷负责人陈曦曾表示,“我们很少做外部用户的业务,主要还是针对小米体系内的用户,而且这部分用户的需求仍未完全满足。另外我们针对米粉还有额度和利率的优惠。”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这部分人群数量庞大,与现金借贷的目标用户契合度很高,因此小米贷款起量较快。
数据显示,小米金融贷款余额从2015年的约1亿元猛增至2016年末的16.13亿元。与此同时,在2015年和2016年,小米手机的销售量分别为近6655万部、近5542万部。2017年4月,小米贷款APP开始在各大安卓市场上线,在预授信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开放了申请制,面向外部客群。2017年末,小米金融贷款余额增长至84.18亿元,同比增长422%。
董毅智认为,单纯依靠内部用户的互联网式的打法并不符合金融的逻辑。小米生态内部用户与小米贷款的用户转化率是有限的。尤其是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单靠小米内部生态发展金融业务的逻辑不可行。
2018年,小米手机销量虽超1亿部,但增速明显放缓。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手机销量暴跌,同比下降35%。2019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2790万台,同比下滑1.76%。与此同时,截至2018年底,小米金融贷款余额达109.96亿元,同比增长23.44%。但与2017年相比,小米贷款增速骤降。
与此同时,小米集团2018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小米金融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但对于具体的亏损数字,年报中并没有提及。
随着小米金融加大营销,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频频露出小米贷款的推广营销。小米金融加大外部流量渠道的露出是否源于生态内的用户转化已达到瓶颈?截至发稿前,小米金融方面并未给出回复。
董毅智指出,小米金融业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它形成的粉丝经济和已有的生态圈。如今小米手机销量下降是其贷款增速放缓的原因之一。
将迎新高管
贷款增速放缓的同时,从2019年起,小米金融也进行了高管调整。
今年2月,本报曾报道小米金融原CRO兼信贷负责人陈曦将调任的消息,如今陈曦已接管香港虚拟银行业务。2015年5月,陈曦加入小米金融,当年9月小米贷款上线。陈曦加入小米金融后全面负责小米金融的风控工作和贷款业务,参与了小米集团整个金融产品的生产、孵化、设计、风控、建模等。陈曦可以说是小米金融的元老。
对于陈曦调任是否与贷款增速放缓有关、新任信贷负责人是谁的问题,小米金融方面表示不方便透露。
与此同时,今年3月以来,小米金融接连注销位于珠海的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珠海小米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小米小贷”),以及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珠海小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小米金融科技”)。
而上述举动也引发了对于小米金融是否改变核心贷款业务战略的猜想。对此,小米金融方面表示,珠海小米金融科技是珠海小米小贷的母公司,这两家公司均是由小米金融主动注销,以上两家公司并未实际投入运营,主动注销属于正常的管理运作范畴,都是旨在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董毅智认为,小米金融在用互联网思维发展金融业务,但相比硬件或互联网业务,金融的业务特点完全不同。金融的监管和风险是互联网行业无法控制的,互联网行业的容错率很高,但金融不容许试错,合规需求应远远大于创新。
事实上,随着在贷余额的增加以及放贷范围的扩大,聚投诉、黑猫投诉等平台也有不少用户投诉其存在收取高额逾期费等问题。而近期,小米金融有关用户在小米金融按时履约还款却被资金出借银行发送“逾期警告”短信的事件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
小米金融对此回复称,此笔还款信息未更新成功的用户,将根据用户的实际还款情况更新正确的征信信息。如已按时还款,征信信息更新后,不会有关于此笔还款的逾期记录,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若影响到其他渠道的贷款,用户提供被影响的相关信息后,小米金融将协助通过开具证明来解决。
一位业内分析师认为,此时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更改征信记录,若此事影响到其他渠道贷款,小米金融开具的所谓证明是否有用还要看贷款银行的风控政策。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米贷款疫情延期(小米贷款有多少人没有还款的)":http://www.ljycsb.cn/dkzs/10749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