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023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提升,下面是中国证券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提高住房按揭贷款
中证网讯(记者 彭扬)中国人民银行4月28日发布2023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据人民银行统计,2023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
报告显示,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提升,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回落。2023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89万亿元,同比增长1.3%,比上年末增速低0.2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6718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6.3%。
2023年一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3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上年末高2.2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94万亿元,同比增长0.3%,增速比上年末低0.9个百分点。
此外,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季度增量创新高。2023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35.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6%,比各项贷款高11.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4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3.06万亿元,同比多增1.09万亿元,季度增量创有统计以来新高。
房贷利率提高
现在,很多人选择贷款买房,因为房价一直居高不下,全款买房几乎是“难如登天”。但是,即使是贷款买房,每个月的还款压力也让不少人难以承受。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从2008年到去年,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量增加了大约49万亿,其中,个人贷款占了54%,增加了大约26.8万亿。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的商业贷款中,房贷已经占了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在100个人中,就有54个人通过贷款的方式购买了房子。此外,据央行披露,目前,我国有约两千万人正在偿还抵押贷款。说实话,央行出台的每项新政策,基本上都与每个买房者密切相关,因为贷款利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贷款的增长和减少。
今年年底前,还在“还房贷”的房主们要注意了,中央银行即将实施一条“新规”。去年年底,中央银行就曾发布了一份文件,通知各地银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让住房贷款客户选择固定利率或者LPR动态浮动利率(两者自选一种),到今年5月31日,转换工作已经完成。不过,中央银行也给了所有买房者一个“反悔”的机会,在5月31日之前,如果有住户觉得LPR的变动不合适,可以到相关银行把LPR调整为一个固定的水平。也就是说,在2天后,银行就不能再调整LPR的利率了。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约两亿人正在偿还抵押贷款。“新规”即将生效,LPR的利率又可以变成固定利率了,这让大部分房主都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这当然是个好消息。但是很多人对LPR的动态浮动利率还不太清楚,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所谓的“固定利率”,就是指买房人付了首付并签署了贷款协议后,就按照协议上的利率来计算还款,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一直到还清贷款为止。与之相对的是,LPR的动态浮动利率几乎每年都会调整一次,根据相关资料,最新的5年期LPR为4.65%,比去年下降了0.15%。如果以一百万的贷款为例,30年内可以节省3万元的利息。虽然这点钱对于整个贷款市场来说不算多,但也算是“小有收获”。而且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利率下调。
根据新规定,所有在明年之后购买房产的家庭,都要按照LPR的浮动利率来计算还款。LPR的动态是随着市场发展的大趋势而波动的,因此,升息和降息谁会先来,这个很难预测。但在作者看来,近年来的经济复苏情况和房地产税收的发展趋势,提高利率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因此,在2个月后,有抵押贷款的业主就要“重新选择”了。
明天起,住房贷款利率将采用新的“定价”方式,这对刚需买房者来说,真的能节省资金吗?
由于今年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为了缓解银行贷款客户的压力,促进实体经济的融资发展,我国的LPR5年期利率也有所下调。作者认为,这实际上是为了促进消费,增加内需,为“大循环”做好前期准备。因此,政府已经两次降低了存贷款利率。有人可能会问:LPR会不会上调呢?作者认为,由于今年的异常情况还未结束,而且可能延续到明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很难快速恢复。
作者认为,目前正在还房贷的业主们要抓紧时间,因为新的住房政策将把LPR固定在一个利率水平,只剩下两个月的调整期了,两千万抵押贷款的业主们,这是最后一次“反悔”的机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提高住房按揭贷款(房贷利率提高)":http://www.ljycsb.cn/dkzs/10748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