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东台借贷款电话(东台富安贷款)

东台借贷款电话(东台富安贷款)

贷款知识 信息新报 原创

深耕本土化 拥抱数字化 东台农商行存贷款总量突破700亿元,下面是信息新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东台借贷款电话

新年伊始,东台农商银行迎来首战开门红。截至1月10日,存贷款总量在东台市银行业中率先突破700亿元大关。

700亿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总量的扩大,更体现在内涵的提升。东台农商银行坚持立足本土、融入地方、面向“三农”、支持小微,近年来大力创新产品完善服务,主动担当乡村振兴的“主办银行”、服务地方的“标杆银行”、支持三农的精品银行。

近年来,东台农商银行强化联学共建,实施政银企对接。2021年实施金融惠企、百行进万企走访活动,对符合条件的主动授信,对需要培植的持续跟进。加快产品迭代,推出苏科贷、小微贷、信保贷等产品,到2021年末,实体贷款余额达184.78亿元,比年初增加17.26亿元。

东台农商银行聚力实施科技攻关,加快数字化转型,下大力气打造数据建模、无感授信、上门送码、线上办理、随借随还的闭环服务流程,依靠大数据,提供精准服务,真正将普惠金融送进农户家中。同时提升物理网点服务功能,更新和升级智能机具设备,共建设智慧银行98个,占东台市营业网点的54%,布放智能机具427台,建成五星级普惠金融服务点20个,普惠金融服务点339家。

(来源:东台市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东台富安贷款

张树林


“韩公馆”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宁海北路58号,建于清末民初,坐北朝南,青砖黛瓦,是一座具有典型的扬派建筑风格的宅院。韩公馆的主人是民国期间先后担任安徽巡按使、江苏省省长的韩国钧先生。他为政清廉勤勉,关心民生疾苦,抗日战争期间,以其高龄在野之身,致力团结御侮,身陷敌围,至死不屈,享年85岁,被陈毅元帅称之为“民族抗战之楷模”。然而历史总是铭记了那些熠熠生辉的星座,却有意无意地暗淡了明星背后的亮光。在“韩公馆”、在韩国钧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他默默地操劳,默默地筹谋,默默地为紫翁贡献自己的光和能,他就是韩公馆的大管家张雪庭,紫翁身边不可或缺的勤务员。最近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走访了张雪庭的后人,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结缘“韩公馆”

张雪庭,1902年出生于江苏泗阳县的废黄河边,家境贫寒,父母靠替人家打工为生,3岁的时候,父母劳作过度先后撒手人寰,年幼的他只能随哥嫂一起生活,那年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尚未成年,便随同哥嫂逃荒到上海大达码头讨生活,做过清洁工,拉过黄包车,当过码头工人,后进入码头行李房工作,他机敏勤劳,举止温雅,办事得体,虽然年纪小,但很受同事们的喜爱。一次偶然的机会,结缘韩国钧,来到了韩公馆。


张雪庭(左)与韩国钧在一起

那是1925年5月9日,69岁的韩国钧辞去江苏省省长职务,别南京经上海回归海安故里。他先与好友袁伯庸、庞甸材等同游了镇江焦山,后乘舟东行,直抵上海,第二天中午船泊吴淞口,韩国钧登岸,在大达码头存放好行李后,应好友张仲仁之邀,急赴苏州、常熟,忙乱中遗落两袋银元。当晚,张雪庭在清理行李房时,发现了两袋未登记的无主银元,他不为金钱所动,秘密多方走访,终于查到是海安韩府遗落的。他舒了一口气,马不停蹄将银元护送到韩府,韩国钧老人看小伙子眉清目秀,品德高尚,当即聘请其到韩府入职,由此,张雪庭落籍海安,成了韩国钧的“小跟班”。

协理“生日宴”

1926年3月,韩国钧先生70岁。韩公馆车水马龙,宾朋满座,这时韩夫人已去世三年,韩国钧先生指定张雪庭协助儿子韩宝瑄负责接待,三月初四这一天,全省各界知名人士,60余县的县长及其代表以及海安镇绅、商、军各界要员都亲往韩公馆,恭贺韩国钧70华诞。这边宝瑄忙着招呼客人,寿宴的准备、寿礼的登记、贺仪的组织全都由张雪庭安排,他将寿宴设在大厅内,厅中隔扇全部卸去,正中朝南墙壁上挂一幅南极星翁的彩画,横挂的红绸上悬一颗硕大的彩球,两侧张挂着各界人士的寿幛、寿联。

香几前的方桌上摆满蛋糕寿桃等供品,案前的香炉里焚着檀香,烛台上点上粗大的红烛。正梁中央高悬着一个斗大的金“寿”字。张雪庭有条不紊,指挥若定,惹得来宾们纷纷赞扬。寿宴排场宏伟,磅礴大气,简约得体。张雪庭初露头角,便受到韩国钧的赞许。事后,紫石老人拍拍他的肩膀,“想不到,小跟班还真有点将军的风度呢”!

做客顺承王府

韩国钧早年在东北为官,当过奉天交涉局局长、农工商副局长、吉林省民政长,是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亲信。其时,张作霖从土匪山大王归顺朝廷, 因镇压革命党有功,当上了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举家迁入奉天。奉天三年,韩国钧与张作霖多有接触。在赵尔巽的督军府,韩国钧多次见过年少时的张学良,建议张作霖为儿子“开洋文一课,为日后处理政务外交添一长技 。”嗣后又推荐奉天交涉处英文科长徐启东为张学良讲授英文。20年过去了,韩国钧成为封疆大使,张学良也从蒙童成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坐镇北平。顺承王府既是办公官邸,又是张学良家眷居住的私宅。

1931年,得知韩国钧辞去省长归田还乡,张学良不忘旧恩,函约韩国钧去北平小住。张雪庭聪明机伶,做事稳重,韩国钧亲点其陪伴北上。6月18日,二人做客顺承王府。时值张学良患伤寒在协和医院住院,在赵四小姐的安排下,他们优哉游哉地游玩了北平的风景,韩老在北平觐见过慈禧太后,两次受袁世凯召见,这次来到北平,故地重游,心情十分畅快。一路上,他向张雪庭介绍故宫、琉璃厂,颐和园等,还应旧友熊秉山之邀,到香山游览。而张雪庭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处处感到好奇,后来他对家人说,“跟着韩老爷,开了一回眼”。过了几日,张雪庭终于伴着韩国钧见到了张学良,张学良与张雪庭年龄想仿,但潇洒倜傥,眉宇间透着英气,让人过目不忘。

当然,张雪庭在北平的时候,不单是玩,更主要的是服务,75岁的韩国钧虽然身体还硬朗,但毕竟年龄大了,一时喘了累了,都要张雪庭忙前忙后地照应。在北平还有一个小故事,就是辞别前,韩国钧接高邮电报,运河决口,水淹苏北。张雪庭陪韩老急向张学良请辞南归,张将军问为何急着回去,韩老踌躇不语,张雪庭插话说,家乡遭水淹了。张学良问明情况后,慷慨捐赠20万元。故后人传说,张雪庭一语二十万。

为陈毅磨墨

1940年,新四军东进,9月中旬,在黄逸峰的协助下,韩国钧主持在海安召集各方军事长官举行“停止苏北内战,一致团结抗日”协商会议(即联合抗日座谈会)。会上,韩国钧、李俊民及如皋、泰兴等8县代表联合通电苏北各方军事官,要求停止苏北军事冲突,但韩德勤不为所动,在新四军作出重大让步退出姜堰后,仍然纠集2万大军,以其嫡系第89军和独立6旅为主力,分三路经营溪向黄桥进攻,韩德勤亲临曲塘坐镇指挥,并公开宣布:打进黄桥,放假三天。10月3日,黄桥保卫战正式打响,新四军7000健儿在陈毅、粟裕指挥下,一举歼灭顽军11个团,计11000余人,敌89军军长李守维仓皇逃窜,连人带马淹死在八尺沟中。黄桥一战,打开了华中抗敌新局面。10月9日,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移师海安镇,陈毅坐席未暧,即前往韩公馆拜会韩国钧,感谢韩老为团结抗日做的斡旋和努力。

这一年,韩国钧83岁,两个儿子都已先后去世,张雪庭从小跟班也当上了大管家,成为韩老的心腹爱将。在迎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入住的日子里,张雪庭秉承紫老的意旨,忙前忙后,招呼接待。11月7日,一个神秘的人物从盐城抵达海安,随行的有共产党的高级将领黄克诚、曾三等,陈毅、粟裕等到串场河码头迎接。韩国钧虽然年事已高,但阅人无数,识人精准,见面后,他发现此人风度翩翩,雄才大略,“定然为国之栋梁”。当即让张雪庭摆宴,为之接风洗尘。后来方才得知,这便是化名胡服的刘少奇同志第一次到海安。韩国钧盛情接待,张雪庭周到安排,使新四军将领在韩公馆举杯畅饮,相见甚欢,张雪庭不

时代表韩老为新四军将领们敬酒。当晚刘少奇及陈毅夫妇被韩国钧盛情相邀留住西花厅。军人的豪气、诗人的激情在韩公馆激荡,忽然陈毅推窗喊道:管家,拿笔来!张雪庭忙不迭地拿来了徽砚徽墨和狼毫笔,并在案头上为将军铺开了宣纸。他一边研墨,一边思索,这共产党真是人物啊!只见陈毅饱蘸浓墨,龙飞凤舞,一气呵成: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韩公馆记住了这一天,张雪庭见证了这个时辰。

张雪庭(左)与粟裕在一起

陪韩老最后的日子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爆发,陈毅致电韩国钧及李明扬、黄逸峰等通报事变情况,抗议国民政府迫害新四军,表明苏北新四军立场,韩国钧接电后深感忧虑地说:“国共将有决裂,于抗战前途大有妨碍。”2月13日,国民党苏鲁皖边区游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长江率部3万余人在泰州投敌。形势骤然紧张,韩国钧让张雪庭去海安镇北十余里的徐家庄收拾房屋和生活用品准备避难。徐家庄位于南通、盐城两市交界处的大公镇贲集村,与东台富安镇相邻,庄内有一徐姓大户,建有明清风格的深宅大院,高墙壁垒,庄园内外松青竹翠,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清静幽雅。主人徐海楼曾拜韩国钧为师,因而韩老辞官后,偶尔也到此小住散心。张雪庭来后,徐家十分重视,忙着腾房换铺打扫卫生,15日,韩国钧率全家老小到此避难。

韩国钧避居村野后,日伪军向海安进犯。20日,进驻海安镇的日军拆除平民工厂、东岳庙、玉皇阁等建筑,修筑碉堡,抢劫掳掠。日伪高官多次闯入徐家庄,武力协迫韩老出任伪江苏省长,被韩老严辞拒绝。张雪庭一面心思缜密为韩老服务,力求让老人心情舒畅;一面与日寇汪伪周旋,避开探子,巧妙地安排新四军和联抗部队的代表与韩老会面。

海安北乡水网纵横、河流密布,张雪庭专门备了一条小船,供韩老访亲会友,轻舟往返。这期间他先后为韩老安排接待了朱克靖、李俊民等多名新四军和联抗干部,接待了李勖初、李炳之等友人。9月13日,日伪等包围了徐家庄,驻海安日军司令山下、驻东台日军司令达马先后求见韩国钧,邀其任伪职,张雪庭拼死护主,严词痛斥。嗣后,侵华日军第12混成旅团旅团长南浦襄吉、汪伪政府秘书长李士群也赶到徐家庄“劝驾”,要韩老出任伪江苏省长,韩老义愤填膺,高声说“日月尽随天北转,古今谁见水西流。”

韩老终因年事已高,又遭日伪胁扰,郁郁成疾,且日益加重。1942年1月23日下午,张雪庭到海安镇将韩老侄子韩同接来,当晚韩老病疫于徐家庄。韩老去世后,张雪庭协同各方贤达,巧于斡旋,达成协议:吊唁期间,各方均不得滋事动枪械斗。处理了韩国钧老人的后事后,张雪庭辞别韩公馆,携妻挈子,到徐家庄西边的魏桥村(现隆政街道联合村)定居,过上了农耕生活。

需要补充的是,张雪庭跟随韩老多年,习文练字,潜移默化中学习了文化知识,不仅能读书看报,还能帮助韩老抄写《考古录》《永忆录》等著作;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能双手打算盘。定居魏桥后,他铭记韩老的教诲,行善村民,睦邻乡里,对贫困人家经常施以援手,他还在家中设一学塾,对邻居儿童施行启蒙教育,深受乡邻称道。张雪庭1952年病逝于魏挢,年仅50岁。

张雪庭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在“韩公馆”留下了深深的印迹;生前没有耀眼的光芒,但为“民族抗战之楷模”贡献了自已的智慧和力量。

(照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黄建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东台借贷款电话(东台富安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0739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