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为何保持不变?未来非对称下调可能性较大,释放中长期贷款需求,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是否选择lpr
文丨明明 章立聪 余经纬
7月LPR报价与上期持平,主要是因为银行负债成本压缩暂不足以驱动LPR下调达到最小步长,且信贷修复出现了阶段性好转。然而,考虑到信用需求的整体修复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配合银行负债成本有序降低,政策重心仍聚焦“宽信用”,我们认为预计后续LPR仍有下调空间,建议重点关注5年期LPR报价。
▍为何7月LPR继续“按兵不动”:
本月距离上一次5Y-LPR报价下调15个基点的间隔时间较短,虽然6月以来资金利率维持低位,但在银行的息差压力下,对银行负债成本的影响暂时难以驱动LPR下调达到最小步长;另一方面,近两月信贷市场表现持续向好,经历了从“总量高增”到“结构改善”的修复进程,银行减少了“票据冲量”的行为,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占比均有提升,因此暂时不需要进一步调降LPR来刺激信贷。
▍未来LPR下调的必要性:
第一,虽然6月信贷改善明显,但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短期刺激因素,除了专项债密集投放撬动的贷款,银行还可能提前启用了部分储备项目。而居民中长贷修复可能源于疫情积压的购房需求集中释放带动的房地产成交阶段性冲高。
第二,未来信贷持续改善仍存挑战,7月票据直贴转贴利率再度下滑,信贷快速恢复和同比高增的可持续存疑。而散点疫情的反复,也可能干扰经济复苏节奏,影响企业和居民的预期,从而阻碍信贷的快速修复。
第三,在海内外制约因素下,中国对货币政策价格工具的使用会保持谨慎,而压缩LPR可以在不调整MLF利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对贷款有较好的拉动作用。
▍LPR下调的可行性:
第一,从存款利率市场化着手,叠加近期居民较高的储蓄意愿,银行的揽储成本料将持续下行;配合同业存单利率位于较低水平,若这一态势延续,也将助力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减轻,为LPR调降提供空间。
第二,再贷款等结构性政策工具成本较低,这部分负债的定价水平比照1年期MLF,对成本的改善也较为可观。
第三,除了已经实现的成本压降,报价行在LPR报价过程中还可能考虑政策因素和预期因素。我们预计后续央行将通过深化市场利率改革来引导实质性降息,在阻力最小的方向上实现降成本目标。
▍LPR非对称下调的可能性较大:
一方面,目前政策重心在于刺激中长贷增长,“非对称调降”有助于银行更多向中长期贷款让利,释放中长期贷款需求;
另一方面,控制短端LPR水平,可以避免企业利用贷款资金空转套利从而背离金融服务实体的政策初衷。
▍债市策略:
我们认为后续LPR仍有下调空间,建议重点关注5年期LPR报价。鉴于短期内增量利多与利空信息缺失,预计10年期国债利率延续震荡走势,而中长期维度来看,预计随着LPR下调落地以及“宽信用”效果再度确认,利率中枢或将有所上行。
本文源自金融界
房贷利率选择lpr好还是固定利率好
根据央行规定,3月1日起至8月31日前实行房贷利率换锚,已办理商业贷款的购房者(公积金贷款无影响),有两种选择:以银行重新签订合同,按LPR利率执行,或不重新签订合同,按固定利率执行。而此次房贷利率LPR转换,每人只有一次选择权,转换之后就不能改变了。那么房贷选择基准利率还是LPR呢?哪个比较划算呢?
基准利率是指央行发布的存款基准利率,是央行说了算而非市场说了算,不能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而LPR,全称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综合18家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市场报价,形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对外公布一次。
央行公告显示,原合同约定的利率定价方式可转换为以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加点可为负值),加点数值在合同剩余期限内固定不变;也可转换为固定利率。
具体而言,基准利率和LPR两种方式的计算方式如下:
固定贷款利率=基准利率(固定4.9%)+(1+浮动)(固定)
贷款利率=LPR最新报价(浮动)+加点数值(固定)
LPR=MLF利率(浮动)+加点幅度(可为负,浮动)
举例来说,A当初购买的首套房,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九折,那么,按照基准利率计算就是“基准利率×90%”,在基准利率4.9%的基础上打九折,也就是4.41%。如果A选择转换为LPR,其房贷利率计算方式就变为“LPR+加点(可为负值)”。其中,“加点”数值是他现在房贷利率(4.41%)与2019年12月LPR(4.8%)的差值,也就是说A新的房贷利率计算方式就是“LPR-0.39%”。虽然LPR会变动,但“加点”数值在A还完房贷之前都是不变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LPR每月浮动,但房贷重定价周期最短为1年。也就是说,房贷利率最短1年变动一次,如果觉得变动太频繁,也可选择3年或5年一变动。
选择固定的基准利率还是LPR,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承受风险能力具体分析。
目前来看,LPR自去年推出以来,走势是不断降低的,随着中国LPR利率的市场化越来越深入,长期看中国市场的房贷利率必定是越来越接近国际市场水平,因此从长远来看LPR是稳定或略有下降,不太可能出现大幅涨跌。有专家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增速从高速发展向中低速切换,为了保障经济活力,需要较为宽裕的市场流动性,中长期看利率走低的概率比较大。不过,也有人认为,LPR的长期走势存在不确定性,一旦经济进入加息周期,不排除LPR可能会走高,进而加重房贷借款人的还贷负担。
有分析人士表示,鉴于目前大部分购房者的房贷利率都是相对基准利率上浮的,建议对于剩余还款期限不长,或者对利率变化不敏感的购房者,可以选择参考LPR定价,以享受中短期LPR下行带来的月供减少的红利;即使长时间维度内LPR出现了上行,增加的月供对于这些购房者的生活影响也不大。
由此可见,如果今后LPR报价下调,那么按LPR利率执行会更划算。反之,如果今后LPR报价上调,则按固定利率执行更划算。
说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因时间、政策、市场等因素随时有变,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不作为交易依据,一切以实际办理情况为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是否选择lpr(房贷利率选择lpr好还是固定利率好)":http://www.ljycsb.cn/dkzs/10716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