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有贷款怎么理财(融360贷款可靠吗)

有贷款怎么理财(融360贷款可靠吗)

贷款知识 金融界 互联网

购买理财、发放贷款、缴纳保费……数字人民币金融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有贷款怎么理财

“试点地区推出理财服务专区,支持使用数字人民币购买理财产品”,近日更新的中国建设银行APP重磅支持使用数字人民币购买理财产品,被视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在金融场景中的一大突破。

从首笔数字人民币“财税库银T+0模式”缴税入库业务、首笔住房公积金单位缴存及个人贷款还款业务,到首笔数字人民币普惠贷款、首张数字人民币车险保单,继而“支持使用数字人民币购买理财产品”,一次次创新试点,进一步推动数字人民币在金融场景的落地应用。

在分析人士看来,从B端到高频的C端场景,数字人民币每次试点应用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对于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和普及都有正向的价值。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加速自身数字化转型,积极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由此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数字人民币可购买理财产品

记者注意到,近日更新的中国建设银行APP,在试点地区支持使用数字人民币购买理财产品。打开新版的建设银行APP,进入数字人民币理财产品专区,点击“生活”板块可以看到两款支持使用数字人民币购买的理财产品。

这两款产品分别命名为“龙宝按日开放式理财产品”和“安鑫按日开放式理财产品”,均由建信理财发行,起购金额为1元,可以随时申赎,目前上述两款理财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37%、2.32%。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仅试点地区开通一类钱包的客户可通过数字人民币购买上述两款理财产品。《国际金融报》记者此前实探沪上多家国有行后获悉,开通一类钱包需要通过面签,验证有效身份证件、手机号(通过短信验证码验证)等信息,绑定本人银行账户。

在建行银行测试数字人民币钱包时,记者了解到建行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包括:一类钱包、二类钱包、三类钱包和四类钱包。其中,用户通过远程渠道仅可开立数字人民币二类钱包、三类钱包和四类钱包,二类钱包余额上限为1万元,单笔支付上限为5000元;三类钱包余额上限为2000元,单笔支付上限为2000元;四类钱包余额上限为1000元,单笔支付上限为500元。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数字人民币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又增加了一项,而且是一个专门针对C端用户的更加高频的使用场景。对于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和普及具有正向的价值。对于用户来讲,等于增加了一个支付渠道和方式,会更方便使用数字人民币。

“在数字人民币的运营环节中,国有大行是指定运营机构,作为第二层,根据客户信息识别强度为用户开立不同类别的数字人民币钱包,牵头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和流通服务。以国有大行为代表,银行在推广数字人民币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开立了众多数字人民币账户,这些账户中自然涉及数字人民币余额的留存。与传统货币一样,用户的数字人民币余额也存在存款和理财需求,开展数币理财业务,一方面是试点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也是提升业务吸引力,拓展数币用户的举措。”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金融领域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建设银行上线数字人民币理财产品专区是数字人民币在金融场景加速落地的写照。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数字人民币在金融领域应用多有探索,且正向纵深化推进。

去年11月份,中国雄安官网披露,随着首笔数字人民币“财税库银T+0模式”缴税入库业务在雄安新区办理完成,标志着雄安新区数字人民币缴税业务成功落地。

今年5月26日,厦门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发放首笔数字人民币住房公积金贷款44万元,这是全国住房公积金行业在数字人民币住房公积金贷款应用场景上的首创性突破。

近期,全国首张数字人民币车险保单正式诞生,这标志着数字人民币在车辆保险应用场景成功落地。记者注意到,数字人民币已在住房公积金、租房补贴及缴税业务等金融应用场景多领域落地。

“目前来看,利用数字人民币结合智能合约可扩展可定向的特性,在保险、预付费、贷款发放、B2B资金结算、房租租赁等银行常见的经营性场景里都有数字人民币的项目在试点,这些试点场景实际上都值得银行借鉴。概括起来,只要是符合存在定向支付、交易流程不透明、交易资金用途难以约束这几个条件的场景都可以适用。”王蓬博表示。

于百程指出,数字人民币作为新型的货币形态,也是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对银行业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目前国内银行数量众多,但在数字化能力上有明显差异,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可能会加剧这种差异。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不断推进,中小型银行也需要尽快为自身客户提供相关服务,一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强的机构可以借此盘活存量客户,拓展新增客群,由此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本文源自天下银保

融360贷款可靠吗

爆雷不止,P2P行业持续低迷,让P2P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异常堪忧。对像融360(JT.US)既涉及P2P,又涉及信用卡等多元金融业务的公司而言,如何转型P2P尤为重要,但转型背后又迎来巨头银行挑战,看起来也不容易。

融360日前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4.437亿元(约合646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下滑5.1%;净亏损为人民币5350万元(约合780万美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人民币1670万元。

营收压力:贷款业务数量下滑过半

根据融360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推荐服务营收为人民币3.769亿元(约合549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384亿元下滑14.0%;公司第三季度推荐贷款服务营收为人民币1.933亿元(约合282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766亿元下滑48.7%。第三季度融360平台的贷款申请总数约为1330万笔,比上年同期减少52.8%。

另外,-融360第三季度毛利润为人民币3.964亿元(约合577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260亿元下滑6.9%。融360第三季度毛利率为89.3%。

其次,不包括股权奖励支出(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融360第三季度调整后的的净亏损为人民币1980万元(约合290万美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人民币1630万元。不包括股权奖励支出(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融360第三季度调整后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亏损(EBITDA)为人民币1260万元(约合180万美元),上年同期的亏损为人民币990万元。

三季报表现出的融360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简单来说就是:营收最重要来源的贷款业务和贷款数量分别下滑了48.7%、52.8%。过半的营收来源无疑受到较大影响。

据智通财经APP观察融360今年来看,从第一季度开始就持续亏损。2018年第一季度运营亏损5900万元,而上年同期运营亏损为2830万元。净亏损5710万元,同比增加80.7%。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净亏损为1980万元,同比减少35.9%。

第二季度,融360总营收为4.904亿元(人民币,约合741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560亿元增长91.6%;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净亏损为6110万元(约合92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1740万元增加251%。

持续净亏损的融360创始人叶大清此前曾对媒体表示,目前依然不会主要以盈利为考量标准。

叶大清认为,如果目前以盈利为目标,每个季度都可以实现盈利,但目前抢占市场份额更为重要。“我们实际上有这个能力,短期内实现盈利。但目前,我们希望是快速地奔跑。目前是8000万用户,我们希望做到两个亿的注册用户。”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向智通财经APP表示,“今年以来,P2P行业受到较大挑战,各种爆雷远超预期,市场环境当属有史以来最差,这种情况下,对融360而言,不仅盈利受到影响,市场占有率也必然受到冲击。盈利并不是想当然的先抢夺市场后就那么容易可以实现的。后续不排除融360的毛利率也将大幅下降。”

大潮来袭时,无人可幸免。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截至2018年10月底,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5190家,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6421家(含停业及问题平台)。据统计,延期兑付类型平台占比最高,达到了32.62%;其次是由于网站无法打开且缺少舆情计入网站关闭类型,占比达到26.09%;停业和经侦介入的类型占比均为13.04%;提现困难、跑路数量进一步下降,合计占比仅为6.52%。

信用卡业务真的好做吗?挑战巨头不容易

在P2P业务受到剧烈冲击的的同时,据智通财经APP观察,融360在信用卡业务上倒顺风顺水。融360今年前三季度的全量信用卡收入为5.1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9亿元增长268%。在总营收的占比也从去年同期的16.1%增长到40.2%

今年前3个季度,融360成功促成的信用卡发卡量分别达到151万、162.7万和197.8万张,环比增速分别为17.3%、7.8%和21.5%。

叶大清认为, “第三季度信用卡推荐服务收入环比收入增长接近200%,这表明公司在信用卡业务上的变现效率提高,是人群触达、精准匹配等各方面的一个综合提高。这种提高主要是依托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高效地筛选、触达到人群的匹配,进而提高审批率。在前端我们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更好地帮金融机构识别用户,在后端我们持续投入研发实验室,专业一站式风控服务平台天机在帮助金融机构提高审批率,降低坏账的效率方面也收到了良好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融360信用卡业务持续增量看起来不错,但市场普遍对于信用卡撮合交易的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很简单的逻辑,因为信用卡业务的竞争太激烈了,仅仅是推荐,融360空间非常有限,这些银行巨头们几乎可以垄断整个市场,中介机会很少,想赚钱就更难了。”前面业内人士表示。

央行在8月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止到2018年第二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借贷合一卡的发卡数量一共6.38亿张,环比增长4.17%,同比增速达22.69%。而从银行的角度来看,2018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累计发卡量均破亿,其中工商银行累计发卡量达到1.56亿张。新增发卡方面,招商银行新增发卡1421万张,同比增长率达到121.34%,其次为工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分别新增1300万张(增长44.44%)和917万张(增长81.20%),此外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均实现了较高的发卡增长率。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有贷款怎么理财(融360贷款可靠吗)":http://www.ljycsb.cn/dkzs/10677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