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小白贷款钱包到(小白借款有下款的吗)

小白贷款钱包到(小白借款有下款的吗)

你可以不贷款,但这些贷款知识不能不知道,下面是小逗号的财税课堂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小白贷款钱包到

不熟悉贷款流程、不清楚贷款所需材料、不知道贷款能不能通过审核,这是新手贷款的通病。那么贷款小白在贷款前,都需要知道哪些贷款常识呢?就算不贷款,下面这些贷款常识你也不可以不了解!接下来,小编就来介绍一下,希望能帮到不懂贷款的你们。

01

贷款利息如何计算?

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利率*本金*期数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类似“1分、3厘”的利率说法,那么怎么理解呢?

人民币的单位分为元、角、分、厘、毫,其中“分”、“厘”多用于月利率的标注,一般而言,1厘等于0.001元,“利息3厘”一般是指月利率0.3%,1分等于0.01元,“利息1分”一般是指月利率1%。

如今很多贷款在宣传时,都会用“日息万分之三”、“万元每天低至3毛”等广告语来吸引用户贷款,这些贷款表面上看似利息很低,但实际换算成年利率之后并不便宜。那么贷款年利率、月利率及日利率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一般来讲:

月利率=日利率*30

年利率=12*月利率=12*30*日利率

“日息万分之三”换算成年利率即12*30*0.3%=10.8%

举个例子:假如你贷款10万,年利率10.8%,一年的总利息为10800,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当然,就算你不会换算利率也没关系,今年3月31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了维护贷款市场竞争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

02

贷款常见的类型有哪些?

目前市面上各类贷款产品多不胜数,根据不同的属性,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分类,然而从担保和抵押来划分可分为抵押贷和信用贷。

抵押贷是以一定的抵押物作为担保的贷款,其中抵押物可以是车、房,也可以是古董、字画、股票等,目前市面上我们最常见的是车辆抵押贷和房屋抵押贷。

对于信用贷来讲,一般贷款年限较短,额度受个人信用影响较大,不同贷款机构的审核标准不同。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企业贷有税贷、票贷、发票贷等,企业信用贷是国家针对中小企业提出的普惠金融政策,这类贷款单笔最高可贷500万左右,额度相对较高。

03

如何选择贷款机构?

一、选择口碑好、运营时间长的机构

因为口碑好、运营时间长的机构发展时间久,各项政策措施更加完善,具有更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

二、从贷前和贷后对贷款机构进行风险评估

一般正规的贷款机构都会在贷前对贷款人还款能力、年龄、个人征信等进行严格的审核与评定,并在贷后跟踪及时调查贷款使用情况等。

三、看贷款利率的规定

贷款利率不能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超过4倍是不被法律认可的,需要大家谨慎。

最后,根据自己贷款需求对贷款条件、可申请额度、贷款利率、还款方式等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对比。如果你觉得复杂和麻烦,也可以找贷款服务平台。

04

选择贷款服务平台有何好处?

小白借款有下款的吗

来源:中国证券报

“优先入学的同学,优先分班,赠送年度最赚钱基金名单。”这边是某机构理财课“导师”在直播间催促粉丝报名参加售价为2380元的基金进阶课;那边是消费者的投诉:“交了7999元课费后,只上了一天课,微信群就被关了,所有承诺化成泡影。上当受骗了!”

当前,“理财课”广告在直播平台、社交平台铺天盖地,常冠以“小白理财”“零基础也能学”等字样,吸引不少人参与其中。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充满正能量的财商教育竟沦为不法机构的摇钱树。在直播过程中,夸大或虚假宣传、诱导贷款买课等行为频现。

三大营销手段

“这是近期最后一次基金课。讲完之后,你就可以去实操了,赚8%至15%完全没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部分机构打着“教人赚钱”“实现财富自由”的幌子,在直播过程中频频鼓动观众购买价格高昂的“理财课”。

直播间里所谓“导师”有三大营销“利器”。

以理财成绩截图作为“诱饵”,鼓吹无风险赚钱:“手把手教你做行情分析,让你知道什么时候买入,什么时候卖出。”“教你零成本一年白捡几千元,无风险14%的绝对收益。”

以“贫富差距”诱导财富焦虑:“贫富差距已摆在面前。什么都不做,你与别人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明天的课我会教大家如何抓住行情。”“穷人永远找借口,富人永远讲方法。”

限时营销。这些“导师”通常宣称:“这期课程之后,学费会从5180元调到6180元……要么现在支付全款完成报名,要么先用定金占住名额,下课之后补齐尾款。”不过,十余天后,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上述“导师”提到的进阶理财课依然在售,且售价未变。

学员直呼上当

当前,大量理财课广告在社交平台、直播平台出现。

参与免费试听某理财课的小雪(化名)透露,她是在某直播平台上刷到免费理财课链接,之后助教将她拉入微信群。

小雪称,进群之后,需填写个人信息表,涉及个人收入、家庭人口、家庭资产状况等。“我没填表格,因为涉及太多个人信息了。”小雪认为,这张表格有过度收集信息之嫌。在直播课中,页面设计诱导使用者误点报名链接,一旦打开链接机构会频繁发送报名短信。

“课程提到一些金融工具,我不会全部去实操。对我来说,权益类基金和股票风险太大。”小雪表示,理财课程性价比不高,最终放弃购买。

不过,仍有不少人购买了此类理财课程。中国证券报记者查询某消费者服务平台发现,以“理财课”为关键词的投诉逾百条,集中于“虚假宣传”“课程内容假大空”“诱导消费”“退款难”等问题。

有消费者认为开课机构不断“洗脑”,诱导学员交钱,三个小时的课程中有两个多小时在劝人买课,“甚至诱导用花呗和信用卡消费”。还有人投诉,自己花了7999元交了学费,进入所谓“金卡进阶班”微信群后只上一天课,群就被关了。

财商教育路在何方

2020年以来,直播驶入“快车道”,财商教育表现抢眼。天眼查信息显示,近一两年,含有“财商教育”字样的公司成立了100余家。部分财商教育机构利润颇丰。据一位财商教育机构高管透露,他所在的公司三年时间里年收入超10亿元,学员超4000万人。

在部分财商教育机构经营火爆之际,同步增长的是消费者投诉。2020年11月,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官网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在京开展“培训贷”业务的风险提示》称,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包括外省市小额贷款公司或外省市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与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在北京开展“培训贷”业务,存在不当营销宣传、串通诱使学员借贷、预付费退款难度大、转移责任等风险隐患。

为保护公众合法权益,北京市金融监管局要求异地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在北京开展“培训贷”等放贷业务。一经发现,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将采取相应措施。北京市小额贷款公司也应进一步规范“培训贷”业务,有效防范信用风险。

高文律师事务所律师郑文艳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现在是全民理财时代,催生各式各样的财商课程。作为受众群体,一方面不能轻信一些以理财之名、行诈骗之实的课程,或者轻易相信他人推荐的股票。向他人非法荐股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诈骗罪等罪名。另一方面,在选择课程前,要对机构有一定了解。

“对于正规财商机构而言,要区别不同水平的投资者,强调投资有风险。要避免在课程中有表述绝对的话语,引发受众群体误会,导致损失。”郑文艳说。(记者 戴安琪 实习记者 王方圆)

【纠错】【责任编辑:许楠 】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白贷款钱包到(小白借款有下款的吗)":http://www.ljycsb.cn/dkzs/10675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