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商银行制定“抗疫先锋贷”为抗疫人排忧解难,下面是中国发展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疫情防疫专项贷款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刘桂菊报道 疫情防控就是责任,金融保障就是担当。沈阳农商银行践行地方金融机构责任和使命,在疫情防控资金投入,慰问抗疫一线公安干警、医疗及社区防疫服务人员,发放防疫贴息贷款等方面,积极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构筑金融服务保障线贡献力量。强信贷保障,纾防疫企业之困面对疫情的冲击,沈阳农商银行主动作为、周密部署,全力做好疫情时期的金融服务,开辟绿色通道,以争分夺秒的战斗姿态为企业持续“供血”。3月23日至4月30日期间,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77笔、金额6.31亿元。
大东支行快速响应总行党委号召,坚持服务大局,把疫情防控和提供金融服务保障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与各界共同筑牢抗疫屏障,为疫情防控贡献金融力量。大东支行加强沟通协调,主动摸排,启动应急机制,为某疫情物资保障供应商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做到“即来、即审、即批”,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仅用2天时间完成业务审批。3月24日成功发放零利息贴息贷款300万元,有效降低了疫情医疗企业金融服务成本,解决了疫情防控企业紧急授信需求。
铁西支行积极响应总行党委号召,致力满足防疫融资需求,全面保障业务流程高效,让客户不等“贷”。当了解到东北制药集团供销有限公司提出用于采购防疫物资的用款需求,铁西支行第一时间响应,由支行领导带队开展实地走访调查,为企业制定融资方案,信贷条线加班加点准备贷款材料,铆足干劲,上下联动,开启信贷绿色通道,全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成功为防疫物资保障企业东北制药集团供销有限公司发放贷款5000万元。强支援保障,急抗疫之需为保障抗疫一线在管控期间的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需求,沈阳农商银行所辖各机构主动联系辖区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公安局以及社区街道了解防疫物资供应情况,迅速筹集并捐赠N95口罩15000余个、防护服500余件、隔离靴套500余双、其他防疫物资及生活必需品等,有效缓解了物资短缺的压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地方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充分发挥了人民公仆和金融主力军作用,共同为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贡献力量。
强服务保障,除后顾之忧疫情防控以来,充分发挥手机网银、网上银行以及数字化产品优势,客户经理积极通过企业微信等渠道持续进行客户关怀,加大数字化产品宣传,让客户足不出户享受线上服务。积极组织各类线上活动,针对一线防疫人员特别制定《致敬最美逆行人——沈阳农商银行“战疫先锋贷”专项活动方案》,为防疫人员排忧解难。疫情期间,农商飞虎队秉承“只隔离疫情,不隔离服务”的宗旨,采取线上“营销+服务”模式,展开了一场资金大救援服务。全体队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对所有客户进行回访,了解每一位客户现实情况,及时提出建议性解决方案。“农商银行的服务好样的,以后存款、贷款我只认农商银行!”徐先生在电话另一头赞叹的说。徐先生经营了一家农业公司,今年年初经营扩张,因受新冠疫情冲击,资金紧缺,在飞虎队详细讲解“U悠贷”产品后,徐先生夫妻二人随即发起申请,10分钟的线上审核后,喜提29.36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由衷向农商行表达了感谢!疫情当前,飞虎队提供了周到暖心、及时精准的金融服务,缓解了疫情防控期间个人客户的融资难题,飞虎队的业务专业性得到了广大客户的充分赞扬!疫情期间飞虎队每日电销客户超500人,日添加微信300人次,实现了共扫码270次,授信390万,放款955万。浑南白塔支行建立起三重防线、多重保障的工作机制,始终把客户和员工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对所有营业网点和自助设备进行每日消毒,为网点备足口罩等防疫物资,强化便民设施配备,积极引导进入网点的客户做好个人防护,配合核酸查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等工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保障,服务政企民生。同时,不断加大线上业务办理渠道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客户优先采用电子渠道或自助设备办理业务,提供包括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在内的24小时在线金融服务,让老百姓足不出户轻松办理金融业务。强响应号召,金融“厚”盾暖民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硬仗。
3月25日,沈阳农商银行党委积极响应省联社党委发出的《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全省农信系统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团委发出《致沈阳农商银行青年的倡议书》,进一步激励全行各级党组织、群团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在全市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咬紧牙关、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积极参防疫工作,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胜利贡献力量。高花分理处的派驻业务经理刘力畅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响应号召,投入到抗疫志愿者的队伍中。作为志愿者与医护人员入户采样,穿着防护服为行动不便的居民进行核酸检测。一天下来大约爬了60多层,共入户20余户。刘力畅同五名志愿者,组成“爱心捐餐志愿团队”制作了2000余份爱心餐、姜枣水送到了20余个社区街道。从凌晨3点多开始亲自挑选食材,打包,配送,一直到下午3点多。在沈阳市开展第四、五、六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她又第一时间报了名,冲在了抗疫一线。由于长时间佩戴口罩、穿着防护服,她的脸上泛起了大片湿疹,但每天仍然忍痛、痒坚持上岗。她以“红马甲”为战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关键时刻站出来顶上去”的初心和使命。铁西支行党员王峥所负责的网点因疫情暂停营业,在家期间他的热心却没有闲下来,看到总行的抗疫通知后,他第一时间到所在社区主动请缨加入社区防疫志愿者队伍。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他积极投入到沈阳市第三、四、五、六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从穿起“志愿红”,维持待检测人员秩序;再到化身“大白”,冲到最前线在医护人员身旁登记待检人信息,他以高度的工作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社区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完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的先进事迹仅仅是农商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沈阳农商银行全辖各机构都响应号召组织志愿者,他们纷纷深入街道、走进社区,连日投身社区防疫工作,他们与居委会、街道就排查、统计和服务社区居民等工作献计献策,他们为核酸检测做好登记,与社区民警、街道工作人员一起维持现场秩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员青年生力军作用,为沈阳防疫工作筑起了坚固的防线。
疫情阻挡不了沈阳农商银行前进的脚步。沈阳农商银行将坚决落实辽宁省委、沈阳市委疫情防控要求,坚持省联社党委的正确领导,继续聚焦政府、企业、人民群众期待和需求,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给抗疫一线和居民群众带去温暖和力量,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为沈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农商”力量。
活下去疫情防疫中心怎么刷
5月8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继续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表示,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在保障群众健康的同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米锋指出,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作为全球健康威胁已经结束,各国要从应急模式过渡到新冠疫情与其他传染病一同管理,不能停止工作。
他强调,当前,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国内疫情总体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疾病危害仍然存在。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在保障群众健康的同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米锋表示,要继续强化疫情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有效掌握病毒变异和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增强医疗资源储备,提高临床救治能力。要继续加强学校、养老机构、社会福利院等重点场所人员健康监测。要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
人群和卫生系统的抵抗力与新冠病毒之间已经取得一个较平衡的状态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会上介绍: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疫情流行态势、病毒变异特征、人群免疫屏障和系统应对能力建设四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从当前疫情流行态势来看,全球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住院人数和重症住院人数、病亡人数都处于较低水平和持续下降状态。
第二,虽然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有些变异株免疫逃避能力变强,但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毒力、致病力、病死率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第三,虽然全球疫情风险仍然较高,但人群通过自然感染和主动疫苗接种,已经建立比较良好的免疫屏障。
第四,三年多来,各国加强医疗救助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的能力建设,包括人力资源、防护设备、疫苗药品等多方面能力都在加强,大多数国家已经具备了较好的防控能力。
综合这些因素,人群和卫生系统的抵抗力与新冠病毒之间已经取得一个较平衡的状态。
“五一”后出现规模性疫情可能性不大
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刘清在会上介绍:全国发热门诊监测结果显示,“五一”期间个别地区疫情出现小幅上升,但各地在院重症病例数均未出现大幅增加,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未受到影响。总体来看,国内疫情目前总体仍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各地医疗服务秩序正常,全国未出现规模性疫情。
专家研判认为,由于人群接种疫苗和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力存在随时间衰减的客观规律,全国疫情在今年4月上旬达到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近期开始出现缓慢上升的情况,这种变化趋势符合预期,也与全球奥密克戎病毒株波动流行的规律相似。人群免疫力衰退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当前我国的人群总体免疫保护水平仍较高。“五一”期间人群聚集和流动性增强,客观上增加了病毒传播机会,预计“五一”假期后全国部分地区的疫情可能会出现小幅的反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出现区域性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不会对医疗救治和社会运行造成明显的冲击。
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已变为XBB系列变异株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会上介绍: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增加,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的构成受国际影响明显增大。监测数据显示,4月下旬我国输入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已达到97.5%,与全球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基本一致;本土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占比自今年2月开始持续升高,从2月中旬的0.2%增长至4月下旬的74.4%。同时,BA.5.2、BF.7、BA.2及其亚分支合计占比约25%。目前,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已变为XBB系列变异株。
XBB系列变异株是一种奥密克戎重组变异株,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均强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是目前全球优势流行株。从目前的监测数据看,包括XBB在内正在流行的变异株与早期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
中国疾控中心将继续做好哨点医院确诊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病例变异株监测,特别是重症、死亡病例和特殊人群的变异株监测,会同海关部门做好输入变异株监测。同时,我国已经建立了多渠道的监测预警体系,在发热门诊、哨点医院、重点场所、城市污水等开展疫情监测,一旦发现异常风险信号,各地疾控部门将边核实、边评估、边预警、边处置。此外,中国疾控中心会协同多部门加强健康教育,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在此也呼吁大家保持已经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科学看待疫情,既不必过于恐慌,又不要麻痹大意,保持良好心态。
如何应对新冠病毒二次感染?
针对近期有不少群众反映自己二次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情况,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了相关应对措施。包括:
(1)建议在社区层面上发挥社区医生或者全科医生的力量,以及信息化系统、人工智能多种途径,建立所辖区域的老年人、高风险人群的台账。
(2)一旦高风险人群患病以后,要及时跟踪监测,早期抗病毒治疗。
(3)重症高风险人群感染以后加强监测,如果出现低氧等情况,要及时氧疗,无论在社区层面上还是医院层面上,都要进行相应的处置。
(4)目前医疗机构重症的救治能力较充分,所以一旦有重症病人,及时住院或ICU治疗。
近期出现咽喉疼痛应该如何应对?
王贵强表示:无论是二次感染还是新变异株导致的感染,临床表现目前看都是类似的,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重症的病例目前还很少,主要是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为主。一旦感染不要恐慌,对症处理,同时仍然要做好个人卫生,包括戴口罩,避免或者减少进一步传播的风险。第二方面,我们要高度关注高龄老人,没有接种疫苗的、有基础病的人群,避免感染或者减少感染的风险。此外,咽喉痛的原因很多,新冠可以,流感也可以,很多细菌感染也可以,所以要区别对待,如果是新冠,就按新冠,如果细菌感染,必要时可用抗生素。
来源:中国新闻网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疫情防疫专项贷款(活下去疫情防疫中心怎么刷)":http://www.ljycsb.cn/dkzs/10674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