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嘀嗒白条”低调测试,金融业务限于导流,嘀嗒出行布局金融难在哪,下面是北京商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支付199贷款
“嘀嗒白条,先乘后付,单单享优惠”,8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北京畅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移动出行平台嘀嗒出行App上线了更新版本,“新功能”页面出现了这样一句标语。
北京商报记者体验发现,在嘀嗒出行App使用顺风车、出租车业务支付环节,用户均可使用京东白条付款,并享受一定优惠折扣。嘀嗒出行方面也回应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嘀嗒白条”是嘀嗒出行和京东金融合作推出的联名信用付产品,目前处于部分区域测试阶段。
“嘀嗒白条”开始区域测试
“嘀嗒白条”上线,嘀嗒出行也要做金融业务?8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在苹果应用商城内注意到,嘀嗒出行App近期上线的更新版本中,在“新功能”页面出现了“嘀嗒白条,先乘后付,单单享优惠”的标语。
北京商报记者根据应用商城里提供的版本历史记录梳理发现,相较此前更新版本,嘀嗒出行在一周前上线的8.10.90版本中首次提及“嘀嗒白条”,在两天前上线的8.10.91版本中也再度提及。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对嘀嗒出行支付流程进行了体验。在使用嘀嗒出行App进行预约顺风车服务后,支付页面提供微信、支付宝以及京东白条等3个支付方式供用户选择,“京东白条”这一支付方式上则标注了“推荐”二字,同时还出现了“单单立减最高199元,新用户立减20元”字样。
除了“京东白条”这一支付方式外,嘀嗒出行App内未出现其他与“白条”相关情况。嘀嗒出行客服指出,想要使用更新资料中提到的“先乘后付”,只需要通过付款环节中的“京东白条”进行支付即可。
据了解,“京东白条”是京东金融旗下信用支付产品。而嘀嗒出行与京东金融此前便有合作推出优惠活动,例如通过京东金融App可购买嘀嗒出行乘车优惠券等。2020年6月,嘀嗒出行还与京东金融联手推出了“打24k金车免单”活动。
对于嘀嗒出行是否新上线了“京东白条”,北京商报记者也分别向双方进行了求证。嘀嗒出行方面回应称,“嘀嗒白条”是嘀嗒出行和京东金融于2021年8月9日合作推出的联名信用付产品,目前处于部分区域测试阶段,作为用户在乘坐嘀嗒出行顺风车、出租车时使用的支付渠道选择之一,该支付渠道可由乘客自主选择是否使用以进行支付。目前,双方未在其他方面展开合作。
在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看来,嘀嗒出行与“京东白条”的合作是各有所需,嘀嗒出行需要为用户付款接入多个支付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先消费后还款的便利,同时具有用户量这一优势,消费能力强且消费行为高频,是支付机构喜欢接入的场景。“京东白条”则在出行场景有所拓展,在获取新用户的同时增加分期收入,嘀嗒出行作为导流方也将获得一定服务费。
易观分析高级金融顾问苏筱芮同样表示,嘀嗒出行与京东白条的合作,本质是互联网公司信用支付产品在出行场景中的拓展。单从嘀嗒出行用户构成来看,以新一线城市的中等及中高消费者为主,属于信用支付领域的理想客群,也利于嘀嗒出行进一步挖掘存量用户价值。
App内为多个贷款平台做导流
相较于行业“老大哥”滴滴出行收购支付牌照、入股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等举措,手握超2亿注册用户的嘀嗒出行在金融布局上还停留在导流阶段。
除了在支付环节为用户提供“京东白条”这一选项外,嘀嗒出行用户还可以通过激活分期乐平台旗下“乐花卡”进行“先乘后付”,新用户可以获得立减30元优惠。活动时间为2020年4月24日至2021年12月31日。
而嘀嗒出行App中多个页面都出现了贷款产品的身影。在嘀嗒出行App首页,便出现了2条贷款广告,“有工作即可贷款”“挣5000最高可贷20万大额低息银行产品”,背后是金融服务平台融360。“缺钱就找百度有钱花”则对应百度旗下度小满金融。
在嘀嗒出行App“天天福利”子菜单下,除了嘀嗒出行自身推出的打卡、助力等活动外,也有“最高可借200000”的推荐入口。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填写手机号注册发现,该链接下为用户提供51车信贷、你我贷、天美贷、易借速贷等8个贷款渠道,用户点击“去借钱”后,部分平台会自动跳转至平台下载链接。
从嘀嗒出行展示的贷款平台信息来看,均强调放贷资金来自持牌金融机构,但在8个渠道中,有4个平台给出的贷款参考利率为36%,1个为35.99%。此外,在通过部分贷款渠道申请贷款时,嘀嗒出行还会推荐用户组合贷款,“组合选择,通过率更高”。
在为贷款平台做导流时有哪些考虑因素这一问题上,嘀嗒出行方面未对北京商报记者作出回应。
对于嘀嗒出行在金融板块的导流布局,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表示,广告和金融是互联网公司变现的主要方式,嘀嗒出行为其他平台做导流,主要从用户端出发,将用户商业化变现多元化,增加收入。
“金融属于强监管领域,估值较低。而导流业务属于金融领域风险较低的部分,嘀嗒出行正处于上市关口,大规模开展金融业务会增加外部对其风险的担忧,可能对其市值造成影响。”王诗强指出。
金融业务存难点
正如王诗强所言,嘀嗒出行处在上市关口。2020年10月,嘀嗒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6个月后变成“失效”状态。2021年4月13日,嘀嗒出行重启上市进程,当前未有新动向传出。
支付业务布局的空白,也让嘀嗒出行在招股书进行了风险提示。嘀嗒出行在招股书中提到,乘客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乘车费用,第二天方可到达司机账户。同时企业用户进行的预付费充值费用、个人账户的退款结余,均存放于嘀嗒出行银行账户,公司可能被视为在并无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作为非金融机构进行支付服务。
针对这一问题,嘀嗒出行在招股书中给出了通过与特定持牌机构合作的解决方案。通过与托管银行合作,开发了一个与嘀嗒内部系统对接的系统。截至2020年11月9日,该系统已全面运行所有用户的收入、支付都通过该系统结算。“但公司仍然无法保证该合作能够完全解决付款相关风险,或是应付目前或未来的所有业务。”
对于嘀嗒出行布局金融业务一事,多位业内人士也向北京商报记者直言,从外部监管环境、行业竞争情况以及嘀嗒出行自身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当前并非做金融的好时机。仅从嘀嗒出行自身条件来看,在金融业务方面也存在不少难点。苏筱芮指出,嘀嗒出行缺乏强有力的牌照支撑,金融属性匮乏且场景较为单一。
王诗强则进一步分析表示,嘀嗒出行做金融业务的主要优势是有一定量的客户,但是掌握的用户数据比较单一,且在金融领域没有相应的人才和技术积累,大数据风控经验也不足。“没有相应的消费金融牌照,再加上近期监管政策趋严,外部获取数据填补这种缺陷变得很困难。”
“与外部合作,开展导流业务,风险较低,还可以获得导流服务费、提高用户体验,这是比较明智的选择。”王诗强如是说道。
对于后续是否有金融布局计划和当前上市进展,嘀嗒出行仅回复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继续在出租车和顺风车两大领域深耕,让现有上路车辆及资源发挥更大效能。上市进展具体以港交所披露信息为准。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廖蒙
支付宝秒过的借钱口子
记者丨韩璐 编辑丨谭璐
昨天,“支付宝已支持给微信QQ好友转账”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部分网友发现,支付宝转账栏上线了一个新功能“转微信好友”,不需要账号,扫描二维码即可领取,单笔最多转出2000元,超过24小时未领取则自动退回。
10月17日,《21CBR》记者采访发现,该功能并非所有人都开通。
支付宝人工客服确认,这项功能是支付宝为响应部分用户需求,于9月中旬推出的一项小范围测试服务,用户发起转账后,可在微信渠道通知好友接收转账。
目前,该服务仍处于收集各方反馈和进一步完善阶段。
转微信好友≠转账
支付宝给微信好友的“转账”,本质是在微信渠道通知好友接收转账,分为三个操作步骤:
1.在支付宝输入转账金额,选择用户领取方式,比如扫码、验证姓名、指定用户等。
2.将转账二维码分享给对方;
3.收款方扫码领取,领取时系统会发送通知。
这个方式,无需账号,并不只针对微信,也包括腾讯系统内的QQ。
这可能和很多人想象中的“转账”不一样。
这并不是“跨行”转账,直接从支付宝到微信钱包,收款方在相关应用里,收到的只是一张支付宝二维码。
领取的步骤,需要先保存图片到手机相册,再打开支付宝扫一扫进行领取。
有不少人反映,这项功能略显“鸡肋”,本质上还是在支付宝进行收付款行为,资金流依旧在支付宝体系内,其他App只是起到通知作用。
也有网友表示赞赏,毕竟在支付的终端,两大巨头走出了“互联互通”的重要一步。
《蚂蚁金服》作者由曦告诉《21CBR》记者,使用图片二维码的方式,更多是支付宝单方面为了提升客户体验而设计的功能,和外界猜测的“互联互通”并没有关系。
由曦解释,“图片分享的形式,肯定不是最终最好的体验方式,但也是一个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客户不需要把钱转到微信上,或者从银行卡再转到其他微信账号,支付宝就可以直接转账,更多是强化账号的功能。”
口子早开了
支付宝和微信的直接互转支付,一定是最理想的体验,但双方尚未实现直连,不代表封闭。
线上流量的获取越来越难,各家都很珍惜自己的流量,因为互联网平台的生意模式就是靠流量去变现。客观地说,现在依旧是流量为王。
“商业层面,真正的互联互通一定要有附加条件和对价。”由曦表示。
反垄断治理下,互联网领域的“互联互通”如何实现,是行业和用户一直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支付互联互通的口子,早就开了。
去年9月,阿里宣布旗下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海购、书旗等App均已接入微信支付,可以直接自动跳转,使用微信付款。
今年年初,阿里体系内最重要的淘宝,也开启了微信支付功能内测,用户可以选择“微信扫码支付”和“去微信找朋友帮忙付”。
这个功能不是自动跳转,需要截图手动打开微信,进行扫一扫后支付。
另外,淘宝复制的商品链接,也可以不跳出微信环境而直接购买 。
10月11日还有消息爆出,阿里88VIP积分可兑换腾讯视频会员,已开启内部测试,预计双11前上线。不过腾讯方面否认了该消息。
在由曦看来,上述业务层面的联动,都在实质性地推动“互联互通”。
恐难完全共享
有行业人士表示,阿里和腾讯体系内应用软件的互联互通,最直接利好的是中小商户和普通创业者,削减他们在多个平台间引流的营销成本和客户转化的交易成本,减轻对特定平台的依赖。
对消费者来说,同样获利颇多,降低信息搜集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但支付的互联互通,不能在根本上打破企业壁垒。支付互通,是解决从下单到完成支付的过程,更多是最后一公里的选择问题。
阿里侧重文娱购物,微信侧重社交通讯,业务本身有极大区别,数据源的产生路径大相径庭,要完全共享,很难实现。
由曦指出,商业需要设置障碍,用资源去盈利,所以互联互通在商业逻辑上存在根本性问题,除非双方能形成一个利益分配机制。
他认为,支付一旦打开,对腾讯的影响实则比阿里更大。
“腾讯在微信的生态里建立起一个丰富的次生态,包括培植了拼多多等。这些小巨头走出来,很大程度上和腾讯生态有关。”
“互联互通是大趋势,增加竞争,造福公众,但肯定需要一个过程,技术上没有阻碍,更多是商业上的考量。”由曦表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支付199贷款(支付宝秒过的借钱口子)":http://www.ljycsb.cn/dkzs/10663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