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房贷款银行贷款利率(房贷猫腻)

房贷款银行贷款利率(房贷猫腻)

原先房贷利率6.5%,现在房贷利率4.25%,有减轻负担的办法吗?,下面是暖心财经说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房贷款银行贷款利率

前几年房价居高不下,很多地方都出台了调高房贷利率的措施。在当时,房贷利率是按照国家基准利率的一定比例挂钩的。当时国家的基准利率是5年期以上贷款4.9%,当时普遍的贷款利率能达到基准利率的1.2~1.3倍,即5.88%~6.37%,也有的个别人员甚至要达到6.5%的贷款利率。

2020年,国家开始要求房贷利率跟LPR利率挂钩,并对存量贷款进行转换。既可以选择固定汇率,也可以选择LPR利率加减点。6.5%的贷款利率可以转换为4.85%+165个基点。也有的人选择的是固定利率不变。这种选择在LPR利率下降的当下肯定是不划算的,但是如果在经济过热国家加息的背景下,又可能是划算的。

2022年5月份最新的LPR利率报价是4.45%,再加上一些银行优惠政策,一些人的首套房贷利率能达到4.25%。

6.5%和4.25%的房贷利率,还款的钱数可就差多了。贷款100万元,等额本息30年还款,每月需要偿还6320.68元。还款总额高达227.54万元,支付利息127.54万元。

如果房贷利率只有4.25%的情况下,每月只需要还款4919.4元,每月少支付利息1400元左右,支付利息总额是77.1万元。30年,会少支付利息50万元。

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就会觉得非常不公平。同样是住房贷款,为什么就差距这么大呢?这实际上也是住房调控政策的变化。住房贷款是白纸黑字,不能违约的,那该怎么办呢?

第一,提前还款。想办法筹集资金把住房贷款还上,这样就不用支付高额的利息了。不过,大多数人背负的房贷额度太高,是没有能力提前还的,那么,能还一部分就还一部分了。

第二,换房。卖了房子,买新的,不过涉及到搬家各种税费,也是非常麻烦的事。

特别是有人想通过左手倒右手,自家人买自家人的房子,这里边可是有税费、道德风险等问题存在的,一定要思量清楚。不过通过转按揭的方式,其实也能够降低利率。

一些新房还是期房,特别是我们有相应的还贷记录,不一定能享受到首套房贷的利率折扣。换房这种做法也是麻烦多多。

第三,与银行主动协商。一些银行在还款几年以后,根据市场的供需情况调整贷款合同,但是能不能谈下来,就要看脸了。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有人说可以“转贷”,这可要注意别上当受骗。一般来说这种转贷,都是通过抵押贷款的方式将房贷转换为经营贷款,也有的是消费贷款。消费贷款还款时间短,经营贷款必须要有规定的用途。特别是经营贷款, 一旦被银行发现违规使用,会被抽贷,甚至有可能造成房子被拍卖。

注意所谓的“中介”也没有那么好心。虽然表面上说的服务费、手续费比较低,但是往往会需要你提供一笔钱来做流水,这笔钱很有可能会被扣下当做手续费。由于贷款本身是违规的,我们说理都说不清。

综上所述,买房是人生大事,一定不要冲动,6.5%的房贷利率是很难直接转为4.25%低利率的。一般建议就是能提前还贷,就提前还贷吧。

房贷猫腻

12月2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违规转贷的风险提示。记者了解到,将房贷置换为经营贷的操作隐藏着违约违法隐患、高额收费陷阱、影响个人征信、资金链断裂、侵害信息安全等风险,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8期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不法中介诱导,认清违规转贷背后隐藏的风险,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楚涵 中介收取的各种名目高额费用或贵过房贷 “最近收到了助贷机构的推销电话,推荐了一款先息后本,年化利率3.55%的抵押经营贷产品,比现在的房贷利率低。”广州市民张先生说。记者了解到,近期一些不法中介发掘“商机”,向消费者推介房贷转经营贷,宣称可以“转贷降息”,诱导消费者使用中介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到银行办理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 记者从银保监会了解到,根据相关监管规定,经营贷须用于生产经营周转。银行与消费者贷款合同会明确约定贷款用途,但在“转贷”操作下,银行若发现经营贷款资金未按照合同约定使用,最终将由消费者承担违约责任,不但可能被银行要求提前还贷,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此外,在经营贷办理过程中,不法中介宣称可以提供办理各项证件、材料的服务,“帮助”消费者申请贷款,其实是通过伪造流水、包装空壳公司等手段获得申请经营贷资格,此行为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消费者甚至可能会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与此同时,中介垫付“过桥资金”,息费隐藏诸多猫腻。不法中介所谓的“转贷降息”,需要消费者先结清住房按揭贷款,再以房屋作抵押办理经营贷。不法中介为牟取非法利益,往往怂恿消费者使用中介的过桥资金偿还剩余房贷,并从中收取垫资过桥利息、服务费、手续费等各种名目的高额费用,消费者“转贷”后的综合资金成本可能高于房贷正常息费水平。即使最终申请经营贷失败,消费者仍将被中介要求承担上述各项高额费用,同时还将承担高息过桥资金的还款压力。 银保监会提醒,“以贷还贷”“转贷”操作有资金链断裂风险。经营贷与住房贷款在贷款条件、利息、资金用途、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比如,经营贷的期限较短,还款要求也很不一样,且本金大多需一次性偿还,借款人若无稳定的资金来源,贷款到期后不能及时偿还本金,可能产生资金链断裂风险。“转贷”操作有信息安全权被侵害风险。消费者选择“贷款中介”的“转贷”服务,需要将身份、账户信息等重要信息提供给中介。部分中介为谋取非法利益可能会泄露、出售相关信息,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监管部门早就明令禁止经营贷流入房市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对于经营贷流入房市,监管部门早就明令禁止。银保监会表示,银行机构要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向消费者充分提示风险,并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中介机构管理和贷款审核,防止房贷违规置换经营贷风险。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在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方面,会有新的出拳,尤其是涉及到资金方面的。对于土地投资环节、房屋销售环节、精装修环节、不法贷款中介等涉及较大风险和矛盾的领域,会有系列的审计或监管。 银保监会提醒,要防范不法中介虚假宣传,提高风险识别能力。要警惕不法中介隐瞒不利信息、只谈诱人条件的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此外,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咨询,警惕不法中介的套路陷阱。并认真审核合同内容,按约定使用贷款。重点关注利率、费用、权利义务、风险提示等重要内容,谨慎对待签字、授权环节。注意个人信息保护,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违规转贷风险大 银行若发现经营贷款资金未按照合同约定使用,最终将由消费者承担违约责任,不但可能被银行要求提前还贷,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 在经营贷办理过程中,有的不法中介通过伪造流水、包装空壳公司等手段获得申请经营贷资格,此行为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消费者甚至可能会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中介垫付“过桥资金”,消费者“转贷”后的综合资金成本甚至可能高于房贷正常息费水平。 经营贷期限较短,本金大多需一次性偿还,借款人若无稳定的资金来源,贷款到期后不能及时偿还本金,可能产生资金链断裂风险。 部分中介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后,为谋取非法利益可能会泄露、出售相关信息,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房贷款银行贷款利率(房贷猫腻)":http://www.ljycsb.cn/dkzs/10642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