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中介与银行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为何自己办不下来贷款,下面是心心九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中介和自己贷款
在上海工作,并且申请过贷款的朋友应该知道,在上海存在大大小小几百家甚至上千家中介公司,每天都会接到不同银行打来的电话,办理信用贷款,那么为什么我贷款不能去银行直接办理,而要通过中介公司呢,网上众说纷纭,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呢,今天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AAA:先来说说银行立场:
大家都知道,银行贷款部是用来给银行赚钱的,就相当于一个销售部,那么作为销售肯定是有业绩指标的,细分到每个工作人员都有一个月要达到多少的放款量,然后每个人每个月的放款额,有多少产生逾期,有多少产生坏账,这些都关乎到银行人员的收入奖金和罚款
第一:业绩指标,如果通过个人去寻找有需要贷款并且符合条件的客户,如同大海捞针,这样下来怎么才能完成指标呢,而通过中介合作,有量的保证
第二:为何不接受个人到柜台办理的客户,那是因为银行内部对客户有分为ABC三类客户,A类客户要求:国企,事业单位,上市公司,500强企业,这类客户可以办理月息1厘3---3厘5。~~B类客户:公积金>1500,本科及以上学历,但是单位是属于一般单位,注册资金>1000万,这类客户利息3厘5----6厘。~~C类客户:一般企业,一般学历,不要求有公积金,只要有社保➕税后工资>6000即可,这类客户利息6厘----9厘。如果你不是A类客户,那么银行柜台为了节省时间,通常会提出一些你无法提供的材料来拒绝你,因为银行工作人员每天都忙着录系统,审核,签约,放款
第三:怎么减少逾期,坏账的风险,那是因为跟中介合作,中介会在客户进件之前,已经把客户的详细情况汇总,造成逾期的几率有多大,都会提前跟银行沟通好,帮助银行人员初步筛选符合条件的客户,对于银行人员来说,即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又提前保证了客户的数量和质量
BBB:在来说说客户的立场
如果你是A类客户,要得资金不高,自己在手机上就解决了,但是如果要>100w,那么如果不全面了解银行产品,就会两个结果,要么拒单,要么利息高。
如果你是B类C类客户,那么你想顺利办下贷款要求利息低,额度满足,还款方式要灵活,期限要按照你的收入来规划,那么必须通过一个专业的平台来帮你解决,因为不同的银行对于,负债,网贷,信用卡使用率,查询次数,都是不同要求的,本来可以做4厘的利息,自己不懂乱申请一通,最后导致拒贷或者利息变成8厘以上,最后还款方式,额度,期限,利息,都不满意
CCC:最后说说中介的立场
很多人骂中介怎样怎样,但是想想你因为急需一笔资金来解决问题,而找不到门路非常发愁的时候,找到中介,中介拿到客户的征信,通过负债情况,查询次数,网贷笔数,信用卡使用率,快速帮你匹配适合的银行,减少手续,材料,时间,顺利下款,解决个人大事,如果没有这笔钱可能会对你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这难道不是起到帮助你的作用吗。买房要找中介,验车要找黄牛,突然有一天中介真的消失了,那么靠自己能很容易解决问题吗
银行贷款中介靠谱吗
近期,一些不法中介发掘“商机”,向消费者推介房贷转经营贷,宣称可以“转贷降息”,诱导消费者使用中介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到银行办理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然而,所谓的“转贷降息”看似利息更优惠,实际却隐藏违法违约隐患、高额收费陷阱、个人征信受损、资金链断裂、信息泄露等风险。12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8期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不法中介诱导,认清违规转贷背后隐藏的风险,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特别注意四大风险。
中介违规操作
给消费者带来违约违法隐患
根据相关监管规定,经营贷须用于生产经营周转。银行与消费者贷款合同会明确约定贷款用途,但在“转贷”操作下,银行若发现经营贷款资金未按照合同约定使用,最终将由消费者承担违约责任,不但可能被银行要求提前还贷,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此外,在经营贷办理过程中,不法中介宣称可以提供办理各项证件、材料的服务,“帮助”消费者申请贷款,其实是通过伪造流水、包装空壳公司等手段获得申请经营贷资格,此行为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消费者甚至可能会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即使中介通过弄虚作假的手段成功帮客户申请到经营贷,在贷后管理中,银行也会跟踪该公司的经营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监测到贷款违规进入楼市,银行将会要求客户限期还清所有贷款,客户个人征信也会留下不良记录。对于违规包装出来的经营贷,抽贷并非小概率事件。去年全国多地银保监局都针对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开展专项行动,不少客户收到银行抽贷的通知,短期内凑不齐钱还贷款,只能找高息过桥资金应急,甚至不得不低价卖房筹款。
北京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桂林律师表示,如果借款人和贷款中介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又给银行造成坏账,可能涉嫌骗取贷款罪,银行可以报警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司法解释,骗取贷款金额在100万以上,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在20万元以上就可以立案。
中介垫付“过桥资金”
息费隐藏诸多猫腻
银保监会风险提示指出,不法中介所谓的“转贷降息”,需要消费者先结清住房按揭贷款,再以房屋作抵押办理经营贷。不法中介为牟取非法利益,往往怂恿消费者使用中介的过桥资金偿还剩余房贷,并从中收取垫资过桥利息、服务费、手续费等各种名目的高额费用,消费者“转贷”后的综合资金成本可能高于房贷正常息费水平。即使最终申请经营贷失败,消费者仍将被中介要求承担上述各项高额费用,同时还将承担高息过桥资金的还款压力。
根据北青报记者当时的调查,过桥资金利率,不同城市不同中介的标准有高有低,低的能到万分之五,高的能到千分之二。但是,只要经营贷没放款,这笔过桥资金是用一天就要收一天。虽然中介都说很快就能搞定,但现实中也有部分客户在贷款过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岔子”,一个月才放下款来,过桥利息就花了一大笔。此外,还有少数“无良”中介会在办理过程中,以各种名义加收额外费用,比如担保费、公证费等,转贷者骑虎难下只能应允,最后发现,转贷的成本比自己预想的高了很多。
“以贷还贷”等操作
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
经营贷与住房贷款在贷款条件、利息、资金用途、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比如,经营贷的期限较短,还款要求也很不一样,且本金大多需一次性偿还,借款人若无稳定的资金来源,贷款到期后不能及时偿还本金,可能产生资金链断裂风险。
据北青报记者调查,大部分银行会要求经营贷客户1年或3年,最多5年续签一次。利率越低,续贷的间隔越短。每次续贷,银行还会按程序审查这家企业的贷款资质和经营情况。银行不会保证一定会成功续贷,更不会保证续贷时利率与原来一样。续签的时候,大部分银行会要求先一次性归还本金,等成功续贷之后再发放一笔新的贷款。客户如果还不上这笔钱,到时还要找中介的过桥资金应急。
有银行人士表示,最近两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为支持实体经济,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基本都能无本续贷,很多人会感觉经营贷很宽松,以后政策如果变了,优惠便利条件没有了,贷款利率也可能会变高。这都是借款人必须考虑的政策风险。
部分中介泄露或出售
消费者个人信息
消费者选择“贷款中介”的“转贷”服务,需要将身份信息、账户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财产信息等相关重要信息提供给中介。部分中介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后,为谋取非法利益可能会泄露、出售相关信息,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银保监会消保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合理评估个人或家庭实际情况,若有提前还贷或者其他金融业务需求,应向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咨询了解相关情况。申请贷款时,提供真实有效的贷款申请材料;在合同签署时,认真阅读条款,重点关注利率、费用、权利义务、风险提示等重要内容,谨慎对待签字、授权环节;借贷后,注意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贷款,避免挪作他用,产生违约责任,影响个人征信。
此外,在办理金融业务时,不随意透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财产情况等个人信息,防止信息泄露的风险;不轻易登录不明机构网站和转发链接;不轻信自称某金融机构的陌生来电,避免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甚至造成财产损失。(记者 程婕)
来源:北京青年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中介和自己贷款(银行贷款中介靠谱吗)":http://www.ljycsb.cn/dkzs/10641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