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与客户勾结造假房产信息骗贷款 一典当公司被骗490万,下面是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骗取贷款200万能判几年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5月15日,渝中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展开“与民同心、为您守护”主题活动,市民在现场了解反诈相关内容。
公司内部员工与客户相互勾结,通过制造假印章、伪造房产证、贷款抵押文书等,向典当公司三次成功拿到抵押贷款,涉案金额高达490万元。更离谱的是,这位客户还把前妻和侄儿也拉下水……
“我的员工和客户勾结骗了我490万。” 2022年6月10日,渝中区解放碑派出所接到辖区某典当公司负责人彭某报案称,自己公司遭遇客户利用虚假房产信息非法诈骗信用贷款490万。原来彭先生所在典当公司经营抵押贷款业务,2019年10月,公司业务员陈某带领客户钟某前往公司办理房产抵押贷款业务,先后三次共计办理贷款490万元,因近期客户钟某还款时间到期,于是自己开始着手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却发现钟某在办理以房借贷的过程中多次使用虚假信息进行违规贷款,于是前来报警。
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刻开展侦查工作,并将典当公司员工陈某抓获。据陈某交代,2019年10月,他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嫌疑人钟某,钟某了解到自己所在典当公司经营了贷款业务,正好当时其资金紧张,于是便与自己联系相关事宜,并承诺贷款成功后向自己支付部分酬劳。
由于钟某所属房产已办理过抵押贷款,不满足公司贷款条件,钟某便提议制作假章与房产抵押顺位知晓函,成功骗取了200万元抵押贷款。2019年12月底,钟某采用同样的方式,伙同前妻王某、侄儿王某,再次骗取贷款90万元。
2020年3月,在实施第三次诈骗过程中,钟某称自己名下已没有房产可再用于借贷,陈某随即向钟某提议,可通过办理虚假房产证来获取贷款。于是,钟某不光伪造假章和贷款抵押文书,还让其侄儿王某以户主身份办理了两份虚假房产证以及相关房产信息,再次骗取贷款200万元,三次共计490万元。陈某也从中获得“辛苦费”14万余元。
随后,民警先后将嫌疑人前妻王某及侄儿王某抓获,2023年2月11日又将钟某成功抓获。目前,警方已为受害人追赃挽损100余万元,4人对利用制造虚假房产信息非法诈骗信用贷款490万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条之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上游新闻记者 何艳
编辑:饶治美
责编:林祺
审核:周尚斗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骗取贷款150万判多少年
男子自称是贷款中介可以帮助贷款,只需交服务费就可以简化流程快速到账,办理期间又以提额度、防风控等各种理由额外收费,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诈骗10余人超200万元,其间又为填补资金窟窿盗窃30万元。日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以马某涉嫌诈骗罪、盗窃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急需资金者掉入代办贷款陷阱
“快速办理贷款,您有需求吗?”2020年6月,家住苏州市相城区的张某接到了自称贷款中介小刘的电话。彼时,张某的公司因为资金问题陷入运营困境,听到对方说可以快速帮他贷款,张某没想太多就答应了。
随后,在小刘的介绍下,张某认识了该贷款中介公司的老板马某。在马某的帮助下,张某很快申请到了一笔82万元的贷款,解了燃眉之急。然而没过多久,这笔贷款就出现了“问题”。
“你的贷款风控不行,银行最近查得严,弄不好的话会被收回。”2020年12月29日,张某收到马某发来的消息。得知这一情况后,张某想将贷款一次性还清,但马某给他出了新的方案:“年底有个100万元低利息额度的贷款,你先把之前贷的钱还掉,我公司再帮你申请新的,很优惠!”禁不住更低利息、更高额度贷款的诱惑,张某最终同意了这个方案,分两次将82万元汇入了马某的公司账户中。汇款后不久,马某以办理新的100万元贷款需要提前缴纳保证金为由,让张某又给其转了8万元。
然而,新的贷款始终没有办下来。从2021年1月5日给出8万元起,到2021年9月30日,马某陆续以各种理由让张某转账了70余万元。加上此前投入的资金,张某陆续转账给马某150万余元,这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劲。此后,在他多次追讨下,马某归还了28万元。2021年10月15日,马某的一再拖延让张某忍无可忍,张某选择了报警。
接案后,根据张某提供的线索,警方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马某,并于2021年12月4日将马某抓获归案。
贷款中介“转行”诈骗
警方调查后发现,被马某诈骗的不只张某一人。原来,马某自2015年起就接触贷款业务,并于2018年入职某贷款中介公司,工作内容是帮助客户办理贷款,从中收取正常比例的服务费。
“可以从一些网上查询平台获取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联系方式,我们收集后就给这些人打电话,问他们有没有贷款需求。”当被问及从哪里获取的个人信息时,马某说,“他们中有的人真的急需贷款,也在等我们这样的中介联系他。”
慢慢地,马某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通过捏造其他理由向客户收取更多钱款。首次行事,马某心里没底,决定先“试试水”。2019年6月,他因帮忙办贷款结识了客户陈某,并先后以贷款需要前置利息、保证金、加急费等理由陆续向陈某索要了10万元。此后,他一直找各种理由拖延办理贷款。同年10月底,马某又用同样的套路骗取了客户王某近17万元。
但是,中介服务正常只能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和定金,马某私下以其他名义收取客户钱款的行为很快就被公司发现,他不得不从原公司离职。
2020年1月10日,马某成立了个人贷款中介公司,开始“自由发展”业务。他招了几个业务员,让他们打电话广撒网寻找客户,之后所有的业务都由自己谈。就这样,马某将自己的业务串成了一条完整的“链”。
经查,从2019年6月至案发,马某共计诈骗10人,涉案金额超200万元。今年4月11日,公安机关侦查完毕后,将该案移送相城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除了骗还有偷
“住豪宅、开豪车、年纪轻轻自己开公司”“感觉和很多银行有关系”……谈及对马某的印象,多名被害人给出了这样的描述。
然而,检察官在审查中发现,这个“成功人士”的身份不过是马某为自己立的人设。马某十分向往富裕、奢侈的生活,经常出入高档场所,挥金如土。收入和支出的严重失衡,让他逐渐走上了诈骗的道路。
此外,检察官发现在诈骗之外,马某竟还对其中一名被害人实施了盗窃。
原来,随着自己的资金窟窿越来越大,马某开始不择手段地圈钱。2021年6月,马某认识了被害人周某。在帮助周某顺利办下第一笔贷款后,他成功取得了对方的信任。第二天,马某继续帮周某申请约定的剩余贷款,此时,正遭到多名债主催债的马某动起了歪心思。他以帮周某操作申请为由,拿走了周某的手机,趁周某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在贷款成功到账时偷偷转走了30万元。此后,马某一直以剩余钱款没到账为借口拖延,直至将近一个月后周某收到了银行的提醒还款短信,才发现自己有30万元贷款被马某盗走了。
今年7月8日,相城区检察院在查清全部事实后,以马某涉嫌诈骗罪、盗窃罪向法院提起公诉。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检察日报 王金艳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骗取贷款200万能判几年(骗取贷款150万判多少年)":http://www.ljycsb.cn/dkzs/10590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