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未成年人借钱不用还?小心被“连环套”诈骗!,下面是上海高院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未成年可以小额贷款么
谎称“未成年人借钱不用还”,并教唆未成年人虚构借款事由及还款能力,引诱未成年人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后被“小额贷款公司”设下“套路”欠下一大笔债,陷入“套路贷”的骗局中,难以脱身,这种欺骗情形是目前套路贷案件较为常见诈骗手法之一,但其中还存在连环欺诈,手法更为复杂、隐蔽。近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静安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引诱未成年人贷款的套路贷案件。
案情简介2015年1月底至2月初,17岁的小华认识了张某。在取得小华的信任后,张某将小华约至某旅馆房间内,黄某、刘某、翟某等人向小华谎称,未成年人不但借钱不用还,而且可以分得好处费,并教唆小华虚构借款事由及还款能力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涉世未深的小华,在被黄某等人威逼利诱、软磨硬泡下答应了黄某等人的提议。黄某让刘某、翟某将小华带至某小额贷款公司向该公司负责人岑某借款。岑某便诱骗小华借款,签下本金人民币12万元的借条,而借款合同上的出借人为於某。随后,於某将小华带至附近的银行开户,并从於某账户向小华账户转账人民币12万元,当场全部提现后返回岑某办公室,岑某将其中人民币4万元交给小华。离开小额贷款公司后,小华将人民币4万元交给黄某作为中介费,于是黄某给了小华3000元好处费。
2月16日,岑某、於某等人向小华索要人民币12万元,并强迫小华联系其父亲。小华父亲赶到后,在催债人的百般纠缠下,双方协商不成,被殴打致伤。后民警接报赶至现场,对殴打行为进行处理。
审理结果上海静安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刘某、翟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向未成年人虚构借款不用还的事实,诱骗未成年人向小额贷款公司或者个人借款,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於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诱骗未成年人签订虚高本金的借款合同,制造虚假银行转账流水,后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催讨债务,逼迫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属支付本金及利息,以此达到占有差额钱款的目的,数额巨大;并考虑上述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在家属的帮助下赔偿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取得了谅解,另外张某、刘某、翟某系从犯,於某系未遂,故上海静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四名被告人一年六个月至一年三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判决后,被告人刘某等人提出上诉,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本案犯罪方式有别于一般诈骗,存在连环欺诈情形,“骗中有骗”“套中有套”,且针对对象是未成年人,其欺骗性及社会危害性相对于一般“套路贷”刑事犯罪更大。
首先,黄某一方人员不断诱骗、教唆未成年人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以此骗取“小额贷款公司”出借钱款。具体而言,黄某向被害人即“目标客户”持续不断地谎称“未成年人借钱不用还”,并采用熟人相互介绍、可以赚取“劳务费”“辛苦费”等方式,对未成年人强行“洗脑”,进而利用未成年人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并在借款前教唆被害人虚构借款事由、还款能力,将被害人“包装”成“富二代”“不差钱”,以此骗得小额贷款公司出借钱款。
其次,小额贷款公司使用了典型的“套路贷”诈骗手法骗取小华及其近亲属财物,即虚增借款本金、制造银行流水、肆意认定或者制造违约、软硬兼施索债,企图骗取实际出借本金之外的高额钱款,其手法、步骤符合两高两部《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套路贷”刑事犯罪的常见手法和步骤,依法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索债手段属于《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的“软暴力”。
一、什么是“套路贷”?“套路贷”,是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并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概括性称谓。
二、“套路贷”是怎么设置“套路”的?
1. 制造民间借贷假象
被告人对外以“小额贷款公司”名义招揽生意,与被害人签订借款合同,制造民间借贷假象,并以“行规”“违约金”“保证金”“手续费”“介绍费”等各种名目骗取被害人签订“本金虚高借款合同”,或者“阴阳合同”、房产抵押、租赁、买卖合同等明显不利于被害人的合同。
2. 制造银行流水痕迹
被告人按照“虚高”的借贷合同所载借款本金将资金转入被害人账户或者让被害人手持钱款的照片、视频,制造已将全部借款交付被害人的银行流水痕迹,随后采取各种手段将全部或者部分资金收回,被害人实际上并未取得或者完全取得借款合同、银行交易流水、照片、视频中所载的钱款。其实质是,被告人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手法,刻意造成被害人已经取得合同所借全部款项的假象,实际上将出借本金降低到借贷双方口头约定的金额,甚至纯粹是为了垒高借款金额,不断“平账”,使得被害人债台高筑,不得不就范。
3. 故意制造违约或者肆意认定违约
被告人往往会以设置违约陷阱、制造还款障碍等方式,故意造成被害人违约,或者通过肆意认定违约,强行要求被害人立即偿还“虚高借款”。
4. 恶意垒高借款金额
在被害人无力支付的情况下,被告人介绍其他假冒的“小额贷款公司”或个人,或者“扮演”其他公司与被害人签订新的、本金更高的“虚高借款合同”予以“转单平账”“以贷还贷”,被害人在此过程中并未取得或者完全取得小额钱款,进一步垒高借款金额。
5. 软硬兼施“索债”
在被害人未偿还“虚高借款”的情况下,被告人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向被害人或者特定关系人索要债务,进而实现侵占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财产的目的。
三、我们如何防范被“套路”?
1. 选择向正规借贷机构借款
如需借款,必须核查借贷公司经营资质,一定要选择手续完备、证照齐全的正规借贷公司,防止落入“小额贷款公司”设下的“套路”。
2. 审慎签订借款合同
合同签订之前,仔细阅读关于出借人姓名、身份信息、出借资金来源、还款时间、支付方式、利息、违约金等可能引发纠纷的合同条款,确保出借人出借的本金与自己实际获得的钱款数额一致,出借人姓名应当与出借人资金账户一致,如指定他人代收款,一定要书面注明。不轻信出借一方人员的口头承诺,尽量将争议问题及解决方案写入合同,否则暂缓或者拒绝签订合同。
3. 不签订房屋买卖或者租赁合同为借贷合同作担保
在签订数额较大的借款合同时,出借人要求另外签订房屋买卖、租赁合同的,应当慎重签订,防止双方产生纠纷时出借人凭借房屋买卖或者租赁合同向仲裁机构、法院要求履行房屋买卖、租赁合同,导致房屋被查封或者强制执行。
4. 留存钱款往来关键证据
注意保存相关证据,比如借款时的通话录音、借款合同、银行转账、催款电话录音、短信或者聊天记录等关键证据。还款时尽量选择有迹可循的转账方式,比如通过银行柜台转账或者网上银行转账,备注资金用途,尽量不要通过自动存款机向他人转账,同时注意核对收款人账户名是否与借条、收据、借款合同上记载的出借人一致;如采用现金方式还款,一定要让对方及时出具收条,及时复印或者拍照存证。
5. 发觉被骗或者遭遇“软暴力”索债即刻报案
如发觉被骗或者遭遇暴力、威胁或者“软暴力”索债,必须立即报警,注意保留双方手机、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借条、收据、借款合同等客观证据,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身权益。
来源|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
文:杨坤
责任编辑 | 邱悦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自“浦江天平”
未满十八岁小额贷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实习生杨蕾 上海报道
各大厂旗下互联网小贷牌照持续增资。
1月11日,启信宝数据显示,京东旗下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盛际小贷”)完成新一轮增资,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至55亿元。
同时,京东盛际小贷本次增资引入新股东京东拓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拓宏”)。京东拓宏为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子公司。在股权穿透后,京东盛际小贷依然是京东科技实际控股的网络小贷公司。
2021年来,京东盛际小贷共经历3轮增资,逐渐从16亿元增至55亿元,累计增资额达到39亿元。在京东盛际小贷增资前,京东科技已完成牌照整合任务。京东科技在2022年先后注销了另外3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分别是北京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上海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重庆京东同盈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对此,京东科技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公司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整合同类型地方金融牌照,小贷公司牌照主体最终仅保留一家。
京东网络小贷增资是近年来平台小贷牌照整改的一个缩影。
一方面,包括小贷牌照在内,各大厂旗下金融牌照的整合与清退持续加速。2022年12月29日,启信宝数据显示,重庆市小米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企业名称变更为“重庆融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也变更为“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去年9月,平安普惠旗下最后一张小贷牌照展业范围收缩,平安普惠旗下所有互联网小贷牌照也完成清退整合工作。
2020年11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网络小贷新规”)规定“同一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作为主要股东参股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或控股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特别是对于拥有多张金融牌照的平台企业而言,小贷牌照的地位正在边缘化。
例如在2021年4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称,蚂蚁集团将整体申设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金融业务全部纳入监管。将花呗、借呗全部纳入消费金融公司,依法合规开展消费金融业务,而此前花呗、借呗产品背后是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这意味着未来蚂蚁旗下小贷业务也将被逐步转移至消费金融牌照下。
另一方面,在小贷牌照杠杆率要求趋严的背景下,互联网小贷牌照头部分化加剧,头部平台机构频繁增资。就在1月5日,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完成第五次增资,注册资本由100亿增至105.26亿元。目前,字节跳动旗下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已增至90亿元人民币;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70亿元人民币;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0亿元人民币;携程旗下重庆携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年小额贷款机构合计发行ABS规模约736.89亿元,其中美团三快小贷累计发行284亿元,三六零网络小贷累计发行26亿元,度小满小贷累计发行197亿元,京东盛际小贷累计发行148.9亿元。
前述四家头部互联网小贷公司2022年全年发行的ABS规模达到655.9亿元,占所有小额贷款机构ABS发行规模的比重达到89.01%。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未成年可以小额贷款么(未满十八岁小额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0569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