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上出现有这几种记录,恐怕你将失去贷款资格了,下面是冉哥说财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征信能查到贷款记录吗
最近冉哥看新闻了解到,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与上月底正式出炉。这是继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后,征信行业迎来的又一重磅新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征信业规范发展的决策部署,推进征信法治建设,践行“征信为民”理念,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实际上,自1月《办法》的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后,社会各界一直期待征信行业能迎来更明晰的顶层设计。《办法》明确,符合“依法采集、为金融等活动提供服务、用于识别判断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三个维度的信息为信用信息,从事征信业务应取得合法征信业务资质。
因此征信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你需要贷款时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了!你会发现,它的作用无比重要。
而且你知道吗?如果你有以下几种征信记录,那么真的很抱歉,你恐怕将失去贷款资格。冉哥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析这几种情况。
出现“连三累六”,对贷款影响大
什么是“连三累六”?其实是“连三”与“累六”的合称,也是信贷行业的专业术语。一般来说“连三”是指连续三个月逾期还款,“累六”是指一年内累计六次逾期还款。所以“连三累六”是体现贷款有多次逾期的一种说法。
个人征信是银行对贷款、信用卡审批时必须考量的因素之一!!!
因为去银行借贷,银行只能凭借申请人的经济行为历史记录来客观判断是否有申请资格。
换句话说,如果金融机构查看到申请的征信记录上有连续3个月逾期未还,或是一年内累计6个月逾期,那么你的贷款、信用卡申请被拒的风险很大。
连续三次和累计六次的是一种包含关系,累计中包含连续,而连续之后,如果按时还款却不会到达累计次数,不管怎样,出现逾期的后果都非常严重!因此我们自己要特别的注意,千万不能出现连续逾期的情况。
逾期未还成呆账,贷款大忌
什么是呆账?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更不知道其到底是什么。
在此冉哥跟大家解释一下:一般来说,超过这笔账单的还款日,还未还清欠款的情况就叫做逾期,那么呆账是逾期后面那一部分。
所以,呆账是指已经过了规定的还款日期,经过多次催讨但是没能收回,使账单长期处于呆滞状态,很有可能成为坏账的应收款。
如果说,我们看到一个人的征信系统上有呆账记录,那么这个人很可能就被银行送进了黑名单,或者就像大家日常所说的“老赖”。
所以说如果你有以上情况的话,很不幸地告诉您,您与贷款,缘分已尽,各自安好。
近期查询次数过多
征信查询记录体现个人征信报告公共信息栏中,就是记录贷款(信用卡)申请人在相关金融机构申请时的查询日期,查询机构,放款金额,还款/逾期状态,查询的原因等。
征信查询一般分为:本人查询、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贷款审批、异议查询等。那么哪些查询是对申贷有影响的呢?
信用卡审批、贷款审批、担保资格审查,以上查询均被金融机构认定为“硬查询”,其这类“硬查询”过多会产生不利影响。
为何查询过多,会影响贷款?
原因是短期之内有很多征信查询记录,贷款机构会认为你在短期之内向很多金融机构申请了贷款或信用卡,说明你很缺钱。
还有一种可能他们认为你,前面查询那么多你还来贷款,是不是前面的都没有成功贷到款,是不是你自身有什么问题所以才被多家贷款机构拒绝?
因此,一旦你的征信报告上出现了很多查询次数,贷款机构就会把你列入风险客户名单;即使你个人资质再好也很有可能被拒绝。
到底征信查询多少次贷款会被拒?
这个没有一个绝对值,因为征信查询次数只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审核因素,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贷款的审批。
如果条件比较好,那贷款机构对短期内征信查询次数的审查可能会放宽一些,比如半年内查询次数不超过10次;
反过来,如果借款的个人资质相对比较差,那贷款机构对其短期之内查询征信次数的考核就会严一些,比如半年之内累积查询次数不超过5次等;或者2个月内不得超过3次等等。
因此我们个人对于征信查询,一定要谨慎对待,严格控制查询次数,否则我们在真正需要贷款时,会被银行认为,我们近期四处借钱,银行向来都是救急不救穷,如果太缺钱去银行借款,银行也会担心你没有钱还。
信用卡透支过多,刷爆
如今,很多人都会拥有一些大额信用卡,比如额度在10万,20万,50万甚至更高。
因为额度高,不少人信用卡透支也很多,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如果我们透支过高的信用卡额度,也会影响自身的贷款申请。
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一张授信10万的信用卡,你透支了9万,在银行看来,这是你的未偿还负债,会直接计算到你的总负债里,当然现在大部分银行把银行未还负债只按最低还款额计算负债,也就是你总负债的10%,但是如果您是多张卡同时欠债,那总负债一样也不低,或直接导致银行拒绝你的贷款申请。
因此我们必须要合理控制负债总额,切勿让自身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那样就会很危险了。
为他人担保过多
亲戚或者朋友由于种种情况无法申请贷款,请求帮忙担保,相信很多朋友遇到过,面对亲戚朋友这样的请求,大多数人会因为并不了解担保人的缘故,碍于面子、人情而答应下来,就成了担保人了。
可是很多朋友并不清楚这样看似很好做到的请求,其实代表着一份相当巨大的责任,甚至还可能会造成自身巨大的经济损失。
当你答应成为担保人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当贷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拒绝偿还贷款时,银行有权要求担保人来偿还贷款。
因此,你每对外多一次担保,实际上就是增加了你的风险,增加了个人“负债”,所以在你没有想清楚具体会承担什么法律风险之前,请不要轻易签字担保,否则后悔莫及!
总结
如今的征信是考量个人是否能贷款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且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在申请贷款之前,一定要管得住手,控制得住欲望,面对贷款要冷静结合自身综合情况,量力而行,切莫让贷款成为你的负担!
而且随着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的出台,以及征信系统的不断升级,冉认为征信报告这一“经济身份证”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能够更加及时地反馈个人信息,同时也为他人警示风险。同时,大家也应注意检查自己的征信信息,一旦发现问题,应尽快进行解决,避免因征信报告给自己带来麻烦。
因此建立自己的良好信用评级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现在各种消费陷阱,套路贷又多,我们一定要做好警惕,切勿过度消费。特别是在消费之前签订一些合同,协议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条款,从中是否有一些陷阱,自己多留一个心眼,而且网上消费也要时刻注意,一些广告,优惠也不要随便点,一不小心就可能把你征信弄花,导致后期想申请贷款买房,买车受到影响。
冉哥从事金融信贷行业也快10年了,对于如何维护自己的征信,提升自身的征信额度,还是有些心得,如果大家这方面有什么问题,随时都可以咨询冉哥[微笑][微笑][微笑]
不查征信秒过的小额贷款
原标题:信息不透明、提示不到位、操作不规范…混乱网贷征信害苦消费者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 刘铭)从未向四川新网银行申请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征信记录中却出现贷款逾期记录。最近,来自山东、湖北、安徽等地的多名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报》四川记者站投诉,要求弄清事情真相,消除不良记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记者进行了调查。 消费者投诉 不明贷款逾期 9月27日,山东消费者刘女士投诉反映,因为要帮一位好朋友担保,9月26日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打征信报告,才知晓自己有一笔四川新网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总额3600元,共20期,按月归还,2020年3月6日到期,最近一个还款日应还312元。目前处于逾期状态,逾期1次。刘女士表示自己从未贷过这笔款,甚至从未听说过“四川新网银行”。 无独有偶。湖北消费者邓先生投诉称,因为每天接到大量推销贷款的骚扰电话,今年8月去查询征信记录,吃惊地发现有一笔四川新网银行的小额贷款,而本人并不知道这家银行。征信报告显示,贷款金额为1078元,共18期,按月归还,2020年3月2日到期。2018年9月4日贷款至今年7月5日,还有515元本金未还,最近一个还款日需还款69元。 据安徽消费者吕先生投诉,他也是在查征信记录时,才知道有一笔四川新网银行的1200元贷款,已出现逾期。他要求删除征信逾期记录,但始终没有成功,目前已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异议申请。 成都消费者李女士投诉称,7月3日查询个人征信时才知道,2018年4月8日四川新网银行向她发放了500元的个人消费贷,共3期,已显示逾期两期,逾期时间已快一年了。她从未向四川新网银行贷款过,也未接收到过该银行的任何通知,贷款逾期影响了个人信用。 记者调查 网贷公司相互合作 李女士告诉记者,发现500元“莫须有”的个人消费贷款后,沟通过程中,四川新网银行工作人员查询后告诉她,这笔贷款来自于一个叫“现金巴士”的App网贷平台。她立即咨询这家平台,对方答复称没有向她发放过这笔小额贷款,平台最低贷款都是1000元,说是另一家贷款公司。她赶紧向这家贷款公司核实。直到7月15日,该公司也未能给出一个合理的答复。“两边的说法对不上,就是推!都说不是他们的问题。”李女士说。 李女士第一次查询征信记录是7月3日,显示截至5月31日贷款已经逾期,当前逾期金额为339元。就在她向四川新网银行反映期间,有工作人员告诉她,这笔贷款已于6月21日结清。 9月16日,李女士第二次查询征信记录,发现“账户状态”果然已显示为“结清”。“也不知道到底是谁结清了的。”在她的要求下,四川新网银行给她出具了一份《贷款结清证明》,证明时间为2019年7月3日。 李女士此前曾经贷过款,但因为想按揭买房,去年就把包括信用卡在内的所有贷款全部还清了,结果还是受到了“莫须有”个人消费贷款的影响。“虽然已经结清了,但是逾期行为网上会显示,还是会影响贷款买房。”李女士感到非常无奈:“去咨询过了,开发商明确告知没办法买房。” 在投诉维权过程中,一些消费者逐渐了解到,这种情况与自己曾经有过的网贷经历有关,四川新网银行是所涉网贷平台的出资方。新的问题是,征信记录上显示的贷款金额与网贷金额不一致,令人费解。 四川新网银行在回复山东消费者刘女士时称,“该客户之前在小米平台上贷款,该平台是我行合作平台,在发生逾期的情况下,由我行上报人行征信系统”。在回复湖北消费者邓先生时称,“客户查到的征信信息是我行上报,通过与客户沟通告知是办理xx的贷款,需要联系平台处理”。 “无论是贷款数额、期数,在小米贷上的贷款都与征信报告上的对不上。”刘女士说,“2018年7月份,因为资金周转困难,我申请了几个网贷,最后只有小米贷通过了,贷款5000元,12期,中间有过1次逾期,现在正常还款。” 吕先生得知征信报告上的贷款记录是通过魔法现金平台申请后,更加气愤了。他告诉记者,2018年5月2日,自己确实在魔法现金平台App上贷款了1200元,不久就出现1次逾期,结果第二天就出现暴力催收,对方不停地拨打电话,威胁恐吓他,自己很气愤,索性停止了还款,目前已逾期285天,现在“实际还款额”达2195.99元,其中“逾期管理费”708元。 “此前与四川新网银行反复沟通,反映魔法现金平台利率太高,存在骚扰恐吓等问题,而四川新网银行一直将问题踢给魔法现金平台,说有些费用不是他们收的,双方是合作关系。”吕先生说,“现在魔法现金平台已经倒闭,App无法登录,客服电话成了空号,联系不上,我有强烈的还款愿望,希望四川新网银行给予合理还款金额并清除人行征信信息。” 吕先生认为,自己原本是向魔法现金平台贷款,征信记录显示的却是向四川新网银行贷款,自始至终他都没有看到任何授权,“也没有我本人的授权”,侵犯了自己的知情权。 征信中心回应 不对数据真实性负责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住所位于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高新区,注册资金30亿元。 10月8日,记者就上述问题向四川新网银行提出采访要求。该行公关部相关负责人确认收到了采访函。截至发稿,记者未收到任何回复。 10月11日,记者咨询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征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网贷平台只是提供贷款服务的平台,和实际发生贷款的机构是合作关系,一般来说,网贷时App上都会显示,发放贷款的是哪几家金融机构。“你在App上贷款的时候,应该弹出一个对话框,让你点击‘同意’‘我已阅读’等内容,还有协议,上面都写得很清楚”。报送征信记录的原则是“谁发放贷款给你,就是谁报送。征信系统只接受各家银行、各个机构报送进来的数据,只要是发生了贷款的信息,都会报送,不是只有逾期了才会报送”。 “征信中心只接受报送的数据,看不到贷款双方签订的协议内容,对数据的真实性不负责任。”该工作人员说,“如果发现报送的信息错了,银行可以自行修改重新上报。” 专家观点 网贷监管亟待强化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注意到,中国银保监会网站10月10日发布了《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要以深化整治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为重要抓手,正视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真刀真枪解决问题,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提供重要保障。通知中列举了银行业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的表现形式,其中包括“在信贷业务中,违规与各类中介、咨询公司等第三方‘合作’,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唯有接受第三方服务并支付费用等附加条件,才能获取正常贷款的相关手续及获得贷款”等。 四川衡平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建新认为,目前网贷市场秩序比较混乱,通过上述消费者投诉可以看出,在银行和网贷平台合作开展贷款服务过程中,存在信息不透明、提示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涉嫌违反《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征信能查到贷款记录吗(不查征信秒过的小额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0512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