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银行”呼之欲出!盈利不如长沙银行一半 不良率连升5年,下面是凤凰网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华融湘江贷款好下款吗
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出品 文丨潇潇
核心提示:
1、湖南即将迎来首家省级城商行。11月14日,华融湘江银行官网表示,该行已于11月13日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更名为“湖南银行”等多项议案,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周晖将出任行长。
2、前三季度,华融湘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3.82亿元,实现净利润24.48亿元,两项指标皆不如长沙银行的一半。截至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85%,已连续五年上升,较1.66%的行业均值高出11.45%。而长沙银行同期的不良率仅为1.16%,已连续四年保持下降趋势。
3、据湖南银保监局10月末披露数据,华融湘江银行上半年投诉量位列湖南辖内城商行第二位,仅位于长沙银行之后。2022年上半年,湖南辖内城商行投诉量的中位数为32.5件。其中,华融湘江银行为102件,占比21.75%;长沙银行被投诉量高达300件,占比63.97%,近乎是华融湘江银行的3倍。
凤凰网财经讯 挥别控股十余年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下称中国华融),华融湘江银行将变身湖南省级城商行——“湖南银行”。
11月14日,华融湘江银行官网发布公告表示,该行已于11月13日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更名为“湖南银行”等多项议案,更名仍需获得银保监会批复。
湖南本土规模最大的银行是在A股上市的长沙银行,第一大股东为长沙市财政局,但湖南省级城商行一直缺位。随着华融湘江银行变更为“湖南银行”的流程陆续推进,湖南即将迎来首家省级城商行。
湖南银行将成湖南首家省级城商行
2010年10月,华融湘江银行成立。在成立之初,中国华融对于华融湘江银行的持股比例达到50.98%。几轮增资扩股后,到2017年底,中国华融的持股比例下降至40.53%。
自去年开始,在回归资产管理主业、逐步退出非主业的监管要求下,中国华融开始有序推进金融牌照子公司的股权转让。
今年6月,中国华融发布公告称,已将所持华融湘江银行全部的40.53%股权转让给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下称财信金控)和中央汇金组成的联合体,转让金额高达119.81亿元。其中,财信金控持股20.53%,中央汇金持股20%。
值得注意的是,在受让华融湘江银行股权之前,湖南省政府控股的财信金控已通过子公司合计持有该行19.94%股权。受让后,财信金控直接和间接对华融湘江银行的持股比例达到40.47%,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据中诚信国际的评级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湖南省、市各级政府通过下属公司持股华融湘江银行合计达61.52%。
大股东易主后,华融湘江银行很快迎来了人事变更。11月13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选举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周晖、财信金控副总经理易洪海、财信金控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王和、财信吉祥人寿副总裁兼董秘胡胜华、湖南省财政厅金融处处长陈理为董事的议案。另外,选举张英广等3人为非执行董事、选举王修华等4人为独立董事等议案均被通过。
其中,周晖将出任华融湘江银行行长。今年9月末,湖南省委组织部公布任前公示,周晖拟任省管企业正职。这也代表,华融湘江银行升级为省级城商行。
据了解,周晖现年51岁,有丰富的金融行业从业经验,曾先后出任第一创业证券副总裁、财富证券总裁。2018年11月至今,担任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盈利情况不如长沙银行的二分之一
即将完成更名的华融湘江银行虽然将升级为湖南唯一一家省级银行,但因为历史差距,在资产、营收、净利、不良率等多项指标方面都落后于省内的长沙银行。
今年9月末,华融湘江银行资产总额为4481.8亿元,同比增长9.02%。而长沙银行同期的资产总额为8786.73亿元,近乎是华融湘江银行的两倍,同比11.71%的增速也高于华融湘江银行。
经营业绩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华融湘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3.82亿元,同比下滑4.46%;实现净利润24.48亿元,同比增长3.91%,两项指标皆不如长沙银行的二分之一,而且增速情况也不及长沙银行。同期,长沙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2.93亿元,同比增长10.21%;净利润55.93亿元,同比增长6.62%。
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注意到,华融湘江银行营收主要依靠利息净收入,占比高达81.13%。今年前三季度,华融湘江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68.01亿元,同比减少8.93%,成为拖累该行营收的主要原因。
资产质量方面,华融湘江银行面临的压力仍然不小。截至9月末,华融湘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85%,已连续五年增长,较1.66%的行业均值高出11.45%。而长沙银行的资产质量表现要优秀得多,同期的不良率仅为1.16%,已连续四年保持下降趋势。
相对而言,华融湘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情况保持在较好水平。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5%、10.47%和8.86%,三项指标均高于监管要求,但同样落后于长沙银行的13.2%、10.58%、9.49%。
今年7月末,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发布了一篇关于华融湘江银行的评级报告。评级报告表示,该行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大股东股权变更的完成或将对该行产生重大影响、资产质量承压、不良贷款有所增长、盈利增长面临挑战、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压力依然存在、较高的市场资金依赖度、加大流动性管控难度以及业务规模扩大对风控能力提出挑战等。
消费者投诉量居湖南辖内城商行第二位
除了业绩情况,较高的投诉率或许是亟待“湖南银行”新任管理层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观察到,华融湘江银行、长沙银行都是湖南辖内银行业被投诉的重灾区。
据湖南银保监局今年10月末披露数据,华融湘江银行上半年投诉量位列湖南辖内城商行第二位,仅位于长沙银行之后。2022年上半年,湖南辖内城商行投诉量的中位数为32.5件。其中,华融湘江银行为102件,占比21.75%;长沙银行被投诉量高达300件,占比63.97%,近乎是华融湘江银行的3倍。
银保监会官网截图
在个人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本/外币储蓄业务等方面,华融湘江银行的投诉量均湖南省内城商行前列。
个人贷款业务投诉方面,长沙银行、三湘银行、华融湘江银行的投诉量位列湖南辖内城商行前三位。其中,华融湘江银行此项业务被投诉量为28件,占比27.45%。
银保监会官网截图
信用卡业务投诉方面,只有长沙银行和华融湘江银行上榜,投诉量分别为193件和62件。
银保监会官网截图
本/外币储蓄业务方面,华融湘江银行被投诉量8件,同样排在长沙银行之后,位居第二,是此项业务被投诉量中位数的四倍。
银保监会官网截图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更名为“湖南银行”后,华融湘江银行或将加快上市的步伐。湖南省金融监管局今年4月发布的《湖南省“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曾提到,鼓励华融湘江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并购、重组的方式做大做强,支持华融湘江银行等一批有资格的金融机构上市融资。
未来,“湖南银行”能否在新任管理层的带领下,进一步提升业绩、压降不良、降低消费者投诉率,并最终实现上市,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将持续关注。(实习生刘怡然对本文亦有贡献)
华融湘江银行靠得住吗
中国华融机构瘦身更进一步,华融湘江银行股权受让方最终落定。
6月9日晚间,中国华融发布公告称,其所持华融湘江银行约31.41亿股股份(40.53%股权)作价约119.81亿元转让给湖南财信金控和中央汇金,交易完成后湖南财信金控将持有华融湘江银行40.47%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中央汇金持股20%位列第二大股东。
记者注意到,这是中央汇金首次入股城商行,而湖南财信作为省内唯一省级地方金融控股公司,也将正式控股一张银行牌照。对于中国华融来说,在陆续出售华融消费金融、华融中关村不良资产交易中心、华融湘江银行等子公司股权之后,也将进一步回归主业。
中国华融又一金融牌照出清
从交易价格来看,此次股权转让与之前挂牌估值一致。
早在2021年11月,中国华融公告称,根据监管机构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逐步退出非主业的要求,按照财政部国有金融企业股权转让有关规定,拟采取公开转让方式转让华融湘江银行40.53%股权,对应股权的数量为31.41亿股,即中国华融所持华融湘江银行的全部股份。
今年4月19日,为推进华融湘江银行股权转让的实施,中国华融宣布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下称“北金所”)发布华融湘江银行40.53%股权相关转让信息及有关材料,对应评估值为119.81亿元。
根据中国华融最新公告,由于此次股权交易只有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央汇金”)、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湖南财信金控”)组成的联合体作为唯一符合条件的受让方,最终未举行公开竞价,以上述评估价成交。
公开资料显示,华融湘江银行成立于2010年10月,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引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重组湖南原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市商业银行和邵阳市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依法合并新设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册地位于长沙,注册资本为77.5亿元。
截至2021年年末,华融湘江银行资产总计4259.84亿元,总负债3929.08亿元、归母所有者权益330.17亿元(含永续债)。盈利方面,该行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17.87亿元,净利润30.75亿元。此前2017年-2020年,该行分别实现净利润25.02亿元、27.16亿元、30.16亿元、28.69亿元。
此次股权转让后,中国华融不再拥有华融湘江银行任何股权,这也意味着又少了一张金融牌照。中国华融在转让公告中提到,以2021年12月31日为基准,此次转让预计确认未经审核的税后亏损为13.28亿元,其中包括不再并表后减少的112.34亿元净资产、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损失1230.39万元、根据代价及初始投资成本计提的税项20.62亿元。
至此,中国华融已经完成了至少3家子公司的股权转让手续。中国华融表示,本次转让可有效释放资本,用于拓展本集团主营业务,有利于本集团坚持做强做精主业,将更多资源和精力集中于不良资产主业发展,对本集团未来发展及股东长远利益更有益处。
自去年开始,在回归资产管理主业、退出非主业的监管要求下,中国华融开始有序推进金融牌照子公司的股权转让。根据2021年年报,中国华融旗下子公司包括华融证券、华融金融租赁、华融湘江银行、华融国际信托、华融消费金融、华融期货、华融中关村交易中心、融德资产管理公司、华融实业、华融国际控股等。
此前中国华融高管曾在中国华融2021年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当时公司已经完成旗下1家金融子公司股权转让、2家签署转让协议,包括华融湘江银行在内的5家子公司的股权转让仍在推进。其中,华融中关村交易中心79.6%股权已经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宁波银行受让华融消金70%股权事项也在上月落定。华融信托、华融证券转让也在推进过程中。
受让方是何背景?
从受让联合体来看,湖南财信金控受让15.91亿股股份(20.53%股权),转让对价60.69亿元;中央汇金受让15.50股股份(20.00%股权),转让对价59.12亿元。
其中,成立于2003年12月的中央汇金是国有独资公司,主要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对国有商业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即根据国务院授权,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出资额为限代表国家依法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但不干预控股金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根据官网介绍,中央汇金目前直接持有17家金融机构的股权,其中控股参股的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34.68%)、工商银行(34.71%)、农业银行(40.03%)、中国银行(64.02%)、中国建设银行(57.11%)、恒丰银行(53.95%)。这也意味着,此次受让华融湘江银行也是中央汇金首次入股城商行。
不过此次转让完成后,华融湘江银行将由湖南国资控股。叠加受让前湖南财信金控通过其附属公司湖南财信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财信投资”)间接持有的19.94%股权,湖南财信金控对华融湘江银行的持股比例将超过40%,由此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
官网资料显示,湖南财信金控系湖南省唯一的省级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由湖南人民政府全资控股,注册资本140亿元,旗下拥有信托、证券、期货、寿险、银行、保险代理、地方金融资产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区域股权交易所、产权交易所、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典当、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14 张金融或类金融牌照。
记者根据企查查资料梳理,此前湖南财信金控还间接持有多家农商行、村镇银行等股权,但并无控股的银行牌照。而根据华融湘江银行财报,湖南财信近年来对起增持动作明显,其所持股份系2020年受让其子公司湖南信托而来,后者与兴湘控股曾在2017年华融湘江银行增资中分别增持13.56亿股、2.34亿股。
截至2021年末,在华融湘江银行13名董事会成员中有7名股东董事,其中4名由前大股东中国华融提名,且董事长在第一大股东提名的董事产生。随着股权转让完成,预计华融湘江银行也将迎来管理层一次“换血”。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华融湘江贷款好下款吗(华融湘江银行靠得住吗)":http://www.ljycsb.cn/dkzs/10509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