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五级分类指的是什么?,下面是今天丶明天丶后天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的五级分类是什么
(一)正常:
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不存在任何影响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的因素。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有充分的把握,贷款损失概率为 0
(二)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还款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果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 5%
(三)次级: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开始有逾期,且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理借款人的部分资产甚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贷款损失率达到了 30%-50%
(四)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造成较大损失。金融机构为了挽回资金的损失,会动用清收队伍,为借款人的资产进行重组、合并、兼并、抵押物处理等方式来保证资金的回笼情况,即使损失和浪费了人力成本,也要讨回应得的债务,贷款损失的概率高达 50%-75%
(五)损失:借款人已无法偿还本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程序,贷款注定要失去,或者收回极少部分的资金,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没有必要保留在资产的账目上,所以很多时候银行、担保公司为了避免出现不良贷款,最好的方式是走法律程序,把坏账转移注销。其贷款的损失率占到 75%-100%。
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办法
金选·核心观点
2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的《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正式对外发布,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我们对风险分类新规的核心变化和主要影响作出分析,谨供各位投资者参考。
为了更准确地识别、评估信用风险,真实反映资产质量,银保监会和央行将2017年巴塞尔委员会《审慎处理资产指引》中不良资产和重组资产的认定标准、分类要求和国内的五级分类体系相结合,于2019年4月30日发布《金融资产分类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今年2月发布《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正式稿。
与2007年《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相比,新规主要有以下几条核心变化:
(1)将风险分类对象由贷款延伸至承担信用风险的全部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理念由“以单笔贷款为对象”扩展至“以债务人为中心”,实施“连坐”机制;
(2)进一步明确债务逾期/信用减值等指标与金融资产五级分类的对应关系;
(3)细化重组资产定义与分类标准,延长重组观察期长度为至少1年。
与2019年《金融资产分类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稿变化不大,部分规定边际放松,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进一步明确《办法》的适用范围;
(2)上调五级分类中信用减值标准;
(3)调整非零售债务人交叉违约规则;
(4)进一步完善重组资产相关条款。
(5)明确过渡期安排。
银行不良资产认定或面临整改,部分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可能有所抬升,后续银行拨备覆盖率的监管要求有望进一步下调。部分新规发布前不良认定不够严格的银行可能会面临整改,其真实不良资产将逐步暴露。
对于不良贷款的认定,大部分发债银行都满足了“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的监管要求,但少数城农商行2022年中报不良贷款金额/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余额不足100%。考虑到除逾期天数外,新规五级分类对交叉违约、信用减值比例也有相应要求,因此新规落地后,银行不良贷款率存在进一步抬升的可能,尤其是部分中小银行。同时不良贷款的增加会被动导致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下降,甚至不达监管要求。我们认为后续监管标准有望进一步下调,银行拨备率要求或将下调至100%左右。
新规对重组资产的严格规定或使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小幅走高,尤其是中小银行,建议未来持续关注监管执行情况以及相关政策收紧的可能。2019年征求意见稿就已对重组资产的定义作出详细规定,根据中债资信对样本银行的问题贷款(包括不良贷款及重组贷款)统计,2019年重组贷款占比从2018年的3.46%明显增加至5.01%。
近三年受地产债务重组及部分区域城投债务重组的影响,问题贷款率一直处于高位,银行重组贷款占比也持续小幅提升,但重组贷款占比的增加并未带来关注类贷款比例的大幅提升。我们发现在征求意见稿发布后,部分银行对重组资产的定义仍然较为模糊。相较于征求意见稿,新规对重组资产的风险分类标准进一步优化,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流动性压力主体或财务困难主体的观察空间。
但仍需持续关注重组贷款占比提高对银行报表的影响,虽然实际操作中银行可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正常的债务滚续,但长期操作空间有限,总体来看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未来或小幅走高,尤其是中小银行,后续建议关注重组资产监管的执行情况及相关政策收紧的可能。
新规或使银行资产质量数据恶化,对银行资本充足率也会产生冲击,考虑到新规自202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银行2023年年报表现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对银行二级资本债和银行永续债来说,新规落地使得银行补充资本的压力有所加大,而部分弱资质城农商行最新年报披露的不良+关注类贷款比率已经较高,若新规落地后银行资产质量进一步下降,其债券到期赎回意愿将受到较大影响,未来需重点关注这类银行到期二永债的不赎回风险。
风险提示
真实资产质量超预期暴露;监管政策超预期调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的五级分类是什么(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办法)":http://www.ljycsb.cn/dkzs/10450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