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陆金所坏账消息给吓到,我等的投资应该安全的,下面是东方财富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平安陆金所贷款逾期
周四一起床,铺天盖地的“陆金所坏账”新闻袭来,很多买了陆金所的朋友也来询问之前买的是否“不安全”。仔细研究新闻和随后陆金所的公告,作为陆金所理财产品的持有人,我觉得对这消息不用在意,我们的投资应该是安全的。
别被“坏账”二字吓到
这次“坏账”新闻,从网络上出现的版本来看,大致如此描述:
根据市场传闻,一位接近陆金所旗下平安国际商业保理的人士透露,目前陆金所累计接近4亿借款出现问题,其中与陕西金紫阳集团的2.5亿借款已到期,平安国际方面不得不启用资金池偿还投资人本息。
而最后周四上午陆金所(Lufax.com)发布官方公告,对此做了澄清:
我们已注意到近期有关媒体报道,据了解,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确有一项应收账款业务目前已进入相关法律程序,详情不便透露。该项目由第三方提供担保,投资者权益完全不受影响,该项目与陆金所P2P业务无关。 陆金所一直有较强的风控体系和专业的流程管理,截至目前,未有陆金所用户受到任何投资损失。
从新闻和公告来看,一笔账款出现问题,应该是事实——但关键的是如何解读。
就我个人,第一个观点是:不要看到坏账两个字就色变。
大概是P2P最近出了太多跑路的事情,很多投资人看到“坏账”就吓得要死,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其实,在金融行当,只要有借贷业务,坏账就是常态。不信你去查看任何一家银行的年报,都会公布一个叫“不良贷款率”的数据。所谓不良贷款,就是:
是指银行贷款给个人或者企业,企业逾期很长还款或者甚至无偿还能力,导致银行长期回收不了资金的贷款。
不良贷款,许多到最后就是作为“坏账”核销,不同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或有高有低,但要说没有不良贷款的,那就是天方夜谭了。
银行尚且如此,所以不要因为陆金所和“坏账”联系起来,就觉得陆金所岌岌可危,否则没有一家银行你能信任了。
更何况,相比银行的坏账必须核销承担损失,从公告来看,这笔应收款第三方提供担保,就算收不回来有损失的也是那家担保企业而已。
事件主题与我们买的产品无关
当然,作为陆金所的投资者,其实大家关注的都不是坏账是不是常态,而是这个对我们的产品是否会有影响。
从各种迹象来看,这次事件中心的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天津),其实和我们买的产品相距甚远。
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天津)是一家怎样的公司?的确,根据工商登记的资料,他是陆金所的子公司,但他的主业是商业保理这么一个比较冷门的领域:
经营范围:以受让应收账款的方式提供贸易融资;应收账款的收付结算、管理与催收;销售分户(分类)账管理;与本公司业务相关的非商业性坏账担保;客户资信调查与评估;相关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如果你看不懂上述描述也没关系,用现在时髦的词汇说,它从事的是“供应链金融”——而这恰恰是与我们在陆金所买的产品无关的。
作为陆金所Lufax.com这块业务的投资人,买过他家不少的产品,对他家产品线还是比较了解的,但从未看到与供应链金融相关的。
下面根据产品线简单分析下:
1.稳盈安e。这个是陆金所的P2P业务,也就是你将资金借给其他自然人,陆金所作为信息中介,而平安旗下的担保公司则为资金安全提供担保。就业务模式,P2P显然与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天津)不会有任何关系。
2.专享理财,这个是委托贷款类的产品,包含彩虹、财富汇、安鑫好几个子产品线。这个至少在我平常看的产品中,没出现过陆金所旗下这家商业保理公司。所以这块业务应该也与这次出事的企业应该无关。
3.富盈人生,这个是陆金所代销的养老险产品,由平安养老险推出。供应方是陆金所之外的企业,自然与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天津)无关。
4.万能险,目前以珠江人寿的万能险为主。既然是别家寿险公司,自然与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天津)无关,再加上寿险产品还有《保险法》托底,安全度其实比银行存款还高。
第三方担保的意义凸显
虽然这次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天津)和我们平常购买的陆金所产品应该没有关系,但其实反而凸显了陆金所“担保”架构的意义。
根据陆金所的公告,这次进入法律程序的项目“由第三方提供担保”,这意味着损失将由担保公司承担,这其实是金融业分散风险的一个惯常手段。
如果对比目前主流的P2P,陆金所的稳盈安e和专享理财收益起始并不高,一般也就在8%上下,之所以我自己愿意买陆金所的这些产品,看重的也就是这些产品引入的担保。
比如作为P2P业务的安e贷,陆金所每一款安e贷都有担保公司担保,比如目前主要是平安融资担保(天津)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即使个人借款人还不出了,也是由担保公司承受损失,除非担保公司倒闭,我等出借人不会承受损失。
又比如专享理财,同样大量引入担保。你查看彩虹项目,很多都会看到“保证人: 深圳平安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而安鑫系列更是由平安财产险担保,安全性同样得到加强。
平安陆金所贷款平台靠谱吗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涵 3月13日,中国平安召开2018年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分管集团科技业务条线的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透露了陆金所C轮融资的更多细节:“平安集团在此次融资之后还持有陆金所约41%的股份,目前资本都非常充裕,可以弹性的选择上市时间和地点,没有很急迫的压力去宣布IPO计划。”
其中,领投的主要投资者是卡塔尔主权基金卡塔尔投资局(QIA)、香港全明星投资基金、春华资本等。
据中国平安2018年年报显示,陆金所已经完成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394亿美元,较上一轮融资后估值大增112.4%,成为近年来在上海发展起家的规模最大的独角兽企业。
截至报告期内,陆金所注册用户达到4035万人次,同比增幅近两成;活跃投资用户为1117万,累计借款人1028万人,同比上升37.2%。整体资产管理规模为369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0%,但是其中皆为存续产品,较去年上升40%;管理贷款余额3750亿元,相比于2017年底的2884亿元,增幅达30%。
更值得关注的是,陆金所首次披露了个人借款30天以上逾期率的数据,为2.3%,约为其他P2P平台的三分之一。
近10年来,平安在金融科技、医疗科技、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年报数据显示,平安集团的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业务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24.9%,达到6770百万元,而在2016年时为亏损状态,仅仅两年内高速提升。
若按照科技公司孵化的四个阶段来看,依次是设立平台、流量及数据积累、收入爆发式增长、利润贡献来归纳旗下几家知名科技公司状态,陆金所和汽车之家(在美上市)已经迈向利润贡献阶段、在港上市的平安好医生则处于第二阶段流量及数据积累期、金融壹账通和平安医保科技处于由平台设立过渡到第二阶段流量积累中。
陈心颖表示,集团旗下多家创新科技公司在2018年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其中2家上市公司,3家获得外部融资,总估值近700亿美元。“几家公司刚刚在近年来融资完了,所以资本都非常充裕。我们发展新公司的时候,是希望他们有足够资本,可以有弹性去选择上市时间和地点。目前我们没有什么压力说很急迫,那么我们IPO计划,到时候有的话会宣布。”
而对于另外两家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和金融壹钱包推进的合并事宜。陈心颖首次公开发声:“正在推动两家机构互相之间更好地合作,它们两家有些特性是可以互补的,壹账通定位于通过科技通过服务C端和B端客户,而壹钱包也具有一项赋能的特性,把商户积分能力整合在一起赋能给金融机构、外部金融机构以及商城等,我们目前通过推动它们互相之间更好的合作,在积分、支付、商户、海外等方面把技术和产品服务提供给国内的机和海外的机构。”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平安陆金所贷款逾期(平安陆金所贷款平台靠谱吗)":http://www.ljycsb.cn/dkzs/10424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