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种“好事儿”!鹤壁多位市民被套路,下面是鹤壁新闻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微信举手借贷款真的吗
最近是否接到过这种电话,
“可以到店免费领取
一台扫地机器人,
不需要花钱哦!”
这种“好事儿”需要警惕啦!
近日,多位市民反映
遭遇套路营销。
他们接到免费领取
扫地机器人的电话,
在淇滨区一家手机店内
经过销售人员1个多小时的讲解后,
以购买学习机内的学习资料为由,
花费1998元把一台
好记星平板电脑带回了家。
“回到家后我越想越不对劲儿,回想起被‘忽悠’的整个过程,我觉得,这种营销方式让我很不舒服。”5月26日,淇滨区的王先生对记者说,一旦反悔,想要退货时就不那么顺畅了。
免费领取扫地机器人 最后花了1998元买了个好记星平板电脑
王先生介绍,他先是接到了一通电话,告诉他可以到店免费领取一台扫地机器人,反复和对方确认不需要花钱后,王先生来到九州路与合欢巷交叉口附近一家手机店里。
“手机店里已经没有手机,我觉得应该是他们临时租下来的。”王先生称,在店里,他领到扫地机器人后,留下来接受了更多讲解,因为对方称还可以另外免费领到一个好记星平板电脑。
“平板电脑可以免费,但是需要的学习资料不能免费,经过不断地讲解,我最终花了1998元买回了家。”王先生说,他自己也有占便宜的心理,“虽然没有强买强卖,但我还是觉得上当了。”
王先生介绍,他反悔后对方一度表示不退货,这让他很气愤。“手机店每天上午都是关门的,每天下午2点和5点都有两场讲解,去的人都是冲着扫地机器人,大多数是中老年人。”王先生觉得,不是什么正规营销。
记者体验营销现场 主持人长时间铺垫调动大家情绪
王先生拿到的产品和大家熟知的品牌“好记星”有关吗?营销现场究竟有没有猫腻呢?当天,记者也以接到了领取扫地机器人的电话为由,来到了手机店。
一进手机店,穿着红色马甲的工作人员会要求查看通话记录,报出当时邀请电话的后四位,然后分别在对应的表格内登记电话。完成后,记者领到了一张“礼品卡”。
人越来越多,不少人都会在登记的时候反复询问确认,是不是真的免费。工作人员称绝对免费,不会有二次消费,店面正在升级,以后会经营好记星产品,大家尽管放心。
到了时间后,店内的工作人员会要求大家聚到一起,开始发放所谓的扫地机器人。领完后主持人还会要求大家配合拍摄小视频。
“你们用的好,就告诉身边的亲戚朋友,帮好记星打打广告,我们不要钱只要流量!”接着主持人开始介绍接下来要出场的好记星平板电脑,“这是厂家免费送的礼品,我们店还有免费礼品,大家要不要?”
随后,主持人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向大家介绍了好记星T60平板电脑。主持人称,这款平板电脑双系统,双卡双待,功能很多,有孩子的家庭更加需要,因为可以从幼儿园用到高中。
因为之前说是免费送,现场大部分人都耐心配合听到了最后,有个别人中途离开了。临近结束,主持人告诉大家,平板电脑激活免费,甚至使用中坏了也能以最低的价格换新,但是学习资料需要收费,一年100多元,算下来需要2500多元,厂家让利后的价格是1998元。
整个过程中,主持反复通过大声回答和举手等方式调动大家的情绪。在最后的阶段,主持人强调,1998元是考验家长舍不舍得为孩子花这个钱,证明自己是不是真的爱孩子。通过前期的反复宣讲,有人当即通过微信转账1998元拿到了平板电脑。
网络上相关投诉不是个案
“你们是怎么知道我的电话的?”记者体验发现,整个营销过程不存在强买强卖,但不少人都会发出“为什么‘幸运’的是我”这样的疑问。在现场,工作人员回答:电话是电脑随机选的。
大家领取的所谓扫地机器人做工粗糙,包装上注明了“电动吸尘器”,使用时下面还需要垫上一张纸,和动辄上千元的扫地机器人大相径庭。
营销宣讲结束后,记者在店外和几位听了宣讲的市民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太假,套路太深,有人怀疑最先付款的那位女士是托儿。有市民当场打开微信搜索“好记星”,结果里赫然有《紧急提醒!好记星学习机,多地上演“白送”!好多家长上当!》之类的文章。
记者也尝试在网络上检索“好记星”“免费送”这些关键字,出现的都是相关投诉,这样的营销在多地已经出现,都是平板电脑免费,但资料收费2000元左右。意外的是,记者在好记星官网发现,学习资料都可以自行下载,并不需要另外付费。
随后记者拨打了好记星客服热线(4008003813),客服表示T60平板电脑网络上没有销售,只在线下渠道经营,目前确实在开展相关营销活动,如果对产品不满意可以联系经销商。
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相关投诉,建议大家在消费时提高警惕。“消费者如果认为这种营销方式涉嫌违规,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由他们进行调查。”5月27日,河南鹤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直艳军告诉记者,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要仔细分辨对方是不是正规商家,有没有相关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等。
大家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
打着“免费送”为幌子的营销套路!
请您一定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
同时也会纳闷
我的个人信息何时何地被泄露了?
一天到晚收到
售楼、保险、贷款等各种骚扰电话
近年来
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呼声
愈发强烈。
今年全国两会上
不少代表委员,
带来了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
的建议、议案和提案。
更振奋人心的是,
5月25日
传来一个重磅好消息!
大众期盼已久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终于要来了
5月25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在下一步主要工作安排中指出,围绕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制定生物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改行政处罚法、人民武装警察法等。
来源:鹤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张志嵩
责任编辑:张露丹
统筹:靳丽娜
总值班:郭红艳
监制:李宏庆
鹤壁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公布
鹤壁一14岁少女要离家出走,幸亏……
应届初中毕业生看过来!空军、海军航空实验班面向全省招生180名
鹤壁90后民警小夫妻的婚礼火了!黄旭华、李兰娟证婚,还有他们来祝贺……
加好友贷款是不是真的
5月22日
话题#AI诈骗正在爆发#
冲上微博热搜
据“平安包头”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包头市公安局电信网络犯罪侦查局发布一起使用智能AI技术 进行电信诈骗 的案件,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10分钟内被骗430万元 。
4月20日中午,郭先生的好友突然通过微信视频 联系他,自己的朋友在外地竞标,需要430万保证金,且需要公对公账户过账,想要借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账。基于对好友的信任,加上已经视频聊天核实了身份 ,郭先生没有核实钱款是否到账,就分两笔把430万转到了好友朋友的银行卡上。郭先生拨打好友电话,才知道被骗。骗子通过智能AI换脸和拟声技术 ,佯装好友对他实施了诈骗。
“从头到尾都没有和我提借钱的事情,就说会先把钱给我打过来,再让我给他朋友账户转过去,而且当时是给我打了视频的,我在视频中也确认了面孔和声音 ,所以才放松了戒备”,郭先生说。
幸运的是,接到报警后,福州、包头两地警银迅速启动止付机制,成功止付拦截336.84万元 ,但仍有93.16万元被转移 ,目前正在全力追缴中。
多地出现AI诈骗案例
据华西都市报此前报道,2022年2月,有位陈先生到浙江温州市公安局瓯海分局仙岩派出所报案称,自己被“好友”诈骗了近5万元 。经警方核实,诈骗分子利用陈先生好友“阿诚”在社交平台发布的视频,截取其面部视频画面后再利用“AI换脸”技术合成 ,制造陈先生与“好友”视频聊天的假象骗取其信任,从而实施诈骗。
浙江温州公安曾发布消息,2021年拱宸桥派出所接到报警,受害人小陈称他在与女网友视频聊天后被对方敲诈勒索 。经警方调查,对方利用AI换脸技术,将小陈视频中的面部合成到不雅视频 中,借此对其实施勒索。
2020年,上海某公司高管因对方使用AI换脸与人工生成的语音技术制作公司领导的面孔,并要该高管转账,致使该高管被诈骗150万元 。
AI诈骗常用手法
第一种:声音合成
骗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来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从而可以用伪造的声音骗过对方。
案例
某公司财务小王接到领导电话,要求立刻给供应商转款2万元,并将转账信息以邮件形式发送,转款理由是避免缴纳滞纳金。由于老板的口音十分逼真,小王信以为真,在1小时内转款完成,后发现被骗。
第二种:AI换脸
人脸效果更易取得对方信任,骗子用AI技术换脸,可以伪装成任何人,再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信息确认。
骗子首先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通过AI技术筛选目标人群。在视频通话中利用AI换脸,骗取信任。
案例
近日,小李的大学同学通过QQ跟她借钱。对方打过来一段四五秒的视频电话,小李看到确实是本人,便放心转账3000元。然而,她在第二次转账时感觉异常,便再次拨通对方电话,这才得知同学的账号被盗,遂报案。警方判断,那段视频很有可能是被人换了脸。
第三种:转发微信语音
骗子在盗取微信号后,便向其好友“借钱”,为取得对方的信任,他们会转发之前的语音,进而骗取钱款。
尽管微信没有语音转发功能,但他们通过提取语音文件或安装非官方版本(插件),实现语音转发。
第四种:AI程序筛选受害人
骗子利用AI来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对人群进行筛选,在短时间内便可生产出定制化的诈骗脚本,从而实施精准诈骗。
例如:实施情感诈骗时,可以筛选出经常发布感情类信息的人群;实施金融诈骗时,可以筛选出经常搜索投资理财信息的人群。
如何防范?
多重验证,确认身份
如果有人要求你分享个人身份信息,如你的地址、出生日期或名字,要小心;
对突如其来的电话保持警惕,即使是来自你认识的人,因为来电显示的号码可能是伪造的;
网络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多种沟通渠道核验对方身份,一旦发现风险,及时报警求助;
如果有人自称“熟人”、“领导”通过社交软件、短信以各种理由诱导你汇款,务必通过电话、见面等途径核实确认,不要未经核实随意转账汇款,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
保护信息,避免诱惑
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等;
陌生链接不要点,陌生软件不要下载,陌生好友不要随便加,防止手机、电脑中病毒,微信、QQ等被盗号;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公检法没有安全账户,警察不会网上办案,如果有网络警察说你犯事了,让他联系你当地的派出所,你也可以主动打110咨询;
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96110报警。
来源: 平安奉节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微信举手借贷款真的吗(加好友贷款是不是真的)":http://www.ljycsb.cn/dkzs/10422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