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180万元,不搞经营去还房贷,法院判了!,下面是红星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经营性贷款房贷被拒
借款180万元,声称用于生产经营周转,银行却发现借款人将部分贷款用于了偿还房贷。近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案情显示,借款人因违反合同约定擅自改变贷款用途,被银行起诉,最终被法院判定违约,必须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清偿银行贷款本息。
红星新闻记者从监管部门了解到,银行发放的贷款都有明确用途,如果借款人贪图小便宜擅自改变用途,比如拿“经营贷”“消费贷”等垫付房款将面临巨大风险,若涉及伪造贷款申请资料,则涉嫌骗贷,情节严重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个人“经营贷”还“房贷”
被判十日内清偿本金及罚息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这起案情显示,某银行(贷款人)与肖某(借款人)、某公司(保证人)签订《个人担保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18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周转,期限60个月。然而,银行在后续查证中发现,肖某将部分贷款用于了偿还房贷。故银行以肖某违反贷款用途将款项用于楼市为由,要求肖某提供资金用途证明,但肖某拒绝。
该银行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肖某偿还本金180万元及利息、罚息、复利,并对肖某提供的抵押房产享有优先受偿权,某公司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肖某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向银行清偿借款本金180万元及罚息;在肖某不履行债务时,银行对肖某提供的抵押房产折价或拍卖、变卖所得的价款享有优先受偿权;某公司对肖某的全部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对此,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李璐思表示,“经营贷”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解决中小企业主或个体工商户经营需要而推出的一款融资服务产品,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将借款用于生产经营活动。银行有权要求借款人提供资金用途证明,若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借款,银行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分支机构贷后管理不严
多家银行受到监管部门处罚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2022年以来,受央行下调贷款利率影响,存量房贷的利率与“经营贷”“消费贷”等出现了明显利差。一些融资中介,甚至有少数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就私下给“房奴”们支招,鼓励他们用“经营贷”“消费贷”等低利率贷款去偿还住房按揭贷款,从而节约融资成本。案件中的肖某就是这样的例子,这也成为推动“提前还贷潮”的因素之一。
偷鸡不着蚀把米。耍小聪明的借款人被追责,也有银行机构因此遭到处罚。红星新闻记者在银保监会官网查阅到,工商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在国内的部分分支机构日前都因经营贷、消费贷、流动资金贷款等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受到监管部门处罚。四川银保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四川仁寿农村商业银行书院路支行因“个人生产经营贷款违规流入房市,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25万元。
对此,四川银保监局表示,2022年,该局对多家银行业机构贷后管理不严,个人经营贷款或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房市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对责任人员采取了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下一步,还将多措并举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包括督促银行业机构做实贷款“三查”,加强中介机构管理;对监管发现的银行业机构违规行为依法实施问责处罚,严惩与外部中介勾结、恶性竞争违规转贷的行为。同时,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按照银保监会统一部署,联合公安司法机关、相关行政部门大力打击不法贷款中介群体,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各地纷纷发布风险警示
提前还贷可能是亏本买卖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天津、河北、陕西、辽宁、广西等地的银保监局都纷纷发布风险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一定要认清违规转贷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近日,海南银保监局发布“关于违规使用经营贷置换房贷的风险提示”明确指出,当前提前还贷的消费者明显增多,存在部分借款人因不明情况盲目跟风、被不法分子误导欺骗违规使用经营贷“提前还房贷”,被收取高额中介服务费和资金过桥费用等风险隐患。那么,“经营贷”“消费贷”转房贷等违规行为,究竟会带来哪些风险呢?
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银保监局咨询得知,包括违规违法风险、大额资金筹集风险、财务风险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根据监管法律法规规定,借贷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借款人应当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经营贷”是银行向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等经营实体发放的经营性用途的贷款,“消费贷”是用于购置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贷款。借款合同会明确约定贷款用途,强调不得违规用于购房、结清房款、偿还其他渠道垫付的房款。
在违规转贷操作下,银行若发现经营贷款资金未按照合同约定使用,可能要求消费者提前还贷,最终将由消费者承担违约责任。同时,借款人若还涉及伪造贷款申请资料,则涉嫌骗取贷款,情节严重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而且,“经营贷”“消费贷”的期限普遍较短,且本金大多需一次性偿还,借款人若不能在贷款到期时筹集到足额资金及时偿还本金,可能导致贷款逾期形成不良记录。同时,“经营贷”“消费贷”到期后,借款人是否还能从银行获取贷款、以什么利率借款都不确定,可能出现无法续贷和利率升高的情况。
借款人在提前结清按揭贷款、重新申请“消费贷”“经营贷”过程中,若被不法中介诱导或强制借用过桥资金,支付高额过桥资金费用、中介服务费用等,实际成本可能超过用“经营贷”“消费贷”置换银行按揭贷款的利率差,实际上对购房者来说是亏本买卖。
部分“贷款中介”获取消费者贷款信息等个人信息后,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他人泄露、出售谋取非法利益,甚至在其获得贷款后再骗取资金,会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红星新闻记者 杨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房贷拒贷主要原因
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过办理完贷款,但迟迟批不下来的揪心时刻,交完首付贷款却难批复,搁谁谁都会郁闷。而我们在办理房贷时,银行是会对我们的各项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的,今天来为大家分析分析,房贷办不下来该如何补救以及难批复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贷款被拒常见的四个原因
1. 征信存在逾期
想要贷款顺利通过,良好的信用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像我们申请房贷这种几百万的资金,如果征信状况不佳的话,银行哪敢借钱给你呢?因此,我们一定要养好个人征信,避免出现不良记录。
2. 为他人担保
如果你的朋友需要你为他做一次担保,你会同意吗?如果你认为单凭交情就可以的话,那就太天真了。如果你朋友的贷款尚未结清,而你是担保人,那么你将会受到连带责任,从而影响自己的贷款被拒,做担保一定不要轻易许诺,即便是再亲近的朋友也要小心。
3. 网贷小贷过多
如果你名下存在诸多小贷、网贷的话,你的贷款同样容易被拒绝。网贷因其门槛低,到账快,十分受年轻人的青睐,但其实背后隐患无穷。银行若查到你的网贷较多,就会认定你最近是缺钱的状态,经济情况不稳定,从而拒贷。所以我们平日里除了养好征信外,还要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勿因小失大。
4. 申请人的资质过低&提供虚假资料
你知道吗,你的年龄和收入也可能成为你被拒贷的原因。银行更青睐的贷款人群在18到50岁之间,因为这部分人群,收入相对稳定,且对资金的需求欲望更强。所以不在这个区间的人群办理贷款会出现被拒的风险。而有些人心存侥幸,选择用虚假资料瞒天过海通过审批,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如果被银行查询到,就会被列入黑名单,反而弄巧成拙。
贷款被拒的补救措施有哪些?
1. 及时沟通补救措施
如果我们的贷款出现阻滞的状态,首先要找到业务员来沟通,了解贷款出现阻滞的原因。如果问题出现在申请人本人的信用或流水等方面,我们可以主动提出增加首付的比例,减少贷款的申请金额,等个人资质完善后再向银行来申请贷款。
2. 找担保公司帮忙
如果申请人的资质特别不好,从而导致贷款难批复,但遇到心仪的房子特别想买怎么办?可以找到担保公司来帮忙。不过,这就需要申请人支付高额的费用了,因为担保公司除了需要申请人支付手续费之外,还要额外收取担保费及利息费用等。
3. 多换几家银行试试
常言道,不能在一棵歪脖树上吊着。办理贷款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一家银行申请不下来,我们完全可以多找几家银行来试试,每家银行对于资质的要求和贷款条件都不相同,说不定会有奇效呢。如果申请人嫌麻烦不知道各家银行的详细要求,可以找到金融中介来帮忙,金融中介常年与各家银行合作,手里有各家银行最全的信息和产品,与其自己劳心劳力,不如找金融中介来帮忙,何乐而不为呢?
4. 退首付
如果我们的贷款实在是办不下来,首付能不能退回呢?相信这是很多人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不用担心,首付款是能够100%拿回的,但定金退回就有些困难了。如今一些中介公司在合同书里会承诺,假如是由于购房者自身的原因贷款办不出来的,一般不退定金。所以,定金最终可否拿回,关键在于购房者跟中介公司或是房地产商签署的协议书。
建议购房者在购房签署有关协议书时,一定要细心阅读各项条款,尤其是在贷款不通过以后定金能不能退这个问题上,一定要跟中介公司事前承诺,并在合同书里明确,防止日后的纠纷。
总结一下,如果想要我们的贷款能够顺利批复,除了平日里要注重个人的征信问题之外,还要尽量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若面对贷款阻滞的状态时,不要慌乱,冷静下来及时与业务员沟通解决措施。以上就是关于房贷为何批不下来及相应的补救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到每一位购房者解决实际问题。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经营性贷款房贷被拒(房贷拒贷主要原因)":http://www.ljycsb.cn/dkzs/10398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