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平台夜晚竟然自动“换脸”?安徽公安捣毁多个黑灰产交易平台,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借钱贷款呗审核要多久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天娇
通讯员 窦海洋 陈煜
App平台夜晚自动“换脸”,为非法买卖账户提供操作界面;“号商”入驻平台,收购社交账号卖给境外电诈团伙;交易成功后,“号商”赚差价,平台获抽成……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安徽省公安厅获悉,马鞍山市公安局楚江分局成功撕开这些正规上架App平台的伪装,一举铲除了在多个App平台内收购各类社交账户的庞大黑灰产业链。
截至目前,警方已打掉黑灰产交易平台4个,涉案App平台18个,封停非法网络账号10余万个,抓获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帮助网络信息犯罪、非法利用网络信息等犯罪嫌疑人25名。
电诈案件背后初现端倪
2021年4月26日,楚江分局接市民霍女士报案称,她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
民警询问得知,霍女士与男友在某社交软件上结识,之后霍女士在其男友的力荐下,在网上“投资”赚钱,结果把钱投进去后无法提取。
经过调查,警方发现霍女士的男友实则是诈骗团伙成员,其以“杀猪盘”的方式诈骗霍女士25万余元。
案件到此并未结束,民警通过对霍女士男友的社交软件账号进行分析研判,发现账号实际注册人系贺某,随即将其抓获。然而,贺某并非诈骗霍女士的团伙成员。
“这个社交账号实际上起到的是引流作用,诈骗团伙成员先是伪装成高富帅交友,继而以恋爱关系为由,让受害者不再使用这一社交账号,转为在其他社交平台私聊,更方便实施‘杀猪盘’诈骗。”楚江分局刑警大队三级警长高兴解释说。
经审讯,警方得知该社交账号已被他在“赚钱呗”App上卖掉了,有很多入驻商家会在平台里发布买卖社交账号的任务。
据了解,“赚钱呗”是在手机应用市场正规上架的App,下载用户数量众多。若是违法进行社交账号买卖,为电信网络诈骗、跨境网络赌博团伙提供服务,产生的恶劣影响程度可想而知。
但是,办案民警下载安装这一App后并未发现异常。“里面就是发布正常任务的界面,比如有人发布辅导孩子作业的任务,有人就会来接任务赚钱,跟贺某说的不一样。”办案民警很纳闷,如果贺某所言非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设有两副“面孔”躲避监管
问题出在了时间上。
经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原来“赚钱呗”App平台设有两副“面孔”,到夜晚就会自动“变脸”。“白天是正规的界面,不含买卖账号类内容,但到了晚上设定的时间段,就会跳转至含有买卖账号类任务的界面,以躲避相关审核监管。”高兴说。
民警查明,“赚钱呗”App内设有买卖网络社交账号交易版块,众多入驻商家大量发布任务,非法收购各类实名社交账号。
随着调查的深入,潜藏在马鞍山市从事非法账号买卖的王某等4人团伙浮出水面。高兴告诉记者,王某等人专门成立了工作室,主要“工作”就是在App平台里发布任务,有偿收取社交平台上的账号。买到账号后,再以翻倍的价格直接卖给境外人员。有的任务会对账号持有者登记录入的性别、年龄等信息以及持有年份提出具体要求,省去“养号”的麻烦,方便境外人员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王某等人使用的平台不止一个。民警顺线深挖,发现在手机应用市场内,“赚钱了”“赚钱么”“赚钱快”“赏乐帮”“蜂赏”等10余个App同样存在买卖网络账号的交易,背后隐藏着庞大的黑灰产业链。
因案情重大,楚江分局将案件呈报马鞍山市公安局。该局高度重视,指定刑警支队牵头,成立多警种联合、楚江分局具体承办的专案组侦办此案。
黑灰产业链环环相扣
据警方介绍,这一黑灰产业链环环相扣,存在着平台开发运营团伙、收购买卖各类账号的“号商”、专职维护平台的技术支持团伙等众多从业者。
平台开发运营团伙注册公司、成立工作室、专门开发App,为了规避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配套开发“马甲包”App,提交应用市场审核上架,一旦App上架后,平台运营团伙就会采取技术手段处理,以供“号商”发布收购任务。
“他们不仅会定时在夜间跳转界面,还会针对地域和人员作出特殊设置,比如公司所在地的用户打开就一直是不含买卖账号类内容的正规界面,在平台买卖过账号的用户打开显示的就一直是含有买卖账号类内容的非法界面。”高兴说。
入驻平台的“号商”,则在平台中以40元到150元的价格发布收购各类账号的任务和要求,打着“高价、简单、秒赚”等口号,吸引用户进行个人社交账号买卖交易。账号被“号商”收购后,又会高价卖给诈骗团伙,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平台开发运营团伙以抽取交易价格10%手续费的方式非法获利,“号商”则以低价买、高价卖,赚取“差价”的方式非法获利。
据警方介绍,“赚钱呗”等10余种App注册用户800余万人,入驻“号商”1700余人,单“赚钱呗”App平台每月抽取手续费非法获利就高达50余万元。
2021年8月底至11月,专案组奔赴深圳、东莞、长沙等10余地开展收网行动,抓获张某、王某等25名犯罪嫌疑人,打掉涉案App平台18个,捣毁黑灰产交易平台4个,对10余万个涉嫌非法交易的个人网络交友账号进行封号处理。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网
微贷钱包贷款怎么样
兰州晚报讯随着公安机关对“套路贷”打击力度的加大,部分不法分子也利用这一点耍起新骗术。近期,兰州市反电诈中心接到多起群众报警,骗子利用注销分期贷、校园贷等方式,大肆进行诈骗活动。4月份以来,已有多人被骗,其中多是在校大学生。
不明来电:让你连续网贷,持续入套
“你的身份信息曾在贷款平台注册过,并且办理过贷款,如果不及时注销,会影响征信”、“你的身份信息办理过校园贷,国家要收回额度”、“清空某贷款平台APP内的额度,需要配合”……近期,兰州市反诈骗中心接到多起报警,骗子利用校园贷等方式进行诈骗活动。4月10日,我市某大学学生张某接到手机来电,对方称张某之前在某手机借款平台上注册了个人信息,并且有一个额度为5000元的借款账号,但是按照国家政策,严禁在校大学生在借款平台上有任何账号,要求张某把账户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同时对方告知注销办法,要求张某将该借款平台上5000元额度的借款转给对方,对方就会帮助注销借款平台的账号,在平台的借款不用张某偿还,由他们后台处理。骗子为了获取信任,还给张某发来所谓的工作照。于是张某就按照对方的要求借款5000元并转账给对方。直到张某拨打该平台官方客服电话,才发现这个“对方”其实是个骗子。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还有另一种情况:骗子利用不法手段获得个人网贷情况,并以清除记录为借口让你连续网贷,持续入套。4月10日,在兰工作的周某接到一个自称某借款平台的电话,对方准确说出周某的个人信息,称其信息被登记在校园贷里,如果不注销会影响征信。周某于是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了小米微贷、拍拍贷、360借条,对方说要注册一下,把里面的额度都借出来转入他们公司的几个个人银行账户进行清算,同时对方还要周某从支付宝蚂蚁借呗、微信的微粒贷、微博钱包等处把钱借出来。于是周某迷迷糊糊下载了多个金融APP,从六个平台中借款数万元,全部转入骗子提供的账号中。
警方提醒:骗子让你先借钱再骗你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近期发生的这一诈骗类型,都是属于受害人去互联网金融平台借款的情况,当受害人把钱借到后,再让其将钱转入特定账号或者直接扫描二维码支付。因此很多群众固有的思维“我的账户没有钱,不用担心被骗”就要推翻了,因为骗子让你先借钱再骗你。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迅速,大量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借款平台,对于个人借贷,仅需要填写相关资料,上传照片,借贷的钱就会迅速下放。与此同时,互联网“黑产”又不断收集各个平台的借款信息,诈骗分子可以轻易获取到借款人的详细资料,以各种借口让受害人进行借款,进而再实施诈骗。市反电诈中心发布紧急预警,提醒市民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注意防范:首先,不存在注销网贷账户的操作,只要你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同时切记个人征信是无法人为修改。其次,一旦接到此类自称网贷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对于存疑的事项,要登录官方平台或客服咨询。另外,一旦被骗,要保存好相关材料,立即报警。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借钱贷款呗审核要多久(微贷钱包贷款怎么样)":http://www.ljycsb.cn/dkzs/10386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