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贷款中介收点数犯法吗(贷款中介公司)

贷款中介收点数犯法吗(贷款中介公司)

以案明纪释法|行受贿案件中掮客行为涉嫌何罪,下面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中介收点数犯法吗

【典型案例】

某工程建设企业负责人甲在投标A市B区某建设项目过程中,得知社会人员乙与对中标有关键影响的B区住建局局长丙相熟。为确保顺利中标,甲要求乙帮忙向丙引荐,并许诺中标后将按工程量的点数给予乙和丙好处。乙遂撮合甲和丙见面,并多次将甲的请求和许诺告知丙。甲在丙的帮助下顺利中标,随即根据事先约定,将按工程量三个点共计1500万元分多次交给乙,乙将其中500万元送给丙。

【分歧意见】

本案中,对于甲构成单位行贿罪、丙构成受贿罪均不存在异议,但对于社会人员乙构成何罪,则存在四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乙的行为构成介绍贿赂罪。本案中,乙为甲和丙“穿针引线”,促使双方见面认识,代为联络,甚至传递贿赂款,帮助双方完成行贿受贿的行为。其行为已经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应当认定为介绍贿赂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乙应当认定为单位行贿罪的共犯。本案中,乙接受甲的委托与丙接触,传递贿赂意思,后又帮助甲向丙贿送现金,既与甲形成共同行贿的犯意,又实行了具体行贿的帮助行为。因甲构成单位行贿罪,乙理应以该罪共犯处理。

第三种意见认为:乙应当认定为行贿罪。乙在甲的请托下形成了行贿的犯意,并在接受甲1500万元贿款之后,自行决定将其中500万元贿送给丙。乙在行贿的时机和数额上已经具有自主决定权,主要行贿行为均由其个人独立完成,应当认定为行贿罪。需要强调的是,乙构成行贿罪并不影响对甲认定为单位行贿罪。

第四种意见认为:乙应当认定为丙的受贿罪共犯。乙虽受甲委托向丙传递行贿意思,但在贿赂意思的达成、贿赂金额的确定以及赃款的分配方面均积极参与甚至直接决定,其与受贿方的关系更为密切,故应当认定为受贿罪。

【评析意见】

笔者同意第四种意见。在行受贿案件审查调查中,间接行贿特别是代理行贿、腐败掮客问题逐渐突出。一些行贿人通过“腐败中介”或所谓的“专业人士”实施行贿,打通关节。对行受贿掮客的精准打击,不仅有助于深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落地见效,也关系到对行受贿案件准确量纪量法的纪法效果能否实现。对乙的行为认定应当客观分析其在行受贿起意、实施、谋利等各个阶段的具体行为,并结合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准确认定。

一、乙的行为已经超出了介绍贿赂罪的行为界限

所谓介绍贿赂,即行为人在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实施沟通、撮合,促使行贿与受贿得以实现的行为。实践中,因介绍贿赂行为与帮助行贿以及帮助受贿较为接近,故一般理解为帮助受贿方而没有分赃、帮助行贿方却不是为了谋取自己的不正当利益的,成立介绍贿赂罪。本案中乙不仅在甲与丙之间实施了撮合、沟通且为甲转交贿赂款,而且通过上述行为实际获得了1000万元的巨额不当利益,不论是具体的实行行为还是获利的实际后果,都超出了刑法关于介绍贿赂罪的认定范畴。

二、乙的行为与丙的受贿行为更为密切

在判断贿赂中间人构成行贿共犯还是受贿共犯时,往往会考量其与哪一方的关系更为密切或者站在哪一方的立场。本案中,虽然乙是受行贿方甲的委托向受贿人丙转达贿赂意思,但随着其行为的进一步深入,乙逐步成为丙的代理人,与丙成为受贿行为的共同实施者。

首先,从受贿犯意的促成上看,乙从前期伙同甲向丙传递贿赂信息,到后期多次单独与丙会面,言说将工程交给甲能获得巨额利益,正是在乙的劝说下,丙逐步形成并坚定了受贿犯意。

其次,从贿款数额的达成上看,乙与甲单独就事成之后的贿赂数额进行了商量,即工程总量的三个点,乙在贿款数额达成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最后,从受贿赃款的分配上看,乙收到贿款后,将其中500万元送给丙,并告知丙还有1000万元的贿款,但丙因数额太大产生恐惧而暂不收取,乙则将剩余贿款据为己有直至案发。故乙在赃款分配上具有较大主动权。

三、将乙的行为认定为受贿共犯有助于厘清本案涉案款物的性质

若将乙的行为定性为介绍贿赂罪或行贿罪(包括单位行贿罪),则乙于案中所获1000万元仅能认定为其个人的违法所得,虽不影响对该笔赃款的最终处理,但会引发两个问题。一是形成了介绍贿赂或行贿所得远高于受贿所得的“倒挂”情形,从法理和情理上均难以自圆其说;二是为行贿方规避处罚提供了便利。事实上,“腐败中介”之所以不断出现,究其根源在于行贿方意图通过中间人规避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所谓的“防火墙”。实践中,行贿方在案发后往往将行贿款说成是咨询服务费,中间人是业务服务提供方,至于中间人如何操作,其并不知情,从而掩盖其行贿的真实意图。所以,将乙的行为认定为受贿共犯,则明确了1500万元全部为贿款的性质,在对乙、丙进行量刑考量、赃款处理等方面,则更为清晰明了。

(胡波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纪委监委)

贷款中介公司

“如果您的房贷利率是5.5%至6.3%,通过‘转贷’可低至3.2%。”“抓紧银行降息的机会,做个‘转贷’省十几万元利息!不香吗?”最近,一些贷款中介在社交平台上贴出“转贷”广告,宣称可以通过低利率经营贷、消费贷置换高利率房贷的方式,帮存量房贷利率较高的购房者省下贷款总利息。

近日,伴随多地首套房贷利率迈入“3时代”,新增房贷与存量房贷利差拉大。针对存量房贷利率较高的购房者“想降息”心理,一些贷款中介做起了“转贷”的灰色生意,宣称可以通过低成本消费贷、经营贷置换房贷的操作来实现。虽然贷款中介的宣传听起来很美,“转贷降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需要使用中介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到银行办理经营贷或消费贷归还过桥资金。过程中涉及高昂金额,而且存在违约违法风险,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让消费者陷入困境。

根据相关监管规定,经营贷须用于生产经营周转。因此,借款人首先面对的风险是,一旦经营贷或消费贷申请失败,不仅要背负高息的过桥资金还款压力,而且要承担中介机构的各项费用。即使“转贷”操作成功,如果银行发现经营贷款资金未按照合同约定使用,借款人将承担违约责任,不仅面临被提前收回贷款的风险,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不法中介在“帮助”借款人申请经营贷时,往往通过伪造流水、包装空壳公司等手段获得贷款资格,涉嫌骗取银行贷款,借款人甚至可能会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更为重要的是,所谓“转贷降息”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和警惕——不久前,央行、银保监会召开部分商业银行座谈会提到,针对部分借款人违规使用经营贷、消费贷提前还款的情况,要求商业银行持续做好贷前贷后管理,加强风险警示;监管部门将加大检查处罚力度,及时查处违规中介并披露典型案例。换句话说,“转贷降息”的可操作空间越来越小,违规甚至违法风险越来越大。

违规“转贷”可谓步步惊心、危险重重,即使如此,某些不法中介依然上下其手。究其原因,新增房贷与存量房贷利差太大,房贷提前还款太难——在还款需求较集中的地区,部分银行出现办理提前还贷预约时间长的情况,有的排队时间得两三个月甚至半年之久。买房是一项重大的消费,在首套房贷利率迈入“3时代”的背景下,存量房贷利率较高的购房者难免会心生怨言,漫长的提前还贷等待过程,更是令人感到“肉疼”。于是,有些购房者甘愿铤而走险,并因此与不法中介“一拍即合”。

从维护金融秩序的角度出发,违规“转贷”理应得到强力纠偏。不过,从保障消费者正当权益的角度出发,房贷提前还款难也有必要予以尽快解决。这也正是金融机构当下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上述座谈会上,央行、银保监会还要求商业银行改进提升服务质量,按照合同约定做好客户提前还款服务工作。近日,多家银行已向分支机构下发通知,要求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及时响应客户还款诉求。

只有保障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才能清除浑水摸鱼的不法中介,维护健康的金融秩序。有效化解房贷提前还款难,不仅可以使购房者更加理智审慎地做出个人抉择,而且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为加快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撑。(赵志疆)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中介收点数犯法吗(贷款中介公司)":http://www.ljycsb.cn/dkzs/10382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