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医院贷款需要什么资料(医疗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医院贷款需要什么资料(医疗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来了!医疗设备贴息贷款「企业避雷指南」,下面是赛柏蓝器械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医院贷款需要什么资料

来源 | 赛柏蓝器械

作者 | 仲崇明 米克

01

利好环境下,医院需要大批量更新设备吗?

日前,“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支持”的消息已成为业内讨论度最高的话题。据悉,中央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政策要求2022年12月31日前签订贷款协议,且支付设备采购首批贷款(不低于总货值的20%)的贷款主体可自主向贷款金融机构申请贴息贷款。

贷款审批的速度之快,令厂商兴奋,有医院单家贷款额度就超过1亿元。

有消息指出:10月5日,湖北武汉某三甲医院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贷款1.5亿元;10月6日,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因购置医学影像设备、临床检验设备获银行放款1.05亿元。

政策落地后,具体能给生产企业及代理商、医院带来什么?

政策性鼓励支持“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可以促进医疗设备创新,可能使医院之间批量更新医疗设备。这是一轮针对特定领域的宏观调控,并且是伴随深化医改进程而发生,主要满足具体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需要。这一波的政策鼓励,既是为一些医院客观需求补短板,也是为一些企业销售实现给机会,实现拉动作用。

国家补贴利息,偿还贷款的主体仍旧是医院,医院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在这之下,医院对设备的采购不可“大水漫灌”,医院需要想清楚、算好账。要在此时购买哪些类别,以及进行哪些合理配置,一定要避免资金浪费,否则会影响医院良好运营。

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购置新型医疗设备,高级别的医院可以偏向设备更新改造,资金不充裕的医院可以考虑利用淘汰的较新设备,来满足各自的需求。

现实的情况是:购置医疗设备是为使用,使用情况需要达到预期水平,这直接决定了购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医院要想象和思考“设备使用流量都来自哪里?设备使用竞争把流量可能带向哪里?”

02

民营、公立的购买角度,有哪些不同?

根据机构属性的区别,民营医院、公立医院在购买设备时的出发点往往不一致,不同区域的医院也有根本区别。

民营医院、公立医院在购买设备时,既有差别,又有互补。相互之间可能有淘汰的原设备交易,也可能有购置的新设备共用。

不同区域城市之间购买设备差别能体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当地社会经济水平也会影响医院个体乃至整体的收支情况。

但是,不排除有些医院有能力、有策略地“跳跃一下”,这些医院可能会较大规模地购置医疗设备。成败与否,主要看当地医疗服务市场消化能力以及医院经营软实力。

特别的是,一些中医院可能借此补齐医疗设备短板,为强化临床医疗服务质量风险管控做支撑。一些西医院、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可能也开始做专科学科基础设施建设,为医院未来评级做考虑。

同时,企业及代理商可能对区域内的医联体、医共体及“体”外单院进行分层次、个性化销售。也会调动一地的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与另一地的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之间形成差异“调配”。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卫健委对三级和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是将“资产负债率”作为监测指标之一,以此来引导公立医院合理控制负债。那么这会和这次的贷款买设备矛盾吗?医院怎么平衡和调控?

有分析人士指出,医院具体决策和统筹协调具有较大的自主权,虽然看起来这一轮政策红利、金融红利完全交给了市场行为,但是卫健部门也会肩负起一定的监控、管理角色,保证市场的合理、安全。

这一轮政策红利、金融红利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具有协同性。它不是款项直接下发至医院账户,所以不影响股权,只是影响债权债务。它对公立医院、民营医院采取同等待遇。这主要就是顺应市场力、发挥市场力,体现淘汰、机会、竞争的客观。

通常大医院的“资产负债率”稳定性较好,小医院的“资产负债率”相对不够稳定。所以这次表面上看是趁机购置医疗设备,实则也可倒逼医院自查内控,提高运营水平。

本轮政策红利、金融红利中,所有参与医院中,可能会演化出两种局面。一类是纯被动的,他们已显疲态,但还是要再试试;一类是纯主动的,通过今天的扩张为明天的“大型医院预设”做努力。

03

企业、医院兴奋之余,应警惕什么?

众所周知,医疗设备不仅在于买,主要在于用。不仅在利用效率,更在利用效益。这里的效益包括对医院、医生、患者都好的效益。

这是一拨政策红利、金融红利,但企业要坚持长期主义才能长久经营下去。如何变一拨红利为拉长的红利?

企业要发挥一些经营哲学。设备销售不应是终点,还要为医院之间设备购置及运营规划多参与支持,销售内涵将扩充为销售和咨询。

同时,企业及代理商要警惕医院回款,特别是回全款的账期违约风险。企业及代理商也要注意与医院互动时的廉洁。

企业及代理商可能为了快速促成生意,但一定要警惕医院财务的条件、运营适当性。其实从某种程度上看,企业及代理商不要盲目调价,这可能会导致后期设备使用低效、打乱区域价格水平,也可能导致难与医院保持长期合作。

还有一个重要警惕是,医院之间联盟采购可能会影响“区域集采的可能性”。长远看,这可能会一次性把医院需求满足,那么后续是否会紧跟一段时间的销售萧条期?这未可知。

由此,企业及代理商在市场竞争时要保持合理让利幅度,尽量保持市场的合理性。

不管如何,企业还是要坚持长期主义。只有占据并赢得了合作医院青睐,才能长期持续地扩大销售。同时加以销售+咨询+服务+金融为组合,才能不断在激烈的生产、代理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

医疗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今年5月19日是第13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是“签而有约 共享健康”。记者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2022年全省5.7万余名家庭医生和基层组织建立包保责任团队,为全省1000余万65岁以上重点人群保驾护航。截至2023年5月,广东有1558间基层机构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454间机构可为老年人提供在线查询健康档案

广州市海珠区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南方+记者 梁钜聪 摄

2016年,我国开始正式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今年4月,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启动了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城乡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工作,并作为2023年省政府民生实事专题督办,明确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要超60%

2023年,省卫生健康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广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积极推动全科向各专科拓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二、三级医院拓展,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向民营医疗机构拓展,团队签约向与医生个人签约拓展,固定1年签约周期向灵活签约周期拓展,管理慢性病向慢性病和传染病共管拓展。

在药学服务上,广东推动家庭药学服务融入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明确家庭医生可以为符合条件的签约慢性病患者开具4—12周长期处方。预计到2023年底,广东85%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应提供长期处方服务

广东还不断加强预约居家医疗护理,明确有条件的机构可结合实际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为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顾、常用医疗护理服务、常用中医护理服务。

延伸>>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常见问答

问:签约服务收费吗?

答:目前签订家庭医生基础包是免费的,也就是说,签约居民不需付任何费用,即可享受家庭医生服务。如果根据需要,选择个性化的服务包才收费。

问:谁可以签约家庭医生?

答:只要是本市的常住居民都能签,签约服务主要以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0—6岁儿童、孕产妇、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失独家庭、残疾人、特困人群为主。

问:签约的有效期是多久呢?

答:签约周期原则上为一年,也可以2—3年,期满后居民可续约或选择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

问:签约之后,家庭医生会怎样帮助我呢?

答:签约之后,您就与家庭医生建立了稳定的服务关系,有一个熟悉的医生朋友,遇到疾病方面的问题,可通过微信、电话等与家庭医生沟通、交流。此外,家庭医生会定期主动与您沟通,帮助您的家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医保签约病人将获得更高报销比例。

问:签约后,家庭医生是不是必须上门看病?

答:不一定。主要是通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辖区签约居民提供直接的健康管理。家庭医生不只是看病,更是“一个家庭的健康管家”,是帮助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使居民不生病或少生病。对于确实有特殊需求、行动不便的人或开设家庭床位的情况等,家庭医生会提供上门服务。

问:签了家庭医生还能去别的地方看病吗?

答:当然可以。签约对您来说只是增加了一个选择,您可以先咨询您的家庭医生,后选择其他医生就医,但对您自由就医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目前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二、三级医院专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联合门诊、联合病房,一起为您提供“全专结合”的健康服务。

问:到哪里可以签约家庭医生?

答:可在常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咨询办理。

【南方+记者】朱晓枫

【通讯员】粤卫信

【作者】 朱晓枫

广东健康头条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医院贷款需要什么资料(医疗贷款需要什么条件)":http://www.ljycsb.cn/dkzs/10356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