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随便花贷款有多大危害(紧急贷款有什么严重后果)

随便花贷款有多大危害(紧急贷款有什么严重后果)

消费贷,何尝不是一种套路,下面是俯瞰云起时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随便花贷款有多大危害

在去年国有大行存款利率普降后,今年4月初,各地的中小银行也开始陆续地下调了各类存款利率,甚至部分银行下降的幅度超过了30个基点。

可在4月结束,各大上市银行发出财报后,不难发现,银行业的盈利水平却依旧强劲,虽然某些银行营收增速略微放缓,但依然呈现的是同比向上。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从各行业2022年业绩来看,金融营业归母净利润和净利率依旧遥遥领先,远远的超过了其他的行业。

在整个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的排行中,榜单前20里就有11家银行,利润增速更是有增无减,遥遥领先其他行业。

其实,银行赚多少钱,和我们这些小市民并无太大的关系。

但为了赚钱,就利用专业的知识、哄人的手段、信息间的不平等来收割我们这些市井小民,就显得有些太贪婪了。

在近几年,不知道能否有人察觉到,自己赚钱的速度并没有怎么增加,银行审批贷款的难度却变得越来越小。个人账户里的存款肉眼可见的变少,负债的数字却不知不觉间变得可怕。

特别是自疫情以后,很多人的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贷款途径却越来越多。

打开手机里的主要的一些APP,各行各业,职责不同。

但却有一个唯一的共同点!!!

就是放贷,不问资质,不管缘由,只需要上传身份证,就给你额度随便花。

利息永远卡在国家底线的最顶端,很高昂,却不违法!!

偶尔还会给个优惠券,让人觉得有便宜可贪。

有钱的人哪会使用这种贷款,大多数是越穷的这种类型贷款的使用频率越高,直到还不起,然后人生走向灰暗。

每天依然能接收到大量的贷款广告,诱人的额度背后是一张张贪婪不见底的血盆大口,吞噬着穷人的命,吸食着小有资产人的鲜血。

记得一个学传播学的朋友说过,最成功的广告不仅仅是广而告之,而是通过疲劳轰炸,进一步的将人洗脑。

就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外国白胡子老头,就能想到各种炸鸡!有人说今年春节不收礼,就能想到保健品!今天我们需要用一大笔资金,手里没有就会点开手机里的APP!!!

监管的缰绳没有绷直,资本的怪兽就会跑出来吃人。

消费贷,不是爱心人士做的慈善,而是资本市场在收割百姓的财富。

只能希望,监管机构能拉紧缰绳,我们这些市井小民可以守住钱袋,平平稳稳,不遭遇厄运!!!!

紧急贷款有什么严重后果

财联社10月10日讯(编辑 马兰)对欧盟来说,上周并不愉快。

欧佩克+集团上周三宣布减产,进一步收缩了全球能源市场的供应;叠加欧盟即将开始的对俄油禁运制裁,欧盟的能源业更加风雨飘摇。

与此同时,悬在欧盟能源企业头上的追加保证金通知,变得更加烫手。

此前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警告称,1.5万亿美元的追加保证金通知,似乎将这场危机膨胀得更为巨大。这不仅对能源企业来说越来越“催命”,对整个欧洲金融系统来说也十分致命。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曾警告称,欧洲能源市场可能出现“雷曼兄弟时刻”,即能源公司出现破产潮,并承诺尽力阻止类似的危机。

详解保证金制度能源衍生品交易在欧洲已经十分成熟,交易双方都会通过清算成员银行向中央对手方CCP缴交保证金,而CCP则作为各个买方和卖方的对手方来处理交易。由于交易双方直接与CCP交易,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另一方风险的衡量,提高了交易效率,由此成为全球衍生品市场的主流模式。在欧洲,能源公司一般通过清算银行向CCP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来进行交易。公司可以直接向清算银行申请抵押品转换,用其流动性较低的资产来换取清算银行流动性更高的抵押品,例如现金,再将其作为交易的保证金。公司也可以通过向另一家银行申请贷款来获得保证金。保证金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变动保证金,用以覆盖交易方头寸市场价值的日常变化;另一类为初始保证金,要求能源企业透过清算银行提供额外的缓冲抵押品,以备违约时的清算。根据机构Finance Watch发布的报告,2021年22家欧盟银行共持有约2390亿美元的能源信贷。而根据欧洲银行业管理局(EBA)9月末的报告,截至2022年3月,欧盟银行持有的能源业未偿贷款和垫款大约为3200亿欧元。据欧洲大宗商品业务领域活跃的多家银行称,他们已经进一步增加了其风险敞口,来支持能源公司在第三季度满足流动性保证需求。EBA也证实,银行似乎已经向能源公司提供了大量的支持。

力有未逮若用一句话形容欧洲银行此时对能源企业支持,最恰当的一句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断出现的追加保证金要求,正在让银行达到内部风险限制上限。换句话说,在没有收紧监管的前提下,银行不断向能源企业增加出借资金,已经逼近银行内部风控的边缘。这也是银行不能继续为能源业提供支持的主要原因。而在欧洲,为能源公司提供清算服务的银行数量很有限。根据2022年3月的数据,商品衍生品的风险敞口相当集中,其中敞口最大的银行就占到总风险敞口的40%,前十大银行占到总敞口的接近90%。能源公司贷款也集中在几家银行,EBA数据显示,前10家银行持有超过50%的贷款总额,而前20家银行累计超过75%的能源行业贷款总额。这些银行中的每一家都报告了至少50亿欧元的能源部门贷款和预付款。另据FinanceWatch计算,欧盟22家最大的银行需要额外增加340亿美元资金,来满足追加保证金业务的需求,大约相当于它们2021年利润的40%。这还只是能源行业所需的直接缓冲成本,如果考虑到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商品衍生品敞口和其它大宗商品期货敞口,这个数字还可能继续增加。

流动性枯竭且不说这些数量有限的银行还能不能在满足银行风险管理的条件下继续挤出资金支持企业需求,能源企业本身也快陷入了抵押品告罄的阶段。按照欧洲监管对手信用风险框架规定,并非所有的抵押品都能被认可,因此,企业从银行贷出现金就变得更加复杂。另一方面,现金或流动性高的资产进入保证金账户之后就宛如“死钱”,无法在市场中迅速流通。愈加高昂的保证金要求,代表着越多的流动性需要进入“暂时冻结”状态,这对已经逼近衰退、急需资金支持的欧洲经济来说,更是雪上加霜。EBA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的探讨,如提供无抵押的银行担保作为交易方的合格抵押品,来豁免部分初始保证金。但无抵押的银行担保对担保银行的资本有更高的要求,此外也增加了CCP需要承担的信用风险。解决方案还包括加入银团贷款,增加融资方来分散风险;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让政府出面担保,这也是目前来看最有可能成为现实的一个方法。

分裂的欧洲观点德国此前通过了2000亿欧元的支出法案来支持受到能源危机影响的公司和消费者,包括为面临流动性问题的公司提供贷款。而除了德国之外,奥地利之前也表示将注入20亿欧元的信贷支持来覆盖维也纳市政电力公司的交易头寸,而瑞典和芬兰则宣布将通过贷款和信用担保,向公用事业公司提供330亿美元的紧急流动性贷款。当然,德国一骑绝尘,整个计划的支出仍是目前欧洲的最大规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德国的巨额援助感到满意。法国和意大利都没有加入提供信贷和担保的大军之中,并警告此举会加剧欧元区分裂的风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表示,为了避免严重的分裂,欧盟需要一个统一的回应。她暗示单个国家慷慨的补贴将让其它欧洲国家处于劣势。于是,欧盟正在计划对德国的2000亿欧元援助计划进行仔细审查,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德国能不能继续担当欧盟的老大哥。 本文源自财联社 马兰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随便花贷款有多大危害(紧急贷款有什么严重后果)":http://www.ljycsb.cn/dkzs/10350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