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婚姻法贷款房分配(新婚姻法24条)

婚姻法贷款房分配(新婚姻法24条)

贷款知识 环球网 互联网

深度解读《新婚姻法》婚后财产如何分配,下面是环球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婚姻法贷款房分配

婚前婚后的财产问题是最先摆在夫妻面前的,那么新婚姻法婚后财产如何分割?深度解读《新婚姻法》中财产分割新解释,以及关于财产保全的问题。

1、婚后父母赠房,登记在其子女名下的,属该子女个人财产。

案例

小周结婚5年后,父母给他买了一套房子,产权证上写的是小周的名字。那么,他的妻子小吕对这套房子有份吗?

《解释(三)》原文

第七条: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18条第(3)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律师解读

此前根据《婚姻法》及相关解释,婚姻存续期间,父母赠与其子女的财产,除明确在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外,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在房价飞涨的情况下,父母往往倾注全部积蓄为子女购房,又碍于面子,一般也不会与子女签署书面协议。如果离婚时一概将房屋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势必违背了父母为子女购房的初衷和意愿,实际上也侵害了出资购房父母的利益。所以,父母出资购房登记在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比较合情合理。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按照双方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更为符合实际情况。将产权登记主体与明确表示赠与一方联系起来,可以使父母出资购房真实意图的判断依据更为客观,便于司法认定及统一裁量尺度,也有利于均衡保护婚姻双方及其父母的权益。

2、过户之前,可撤销赠与。

小卢与小田结婚前写下一纸合同,许诺将自己的一套房产赠送给小田,但一直没有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婚后,小田怕伤了感情就没有强求办理过户手续。不想几年之后竟闹起离婚,小卢不同意将那套房子给小田,小田却要求他履行合同。那么,那份婚前合同有效吗?

第六条: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一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186条的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86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86条规定,一般的赠与合同在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是可以撤销的。对于房屋赠与合同而言,如果房屋一直没有过户到受赠人名下,赠与人可以撤销该赠与。推而广之,即使不是夫妻之间的赠与,其适用原理也是一样的。

本案中,房子还归小卢所有,小田要求小卢履行赠与合同,办理房屋过户的主张不会得到法院支持。

3、房改房不可分割,归属父母。

10年前,小唐父亲单位分的公房进行房改出售,经按成本价并折抵工龄后,房屋的出售价格是10万元。小唐和小邓夫妇拿出10万元存款交给小唐父亲,从单位买下了这套房子,房产证登记在小唐父亲名下。去年小唐和小邓感情破裂要求离婚,小邓主张购房款是他们夫妻共同出的,房子也应当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

第十二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离婚时另一方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购买该房屋时的出资,可以作为债权处理。

“房改房”是指我国居民住宅由单位福利分房改革为单位根据国家房改政策出售给个人的房屋,是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产物。该房屋出售价款远远低于商品房的市场价格,实际是单位给职工的福利待遇。根据物权取得原则,该房屋的物权应属于购房人即该职工所有。而如果实际出资人不是该职工,那么实际出资人与该职工之间仅是债权、债务关系。实际出资人可以主张还款,但不可以主张房屋的产权。

4、养老保险金未到期,不能分割。

小贾和小罗结婚10多年了,因小贾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单位,两人用共同的积蓄给小贾买了个人养老保险。现两人因感情不和闹离婚,小罗在法院提出要分割小贾养老保险的要求。但此时离小贾退休领取养老保险金还有2年时间,他们的养老保险金应该怎样分割?

第十三条:离婚时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领取养老保险金条件,另一方请求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养老保险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缴付养老保险费,离婚时一方主张将养老保险金账户中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个人实际缴付部分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婚姻法》解释(二)规定,婚姻存续期间,“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属于夫妻双方共同财产。然而,如果还没有达到退休年龄或者不符合领取养老保险金的条件,离婚时,一方主张将对方还没有取得或者根本就无法取得的养老保险金,作为“应得”的夫妻共有财产进行分配,是不公平的,甚至会削弱国家对公民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解释(三)》第十三条对此作出修订,并予以明确。(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婚姻法24条

作者:戴先任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28日)发布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的补充规定和《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及夫妻债务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解决婚姻法司法解释(二)中24条适用引发的争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照夫妻共同债务处理”,并且规定了除外情形。(2月28日 央广网)

婚姻法“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19条第3款规定情形的除外。夫妻婚内产生的债务如同婚内财产一样,为夫妻双方共有,但前提是夫妻有共同举债的合意及夫妻双方都分享了债务所带来的利益。

在现行婚姻法中,这需要夫妻一方能够做到自证清白。而这在很多时候都难以做到。因为夫妻一方很少会想到防范配偶会背着自己举债,就算想到也难以有效防范,他们又如何去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呢?有些债务人甚至是在有意钻法律空子,通过“骗婚”,欺骗配偶,让配偶承担债务,变相掠夺对方财产,这样更让另一方防不胜防。

“24条”受到舆论质疑,还被人称为是“国家一级法律错误”,一些“24条”受困群体也组建起QQ群、微信群,共同维权,呼吁修改“24条”,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对“24条”作出补充规定,这是对这一呼吁的回应,是对婚姻法存在的法律漏洞进行弥补。此次补充规定,为了防止婚姻一方的恶意举债。该通知明确提出,对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夫妻一方举债用于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而向其出借款项,不予法律保护;对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举债后用于个人违法犯罪活动,举债人就该债务主张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的,不予支持;通知规定,要制裁夫妻一方与第三人串通伪造债务的虚假诉讼。通知还强调,在处理夫妻债务案件时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原则等等。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这一补充规定,是对备受业内及民间诟病的“24条”的完善与纠偏,为受害者群体提供了起诉、申诉、上诉的渠道,对试图通过钻法律空子诈骗的不法分子也是有力震慑。不管是婚姻法,还是其他的法律法规,都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甚至要“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将错误或已不适应时势发展变化的法律法规推倒重来。法律亦即“明镜台”,要能“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时刻磨砺法律这一宝剑,才能让宝剑时刻保持锋利,守护好世间正义。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闪电新闻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婚姻法贷款房分配(新婚姻法24条)":http://www.ljycsb.cn/dkzs/10346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