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 防疫情 促脱贫 保小康系列报道⑦」河北康保:凝聚人才力量 决战脱贫攻坚,下面是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张家口担保贷款公司
来源:长城网
【核心看点】河北省康保县深入扎实开展“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活动,把党管人才贯穿到脱贫攻坚全过程,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长城网讯(记者 董达)扶持118名返乡人才成功创业,培养“本土专家”132人,选派122名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等优秀人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康保县扎实开展“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活动,凝聚人才力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人才是脱贫攻坚中的关键因素,康保县开展‘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活动以来,坚持把党管人才的要求贯穿到脱贫攻坚全过程,努力做好引才、育才、用才‘三篇文章’,形成了多元化引才、标准化育才、合理化用才的工作体系,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6月10日,康保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靳冬明说。
康保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靳冬明在接受记者采访。 董达 摄
多策并举引才 助力创新创业
裁剪、拼接、粘片、喷胶、缝制……在康保县河北恒太皮具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数十名工人正在忙碌着。
河北恒太皮具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正在忙碌。董达 摄
“现在这个厂房是租的,面积比较小。我们在康保县经济开发区投资7800万元自建的工厂,占地19325平方米,主体工程已经完工,8月底就可以投产使用了!”6月10日,河北恒太皮具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袁晓军说,企业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康保县对返乡创业人员的政策支持。
袁晓军是土生土长的康保人,1999年从怀来职教中心毕业后,去廊坊打工,2001年到保定白沟做箱包生意。2014年春天,袁晓军在和康保同学聚餐时,得知县里对返乡创业人员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下定决心回到家乡发展。“我2014年回到康保,就注册了河北恒太皮具股份有限公司。”袁晓军说。
“创业初期,县里给了我们返乡创业人员很多政策上的支持,不仅房租、水电等费用全免,而且还帮助我们解决资金上的困难。”袁晓军告诉记者,康保县出台政策,提供了创业担保贴息贷款、信誉贷款和小额贷款,让返乡创业人员安心返乡、放心创业。
袁晓军向记者展示箱包产品。董达 摄
返乡创业让袁晓军的“小箱包”托起了“大市场”。目前,河北恒太皮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远销法国、意大利、巴西、俄罗斯等22个国家和地区,并建设了14个“扶贫微工厂”,带动了1020名贫困人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像袁晓军这样返乡创业的例子,在康保县还有很多——
张佃成返乡种植14万亩荞麦,并举办了全国第一个以荞麦花为主题的“恋人花”生态旅游嘉年华活动,每年吸引上万名外地游客参观旅游,带动了3050户贫困群众实现增收。
郝常珍返乡建设了蔬菜种植基地,在零下30度的低温成功种植出太空椒、飞蝶瓜等绿色有机蔬菜,直供北京五星级酒店……
这些返乡创业人员,不仅实现了从“农民工”到“企业家”的转身,也产生了从“一家富”到“乡村兴”的示范带动效应。
此外,康保县还通过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免试进入康保事业单位和本科以上外来人员享受政府一次性购房补贴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外流人才返乡创业,切实解决返乡人员的后顾之忧,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完善培训体系 精准培育人才
6月11日,河北凯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内正在进行一场食品检验检测相关技术理论的线上培训。
河北凯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接受线上培训。张经宇 供图
“我们生产的每一批亚麻籽油都需要做食品检验检测,合格后才能上市。目前,张家口还没有能够提供社会化服务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县里帮我们联络东西协作扶贫帮扶单位,实现了食品检验检测线上授课。这样不仅降低了我们产品检验检测的成本、储备了食品检验检测的人才,还为我们县成立提供社会化服务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提供了可能。”河北凯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经宇说。
河北凯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检查设备情况。张经宇 供图
在康保县有关部门的帮扶下,河北凯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的冷轧亚麻籽油自动生产线和自动包装设备,大力发展亚麻深加工产业。目前,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以亚麻籽种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是河北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走在扶贫道路的最前沿。
“我们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免费向农户提供亚麻籽种,并与农户签订购销协议,以高于市场价0.1-0.2元/斤收购农户种植的亚麻籽。2019年带动周边2500人增收。”张经宇介绍说,“一个企业富起来,不算富,把农民带动起来,都能享到富,才是真正的富,我是从这里走出来的,一定努力让这里的人们都跟着富起来。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深知农民的苦,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带动他们尽快富裕起来。”
河北凯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装车待发。董达 摄
据了解,康保县着力构建科学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邀请上级业务部门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畜牧养殖、蔬菜种植、电子商务等实用技术2201人次,培养了“本土专家”132人,并举办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35期,培训乡科级干部、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等4500余人次。
康保县还制定了《康保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全县乡科级领导干部到福建、浙江等地培训学习。选派52名干部、农技人员等到北京市朝阳区挂职锻炼,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聚焦脱贫攻坚 实现人尽其才
康保县凤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54岁的张彦正蹲在地里看娃娃菜的出苗情况。
“以前,我在北京、廊坊给人家当小工,一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日子勉强过得去。”张彦说。
2018年,因张彦的老伴儿需要做脑垂体瘤手术,打破了这个家庭原本的“平静”。
张彦不仅把多年来打工攒下的积蓄全部花光,还向亲戚借了5万元的“饥荒”,整个家庭一度陷入困境,成了大盐淖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张彦正在介绍苗情长势。董达 摄
“多亏了霍书记,不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因为要照顾老伴儿和家人,张彦只能放弃外出打工。可是当他为钱发愁时,大盐淖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霍凤启找到了他,邀请他加入到凤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今年55岁的霍凤启是康保县土城子镇大盐淖村人,父辈是地道的农民,对土地,霍凤启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2001年他就开始种植娃娃菜,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霍凤启种娃娃菜种出了经验,也种出了名气和信誉,生意越来越好。
凤启蔬菜种植专业成员正在地里作业。董达 摄
“我是共产党员,带着乡亲们致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霍凤启介绍,截至目前,康保县凤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带动坝上四县各乡镇数百人脱贫致富。
康保县共选派122名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等优秀人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充实基层力量,带动群众致富。选派56名优秀农业科技人才,定期深入农业产业园产业合作社、种养大户,指导群众发展畜牧、蔬菜、中药材以及乡村旅游等产业,积极协助解决难题,增强扶贫造血功能。
“康保县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发现人才、识别人才、选用人才’,先后提拔重用143名长期坚守扶贫一线的干部;对服务基层一线的优秀科技人才,或提拔重用、或增加补贴、或给予荣誉;对工作实绩突出的村干部,发放绩效奖励,让踏踏实实在一线服务群众的各类人才受到尊重。”靳冬明说。
【记者感言】人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石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
康保县作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地理区位偏远、自然条件较差,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突出。康保县立足实际,通过多元化的引才措施、完善的体系育才、鲜明的导向用才,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中,各地应立足实际,做到创新引才、重视育才、大胆用才,让各类高素质人才主动冲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同时,要引导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年轻人去一线扎根,去干事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蔚县贷款公司
光明日报记者 陈元秋 耿建扩
“早就听说省里‘三下乡’要来我们蔚县,这几天一直盼着呢。”1月13日上午,在河北张家口蔚县市民广场,零下13摄氏度的气温却丝毫不能阻挡群众的热情。当天,河北省第26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走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蔚县,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和心坎上。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一场精彩的专场文艺演出拉开了“三下乡”为民服务办实事的大幕。河北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54个省直成员单位,紧密结合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聚焦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办好事,发挥职能优势,通过送科学理论、送精神文明、送农业科技、送科普文化、送医疗卫生、送帮扶项目等多种方式,面对面服务基层群众,把惠民红利落到实处。
“医生,我的血压高不高呢?”“我吃的药感觉没有效果,该怎么办?”在河北省胸科医院和河北北方学院附属医院共同设置的服务台前,群众争相求医问诊,医生们耐心解答并现场开出处方。河北省胸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庆表示,他们在本次活动中派出了呼吸与危重症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和消化内科等多个科室在内的11位专家,为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义诊活动,把健康和温暖送到乡亲身边。
“我今天领到了书法老师现场写的‘福’字和春联,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能有新的进步。”来自蔚县第一完全小学的五年级学生王涵告诉记者。河北省文联设置的服务台前排起了长队,书法家们摆上桌椅、铺开纸张、倒上墨汁,现场挥毫、激情抒写。一副副春联,一张张“福”字,寄托了人们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活动期间,主办方还派出5支惠民服务小分队前往蔚县涌泉庄乡东陈家涧村、益海小学、六街社区服务中心、代王城镇张南堡村、宜兴社区等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惠民服务,真正给农民群众送实惠、办实事,把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送到田间地头、送到百姓身边。
“这次‘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省直54个成员单位为我们送来了13.62亿元的项目、资金和物资,支持贷款6.21亿元,将为我们蔚县广大群众解决一系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丰富基层群众文化和生活、提高基层群众科技水平、促进农村群众医疗保障具有重要意义。”蔚县县委书记刘瑞格说。
据了解,河北省委宣传部于1995年初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化下乡”的工作构思,组织开展了“十下乡十进村”活动,拉开了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序幕。20多年来,河北下乡队伍总数950多万人次,组织各类培训14.67万场,培训文化骨干66.22万名、医务人员167.05万名,建立了1.3万多个宣传文化点、1.7万多个农村科技服务站、6.4万多个农村卫生室,留下了永久的“三下乡”阵地和不走的“三下乡”队伍。据统计,“三下乡”活动开展以来,河北省直单位在集中服务活动中共帮扶项目、资金、物资总值超110亿元,为促进河北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17日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张家口担保贷款公司(蔚县贷款公司)":http://www.ljycsb.cn/dkzs/10313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