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投放首笔5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下面是荆楚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红安生源地贷款2017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毛红平 阮宇佳)2月28日,中国银行红安支行为湖北金马塑业有限公司成功投放普惠型贷款人民币500万元,担保方式为知识产权质押,年利率仅为3.8%。据介绍,该笔贷款为红安县域内首笔采用知识产权质押进行的普惠贷款。
实地了解企业专利产品、生产情况。通讯员 供图
“我们现在刚开工确实需要资金周转,但外面的应收账款还没有开始回款,想去银行融资担又没有抵押物。”2周前,湖北金马塑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焦急万分。
“针对您企业现在这种情况,你可以考虑下我行的惠如愿–知惠贷,该项产品的特点是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客户利用自有专利质押我行进行融资,且流程快、利率低。”中国银行红安支行工作人员耐心介绍。
红安中行与金马塑业现场交谈。通讯员 供图
据了解,开春以来,红安县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组织各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知识价值贷款取得突破。他们持续深入园区企业,摸底企业情况,寻求多种融资路径,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受限于知识产权评估难、变现难这一现状,知识产权类贷款在该县一直未实现突破。
年初,红安中行积极走访园区摸排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在走访 “专精特新”企业——湖北金马塑业有限公司的时候,发现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确有资金需求但是缺少抵押物这一状况,针对这一情况红安中行向企业推荐创新产品《惠如愿–知惠贷》,该项产品的特点是,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客户柯利用自有专利质押融资,流程快、利率低。
该笔贷款从资料发起到投放仅耗时2周,企业负责人对红安中行的服务质效大为赞赏,为红安县营商环境的明显改善表示大为认可。
近年来红安县在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服务小微企业的道路上不断创新,通过发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产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打通了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缺乏足额抵押物或抵押物不足的堵点,将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丰富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选择。”红安县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沈小华表示。
红安县2021助学贷款申请时间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卢杰峰 王正伦)“在共和国的版图上,有一个唯一用“红”字褒扬的地方,从这里走出了3支红军主力,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孕育了200多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这就是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
曾经,这里交通闭塞、资源匮乏、发展滞后;曾经,这里的孩子在学校睡课桌、咽咸菜、吃钵饭、洗冷水,办学条件十分简陋,教学设施极其缺乏。
砸锅卖铁 也要让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
“砸锅卖铁,也要让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2013年刚履新不久的县长田胜辉在调研农村学校的工作日志中这样写道,“没时间等了,必须迅速行动。”
五年间,县委和县政府多方谋划,抢抓发展机遇,先后投入资金7亿元,新建及改建校舍40多万平方米,并按标准配备教育技术装备。新建及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5所,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并建设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19所,实现全县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农村教学点建设工程、“全面改薄”项目,分别先后建设标准化中小学72所、新建及改扩建教学点43个、新建及改扩建校舍近5万平方米,重点改善122所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迁建了特教学校、列宁小学和七里镇中;在县南新型产业园区新建了明德小学。
对上争取资金的同时,红安人充分发挥红安地域优势和扶贫开发的发展机遇,多方筹集社会资金发展义务教育。2012年以来,争资引资近3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建国际育才实验学校和长林实验学校;争取广东虎门商会捐资1400万元、香港言爱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对外友协“彩虹桥工程”近1000万元,改扩建龙泉小学、虎门小学和马岗小学,新建了思源实验学校。通过不懈努力,全县中小学生标准课桌椅配备率、标准食堂配备率、寄宿制学校一生一铺和D级危房消除率全部达到100%,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为贫困村群众子女就近享受公平优质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齐头并进 决不能让“软实力”落后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硬件改善了,软件更不能忽视,要齐头并进,不能让软实力落后。”县教育局是这样思考的,也是这样实施的。
落实“退一补一”补充机制。2012至2017年全县累计补充新教师1121人,其中省招新机制教师761人,教师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得到较大改善。
完善教师交流机制。全县每年近500人参与城乡交流和校际交流。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培训机制,每年投入教师培训专项经费300多万元,组织县级以上培训2000人次以上。
实施名师工程和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定期评选各级名师、骨干教师,重点加强对新招录教师的培养锻炼,培养造就了一批德艺双馨的教育人才,其中省级骨干教师52人,市级骨干教师624人,黄冈名师23人,红安名师80人,红安骨干教师143人,红安师德标兵21人。对于农村青年教师成长工程,教育局每年拿出20万元用于奖励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教师队伍建设跟上来了,教育质量这条生命线不能丢!”该县教育局局长张喜坤在全县教育教育质量提升攻击大会上掷地有声。
为了全面提高红安学校教育质量,县教育局相继出台了四个重要文件,大力推进实施了德育系列化教育改革、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三大改革”,深入开展“两课”(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和名师、骨干教师“传帮带”活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2-2016年,全县高考参考总人数24885人,其中一本上线2242人,9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
教育扶贫 决不能落掉一人
在红安县教育局精准扶贫办公室的墙头上悬挂着这样一幅匾牌:“教育扶贫,任重道远;教育扶贫,决不能落掉一人。”扶贫工作是军令状,也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自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县不断完善制度,建立完善了以政府资金为主、社会捐助资金为辅,“助、补、免、贷、奖”五位一体、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每一位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从严格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到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年办理3000人以上;从每年接受必林扶贫助学会、惠芳扶贫助学会、张培刚助学基金会、惠农公益基金会、团省委、楚天都市报等社会爱心组织和人士捐资300万元以上资助贫困学生到接受全球跨国集团和公司援建项目30多个,投入资金近千万元,惠及学生2万多人;从实施贫困学生关爱计划、乡村教师发展计划、薄弱学校提升计划和社会合力帮扶计划“四大计划”,构建覆盖96村27校(园)的帮扶责任网络,为精准识别的全县7286名贫困学生建立帮扶档案,实现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贫困村所在地薄弱学校改造全覆盖、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培训全覆盖“三个全覆盖”。2016年开始,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上高中和乘坐校车实行全免费。这一揽子教育扶贫政策和完成的任务,无不显示着该县教育扶贫不落一人的决心与意志。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2014年该县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红安教育人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狠劲,誓师立令、勇往直前,全力打造老区教育升级版,不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让同一片蓝天下起航的梦想不断成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红安生源地贷款2017(红安县2021助学贷款申请时间)":http://www.ljycsb.cn/dkzs/10258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