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中推零抵押“东吴贷”,下面是中国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苏州车辆抵押贷款公司
本报讯18日,由苏州市吴中区政府和江苏信保集团合作推出的科技人才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型金融产品“东吴贷”正式发布。该产品对区内中小微科技企业,最多可提供1000万元的零抵押纯信用贷款,并给予贴息贴费优惠,着力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作为在全省率先探索的省级国资、区级财政、银行金融三方联动共担风险的一项金融产品,“东吴贷”对小微科创企业通过贷前贷后管理、投贷联动扶持企业,旨在发现一批、培养一批具备科创板潜力的后备企业,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为降低企业贷款成本,“东吴贷”贷款利率原则上为基准利率,最高上浮30%,担保费率0.6%,低于市面上1.5%-2.0%费率。此外,企业对在发明创造、研发投入等方面有所建树的企业,每个企业每年按贷款利息20%进行补贴且限额10万元,最多3年。(盛 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苏州私人借钱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法院发现出借人作为原告提起多起同类诉讼,原来他是一名“职业放贷人”。日前,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审结该案,一审判决借款合同无效,借款人返还本金,保证人无需承担还款责任,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了原判。
民间借贷官司,原告曾提起多起诉讼
金某因装修咖啡店所需,经人介绍先后三次向朱某借款,双方为此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款金额共计140万元、借款利息为月息3分。金某之子小金在上述合同担保人签名处签字,某食品厂在该合同担保人落款处加盖印章。合同签订后,朱某转账交付了借款,金某先后向朱某还款31万元。
因认为金某未按约归还借款,朱某诉至吴中法院,要求对方归还借款140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同时要求小金及某食品厂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朱某的银行交易明细显示,借款发生当年,朱某曾向多人多次转账,金额从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均备注为“借款”。除本案外,朱某作为原告提起的民间借贷纠纷诉讼共有6件。
判决:借款合同无效,借款人返还本金
法院经审理认为,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本案中,朱某在案涉借款当时存在多笔向他人出借款项的情形,且在朱某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案件中,约定利息为月利率2%及月利率3%。
综合借款人与出借人、保证人因出借资金而认识的关系、双方关于借款利息标准的约定、出借人出借款项的频率,朱某出借资金牟利的职业放贷特征明显,法院认定朱某与金某之间的借款合同无效,金某应返还本金。
鉴于借款合同无效,朱某与小金、某食品厂之间的保证合同亦无效,因保证人对合同无效无过错,对朱某要求被告小金、某食品厂承担相关还款责任的诉请,法院不予支持。
朱某不服提出上诉,近日,苏州中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保证人无过错,不承担还款责任
法官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十七条规定,主合同无效导致第三人提供的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其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上述司法解释中所提及的无放贷资格而向不特定对象出借款项的出借人即“职业放贷人”,由于“职业放贷”行为严重危害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安全,在司法审判中应从严审查、依法规制。
法官表示,涉及“职业放贷”主合同的借款合同依法应认定无效,从而导致保证合同无效。此种情形下,因本案保证人系因借款人而签订保证合同,其对于借款合同的订立并未起到相关作用,且保证人对于出借人的“职业放贷”行为亦不知情,本案应可确认保证人并无过错,故认定其不承担还款责任。法官提醒,民间借贷须严守法律,切勿触碰“职业放贷”的法律红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通讯员 沈高轩
校对 徐珩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苏州车辆抵押贷款公司(苏州私人借钱)":http://www.ljycsb.cn/dkzs/10165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