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居民存款大幅攀升15万亿后!股市必然走牛,下面是睿知睿见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中国2016年贷款总额
今年截止到 10月,居民储蓄增加了12.7万亿,11月更猛,又增加了2.95万亿。
截至到11月,居民存款已经增加了15.65万亿。不出意外话,2022年全年铁定超过16万亿。
这是什么水平呢?
超过过去10年的净储蓄总额(储蓄余额-贷款余额)!
是不是有点惊人?大家一面说自己没钱,但另一面这存款增加得这么生猛。
从历史规律来看,每当储蓄来到极值时,都是牛市开启之时!无一例外!
说这话,估计很多人都不相信,因为大家的切身感受就是:打死我也不消费不投资了。
是呀,经历三年的疫情后,很多人发现生活和工作都不是线性的。所以就会更加倾向于储蓄,以便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
不过,请不要过度相信自己的感受,因为用你的感受去预测未来通常都是错误 。尤其你还是用自己的感受去预测全国人民未来的行为!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历次储蓄大幅增加后,股市到底发生了什么?
然后我再解释一下为啥你的感受会错!
一、储蓄率是股市的反向指标下图就是历次储蓄率见顶的走势图。我们一一来数数情况。
2005年储蓄率见顶后后,上证指数发生了啥呢?998点涨到了6000点。
2009年6月左右,储蓄率达到了历史极值的18%左右。
但请注意,股市可不是在2009年6月开始涨的,而是在2008年11月左右就开启了直线拉升行情,一口气涨了一倍上去。
换句话说,股市牛市的开启是领先于储蓄率见顶的。
这就充分说明,当大家还在一个劲悲观,认为经济不会变好,股市不会涨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错过最佳的投资机会了。
然后,他们看到股市涨了很多了,终于相信经济恢复了。于是储蓄大搬家,一股脑的冲进股市被收割!
2012年12月,储蓄达到12%的阶段顶部。接着发生了啥呢?
中小创开启了大牛市行情。创业板在2013年就涨了80%!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是在2012年12月4号开始涨的。而储蓄率的数据是在2013年1月才公布的。
也就是说,股市仍然领先储蓄率见顶,只不过这次领先的时间比较短。但别小看这么短的时间,创业板已经拉升了30%以上。到达了中期调整的位置。
虽然创业板已经涨起来了,但其实大部分人依然悲观,并认为还会跌回来。当时的言论是:创业板要推倒重来,这次开板的尝试失败了!
然后他们就被啪啪打脸了。创业板硬生生的一直涨个不停。
2017年6月左右,储蓄率阶段性见顶,达到了 8%左右。只可惜呀,这次的蓝筹牛市从2016年2月就开启了。
只不过这轮牛市的上涨速度慢且幅度不太大,没有产生足够强的财富效应。所以股民们反应就滞后了1年半。等他们反应过来时,股市就快见顶了!接下来就是2018年一整年的阴跌!
2019年10月左右,储蓄率来到了10%的阶段高点。
只可惜呀,A股在2019年1月底就开始了拉升,并在2个月多月的时间结束战斗。股市领先储蓄率见顶8个月!
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就是2020年8月到9月,储蓄率继续攀升到接近12%。
而股市是在4月开始涨,7月结束战斗。也就是说,群众们抱着钱冲进来的时候,股市就只剩最后一波情绪赶顶了。相信大家都记忆深刻。
现在储蓄率已经超过12%了,从历史走势看,肯定是阶段高点了。所以,咱们对股市不应该悲观 。
接下来,储蓄率可能还会继续攀升,毕竟大家被这次三年的疫情折磨得够惨。但是别忘了,股市领先于储蓄率见顶!
那么我们现在最好就是持股不动,耐心等待,忽略掉短期的波动,看得长远一点。
当心正当你乱动的时候,股市就噼里啪啦的猛涨。既然我们无法预知拐点,最好的方式就是等。这么简单跟轻松,而绝大多数人就是不愿意做!
二、为什么储蓄一定会搬家?最近央行做了一个调查,根据这个调查,现在居民的消费意愿在降低,储蓄意愿在升高。
这个调查可信吗?
调查结果可信,但是这个结果往往是错的!
请注意,这是一个调查,而且是调查人们的心理变化。
首先,当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时,请别把调查太当回事。
假如你当年做一个调查,问群众需不需要一个iPAD?
你得到的答案是:不需要,买个大号的手机有个毛用啊?
请别怀疑,这个调查是真实的!
结果iPAD发行后大卖特卖。
用乔布斯的话说就是:消费者永远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同理,群众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吗?实际上他们常常都会打自己脸。
其次 ,人的心理变化有多快?
防控政策放开前,大家是怎么说的?放开后呢?
大家的心理变化非常快。
如果你不相信人的心理变化会非常迅速,那就看看A股的波动吧,股市就是人类情绪的放大器。
从历史经验来看,每次在经济底部的时候,所有的调查问卷都显示大家对未来没有信心,对未来的收入不乐观。也明确地表明自己会倾向于存钱。
但我们再回想一下储蓄率的变化吧,实际行动就打自己脸了。
人们嘴巴上可以随便说,反正又不会承担任何责任。难怪网上这么多杠精了!
然而,人们的实际行动和言论常常都是背道而驰。
所以呀,咱们不要太在意人们现在嘴上在说啥,更应该去考虑未来他们会怎么做!
前两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分享的是,不要总怀疑自己活在别人的阴谋当中。
有个网友留言抱怨:A股就是最大的阴谋,股民都是被割的命。
请注意,这是他嘴巴上说的。
大家不觉得很奇怪吗?
既然他如此坚定的认为股市有阴谋,那他还天天跑股市里去晃荡个啥呢?
估计他想的是:我比别人更阴。
三、总结:世界在变,人性不变今天咱们复盘了历次储蓄率见顶时,股市都发生了什么。
请记住最关键的一点,股市上涨领先于储蓄率见顶。
至于领先多长时间?没人知道拐点。
但现在肯定不应该悲观,应该耐心留在市场里。一旦你错过拉升,就只能当接盘侠了。
这个世界呀,一直在变。但人性很难改变。
所以,股市才不断的重复上演相同的剧情。
一开始,大家用嘴投票,等到股市涨起来了,经济改善了,立马就改用脚投票了。
这就是人性!
储蓄最终必定会搬家!
打赏自愿,1分钱都是默默的支持,哈哈!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欢迎来我的同名公众号:睿知睿见!
上面的内容更丰富还做了分类,一起看财经,学投资!
全国银行贷款总额
最新的央行报告显示,9月新增贷款24700亿元,M2同比增长12.1%,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53万以元,预期2.80万以元。这个数据其实还挺关键,虽然说数字不能够说明一切,不过数字也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可以看到,整体来说,国家对于信贷的投放仍旧是持支持的态度的,货币面比较宽松,整体宏观层面的力度比较大。
今天简单给大家展开来讲讲。
社会融一般指社会融资。社会融资,是指贷款人通过传统银行贷款渠道筹集资金的活动。目前,除了银行贷款和政府直接投资的资金,都认为是社会融资渠道的资金。
可以说,社融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经济指标,目前国外还没有此种统计口径。2011 年初,央行正式建立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制度,2014 年前,央行着手建立社会融资规模的存量统计制度。
社会融资是经济实体融资的重要补充形式,它弥补了单一银行融资渠道狭窄、资金量供不应求等方面的不足,有助于提升全社会融投资水平,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我们可以看一下企业端的情况,企事业企业一二三季度贷款累计增加额度为7.08亿元——11.4亿元——14.48亿元,寒冬情况下,大部分企业都在苟着过冬,也不敢轻易扩大生产。
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变大,说明实体经济从金融机构融到的钱越多,今年整体大环境下,更多的实体经济可能更能自保生存,度过艰难的现状了。
可以看到,目前来说,是国家在出手提高国民的信心,社融的增长,代表着国家对于各大企业的扶持,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中小企业活下去。
在这其中,如何活下去呢?企业需要钱,钱从哪里来,尤其是中小企业,大部分都从银行来,所以找到靠谱的中介,匹配相应合适的利息较低的产品,度过这个艰难时期,某种程度上来说,金融贷款行业将会迎来发展期,行业内鱼龙混杂,中介水平也层次不齐,99资源客作为链接中介,银行金融机构的平台,能够提供可靠合适的产品以及比较高的佣金。
另外,我们再细分来看,9月新增企业贷款9173亿元,同比多增9370亿元,其中新增中长期企业贷款13488亿,同比多增长6540亿,并处于近5年的最高点。短期贷款新增6567亿元,同比多增4741亿元。9月的企业信贷需求明显增强,接下来这个冬天,企业想要过好这个冬天,目前来说,贷款需求仍旧会逐渐上升。这对于从事这个行业以及相关中介机构来说,的确是个好机会。
总结来说,目前我们正面临着上游机构,企业主,从业者的悲观情绪,市场走势究竟如何,谁也不清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来说,国家对于金融放款,仍旧是比较支持的,扶持大环境经济向上,做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可以多多关注。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国2016年贷款总额(全国银行贷款总额)":http://www.ljycsb.cn/dkzs/10124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